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10月,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后的第三个月,一名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街头流浪汉在经过德军3个月的军事训练后走向了战场,他之所以来到德国参军,是因为作为一名德意志人,他受够了维也纳的种族宽容政策,他无法接受和斯拉夫人、犹太人并肩作战。
参军后,他担任德国步兵十六团第一营的传令兵。他参加的第一场战斗就伤亡惨重,他所在的团总共3500人,阵亡2900人,事实上这个阵亡率在一战战场上还不算大。当然,他活了下来,而且因为表现勇敢,这名士兵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
四年后,也就是1918年10月的伊普耳战役中,这名士兵被英军释放的毒气熏伤了眼睛。其实毒气弹最早是由德国人投向战场的,但是战争会很快磨平对战双方的军事差距,后来德国人也被毒气伤得不轻。
尽管中了毒,他还是在这场战斗里只身一人俘虏了15名英军士兵,凭借这次战功,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几乎没有普通士兵能获得一级铁十字勋章,这也被他视为无上荣耀而一直佩戴在胸前,直到1945年4月30日他开**自杀之前。
没错,这名士兵的名字叫作阿道夫·希特勒。
一战战场上的希特勒,找一找哪个是他,发在评论区吧
引子2:西线无战事相信如果你读过《西线无战事》这本书的话,一定会最后一段话记忆深刻:
“他于1918年10月阵亡。那天,整个前线寂静无声。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他向前倒下,像是趴在地上睡着了。如果把他翻过来,会看见他大约并没遭受太久的痛苦——他脸上表情镇定,就像他对这样结束感到满意。”
事实上,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的时间,总共有1000多万人丧生,尤其是在西线战场,马克沁重机**、坦克大炮、毒气弹等新型武器的出现,让战场变成了人间炼狱,很多战役打下来,每天都要阵亡上万人。所以《西线无战事》里一名普通士兵的阵亡,对指挥部来说就是“无战事”。
老规矩,我不写流水账的历史。文章很长,建议先收藏再阅读。如果你喜欢我的这种写作风格,不妨点个关注吧。
欢迎阅读上集:第一次世界大战始末:源起、刺杀、博弈
壹 德国人的快攻计划在费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学生刺杀之后,德国人就明白,一场东西两线的战争是避免不了了。为了同时对抗东边的俄国和西边的法国,德国人祭出了杀手锏。这就是“速度战”。
因为出身地在中欧,德国这个民族始终把自己摆在一个“敌众我寡”的局面下做战术推演,必须要快速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局部兵力优势,才有可能打赢东西两线的战争。
事实上,在一战爆发前的几十年,德国人就未雨绸缪地拟定了东西两线的作战计划,也就是那个著名的“施丽芬计划”。施丽芬计划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先集中优势兵力干掉法国,而干掉法国的方式是绕开法国军队重点布防的西线,而出其不意的借道比利时,从法国的北部迂回过去。干掉法国之后,再转向东边去对付俄国。
施丽芬计划:像一把挥舞的镰刀,绕过蓝色的法军防区,借道比利时突袭巴黎,再向东南迂回
施丽芬计划有一个重要假设,就是俄国人不会在德法作战的时候从东边进攻德国。按照德国人的想法,俄国国土面积太大,要完成军事动员至少需要6-8周,只要德国在这个时间内击败法国,计划就没有问题!
