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毛主席被敌军围捕,生死时刻写出七个大字,敌军看到后不敢上前

文丨文史探索家

编辑丨文史探索家

1947年,毛主席率领部队在陕北转战时遭**围堵,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几百名解放军牵制住五万敌军,多次在**的抓捕下惊险逃脱,在最危险的一次,毛主席当机立断在撤离路上写下了七个字,正是这七个字,让毛主席逃脱了危机。

那到底毛主席写下来了哪七个字呢?为什么到这几个字**就不敢再继续追下去了?

一,全面内战

1946年的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调用了193个旅,158万的兵力朝着各解放区发动了总攻。至此,全面内战爆发。

蒋介石立刻开始指挥胡宗南,组织进攻延安的计划,他要在短时间之内聚集部队朝着延安出发,将延安占领,围剿解放军。

敌军已经开始集结,战况非常危险,在重要关头,毛主席召开了延安的重要会议,开始分析蒋介石的计划:

第一:蒋介石目前集结兵力,是打算从南北两面共同推进,将中共中央直接围堵在延安内。

第二:如果围堵失败,那就立刻压制前行,逼迫我军部队东渡黄河,在黄河东边的华北,东北发动决战。

第三:蒋介石之所以选择进攻延安,是因为这是我军重地,成功占领之后可以有效地削弱我党国际形象,并且让**的士气提升。

蒋介石

分析完毕,我们从这三个计划就已经可以出蒋介石的老谋深算,但毛主席已经在短时间内看破了蒋介石的三部曲。不管是军事层面,还是国际层面都分析的非常透彻,既然已经分析出了蒋介石之后的三个阶段,那现在就有了应对的时间和空间。

已知蒋介石已经在黄河以东已经布下了一个陷阱,所以我军绝不能按照蒋介石的计划直接过黄河撤退。

但南面有胡宗南,西北有马家军,东边是黄河天堑,在这种情况之下,毛主席要怎么破解呢?

关键时刻,毛主席没有丝毫慌乱,大笔一挥,在地图上划下了逃脱的路线:朝西转移进入沙漠,紧接着找机会转战到陕北地区。

毛主席

转移延安并不是放弃了革命的战果,而是保守实力,在下一次对决之中再拿回来。只有决定关键胜利的战斗才绝不能放弃,而不影响大局的战斗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放弃。固守延安的想法绝无可能,敌强我弱,只能避战,

此时的蒋介石恐怕最希望的就是和我军打决战,打阵地战,消耗战,这些战斗对于我军来说没有任何益处,并且我军无法补充兵力,强行对战并不理智。

党组织在经过讨论后,写出了为什么要撤退延安的方针,给战士们打了一个镇定剂: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毛主席在延安

但在转移前夕,大家的士气还是有一些低落,为了安慰大家,毛主席说:打仗,不要在意土地的丢失,我们要想办法在运动战上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对人来说,伤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军队来说,击退十军不如灭其一军。

紧接着毛主席继续安慰道:我保证,延安还是要回到我们的手里,最多两年时间,蒋介石现在进攻延安,是便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最终会换一个延安赢得全国。

听到毛主席的话,大家一个个又开始热火朝天地搬家。在临走前,毛主席特意在自己的窑洞下留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对胡宗南的话:

胡宗南攻占延安,势如骑虎,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奈何!奈何!

