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不只是活个生死,更重要的是得活个明白。其实失败不是可怕的,害怕面对失败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入海知水性,入世见人心。人活于世,能知人性,如同鱼儿在海,任意遨游。但对人性缺乏足够了解的人,犹如旱鸭子落水,只会嘟咕咕灌到翻白眼。禅,直指人心,成就智慧。禅者之心,是慈悲之心,更是人人本自具足的清净之心。在红尘浊浪之中,这颗禅心便是度众生出离苦海的船阀。
人生,是每个人在生命中面临无数选择的大命题。伴随每一次不同选择,会形成格然不同的人生。有人选择热闹,他的人生便是“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的繁华;有人选择简单,他的人生便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每一种选择,都像一粒种子,播撒在人生这片田地上,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若种下贪、嗔、痴,自然结出无尽烦恼;而若种下慈、悲、善,便能结出菩提慧果。我们过着怎样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用怎样的一颗心来耕耘自己的人生。若想一生清净自在,当以禅心耕种人生。
一、“贪”:指贪婪、贪心,不知足,没有节制。总想得到更多更多、 更好更好。 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 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二、 嗔又作嗔恨: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等行为。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嗔"是三毒之首。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
三、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你"、"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人若觉悟,得道成佛。
佛说,众生皆苦,烦恼是众生的因果,无法可避。对于弱者而言,烦恼是避犹不及的毒药;而对于强者而言,烦恼却是开启智慧的种子。这就好比疾病,每次生病我们都会反思,自己生活习惯和思想咖锁。所以,烦恼即菩提,没有烦恼就不会产智慧。面对人生中的烦恼,需要有一颗禅者之心,换一个角度去看待生命,用宽容接受,用智慧化解,这样走出烦恼,便是走上了人生的觉悟之路。
生命中的许多难题其实很难得到最终极的解决,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却能得到不断的成长。生命从来就不是盲目的奋进,而是一个逐渐克服困难的过程,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永远不要计较,不要想得太多,不然就会落入思想的罗网里而不得自由。
人类所有痛苦的源头就在于无知,要冲破内心中"贪、嗔、痴"的枷锁。需要我们点燃了内在智慧的明灯,内心的黑暗就会被驱散,转变为光明,这其实不过是我们主观心念上的一个转变,禅修的意义正在于此。向内在去寻求,点燃智慧的明灯,心灵才会平衡。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解决问题,智慧并不解决任何问题,它是一种高端思维,居高临下俯瞰人性世相。有智慧的人,犹如群盲中的明眼人,能够自如避过人性陷阱,所以才不会遭遇到人性困惑。知识可以通过学习得来,而智慧则是通过觉悟而来。智慧可以转变为知识,但知识并不一定能转变智慧。
分享让知识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