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评价
唐寅,字子畏,自号六如,吴人,戊午试应天府,录为第一人。其学务穷研造化,于应世文字诗歌不甚措意,奇趣时发,或寄于画,下笔辄追唐宋名匠,四方慕之,无贵贱贫富,日诣门征索。——明·祝允明《祝氏集略》
唐居士子畏,坦夷疏旷,漫负狂名。举业之余,益任放诞。托情诗酒,寄兴绘事,务去尘俗,冥契古人。有所临摹,辄乱真迹。然所为率盈尺小景,少见其长卷大幅,今观此图,几长四丈,峰峦起伏,烟水云林,非胸中有万壑千岩,孰能运妙思于毫端哉?用笔全法郭河阳,尤其专精擅场者,秀润可爱,且志岁在辛巳,距今五年。琴在人亡,岂胜长慨!嘉靖乙酉秋八月望后,允明书于新居小楼。——明·祝允明《跋六如仿宋郭河阳手卷》
子畏旷古风流,超尘墨妙,图绘传于人间,真世宝也。适叔贻携示,因题以归之:“溪亭面虚旷,乃在山之阳。俯瞰玉淙淙,仰视岩苍苍。幽人抱奇僻,人筑临此方。惬我清绝想,谢彼驰驱场。爰有同心人,杖策来浮梁。相寻无俗论,幽事与商量。”——明·文徵明《题子畏岩居高士图》
物外高人思不群,悠然懒性谢尘氛。曾参石上三生话,更占山中一榻云。老去闲情端不愧,静中幽意许平分。年来我亦思怡悦,莫道不堪持赠君。——明·文徵明《题唐六如观云图》
子畏画本笔墨兼到,理趣无穷,当为本朝丹青第一。白石翁遗迹虽苍劲过之,而细润终不及也。——明·文徵明《题唐子畏江南烟景卷》
画人物者,不难于工致,而难于古雅,盖画至人物,辄欲穷似,则笔法不暇计也。初阅此卷,以为元人笔。比及见右军羽客晤语之状,则人各一度,变化无端。不知右军羽客晤语之奇,抑子畏用笔之奇?盖两相吻合耳。嘉靖庚寅春日。——明·文徵明《题唐子畏右军换鹅图卷》
唐寅如贾浪仙,身则诗人,犹有僧骨,宛在黄叶长廊之下。——明·李开先《中麓画品》
唐画含英咀华,雕绘满眼。
才雄气逸,花吐云飞,先辈名硕,折节相下,庶几青莲之驾,无忝金龟之席矣。中南京解元,坐事废,逃禅学佛,任达自放。画法沉郁,风骨奇峭,刊落庸琐,务求浓厚,连江叠山献洒洒不穷,信士流之雅作,绘画之妙诣也。评者谓其画远攻李唐,足任偏师,近交沈周,可当半席。——明·王穉登《吴郡丹青志》
唐六如先生寅,字子畏,一字伯虎,吴县之吴趋里人……先生之始为诗,奇丽自喜,晚节稍放,格谐俚俗,冀托于风人之旨,其合者犹能令人解颐。画品甚高,在五代、北宋间,今像颇质而野,顾犹袭太学衣裾,若重戴者可悲也。——明·王世贞:《弇州续稿》
伯虎材高,自宋李营丘、范宽、李唐、马、夏,以至胜国吴兴、王、黄数大家,靡不研解,行笔极秀润,缜密而有韵度。——明·王世贞:《艺苑巵言》
伯虎书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
唐解元一札草草,其书软熟,亦不可恶。——明·王世贞《跋三吴墨妙》
人以为徐熙之野逸,胜黄筌之富艳,品遂分矣。吾吴中写生,无过白石翁,而伯虎次之。此十六幅,种种臻妙,盖得徐氏三昧,而稍兼筌笔,不在白石翁下。山斋时一展玩,觉乾坤一种生气,落翰墨间,为之欣然独赏也。——明·王世贞《跋伯虎写生册》
唐伯虎解元,于画无所不佳,而尤工于美人,在钱舜举、杜柽居之上,盖其生平风韵多也。——明·王世懋《王奉常集》
任长卿侍御有伯虎《桃花》一挂轴,余虽不解画,亦觉其佳。实际情语是伯虎诗本色,虽浅率亦自可喜,彼时方尚中晚,调故应尔,幸不落宋,足矣。——明·孙鑛《书画跋跋》
