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1984年陈济棠之子回国,建议邓小平为**改名,邓公如何回应?

“有人说,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军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打仗,是为了毁灭这个世界,世界因而变得灰暗冷漠;科学家的存在就是为了发明创造,为了建设这个世界,世界因此而变得光明而富有生机。”

军人和科学家,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似乎有着很多的矛盾之处。然而这一对矛盾的身份,却在陈树柏的身上兼而有之。

从军人到科学家,他走过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

谨遵父命人生道路两次转变

陈树柏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将领陈济棠,同时也是粤系军阀的代表,在**内部素有“南天王”之称。

一个孩子出生于这样的家庭,成为一名军人自然便成了理所应当。因此在陈树柏16岁的时候,按照父亲的嘱咐,报考了黄埔军校,成为第22期学生。毕业之后,陈树柏被派到海南岛,成为一名副官。

由于所代表的阵营不同,陈树柏在海口与解放军相遇,并连续交火11次。尽管陈树柏的表现十分英勇,但仅凭他的一己之力,终究还是无法改变**的颓势。

在海南岛解放之后,陈树柏不得不随军撤退到了台湾,成为陆军军官学校的一名教官。眼看着自己成为一个合格军人的梦想越来越远,陈树柏也陷入了无端的苦闷之中。

颇有远见的陈济棠再次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安排陈树柏前往美国读书,等学成之后再回来为国家服务。

陈树柏再一次听从了父亲的安排,自此开始了从军人到科学家的转变。

图丨陈树柏旧照

他先返回香港,一边恶补英语一边申请美国的军校。很快,美国名将马歇尔将军的母校弗吉尼亚军校发来了入学通知书。陈树柏在那里读了4年的炮科之后,由于没有美国国籍,陈树柏不能当兵,便又考取了伊利诺大学的电机工程硕士。

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陈树柏就拿到了电机工程的硕士学位,而且全科成绩都是A。凭借着这样的成绩,陈树柏重返弗吉尼亚军校,成为了一名饱受好评的优秀讲师。

一连三年陈树柏都被评为教学第一名,然而陈树柏在学校的级别却丝毫没有提升。十分困惑的陈树柏找到系主任,一问才知道学校有了新规定,讲师想要成为教授,一定要有博士学位。

为了不让自己在学校永远都是“二等公民”,陈树柏在一个学期过后,立刻重返伊利诺大学读博士,不但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而且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拿到了通常需要三四年才能拿到的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之后,陈树柏没有再继续回到弗吉尼亚军校教书,而是选择了一所天主教大学,圣塔克拉拉大学。这所学校是加州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而且电机工程是这所学校的全新科目。

在老学校、新科目里,陈树柏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打破了圣塔克拉拉大学秉持了上百年的传统。

图丨圣塔克拉拉大学

由于圣塔克拉拉大学是私立的天主教大学,因此自成立之后,就有着极其保守的传统。

在这所学校成立的前110年里,学校规定只招收男生,而且为了控制规模,这所学校每年只招收3000名左右的学生。虽然这样的做法饱受争议,但却维持了更好的教学质量,连续15年名列美国西部大学第二名。

除了在教学招生上,圣塔克拉拉大学在人事任命上也有着极其保守的传统:所有系主任以上的校领导,必须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且还必须信奉天主教。

虽然这项规定并没有明确地写出来,但自从建校以来,就一直被恪守,阻挡了不少德才兼备的学者走上领导岗位,直到1969年。

当时陈树柏已经在圣塔克拉拉大学工作了10年,恰逢电机工程系需要一位新的系主任,陈树柏决定挑战传统,宣布参选。电机工程系的教授们也知道这个不成文的规定,但在选举投票时,很多教授还是将票投给了陈树柏。

尽管陈树柏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且不是耶稣会成员,甚至都不信奉天主教。

投票选举反映的是民意,工学院院长对这样的结果大伤脑筋。一方面陈树柏的学问人品有口皆碑,而且是学校里最年轻的教授,还是唯一的华裔教授,拿遍了学校的所有奖项。

图丨美国总统接见陈树柏

另一方面,陈树柏毕竟不是百分之百的票数当选,如果他当上了系主任,将会打破上百年的传统,院长将为陈树柏承担强大教会的压力。

于是院长找陈树柏谈话,说出自己的种种顾虑,想让陈树柏知难而退。没想到陈树柏非但不接受退选,反而在院长面前立下了上任后的目标,还将自己设想的教育计划做出了具体分析。

