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政治舞台,就没有什么温情可言。如果皇帝无法把功臣集团清理出局,就意味皇帝与众多大佬共享天下。
这种事,说起来非常有人情味。但是它的结果就是,皇权始终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于是,皇帝一死,他的孤儿寡母就只能求上帝保佑了。
当然了,如果只是皇帝的孤儿寡母毫无保障,也就是皇帝与众多大佬,鱼大吃虾、虾大吃鱼的游戏罢了。对此,我实在懒得替他们抱不平;因为皇帝的孤儿寡母可怜,被清理出局的大佬就不可怜?问题是,他们之间争斗无休的结果,就是天下始终处于一片分裂混乱之中。
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后,皇帝被废被杀如同家常便饭;帝国忽生忽灭如同走马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取得胜利后,永远只能维持皇帝与众多大佬共享天下的事实。皇帝与众多大佬共享天下的事实,说起来好像非常有人情味;还非常有民主共和的意味,但它显然意味着天下混乱纷争无休无止。
在豪门大佬势力巨大的时代。
皇帝就是自古轮着坐。而真正牛X的豪门大佬,却是一直屹立不倒。最经典的就是,晋朝亡了,宋朝(刘裕开创)灭亡了;王谢家族依然是笑看风云。再经典一些,就是西魏灭亡了;北周灭亡了,于氏家族依然笑看风云。
甚至而言,大唐开国许多年后,李世民突然发现,在人们眼中,李氏皇族竟然不是天下第一家族。李世民当时就火了,因为我们李氏家族,不是天下第一家族,谁是天下第一大家族?这也真是因为豪门贵族势力削弱了。否则,李世民因为自己是皇帝,就敢大放这种厥词,肯定就是不想混了。这就好像,刘裕当皇帝后,就敢大言不惭的说,王、谢家族凭什么排在我们刘氏皇族前面,人们肯定更会认为,他也就是一个土鳖成精,关键是,他敢这样嚣张,肯定是不想混了!
在这种背景下,哪个皇帝敢奢言削藩呢?哪个皇帝敢奢言把功臣集团清理出局呢?因为在那个年代,天下就是皇帝与众多大佬共有的天下;皇帝想大小吞吃,那就是皇帝不想混了!
隋朝开国后,豪门贵族的势力渐渐削弱;所以隋文帝玩兔死狗烹时,相对就比较容易了。
宇文忻的父亲,是西魏开国12个大将军之一;历任大司空、大司徒、太保、大司马,爵位许国公;这些头衔,与杨坚的父亲相比,丝毫不逊色。宇文忻18岁,拜授仪同三司,爵位兴固县公;23岁时,开府、骠骑将军,爵位化政郡公。宇文忻这种升官的速度,并不比早年的杨坚逊色多少。宇文忻不但出身显赫,而且是第一流的军事人才。所以,军队内只要有人们称奇的好战略、战术,即使不是宇文忻提出来的,人们也都会认为,这肯定是宇文忻提出来的。
关键是,杨坚篡位时,宇文忻是主要支持者之一。
但是,隋文帝上位后,就把他免职了。史书是这样说的,“忻既佐命功臣,频经将领,有威名于当世。上由是微忌焉,以谴去官。”
杨坚篡位时,梁士彦的头衔是:上郕国公,上柱国、毫州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单看这种头衔,当时的梁士彦,与杨坚也相差不远了。
当然了,杨坚篡位时,梁士彦也是主要支持者之一。
但是,帝杨坚上位后,就把他免职了。史书是这样说的,“高祖忌之,未几,征还京师,闲居无事。”
杨坚篡位时,刘昉的头衔是大都督、小御正;而且是周宣帝最亲近的宠臣之一。而且以这层身份,在杨坚篡位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杨坚上位后,也把他免职了。史书是这样说的“及受禅,进位柱国,改封舒国公,闲居无事,不复任使。昉自以佐命元功,中被疏远,甚不自安。”基于杨坚的角度,他对这几个人,已是仁至义尽了。因为你们帮我当了皇帝,这份情我一直记得。关键是,我现在玩的,也不是什么兔死狗烹,而是杯酒释兵权。我只是解除了你们的权力,但是你荣华富贵一样也不少啊。
问题是,基于这些人的角度,他们绝不会这样想问题的。因为这些人把全家人脑袋押在赌桌上,就为了交出权力,享受这种所谓荣华富贵?开什么玩笑!既然如此,双方的矛盾就是难以调和的。关键是,他们认为,既然自己能帮杨坚上位,就也可以把杨坚弄下台的。
这三个人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影响力;更没有发现,时代已渐渐发生了变化。
所以,梁士彦的外甥,有幸受到他们的拉拢,当时就吓得睡不着觉了,因为这是要死全家的节奏啊,于是赶紧选择了向杨坚告密。当然了,某个大哥也有幸与他们共事,一看风声不对,马上就选择了反水。这个大哥及时反水,所以躲过了一死。
于是,这三个大佬不愿意接受杯酒释兵权的结局,最后都被杀头了。
但是杨坚对这三个人的处理,也算宽大,这个三个全部杀头,家产全部充公;大小老婆也全部充公。
这种处理,有什么宽大可言呢?因为这是死全家的罪,现在只是杀他们三个人,自然称得上极为宽大了。当然了,他们全家死罪逃过,活罪是不会免的。
杨坚杀死这三个人,实在没有什么过分可言。因为说一千道一万,是他们谋反在前。这是杨坚胜利了,如果杨坚失败了,他们会放过杨坚吗?
