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沙苑之战胜利,东魏军损失惨重的机会,西魏开始发动反攻。
在沙苑之战结束仅仅半个月之后,宇文泰就派遣行台宫景寿等人率军杀奔洛阳,不过被东魏的洛州大都督韩贤击败。
随后,宇文泰又派遣冯翊王元季海与独孤信率领两万大军,杀奔洛阳,派遣洛州刺史李显率军杀奔三荆,派遣贺拔胜、李弼围攻蒲坂。
因为沙苑之战惨败,洛阳到关中之间东魏所属各州郡纷纷动荡不安,叛乱此起彼伏,包括东魏任命的各州郡官员在内,纷纷投降西魏。
元季海、独孤信率部在新安遇到高敖曹率领的东魏军。高敖曹所部刚刚败退到此,士气低落,因而,高敖曹没敢接战,指挥兵马继续撤退。元季海、独孤信指挥兵马围困洛阳。东魏洛州刺史广阳王元湛弃城逃往邺城。西魏军占据洛阳。
蒲阪当地豪强敬祥、敬珍趁东魏军失败之际发动叛乱。当贺拔胜、李弼率军到达河东时,敬祥、敬珍带着十余万百姓,主动投降了西魏。同时,高欢留下镇守蒲阪的东魏军将领,内部发生分歧,不愿投降的部分将领被杀,东魏泰州刺史薛崇礼逃走,剩余将领献城投降了西魏。
攻打三荆之地的西魏军,主战场上也取得了胜利,相继占据荆州、南荆州。不过,东魏任命的东荆州刺史慕容俨颇有本领,连续击败西魏军,守住了东荆州之地。
不断取胜的同时,宇文泰当然再接再厉,继续不断派出兵马,又相继占据颍州、豫州、襄州、广州、陈留等地。
惨败之后的高欢,见西魏发动全面反攻,也是迅速调兵遣将,或防守,或反攻。
东魏军虽然实力损失严重,但底蕴仍在,因而,也不断给西魏军制造麻烦,取得了一些局部地区的胜利,夺回部分失地。
虽然洛阳现在已经不是东魏都城,而且,因为连年的战乱而残破不堪,但其还是具有特殊的地位,因而,高欢调动大军,准备重新夺回洛阳。
经过一番休整后,538年七月,高欢亲率大军,派麾下大将侯景、高敖曹为先锋,率军围攻洛阳,将独孤信围困在金墉城中。
侯景下令火焚洛阳城。洛阳城内外顿时火光冲天。城内外房屋十之七八毁于大火之中。
就在此时,西魏文帝元宝炬正准备带着刚刚迎娶的柔然族皇后到洛阳拜谒祖陵。可惜,刚准备出发的时候,西魏朝廷收到了独孤信从洛阳发来的告急文书。
宇文泰也立刻调动兵马,准备救援。
经过商议后,元宝炬索性和宇文泰一起,率领大军赶赴洛阳方向,派李弼和达奚武率领一千骑兵为先锋。
当宇文泰率军到达榖城的时候,与东魏军侯景所部相遇。
侯景本来打算采用以逸待劳的策略,先行撤退到洛阳附近,占据有利地形,等西魏军到达后,再展开决战。可惜,其麾下将领莫多娄贷文自持勇武,不接受侯景命令,擅自与另一员将领可朱浑道元,率领自己部下一千骑兵,主动迎战。
当天夜里,莫多娄贷文所部与李弼、达奚武率领的西魏先锋部队,在孝水河边相遇,展开激战。
李弼颇通谋略,命令部下士卒大声呼喊,并用马匹拖着树枝奔跑,扬起漫天尘土,制造出千军万马杀来的假象。莫多娄贷文被吓住了,以为是西魏主力大军,掉头逃跑,被李弼追上斩杀。东魏军惨败,一千骑兵几乎全军尽墨,只有可朱浑道元运气不错,单骑逃回。
先锋大胜,士气可用,宇文泰率军乘胜追击,侯景不得不率军连夜后撤。
第二天,西魏军在黄河岸边追上东魏军。
侯景也安排兵马,北面依托黄河大桥,南面连接邙山,列下阵势,与宇文泰展开决战。
河桥之战就这样在一团混乱中展开。
此时的西魏军虽然是乘胜追来,士气高昂,但同时也是仓促应战,阵势散乱。
决战当天,天气并不好,大雾漫天,双方的视线都受到影响。而且,双方的战线拉得很长,因而,双方各处将领都只能知道自己所在处的战况,都不知道其他处战场的胜负,只能各自为战。
混战刚开始不久,宇文泰就差点死于非命。乱军之中,宇文泰骑乘的战马被一支冷箭射中受了惊,将宇文泰扔下马背。宇文泰身边的侍卫在混乱中也不知去向。一群东魏军士卒正呐喊着向这个方向冲过来。
关键时刻,西魏军都督李穆冲上前来。有意思的是,李穆并没有第一时间保护着宇文泰拼死杀出包围,而是跳下马来,抡起马鞭,边抽打宇文泰边高声喝骂:“你这贪生怕死的家伙,你们主帅跑到哪里去了?你怎么不去保护主帅,独自留在这里干什么?”
正在冲过来的东魏军士卒见状,感觉宇文泰不像什么大人物,抓住或者杀掉了,也没多大功劳,于是从他们身边冲过,寻找其他更有价值的目标去了。
李穆长出一口气,急忙将自己的战马让给宇文泰。这时,宇文泰的侄子尉迟纲也赶到,与李穆一起,保护着宇文泰杀出重围,脱离险境。
就在中军陷入混战,宇文泰遇险的同时,西魏军的左军、右军及后军,也都陷入不利局面。独孤信、李远率领的右军,赵贵、怡峰率领的左军,在交战中都处于劣势,又一直不知道皇帝及主帅宇文泰的所在,所以,越打越乱,独孤信等将领也没心思打下去了,相继丢下士卒,逃离战场。后军主将李虎、念贤等人见状,也率军狼狈后撤。
西魏军眼见就有全线崩溃的危险。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