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为曹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其实是毛玠,毛玠的原话是:
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应该尊奉天子,号令那些不肯服从的人,努力发展农业,储备军用物资,这样,称霸称王的伟业就能成功了。
这应该是曹操早期的政治战略,这个战略没有错,既然要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曹操显然要考虑如何才能实施这个战略,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天子住在哪?哪里才是都城呢?
毛玠为曹操提出自己的战略规划时,汉献帝刘协还在李傕与郭汜的控制中,整个朝廷如同军阀手中的傀儡,尊严丧失殆尽,甚至连吃饭、安全等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实现,汉帝及一帮大臣整日生活在军阀的恐怖之中。
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195年,汉献帝刘协摆脱了李傕、郭汜的控制,从董卓选定的都城长安一路东逃,走投无路之下汉帝回到了曾经的旧都洛阳,汉帝的东归,让曹操有了实现战略的机会,几乎是同一时间,曹操选择了许昌作为汉帝的都城。
曹操历来以战略和计谋出名,汉帝回到洛阳之后,曹操开始实施自己的战略规划,曹操第一步做的是:合纵连横,面见汉帝。
围绕在汉帝身边还有数支军阀组成的军队,有汉帝岳父董承、白波军将领杨奉、白波军将领韩暹、河内太守张扬等人,这些军阀为了权力与地位,相互之间明争暗斗,经常发生战争,谁也不服谁,谁也无法一家独大,比如韩暹攻打董承,董承投靠张杨。
有了这些军阀的存在,曹操想要迎立汉帝是不可能的,曹操最初派曹洪面见汉帝,结果被阻止,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帮助了曹操,这个人就是董昭。
汉献帝刘协
董昭以曹操的名义写信给杨奉,表达了合作的意愿,杨奉本是白波军将领,说白了就是起义军,连政府军都不是,仅仅因为投靠了李傕,摇身一变成为政府军,但他在朝廷中并无联友,处于孤立的地位,导致需要外部势力合作,来巩固自身地位。
于是杨奉开始帮曹操说话,建议让曹操面见汉帝,几乎同一时间,处处受到排斥的汉献帝岳父董承也开始导致外部势力联手,曹操又及时联系了董承,董承也成为曹操在朝廷中的盟友,有了董承和杨奉帮忙,曹操成功见到了汉帝,这只是第一步。
曹操第二步做的是:离间对手、迎立汉帝。
曹操见到汉帝之后,首先是给汉帝进贡,提供粮食及各种生活用品,这在当时无异于雪中送碳,然后曹操趁机奏报韩暹、张杨的罪过,这明显就是曹操联合杨奉与董承,打击韩暹与张杨,这既是合纵连横,也是离间对手。
曹操迎立汉献帝
韩暹知道曹操在汉帝面前奏报自己的罪过后,居然只身单骑逃离了洛阳,转而投靠了杨奉,要知道曹操手中有兵和粮,又有董承和杨奉的支持,所以韩暹势单力薄,韩暹一投靠杨奉,杨奉才意识到曹操不简单,马上就跟曹操反目了。
曹操第三步做的是:定都许县。
接下来曹操准备把汉帝迎立到许县,这应该是曹操早就确定好的战略,虽然史书上说定都许昌是董昭的建议,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曹操显然不会轻易听信董昭的建议,就把如此重大的战略规则确定下来,这应该是早就确定好的战略。
董昭与曹操有过一番交谈,董昭曾经对曹操说:
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伯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196年迁都许县
董昭的大意是:将军(曹操)您发动义兵以诛杀残暴叛乱的人,入京朝见天子,辅佐护卫王室,这就是跟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一样的功业了。但下面的众位将领,各有不同的想法,未必愿意服从您,现在您留在京城匡扶天子,形势会有所不便,只有将天子转移到许县了。但朝廷中人四处流离,刚刚返回故都,远近之人都在盼望,希望能迅速安定下来。现在又转移圣驾,就不能满足大家的心意。
董昭提到移都许县,曹操马上同意了,这说明董昭的建议与曹操的战略不谋而合,那么问题来了,曹操为什么要定都许县?
1、洛阳被董卓毁了,重建耗时耗力,只能另寻都城。
首先得说明洛阳肯定不适合当都城,当初董卓迁都洛阳时,把洛阳全城的人口都迁走了,把财富全部抢劫了,然后一把火烧了洛阳,之后的洛阳就是一片废墟,连个完整的宫殿都没有,需要很多的钱财来修建宫殿。
汉末军阀割据
洛阳一没人,二没钱,三没房子,属于啥也没有的废墟,一切都需要花钱重建,显然以当时曹操的实力来说,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就算曹操有这个实力,也需要对外用兵,讨伐不服从的诸侯,而不是把钱花在建房子上。
曹操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放弃洛阳,另寻都城,曹操选都城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现成的宫殿,二是要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而当时的许县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最好选择。
2、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定要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曹操最早的根据地是在兖州,他首次起兵是在兖州陈留郡,曹操后来成为兖州下辖的东郡太守,在击败青州黄巾军后,曹操逐渐控制了整个兖州,还击败了吕布、陈宫的军队,牢牢控制了兖州。
接下来曹操面临对外扩张的选择,曹操向东想攻取徐州,向南则夺取了豫州,向西则是洛阳,向北则是冀州,曹操为了迎立汉帝,首先夺取了豫州,豫州成为曹操的第二个控制区,也成为曹操最为稳定的势力范围。
曹操
曹操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定要在自己的势力范围,要么在兖州,要么在豫州,可是兖州因为陈宫、吕布的原因,已经发生了三年的战争,整个兖州也因为战争,显得破烂不堪,而没有经历长时间战争的豫州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许县就是豫州下辖的县,因此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3、许县的地理位置独特。
曹操沛国谯县人,今安徽亳州人,从安徽亳州到河南许昌的距离是200公里左右,在当时骑马的话,只需要一两天时间就能到达。
曹操控制汉帝是一种特殊的异地控制,曹操本人常年在外征战,不征战的时候,曹操也是很少面见汉帝的,最初曹操是把自己的家乡作为大本营,不打仗时,就回到家乡谯县,许昌离亳州不远,曹操方便控制许昌。
另外,曹操手下的文臣大多出自豫州颍川郡,像荀彧、钟繇、郭嘉、陈群等人都是颍川郡人,从颍川到许县只有50公里,骑马半天时间就能到,当时朝廷的政府工作由荀彧主持,荀彧就是当地人,在当地有很大的人缘与关系,能为曹操省去很多麻烦。
东汉十三州
同时,定都许县有利于吸引天下人才前来投靠朝廷,从整个东汉地图来看,许县大概是在最中间的位置,从全国各地到许昌的距离大致差不多,位于天下之中,还是传统的中原地带,有利于统治整个天下。
许县往南则是江汉平原与长江流域,往北是传统的中原地区,往东是徐州与江淮一带,往西北是洛阳,往西是关中,地理位置很好,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曹操选择许县作为都城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