当然最后我们知道这个快打计划失败了,一个原因是俄国人比预计的动员速度要快,导致德国不得不把对付法国的士兵调到东线去。第二个原因是比利时没有让德国借道,按照德国人的构想,比利时没道理跟德国作对。但事实上,德军一进入比利时国境就遭受了激烈的对抗,这就为法国调整布防赢得了时间。
贰 快攻失败,结局注定比利时这个国家一直和英国走得很近,甚至可以说是英国人一手把比利时给扶持起来了,为的就是在欧洲大陆放一个自己人。所以,德军在进入比利时之前,给了他们开出了非常丰厚的条件,但比利时依然没有借道给德国,原因很明显,就是背后的英国人不允许德国军事扩张。
既然不同意,那就打吧。德军进入比利时之后,双方就干起来了,这一打就扰乱了德国的计划。按照“施丽芬计划”,德军应该在一周内通过比利时进入法国,但由于比利时的顽抗,德军足足用了18天才抵达法国。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法国把军队调了回来。德法双方就在马恩河遭遇了,打了一场堪称一战转折点的战役:也就是第一次马恩河战役。
这场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差不多,加在一起大概在150万左右,伤亡人数也差不多,都伤亡了20多万人,战争的结果就是德国人退回到马恩河以北,双方开始修筑防御工事,德国人快速消灭法国的“施里芬计划”宣告失败,德国人陷入了他们最不愿意面对的长期鏖战。
也正是在比利时反抗的时候,俄国人也投入了战斗,他们在武器装备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主动攻击了德国东线,这让德军不得不分兵去东线,从而减缓了西线对英法的压力。也就是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德国就已经在东西两线作战了。不过,从后来俄国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来看,德军肯定要为分兵东线这个决定后悔。
叁 东线半兽人我用“半兽人”这个名字来形容当时的俄国士兵你可别觉得太意外,对当时的西欧人来说,俄国人就是没有完全开化的半野蛮人。那个时候的俄国还在沙皇的统治之下,国家的上层都是西化的贵族,爱说法语和德语,而90%的中下层老百姓都还是过着原始的农业生活,贫穷、落后、愚昧这些词儿套用在俄国人身上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俄国军队那也是拉垮到了极致,我说几个故事你体会一下:当时俄国动员兵里有三分之一是文盲,他们看到空中的飞机就开**,连他们自己国家的也不放过,开**士兵给出的解释也很有意思:飞机这么厉害的武器那肯定是德国人的啊,我们国家怎么造的出来?!另外,当军队需要生火做饭的时候,会把沿途的电话杆子给砍了当柴火用,让军官们不得已只能用无线电通信,但是军官又不会摆弄无线电加密,这就导致俄军的命令在德军这边都是透明的。
这样的军队上了战场基本就是送人头的,事实也正是如此,战争的第一个月内俄军就损失了三十万人,而且失去了绝大部分的高科技武器,瞬间就把这个半奴隶制半农业工业化的国家给击溃了,在此之后,俄国人再也没有对德军产生过重大威胁,哪怕是后来让俄国人引以为豪的“布鲁西洛夫突破”实际上也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
造成俄国这种拉垮局面的原因就是国家的体制不行,不过现在还是1914年,此时距离让他们脱胎换骨的那次革命还有三年的时间,弗拉基米尔·列宁同志这时刚从奥匈帝国的监狱里被放出来,举家逃亡了瑞士。等会儿再说列宁,我们把目光再转回到西线。
肆 堑壕战一战之前的欧洲流行的都是“迂回穿插”战术,也就是偷偷摸摸地移动到敌人的侧翼甚至背后发动进攻。战争早期,德军和英法联军在西线的战事都是大兵团、大范围的穿插,但是随着德国快攻计划的破产,穿插战术也受到了阻碍。原因是:双方开始修堑壕了。
堑壕的本质就是用来应对穿插战术的。你不是能穿插迂回吗?我修个堑壕,前面拉上几道铁丝网、堑壕后面再放上机**碉堡,看你还怎么插?什么?你想绕我的堑壕?门儿都没有!你跑到哪里,我就把堑壕修到哪里,后来干脆大家把整个战场全修成了堑壕!