陈树柏的决心和勇气,打动了院长,他决定顺水推舟,签发对陈树柏担任系主任的任命。从此,陈树柏开始了他长达15年的系主任生涯。

由于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及电机系在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陈树柏被任命为代理工学院院长,准备掌管工学院。

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的人生再次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首次回国前给邓小平提出三个问题

自从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少海外学者受邀回到中国,陈树柏自然也被名列其中,受到大陆有关部门两次诚挚的邀请。心系祖国的陈树柏虽然有些心动,但仍然顾虑重重。

一想到自己的家庭出身,以及自己还曾经在海南岛和解放军打过仗,陈树柏十分担心**人是否会原谅这一切。

图丨邓小平与陈树柏亲切握手

陈树柏首先给美国政府写信,询问访华之行是否凶多吉少。美国方面回应,陈树柏作为美国公民,拿的是美国护照,此行安全是有保证的。随后他又给邓小平写信进行试探,提出了自己的三点疑问:

能否受到一定礼遇?能否既往不咎?能否在中国讲学?

不久,钱三强代邓小平给陈树柏回信,说邓小平热烈欢迎他回国讲学,希望他解除顾虑,早日启程。

1980年的初秋,陈树柏携夫人回到了阔别30年的祖国,受到了邓小平的亲自接见。一番寒暄之后,谈话进入正题,交谈中邓小平说了一段令陈树柏颇为意外的话:

“令尊治粤八年,建树很多,至今老一辈的广东人都非常怀念他。”

的确,陈济棠主粤之后,利用半独立的环境,取得了不少的成就。首先说市政方面,在陈济棠主政的几年中,全省新建的省营企业达到20多家,民营企业从几百家发展到了两千余家。

图丨陈济棠旧照

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市政建设,24条马路先后建成通车,总长达134公里,全市行驶的汽车达2000余辆,比陈济棠主政初期增加了1100余辆。同时在交通方面,通往和县、乡的公路纷纷通车,总里程居全国首位,甚至公路通达邻近四省,建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交通网。

其次是在农林渔业建设方面。在陈济棠上台前,广东由于连年的军阀混战,农林渔业一片萧条。陈济棠对此进行了整治,全省垦荒四十万九千余亩,造林面积达二十万亩,还筹建了十几个渔业区,每个渔业区开辟一个淡水养殖场和一个鱼市场。

最后是在教育方面。陈济棠提出“改进全省教育,培植民族能力,振兴民族精神”,改善各级学校制度,推行社会教育,并大幅增加教育经费。

除了加强原有的十所高等院校外,陈济棠还先后主持创办了省立勷勤大省立国医学院、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开办了一所与大专相当的广东陆军军医学校。

短短三年的时间,广东省各地小学增加400多间,中学增加90间,职业学校增加20多间。为了适应学校教育,还建成了一批图书馆、博物馆和各种科研机构。

能够得到邓小平这样权威**人对父亲的高度评价,陈树柏极为感动,谦虚地连忙说:“那时候我还太小,不知道什么。”

图丨陈树柏在邓小平题字前留影

在临别前,陈树柏表示希望得到邓小平的墨宝。在他离开北京前夕,邓小平派人送来了亲笔写的诗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以表示他对台湾和海外**人的不计前嫌,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深切期望。

后来陈树柏利用自己的一年休假,受邀到香港大学担任客座教授。香港大学历来是用英文讲课,教材也都是英语,但陈树柏却破天荒地用中文在香港大学上课,成为港大中文授课第一人。

陈树柏在美国近30年,用英语教学可谓是驾轻就熟,但陈树柏却严肃地对学生解释了为什么自己要用中文讲课:

“我自小在香港长大,香港沦陷后回内陆求学,以后在外国留学、教书;全世界许多地方我都到过。可是中国的固有文化是最悠久、优秀的,我们都是中国人,理应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贡献。”

为梦想年近半百两度辞职

1982年8月,陈树柏再次来到北京,在和邓小平无拘无束的交谈中,陈树柏无所顾忌地说出了一桩藏在心底十年的心事:

“现在欧美一般人民,尤以美国为然,对'**’和'共产主义’这两个名词,感到非常可怕……其原因是所有推行共产主义的国家,较一般欧美国家有很大的差别……为了有利于'四化’大计的推行,减少外面不必要的阻力,我向您建议**改个名字。”