但是对王谊、元谐的处理,多少就有些太过分了。
王谊最牛时的头衔是大司徒、郢国公;而且还是杨坚的女婿。只因为有人对杨坚说,王谊没事就看各种算命的书,还说自己有帝王之相。所以,杨坚就把他杀他。
隋大司徒郢公王谊与隋主有旧,其子尚帝女兰陵公主。帝待之恩礼稍薄,谊颇怨望。或告谊自言名应图谶,相表当王;公卿奏谊大逆不道。壬寅,赐谊死。
元谐是杨坚的同窗好友,杨坚上位后,他一直担任显要的职位。但是因为有人对杨坚说,元谐曾说杨坚是一个窃国大盗;更说自己头上有五彩祥云。所以,杨坚把他们也杀了。乐安公元谐,性豪侠,有气调,少与上同学,甚相爱,及即位,累历显仕。.....私谓滂曰:'我是主人,殿上者贼也。’因令滂望气,滂曰:'彼云似蹲狗走鹿,不如我辈有福德云。’”上大怒,谐、滂、鸾、绪并伏诛。
两个开国大佬,就因为私底下胡说八道,就被杨坚杀了,这叫什么事呢?但是我们必须得说,皇帝这样**,那是非常温柔的。事实上,当皇帝以类似的罪状**,通常都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恩赐。
这就好像,皇帝杀一个人时,赐他一杯毒酒,或是三尺白绫,通常就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恩赐。因为这意味着,所有的罪过就追到你身上就结束了,并不会殃及你的亲朋友好,更不让你家破人亡。
皇帝杀他们的理由,只是他们私底下胡说八道。这意味着,他们的罪行追究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皇帝为了杀他们,给他们按上一大堆耸人听闻的罪名,那他们的亲朋好友,恐怕都会跟着沾光了。
总的来说,皇权强大了,皇帝猜忌一个人的时候,通常就有杯酒释兵权的自信;退一步,皇帝也有只杀当事人的自信。
许多时候,各种内讧之所以异常残酷,就是因为处于优势的一方,并没有多大的优势,所以他难免会感觉,只有把对方杀掉,甚至只有把对方斩草锄根了,才能避免对方的反扑!
关键是,处于劣势的一方,也不觉得自己只有交**投降这一种选择,所以看到优势者磨刀霍霍,依然不愿意把自己手中的一切交出去。
而当优势者的优势非常明显时。优势者自然会觉得,只要把对方的权力解除了,就可以避免对方反扑;就算进一步,只要把对方杀掉了,就可以避免对方的反扑。
关键是,处于劣势的一方,一看对方对自己高呼缴**不杀,通常也不会、也不敢作任何反抗。
这样一来,显得君臣之间也比较和睦了。而所谓的杯酒释兵权,就是在这种基础发生的。
隋文帝还没有这样潇洒,但是也算比较潇洒了。
总的来说,在这场君臣博弈中,皇帝完胜;因为豪门势力衰弱的序幕已正式拉开序幕了。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天威难测 隋文帝猜忌功臣
泪痕春雨漫评春秋战国(三十九) 年幼的君主 什么时候可以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