一战堑壕航拍图。注意很多堑壕都修成了“之”字型,这是为了最大程度缓冲炮弹的冲击波
一方修了堑壕之后,士兵就可以从堑壕里直接发动进攻,于是这就逼着对手也只能修堑壕来应对,就这么卷起来了。一战期间,从北边的英吉利海峡到南边的阿尔卑斯山脚下,整个德法边境密密麻麻地分布着500公里的堑壕。于是很多人说一战就是堑壕战,这句话确实不假。
一战时修的堑壕,这个堑壕算是比较深的了,里面的水可能是地下水,也可能是下雨的积水
当大家都有了堑壕之后,进攻就变成了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因为当士兵从自己的战壕里冲出来之后,在抵达敌人的战壕之前,要经过一段“无人区”,敌人的大炮会向这个区域狂轰滥炸。如果侥幸能跑过无人区,下一步面临的就是铁丝网了。想把铁丝网给剪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剪断了,再向里面冲的时候也就进入敌人机**的射程范围了。被铁丝网阻碍行动迟缓的士兵,在机**面前那就是活靶子,据很多一战老兵回忆,机**扫射根本就不用瞄准,子弹就像是挥舞的镰刀,敌军士兵就像是一排排的麦子一样倒了下去。
但是悲哀的是,即使你占领了堑壕,却发现敌人早已在你的面前又修好了一段新的堑壕。好吧,一切又要重来!不得不说,能在一战战场幸存的士兵,那都是死过好几回了,希特勒能活着回到德国确实是幸运。
在一战的对峙阶段,几个著名的战役比如凡尔登战役、索姆河会战,都是这么打的,士兵们用血肉之躯反复冲击对方的堑壕,然后一片片的倒下去,所以最惨烈的凡尔登战役也被叫做“凡尔登绞肉机”。那时候的每场战斗死个万八千人都不足为奇,所以为啥在《西线无战事》里,男主人公死在了前线根本就不值得往上报。
堑壕生活:潮湿、肮脏、绝望的战争环境
关于堑壕战,再多说几句。堑壕战是非常折磨人的,一方面由于堑壕挖得很深,地下水会渗出来,如果再赶上下雨,那基本上就是个水坑。士兵常年就泡在这个水坑里,不仅很容易得一种叫“战壕足”的病,这种病严重的话是会截肢的,而且那个水也是极脏无比,各种比如排泄物、血液、老鼠、尸体都泡在一块,你脑补一下那场面吧。
绝望、无助的情绪很快在军队里散播开来,很多参军本来就是产业工人,他们受够了城市里脏乱差的工人生活,想换个活法,于是选择了参军,但压根没想到前线居然是这个样子的。就这样,最初踊跃参军的热情越来越消耗殆尽,反战的情绪日益高涨。
伍 兵器谱那么究竟有没有武器可以打破战壕僵局呢?交战方做了很多的尝试。首先想到的就是大炮。你不是能修堑壕吗,那我就用大炮轰你。整个一战中,数以百万计的炮弹落在了阵地上,我说两个数据你感受一下:
英国人在一场名不见经传的新沙佩勒战役中,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发射了整个布尔战争期间的炮弹量,要知道布尔战争可是英国的国运之战啊;还有个数据,在凡尔登战役,德国人一天时间就发射了100万枚炮弹。为了减少大炮落地爆炸时的冲击波,堑壕又被改造成了“之”字型。
第二种攻击武器是“毒气弹”,文章开头说了,希特勒就在战场上中了毒,但吸入的毒气量不大,保住了一条命。毒气弹这玩意主要成分是氯气,这种气体会刺激人的肺部,造成窒息甚至死亡。最开始是德国人投入战场的,但很快就被英法学了过去,整个一战双方投入的毒气量大致是五五开,总共造成了几十万人伤亡。
戴着防毒面具的机**手
第三种武器是飞机,最早投入战场的飞机由于性能差,飞得慢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爬升到安全高度,所以实战能力差,但是可以用来作侦查机,把敌军修堑壕的位置数据传给自己的大炮,然后发起攻击。德军一开始对飞机不是特别看重,因为他们更喜欢另外一种航空侦察武器--飞艇。
德国飞艇
但随着飞机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法军开始在飞机上装机关**了,而飞行缓慢的德国飞艇就成了活靶子,德军这才开始大力发展飞机技术。正如我之前说的,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大多数的武器代差都会被迅速磨平。很快德军也有自己的战斗机,并前他们还把飞机和飞艇结合起来,发明了轰炸机。
一战时期,飞机空战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当时飞机工业的发展速度有多快呢,有这么个数据:1914年一战刚开始的时候,英国只有700架飞机,到了1918年,英国已经拥有了2万多架飞机了。
最后出场的是坦克,设计这玩意儿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要能穿过堑壕,同时压断铁丝网,二要可以防弹。在当时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的要求下,英国人制造了最早的坦克,在运输到前线的过程中,为了掩人耳目,把坦克上面写上了字母TANK,也就是水箱的意思。
早期的英国坦克,呃,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