短短几行字可以看出毛主席是多么的自信,这让同志们也坚定了必胜的信心,之后的路途上不再畏惧艰难苦险。

窑洞

而留下防守牵制的2.6万人里,毛主席特意嘱咐不要破坏家具,之后还是要回来延安。

毛主席跟随主力撤离之后,在延安留下了2.6万战士,他们在彭德怀的带领与敌人打游击战,围点打援。牵制住敌军的50万人。

彭德怀在主力离开之后也撤退出了延安,要牵制主数倍于我军的敌人,绝不能正面防守,在这之后战役的成功也体现出彭德怀将军的大智慧。

而此时一路前行的胡宗南攻入延安时,这才发现延安已经成为了空城,胡宗南对此大为高兴,以为红军已经惧怕自己,不敢迎战,还给蒋介石上报在延安大捷的假情报。

胡宗南

飘飘然的胡宗南没有犹豫,立刻带着队伍朝着我军撤退的方向追去。但他万万想不到,在自己的手下即将追捕到毛主席的时候,却因为毛主席的七个字化解了危机。

二,逃脱路上

在胡宗南调整军队开始追捕我军后,事情却逐渐超乎了胡宗南的想象。他们的人全部被彭德怀所吸引,一直无法有效的进行还击,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等地进行多场战役之后,**的军队反而陷入了劣势。

此时的蒋介石从情报上得知毛主席还在陕北,于是下令让刘戡在陕北活捉毛主席。

原以为自己的部队找到毛主席还不是如探囊取物般轻松。但搜捕了整整三个月,硬是没有任何收获,反而让自己的手下都有些怀疑毛主席是不是在这里。

但就在这个时候,**的刘庆曾检测到了王家湾地区的电台非常密集,发报非常频繁,疑似中共首脑机关所在位置。既已经发现了位置,没有时间犹豫,刘戡立刻带领五万多人,从延安向北,直奔王家湾。

**军队

位置暴露,十万火急。敌军有五万人,而此时的毛主席身边只有四个半连,四百多人。当时的西北野战军主力在彭德怀的带领下远在陇东,来不及进行救援。

生死关头,毛主席沉住气,继续召开了会议,决定接下来朝哪个方向撤退。

任弼时提议说可以向东,在东边遇到危险可以直接过黄河避险,但也有人提议向西,整个会议开始了激烈的争执,最终大家同意了周恩来的意见,先向北走一段,然后往西北走。

整个队伍有条不紊的后撤,毛主席派去一个加强排在后方阻击敌人,同时迅速的朝着小河村前进,经过一夜的行军,在次日凌晨成功到达了小河村。

毛主席

而当时前来抓捕毛主席的敌军在中共中央撤退时已经只隔一个山头,敌军的**炮声和行动动静清晰可辨,可以说撤退的途中但凡慢一点,就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在小河村短暂休整之后,在撤离路上进行阻击的加强排在一天过后也赶了回了小河村,不仅圆满完成任务,还带回了八个俘虏。

看到敌军如此脆弱,毛主席高兴地对着大伙说:

打得好啊!我们一个排抵挡住敌人四个半旅的进攻,说明敌人一点也不可怕,我已经向各地发了电报表扬你们,这样英勇善战,应该通令嘉奖啊!

**这边由于再次失去了毛主席的位置,暂时停止了追捕。

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毛主席在小河村迅速地休整着,并且在7月份确立了整体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基本策略。

虽然在小河村待了很长时间了,但身在敌军内部,小河村的安全并不稳定,急需迅速转移。

此时的刘戡已经再次集结了五万敌军从大理河往小河村袭来,妄图将中共中央挤压在无定河和黄河之间的空间里,一举歼灭。

刘戡

就在五万敌军前来的路上,我党迅速进行了就转移方向的会议,大家纷纷建议向北,但此时的毛主席却说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顺着大理河而下,向东走,与榆林的野战主力军靠拢,也就是朝着敌人的前进方向进发,最终到达梁家岔,完成转移。

听到毛主席的决定,周恩来和任弼时都有些惊讶,朝着敌人前进的方向前进,这实在是太危险了,敌军的兵力可是十倍于我军,到时候危险也是倍增,如果被发现了怎么办。

毛主席听到此话之后微微一笑,说:怒从刀丛觅小诗嘛!

