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读书随笔:俄国文学史(6-1)

2023-05-06 21:55:15

这是一部用英文写就的俄国文学史,至今东西方世界无人能超越。

米尔斯基是俄国学者,一个俄国人,用英文写出了俄国文学史,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学的桥梁。这部俄国文学史的写作文本,被评价为对英语文学也做出了贡献,甚至于西方文学界评价,还没有哪个人能写出一部能与之比肩的英国文学史。

纳博科夫认为,这是一部用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语言所写就的,最好的一部文学史。

德·彼·斯维亚托波尔克·米尔斯基,多年来仅为很小的俄国文学学人圈子内所知,他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活跃的一名俄国学人,他的经历也是那一代俄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从他的外号就可以看出来——Red Prince红色公爵。

米尔斯基出身显赫世家,系乌克兰贵族。自小即展现出了对文学的热爱,到1917年革命爆发后,他理所当然地加入反布尔什维克的阵营,一边打仗,一边还完成了自己的历史学学士学位。战争失败后,米尔斯基也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流亡海外。

也正如大多数俄国知识分子一样,他们只是反对布尔什维克政府,但始终保持着对俄罗斯民族和祖国的热爱。米尔斯基就有这样的情结,几乎是从他流亡英国和法国开始,他就全副身心地致力于梳理、总结和弘扬俄国文化、俄罗斯民族精神。

从1920年到1937年,米尔斯基撰述各类文章著作凡400种,全部都是关于俄国的一切!这些工作,都是在他颠沛流离的一生,革命与战争、流亡和囚禁、旅行和奔波中完成的——《俄国抒情诗选》、《现代俄国文学史》、《普希金》、《俄国社会史》、《列宁传》等等。

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流亡了十年的米尔斯基,政治立场突然发生转向,从反布尔什维克,转向了亲布尔什维克,他在英国加入了**,后来在高尔基的帮助下,返回了苏联。

在苏联他继续从事文学文艺研究,继续致力于文学工作,被誉为“红色公爵”。高尔基去世后,米尔斯基失去了自己的保护人,被打为“间谍”,发配到了西伯利亚劳改营,最终他死在那里,也不知遗体所踪。去世时,时年49岁。

这部文学史之所以获得那样高的赞誉,在于米尔斯基深厚的历史素养,广博的学识,以及杰出的洞察力。

他把这样一部气势恢宏的文学史,不仅写出了如柴可夫斯基一般的宏大架构,而且写出了托尔斯泰的思想性,写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民族性和灵性,也写出了契诃夫的个性。

这不仅是一部标准的,拥有学术性理论框架的文学史,更是一部极富个性,文笔张扬犀利,充满智慧的文学史。

开篇第一句话就与众不同——自11世纪初到17世纪末,俄国文学的存在与同一时期拉丁基督教世界的发展毫无关联。与俄国的艺术一样,俄国文学亦为希腊树干上的一根侧枝。它的第一把种子于10世纪末自君士坦丁堡飘来,与东正教信仰一同落到俄国的土地上。

米尔斯基用他纯个人的眼光,发掘出了一批在当时并未得到足够关注的俄国作家,一批优秀的作品;同时,还对久负盛名的一些俄国作家做出了极具个性和新意的剖析。

这是非常难得的平衡——既要有足够的客观视角,理性的逻辑线索梳理,又不失作者个性化的创见,个性张扬、元气淋漓。正是由于两者结合得很好,所以,看起来很平实和学术的文学史,也能让人读得如痴如醉,拍案叫绝!