子畏画仿宋元,无不臻妙,而于李唐遗法,尤得心印。故其遇合作处,往往负出蓝之誉。——明·张丑《清河书画舫》
唐寅画竹丛,颇似生成者。原非笔有神,盖是心自野。——明·张丑《真迹日录》
唐伯虎虽学李晞古,亦深于李伯时,故人物、舟车、楼观,无所不工。——明·汪砢玉《珊瑚网》记董其昌题
唐伯虎画一轴,重岩复岭,一老深居,题云:“柴门雪霁桤林强,藤榼新开煮酒尝。正是骚人安稳处,一编文字一炉香。”诗味清绝,乃此老桃花庵中活计也。——明·李日华《味水轩日记》
吴人有唐子畏者,才子也,以文名,亦不专以文名;余为吴令,虽不同时,是亦当写治生帖子者矣。余昔未治其人,而今治其文。大都子畏诗文,不足以尽子畏,而可以见子畏;故余之评,亦不为子畏掩其短,政以子畏不专以诗文重也。子畏有知,其不以为我为俗吏乎?——明·袁宏道《袁中郎先生点评唐伯虎集》
唐伯虎疏狂玩世,嵇、阮之流也。诗虽不甚雅驯,而一段天然之趣,自不可及,如“去日苦多休检历,知音谅少莫修琴”、“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船与酒船”、“秋榜才名标第一,春风弦管醉千场”、“苦拈险韵邀僧和,暖簇熏笼与妓烘”,皆自写胸次,若非组织套语者也。——明·徐《笔精》
画家人物最难,而美人为尤难。绮罗珠翠,写入丹青易俗,故鲜有此技名其家者。吴中惟仇实父、唐子畏擅长。——明·徐《红雨楼题跋》
写生有两派,大都右徐熙、易元吉,而小左黄筌、赵昌,正以人巧不敌天真耳。有明惟沈启南、陈复甫、孙雪居辈,涉笔点染,追踪徐、易。唐伯虎、陆叔平、周少谷以及张子羽、孙漫士,最得意者,差与黄、赵乱真。——明·徐沁《明画录》
唐子畏画师周臣,而雅俗迥别,或问臣:画何以俗?曰:只少唐生数千卷书。——明·黄奂《言提录》
伯虎有《疏林独步》图,万木丛云,一溪漾碧,萧萧寥寥,令人神往。——清·王士禛《金陵游记》
唐六如山水一轴,写松壑憩亭阴时意,细润圆秀,全法李晞古,而无画苑习气,精谨之至。无款,凡其初年法宋人者,皆无款也。——清·姚际恒《好古堂书画记》
《歌风台实景》,绢本,方幅,高七寸八分,阔七寸,图以白描法写歌风台景。其间高垣瓦屋,乱木交荫,一井当阶,古碑傍勒;右首一角,复用泼墨作远山烟树,曲涧流泉,更为奇思。笔墨布景之妙,诚为罕有。——清·安岐《墨缘汇观》
唐子畏名成而身废,闲居作美人图,好事者多传之。览其遗迹,未尝不叹其志之有托也。——清·李如一《水南翰记》
子畏画本刘、李、马、夏,和似天倪,资于书卷。故法北宗者多作家面目,独子畏起而北宗画法雅格。——清·方薰《山静居论画》
山水中人物,赵吴兴最精妙,从唐人中来。明之文衡山全师之,颇能得其神韵。凡写意者仍开眉目,衣褶细如蛛丝,舒逸之趣溢于楮墨。唐六如则师宋人,衣褶用笔如铁线,亦妙。要之衣褶愈简愈妙,总以士气为贵。——清·方薰《山静居论画》
双鹤老人云:文、沈、唐、仇为明四大家。仇画极工细,直接小李将军及北宋诸子,而用笔有致,非描摹时手可以乱真,然予不愿为也。石田笔墨苍古,幼尝临仿。六如兼宋元法而笔意秀逸,超宋格而参元意,予窃慕焉。
耕烟集宋元之大成,合南北为一宗,法律则精深静细,气韵则疏宕散逸。其在明四大家,则惟六如居士相与颉颃,石田则逊其秀逸,十洲则让其超脱,衡山更退避三舍矣。——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