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书评丨老师竟敢虐待孩子!一定要替孩子讨回公道!哦是吗。

名:捏造

作者:[日]福田真澄

豆瓣评分:7.5

我的评价:★★★

文:Artemis《捏造:福冈“**教师”事件的真相》是获得新潮纪实文学奖的作品,记录的是2003年福冈A小学川上老师因被学生裕二的家长指控歧视、体罚孩子而经历的被停职、被曝光、被起诉,直到真相大白的数年时光。的主体记录的是2003年中—2005年中这两年的事件,从川上第一次家访见到裕二的母亲开始,直到一审结束;后续作者又分两次补充了二审结果和川上诉讼福冈市教育局的结果,直到后者尘埃落定,距离第一次家访已经过去了十年。非黑即白的绝对主义观点不仅不可取,甚至可能带来“翻车”的后果——川上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新世纪初,日本连续出现了多起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再加上家长似乎普遍更护孩子了,老师似乎成了不受待见的群体。一旦孩子老师发生冲突,“孩子不可能错,老师不可能对”,成了人们解读冲突的思维定式。于是裕二母亲状告川上虐待儿子,描述出各种骇人听闻的行为,媒体一边倒地同情子、同情母亲,把川上称作“**教师”。部分记者根本懒得听取川上方面的说辞,即使有人愿意听取,最后也很难见诸报端。直到裕二父母提起民事诉讼,事件走上法律程序,这种“面之词”的荒谬才逐渐被暴露出来,并历经数年,迎来最终的大“反转”。这几年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有川上类似经历的人或许会更多地被看见:被网传出轨快递小哥的取快递姑娘之所以一时成为热搜,不也是因为许多网友愿意用某种定势思维来解读事件,而根本不想去了解另一种声音吗?毕竟网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可比传统报纸要大多了。网络的发展更是对新闻从业者的良知和专业素养提出了考验。最近我听了不少关于新闻报客观性的播客,记忆很深的一点是:新闻报不可能完全客观,它永远都是带有主观色彩或受主观制约的。合格的报道不是完全没有倾向性的报道——因为那样的报道不可能存在,而是至少努力了解了各方声音之后,凭借职业道德和判断写下的尽量客观的记录。比如,有时候因为一方拒绝采访,报道只能呈现另一方的声音,这时并不能因为这种缺失就否定报道的价值。记者依然可以向读者坦诚解释缺失的原因。但如果觉得对方可能会拒绝,甚至更过分地,觉得对方的话没价值或者与自己的价值相悖就索性根本不去试图获取其观点,那就偏颇了。

注:图一为《捏造》封面,其余图片为电影《狩猎》剧照。

喜欢本文可赞赏作者

上一篇:“好去好来”……听听看,颛桥话的这些常用字有没有腭化?
下一篇:书评丨一个老年痴呆症**者的自白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