一、俄罗斯的源起

古代俄国的语言是古教会斯拉夫语,来源于保加利亚方言。这种语文与俄国本地口语差别很大,因为斯拉夫语主要用于翻译希腊文本,可以说,是拉丁语到俄罗斯过渡的一种语言。其后,古斯拉夫语成为俄罗斯主要的文学用语。

插叙一段,真正的俄罗斯以及俄罗斯民族的起源,其实很晚,俄罗斯算不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或国家。既有的俄罗斯领土,以及最早起源的基辅公国,原本都属于斯拉夫人。

这也是为什么斯拉夫语系要远早于成型的俄语。米尔斯基尚未在这里谈及,这只是我个人读史之后才大致弄清楚的一个源起——著名的北欧维京人(Vikins)。

敝号曾在推出赵林的《告别洪荒》和《走向理性》中都详述过,早期的人类文明如西欧文明、西亚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都是在至少三轮北方部族入侵、交汇、融入之下,才开始自身的变革和优化的。第三波北方部族的普遍入侵,在西欧就体现为公元7世纪到9世纪之间北欧维京人的全面入侵。

维京人的部族军事化管理、维京快船的先进技术,使得他们在当时环境下无往不胜,也促发了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文明体系中三个著名的异端民族和国家的出现:

公元7世纪,北欧维京人的一支入侵法兰克王国,沿英吉利海峡向西南,击败了法兰克王国,占据了诺曼——今天法国的西北角,建立了诺曼王国。历经两百余年后,诺曼成为法兰克的公国之一。

公元11世纪初,拥有北欧维京人血统的诺曼底公爵威廉,讨伐英格兰国王哈罗德二世——敝号在2020年的《英语民族史》中有详细介绍,击败了哈罗德,威廉成为英格兰国王,被称为——征服者威廉。也就是说,后来的英格兰王室也就有了维京人的血统。

公元8世纪,维京人的另一支由北向南从里海进入到地中海,占据了西西里,建立了独立于意大利的西西里王国。

公元8世纪中期,挪威维京人的一支从北德维纳河进入到第聂伯河流域,占据了斯拉夫人的领地基辅地区,建立起基辅公国——这才是俄罗斯的源起。当时的保加利亚人、芬兰人称基辅的维京人为“罗斯”人——意思就是北方来的人。

与西欧文学缘起不一样,俄罗斯最早成型的文学形式,都是宗教文学——新约、旧约的俄文翻译,以及对经文的注解和续写,也大部分都是翻译作品;另外就是本地主教和神父们的布道词,以及著名僧侣撰写的圣徒传一类。

这些早期的俄语文学形式确乎有一个独特之处——非常注重传播和对普通民众的教育,不满足于仅限于高层小圈子内自我欣赏。

米尔斯基特别引用了基辅时期早期编年史对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时期选择国教的描述,说是弗拉基米尔大公因为俄罗斯人好酒,而没有选择伊斯兰教,因为拜占庭东正教的华丽壮美而选择了东正教,揭示出早期俄罗斯民族对于仪式和美学的天性重视。

编年史的写作也成为公元10世纪到12世纪基辅时期的重要文学形式。

公元10世纪突然出现了一部《伊戈尔远征记》韵律散文集,这是在18世纪末被普希金发掘出来的最早期的俄国文学作品。

这部散文诗几乎已经使用了现代诗歌所拥有的所有手法,不论是在语言、技巧、格调上,都有相当惊人的成就。

最奇特的是,它与后来的俄罗斯民歌、乌克兰民歌都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似乎是直接承袭于拜占庭文明由来已久的宗教文学表达形式。

在格调上,也从传统的骑士尚武精神的歌颂,转变为对更为开阔的爱国主义的歌颂——散文诗中多处都已有俄罗斯大地、俄国、国家等字眼。

13世纪,蒙古帝国兴起,摧毁了基辅公国,一直到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1480年莫斯科公国的伊凡三世崛起,整整两百年,都是俄罗斯的黑暗时代。

伊凡三世的雄强和韬略体现在,趁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攻灭,迅即赢取了拜占庭的索菲亚公主,并顺势将拜占庭巴列奥略王朝的双头鹰徽和教会系统全部收纳,以东正教的东罗马帝国承继者自居,由此确立了俄罗斯的正统。到其孙子伊凡雷帝,则正式自称为“沙皇”。