当德国士兵第一次见到坦克这么个10米长、30吨重的铁盒子时,被吓了个屁滚尿流,不过冷静下来之后却发现这个笨重的铁黑子根本就不用打。原来当时坦克的散热设计还不达标,铁盒子里太热了,经常把坦克手给热得昏死过去。即使士兵能忍住酷热,最早的坦克也没法跨越凹凸不平的弹坑,这些坦克一上战场就成了活靶子了。
直到1918年,英军才学会如何用坦克作战,他们制造出了故障更少的坦克,并压过铁丝网为步兵开道,至此,步坦协同这一战术登上历史舞台。
一战后期,英国军队开发了“步坦协同”的技能
在一战的僵持阶段,欧洲这几个国家就这么你来我往地把各种杀戮机器发明出来,再送到战场上实践。战争初期,所有人都觉得战争会在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就可以结束,居然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消耗战的结果就是,陆地属性的同盟国被海洋属性的协约国锁死在了陆地上,能源进口、海外贸易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了打破英国人对海洋的封锁,海军舰队处于劣势的德国人搞了个“无限制潜艇战”,也就是所有出现在航道上的无论是军舰、货船还是客轮,一律打掉,这一招让英国这个岛国的食物和原材料供应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用丘吉尔的话说是:“用不了5个月,英国就将被迫屈膝投降”。不过无限制潜艇战也让中立国的贸易受到了巨大损失,其中包括了当时英法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
柒 美国霸权的起点美国霸权的起点就是一战。欧洲打起来,美国最好的策略就是隔岸“添”火,让双方打,打的越久越好,军火物资不够是吧,不要紧,我美国卖给你啊。钱不够是吧?也不要紧,我美国人借给你啊。你们忙着打仗的时候,我顺便把你的重资产买过来,再顺便去你们海外殖民地转悠一圈,帮着料理一下。
只是战争越往后发展,因为包括德国在内的同盟国都是陆权国家,他们的海军不行,被英国人锁死在了港口里,这就让美国和同盟国的贸易直线下降。此消彼长,美国和协约国的贸易那是蒸蒸日上。所以在美国参战之前,你大概能猜得出他会帮谁了:他一定不会让英法协约国输掉战争,输了的话,美国的贸易和投资上的损失可就大了。
真正让美国下定决心参战的是两件事儿,一是我们刚说过的无限制潜艇战,这个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当然德国不是不知道这会得罪美国,他们就是在赌,赌在美国下场参战之前能困死英国。
第二个原因是德国联络墨西哥,让老墨加入同盟国,好处是胜利之后就把美国抢了墨西哥的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三个州还给他。结果这个电文被美国人截获了,这下子美国怒了:这么多年只有我抢别人,居然有人敢抢我?
德国敢这么嚣张,有个重要原因,当时美国虽然经济发展和工业实力是世界第一,但是军队少的可怜。
美国这个国家长期都是“邦联制”,跟后来的“联邦制”相比,别看就换了个顺序,那区别可大了。中央政府常年权力受限,连个像模像样的中央军队都没有,当时美国的常备军也就3万多人,这点人放在欧洲根本就不够瞧的。直到1917年初,美国对德国宣战后,才以战争的名义组建了一支300万人的军队。
美国的参战,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的战争资源,各种武器**、车辆能源都源源不断地供应到欧洲战场。这对同盟国的信心上是个巨大的打击,因为他们早都扛不住了。
捌 悲惨世界在一战开始前,谁也没有想到这场仗会打这么久,所以各国都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物资储备。战斗前两个月,奥匈帝国在首都维也纳就杀了1万匹马来补充肉食;战争第一年,德国的食品价格飙升了130%,又过了两年,价格上涨了6倍。那些男人战死在前线的寡妇们,带着可怜的孩子要排上好几天队才能领到少量的土豆和面包。1917年冬天,一家柏林的医院统计,大约有8万儿童死于寒冷和饥饿。
在维也纳,狗拉车的城市景观已经看不到了,因为城市里已经没有狗了,甚至连猫咪也几乎被吃光,食物严重短缺让人们几乎吃掉了能吃的任何东西。在俄国,更多的饥饿是人为造成的,作为当时欧洲最大的产粮区,俄国甚至还可以出口粮食,但是由于铁路被部队征用,而且缺乏统一调令,导致大量的粮食无法运到城市里,城市里的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的饿死。
城市缺乏食物,再加上从战场传回的动辄几万人的阵亡消息,各国都不断地爆发反战游行和工人罢工,社会矛盾到了爆发的边缘,终于在1917年,俄国先自爆了。
玖 布尔什维克在俄国,最开始反抗沙皇统治的是城市里的饥民,他们很多是城市工人,但是因为城市里煤炭等资源奇缺,机器没法开工,这些人都没了工作也就没了收入。还有一部分是从前线退下来的士兵,要么是受伤了、要么是调整下来修整的,但是都很反战。这两帮人无所事事的就成了“街溜子”,随便被哪一个反沙皇和反战的势力一忽悠,立马就跟着闹起来了,其中有一股反沙皇的势力叫做“布尔什维克”。
这个布尔什维克这时候才闹革命的,他们已经革了很多年了,而且主要的领导人列宁同志还被驱逐到国外去了。一直闹了很多年都没有推翻沙皇,是因为沙皇有一支亲兵卫队,专门镇压国内的反对势力,他们就是哥萨克骑兵。