毛主席

8月1日,中共中央正式开始了小河村的撤退行动,与敌人的追捕始终差着一天的路程,惊险又紧急。

毛主席之所以要坚持和敌军正面相遇,是因为他要尽力的牵制住五万敌军,为正在进行榆林战役的西北野战军的军事行动创造条件,但这也让毛主席和他率领的队伍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为了躲避敌军的追捕,部队开始晚上行军白天休息,但这样的策略持续了没有多长时间,敌军便发现了中共中央的行动时间,派去了飞机对中共中央的位置进行轰炸扫射。

三,前有黄河,后有追兵

急行军进行了17天,8月17日,毛主席和部队被迫停在了黄河边上,此时部队后方,刘戡正带领着部队紧紧地追捕着,离毛主席只剩下15公里的距离。

但解放军面前的黄河正逢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根本无法渡河,当地的百姓试图用门板架桥帮助解放军渡河,但是解放军刚走上去,门板就被急速的洪水给冲走了。

这下情况变得十分危急,前有黄河后有追兵,任弼时建议强行渡河,但毛主席没有选择这个计划,敌军只剩下15公里的距离,架桥来不及。

任弼时

危难时刻,毛主席当即决定立刻改变行军路线,上山!

毛主席率领队伍立刻朝着山上前进,等到安全的时候再朝着梁家岔前进,那里是西北野战主力军的根据地。

但就在上山途中,毛主席听到任弼时让战士们将上山的痕迹给抹掉,以免被敌人发现。

毛主席立刻回头制止了这个行为说:放心,就让上山的痕迹留着。

说罢,毛主席让人找来了一块木板,在上面写下了七个大字:

毛主席由此上山!

部队的王参谋看到这件事情,赶快劝毛主席不要暴露位置。但毛主席大手一挥:我倒要看他敢不敢追!在旁边的周恩来已经明白了毛主席的用意,对着王参谋解释这是空城计,放心竖牌子不会有事。

周恩来

紧接着毛主席走到了山顶,静静地等待敌军的到来,好大一会儿,整个山顶都没有一丝声音,所有的战士都屏息凝神,细细的倾听着身边的动静。

忽然,山脚下响起了**响声。

主席气定神闲的抽了一根烟随后不慌不忙的问战士,是刘戡追来了吗?

(左一)

很快,侦察兵悄悄地走了上来说:敌军赶来了,但是没有上山,害怕中埋伏,他们以为毛主已经渡过黄河来到对面的佳县城了,现在正对着城内进攻,寻找毛主席的踪迹。

直到敌军撤去,完全安全之后,毛主席带着部队通过浮桥架渡过了黄河,径直朝东,最终到达了靠近野战军总部的梁家岔。

至此,在陕北的惊险转战彻底结束,敌军在此后得知毛主席下的七个字是真的之后,无不后悔莫及。

四,伟人不朽

毛主席一生多次遇险,但唯独在小河村和黄河边这两次尤为惊险,要知道,原本毛主席可以选择直接渡河前往更加安全的解放区进行指挥全国解放战争,但是毛主席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选择了最为艰难的陕北地区进行作战。

毛主席

在转战陕北的时候,毛主席与战士同吃同住,一同战斗,连续急行军,夜行军,无法充分地休息,条件十分艰苦,在这种困难情况下,毛主席还要一边考虑陕北战场和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此时的毛主席年已过百,无论是体力还是心理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以说这比长征时更加艰难更不容易,这是一个奇迹!

毛主席

唯有毛主席如此魄力才能完成战争史上的这一个个奇迹,不但让转战陕北取得胜利,也让中共革命取得胜利,他不但赢得了我们,也赢得了外界的喝彩:

在1949年的美国政府白皮书上,美国出了蒋介石进攻延安的看法:**军攻占延安曾经宣扬为一个伟大的胜利,实则是一个即浪费有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

如今再看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只觉气势澎湃无人所及: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上一篇:刘少奇与他的几位农民“秘书”
下一篇:西江月•明城墙晨练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