图丨邓平与陈树柏亲切交谈

“你想改个什么名字呢?什么名字听起来会不让欧美人恐怖呢?什么名字有利于'四化’建设呢?不妨说说看。”邓平微笑着询问道。

陈树柏将自己思考多年的想法和盘托出,邓小平听完之后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掐灭了手中的烟头,哈哈大笑起来:

“看来意识形态的分歧,确实可以闹出很大笑话,树柏,**是中国的领导核心,它已经经历了半百的沧桑和艰辛发展到今天,怎么能我说一句话就改了呢?而且,我们中国就要以'**’的义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要让世人一谈及**,就要想起中国……”

听完邓小平的一番话,陈树柏立刻感到自己思考上的狭隘,没有从大局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以至于说出如此幼稚的话来。通过和邓小平的谈话,陈树柏在思想上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次谈话中,陈树柏还提出了在内陆创办大学的想法,他认定中国在经济开放之后,教育也在开放,他想要创办的实验大学,正是教育开放的一个新突破。邓小平听完他的想法之后,连声赞同:

“好想法,你想要做个大实验!”

图丨邓小平接见陈树柏

两年之后,55岁的陈树柏辞去自己在圣塔克拉拉大学的一切职务,频繁往返于中美两地,为筹办“中国实验大学”奔波起来。但毕竟愿望和现实还是有一定的距离,那个时候的中国处处需要资金发展,当时深圳大学刚刚办起来,再办中国实验大学,实属力不从心。

后来邓小平对建立中国实验大学作出批示,请国家教委婉劝陈树柏,对他的盛情和辛劳表示感谢,但办校筹资不易,希望不要勉强。中央决定暂缓兴办中国实验大学,推迟两年再议。

对于现实问题,陈树柏完全接受,虽然心中不无遗憾,但邓小平的务实果断,却给陈树柏留下了永远的记忆。

带着这份复杂的情感,陈树柏返回美国,回到了离开两年的圣塔克拉拉大学。一晃七年过去了,陈树柏继续潜心教学和研究,不但成为圣塔克拉拉大学的讲座教授,而且还荣获最杰出研究教授奖,成为该校首位荣获此殊荣的教授。

但创办新型大学的梦想从未在陈树柏心中泯灭,眼看着美国的科技领域不断发展,半导体和计算机工程师十分抢手,一大批工程师却由于知识老化被无情淘汰。陈树柏感到创办新型大学的时机已经成熟。

陈树柏再一次辞去了圣塔克拉拉大学的一切职务,凭借着多年的人脉,陈树柏完成了筹款任务,并用两年的时间制订了办学计划,获得了官方的批准。1994年,第一所华人创办的正规大学“国际科技大学”正式成立。

图丨国际科技大学

建校初期,陈树柏制订了严格的教师选择标准,首先强调这里没有“铁饭碗”,其次要求教师们有最高的学位,以及多年在企业的工作经验。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陈树柏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在工作中,甚至鼓励学生们一边念书一边实习。

由于国际科技大学的很多学生都来自海外,英语使用不流畅,陈树柏就要求所有学生抓紧学英语,达到顺利沟通的程度。同时陈树柏还找了最好的老师,教授学生求职技巧,并在毕业前亲自给他们做求职训练。

陈树柏的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国际科技大学毕业的学生很受欢迎。

国际科技大学成立两年后,第一批硕士生毕业了,他们都在硅谷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就业率达到了100%。陈树柏对于这样的成绩很是兴奋,表示就业率其实超过了100%,很多学生不止拿到一家公司的聘书。

在往后的岁月里,国际科技大学为硅谷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各界人士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所学校,关注、支持着学校的发展。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先后荣获该校的誉博士学位。

图丨国际科技大学的各国学生

树柏在美国的办学成功,被誉为“华人之光”。虽然在“911事件”之后,许多外国学生无法取得美国签证,国际科技大学面临巨大困境,但树柏仍勉力支撑,就是为了父亲陈济棠的那句:

“我们中华民族要能够旺盛我们的祖国,能够和那些列强并驾齐驱的话,一定要教育成功;如果教育不成功的话,永远赶不上。”


上一篇:因为一张照片,林彪的女儿感动落泪:国家终于认可林彪了
下一篇:尼泊尔愿花80亿,请我国凿穿喜马拉雅山修铁路?印度坐不住了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