关于哥萨克骑兵的故事太长了,我们有空再说,这里的重点是,这只彪悍的骑兵也受够了一战的折磨,不想再打下去了,你想想看,他们可是骑兵啊,去冲德国人钢筋混凝土的防线、去打德国人的飞机,那不是找死么?所以沙皇派他们去镇压布尔什维克的起义时,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哥萨克骑兵就反水了。
这一反水,沙皇明白大势已去,果断退位了。政权就自然落在了布尔什维克党人的手里,他们组了个政府叫做苏维埃。但是老谋深算的资产阶级贵族们靠着一通忽悠,组了个临时政府,把政权骗了过去。于是,俄国就有了两个政府,一个是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无产阶级的苏维埃。
这让德国找到了机会,他们连夜找到逃亡瑞士的列宁同志,一路开绿灯地让他火速回国领导革命。德国人的心思很清楚,一来列宁反战,二来呢,给俄国送回一个反对派领袖,把局面搞的越乱越好。
列宁果然不负众望,回国后领导了十月革命,一举推翻了临时政府,然后俄国退出了一战。就这样,东线战争结束。不过,让德国人没想到的是,比打仗更可怕的是俄国革命为德国送去了革命思想,成为了当权者的噩梦。
拾 同盟国战败时间到了1918年,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这三个同盟国在各个战线上都颓势尽显,国内的矛盾也非常突出,尤其是奥匈帝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从9月开始,一系列的民族地区都宣布独立,战争还没有结束呢,奥匈帝国已经内部肢解了。至此,统治了欧洲大片领土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就此湮灭。
奥斯曼土耳其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英国、法国不断为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提供武器,支持他们从土耳其独立出去,很多人熟悉的那个“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故事就诞生在这一时期。
德国的情况更糟糕,俄国革命给德国送去了布尔什维克,柏林等大城市频繁爆发数十万人的反战和罢工游行。在战场上德国士兵也是节节败退,尤其是进入到1918年下半年,英法美联军的攻势越来越强,步坦协同也玩得越来越溜,德国士兵逐渐失去了信心,很多士兵直接放弃阵地投降了,这在之前的战斗中是很少出现的。
结果自然不用说了,1918年的光棍节这天,德国宣布投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也就是我在《一战(上)》的文章里写的那个年轻皇帝,逃亡海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德国代表签署停战协定的地点是在“福煦车厢”里,二十二年后,希特勒攻入巴黎,也在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
拾壹 巴黎和会一战结束后,27个战胜国的1000多名代表齐集巴黎,商讨和平后该怎么办。看上去有20多个国家,实际上说话管用的就三个:美国、英国、法国。这三个国家各怀鬼胎:
美国作为世界的新贵和欧洲最大的债权人,实力非常强劲,一心想要取代英法霸权,所以美国主张成立国际联盟,自己来当盟主,这一条遭到了英法的强烈反对。
法国的目的是要制裁德国,最好能把德国肢解了,所以法国人提出了不仅要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还要把法德边境搞个缓冲国出来。法国的提案也遭到了英美的强烈反对,英美不会允许战后的欧洲大陆出现陆地霸权,他们要留着德国一口气,用来制衡法国。
当然最终对德国的制裁还是非常重的,参会的一位英国经济学家非常不认同制裁方案,他拂袖而去,并写下了经济学里程碑的名作《凡尔赛合约的经济后果》,这个人就是凯恩斯。
英国作为落魄的日不落帝国,焦点都放在了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和奥斯曼土耳其在中东留下的真空地带。关于中东,多说几句,今天的中东乱局基本都拜“大英搅屎棍”所赐。一战时英国鼓动土耳其管辖的中东阿拉伯人起来造反,给了他们独立建国的承诺,但是战后却反悔了。比如巴勒斯坦这个地方,本来是答应给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独立建国的,但是英国人来了个一鱼两吃,又把这块地方承诺给了犹太人建国,这就引发了后来长达数十年的巴以冲突和中东战争。
顺便多说一句,英国人之所以对犹太人这么“好”,一个是因为很多犹太人确实有钱有势,需要拉拢;第二个原因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生活了大批的犹太人,如果犹太人能支持协约国,那无疑是在德奥的家里放了颗炸弹。所以你是不是理解为什么一战后期和二战期间,德国人会这么痛恨犹太人了吧?