伊凡雷帝基本上给沙皇俄国确立了独裁专制的基调,不论是东正教会,还是沙皇政权,都力求独裁专制。这其中当然有周边奥斯曼、伊斯兰诸国的地理影响。伊凡本人修养很高,他喜欢写东西,因此这个时期,能代表俄罗斯文学的就是他本人的诸多争论、批判和辩论文。

即便是他的政敌——库波尔斯基大公,也是一个写手,为了与伊凡争辩,写出了《莫斯科大公传》这样的政治史。可见,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文学都没有脱开《伊戈尔远征记》那种散文史诗的范畴。

大概就是在莫斯科公国时期开始,有了虚构fiction作品的端倪,同时,传统俄罗斯民歌也是在15-16世纪的莫斯科公国开始兴起。诗歌与虚构结合到一起,开始构成俄罗斯的长诗传统。

17世纪开始,俄罗斯文学的宗教教谕性逐步渐弱,世俗性加强,杰出范例就是三部叙事诗《卡尔普·苏杜洛夫的故事》、《弗罗尔·斯克别耶夫的故事》、《狗尾巴草鲈鱼的故事》。从这些叙事诗的题名上就可以看出俄罗斯文学的现实性倾向。

17世纪推动俄语文学化的主要人物,是一位因反对东正教大牧首的希腊正教化运动而被烧死的牧师阿瓦库姆。大牧首尼康推动希腊正教运动,倾向于俄罗斯本民族的阿瓦库姆反对此事,最终揭竿而起造反。造反失败后,沙皇本来鉴于阿瓦库姆的民族情感要宽恕之,但阿瓦库姆拒绝让步,最终被判火刑而死。

阿瓦库姆写下了大量的文稿,是一位竭心尽力要将俄语改进并推广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米尔斯基评价此人,在将日常生活语言的一切表达手段用于制造最强烈文学效果的手法上,无人能超越阿瓦库姆。阿瓦库姆因为本人是牧师,经常要宣教,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上可谓得天独厚。

1569年卢布林协议签署,波兰吞并了立陶宛,这个时期是波兰历史上相对俄罗斯最强大的时期——白俄罗斯、乌克兰,都在波兰控制之下。即便是莫斯科也有了德国城。

这一地缘政治的影响,为后来彼得大帝推动沙皇俄国的全面西化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样,也让拉丁文化、德意志文学对俄罗斯文学的初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彼得大帝时期就是俄罗斯文学全面西化,拉丁化和德意志化的时期——西方文学的戏剧和诗歌都在这个时期引入了俄罗斯。

二、古典主义时期

现代俄国文学的开端,始于18世纪20年代,四位生于彼得大帝时期,倾心于法国古典文学的作家——康捷米尔、特列季亚克夫斯基、罗蒙诺索夫和苏马罗科夫。

罗蒙诺索夫是新时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此人几乎相当于俄国文学的立法者——制定俄语文学的标准,制定俄语的诗法体系。米尔斯基提到,语言要成为文学语言,必须具有丰富的抽象词汇和智性词汇,还需要有能驾驭复杂情感事物的句法。

罗蒙诺索夫为俄语所做的就是上述工作,他把斯拉夫语中的复杂句法、丰富的词汇量都提炼出来加入俄语,又把拉丁语系中如希腊语、意大利语中的相似成分纳入,几乎是创造了现代的俄语。

这样一个杰出的人,出生于渔民之家,完全是靠天赋聪颖,从平民子弟中脱颖而出。十七岁就被送到德国留学,从此脱离了阶层。回国之后,罗蒙诺索夫成为彼得堡科学院的化学教授——是的,他的研究范围之广让人难以置信,化学、物理、数学、矿业、诗歌、修辞、历史,在上述领域均有著作流传。他与欧洲数学之神的欧拉是好友。

所以,罗蒙诺索夫可谓俄国文明之父。


上一篇:妻子被害罪犯伏法,男子新婚醉酒竟说出真相,1983年湖南断指奇案
下一篇:林黛玉和薛宝钗,你会娶谁做老婆?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