巴黎和会上其它国家都是陪太子读书的,要说谁捞的利益最多,那就是日本了。当时的日本是英国的小弟,英国人扶持日本在东亚方向阻击俄国的扩张,在太平洋上给美国找麻烦。在巴黎和会上日本继承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这遭到了顾维钧等北洋政府代表的强烈反对,但可惜弱国无外交,英法等国以“中国没有派兵上战场”为由,拒绝中国收回山东权益。
北洋政府确实没有派兵上战场,但是日本其实也几乎没有派兵。如果非要比战争贡献,中国可比小日本的贡献度大多了,因为当时中国为协约国支援了14万华工。
拾贰 十四万华工的故事最后说一说华工吧。一战刚一爆发,北洋政府就准备加入协约国,这样就可以趁机对德宣战,然后收回德国在山东权益。只是日本先一步加入了协约国,他们担心中国一旦加入后,就变成盟友了,将来不方便侵略。
英国也反对中国加入,一方面是要顾忌日本小弟的感受,主要还是骨子里太傲慢,他们觉得我们白人能打赢战争,不需要帮忙!所以当时的北洋政府不得已才提出了“以工代兵”的策略,希望能拐个弯的加入协约国。
法国是第一个主动来找北洋政府要华工的,当时法国男丁都上前线了,后方太缺人,所以就和北洋政府达成了协议,从中国招募工人去法国劳动。当时法国还给了很多的保证,比如保证华工不上前线、不打仗、中国可以派外交官去检查情况、法国人会保证华工的基本人权等等吧,态度很诚恳。从后来的表现来看,法国基本兑现了承诺,去法国的四万多华工相比英国征召的那9万多人,待遇要好的多。
英国人大概是在1916年索姆河战役时开始请求北洋政府征招华工的,因为索姆河战役让英国就损失了40万人,一下子人力情况就紧张了,不得不放下了傲慢。
当时,“下欧洲”的华工来自全国各地的都有,主要是直隶和山东人居多。华工的工资大概是国内的5倍,不过即使这样还是比英法当地的工人工资要低不少。工资一般是分两部分来发,一半是到了欧洲发给本人,另一半是在老家由家里人领取作为赡养费。
华工们检查完身体、签好了合同之后就可以出发了,最早的航海线路是走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法国,但是当时德国人正在搞无限制潜艇攻击,协约国的船只不敢走苏伊士运河了。所以之后出发的船都是先穿越太平洋抵达加拿大,然后换火车横穿整个加拿大,再换轮船穿越大西洋抵达法国马赛。这一走基本都得三个月才能到达目的地。
法国招的华工要幸运的多,大部分是在后方的工厂里干活,受伤和死亡的概率也要低很多。但是英国人就不大厚道了,他们把大部分的华工都安排到了法国北部和比利时,那些地方都是战争前线,干的活就是挖堑壕、运**、清洗坦克、打扫战场这类后勤的活儿,但毕竟还是在战场上,所以还是有不少人战死的。
据英法统计,大概有4000多华工牺牲在一战战场上,但是根据中国学者的考证,真实的死亡人数应该超过2万人。不得不说,正是这十几万华工冒着生命危险,用他们的鲜血为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换来了“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机会,和之后的“五四运动”,一个崭新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
战争结束后,英法政府急匆匆地把这十几万的华工送回国了,一来是他们自己有大批的士兵复原,劳动力过剩,二来当地政府担心华工这个语言不通、文明迥异的群体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
回到祖国的华工们一部分荣归故里,用攒下的钱过上了还不错的生活;也有一些被无良商人给坑了,没有能够拿回他们存在银行里的血汗钱,生活贫困潦倒…
这十四万华人劳工的故事不应该被忘记,他们的鲜血洒在了异国他乡,并为我们结出了革命的种子,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法国努瓦耶尔的一战华工墓地,838名华工葬于此
好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上、下集都讲完了,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那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