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号
堂号,旧时指一户人家的称号。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著书写堂号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堂号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牢记祖先的郡望,二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
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郡望总堂号和自立堂号。广义的堂号与姓氏地望相关,获以其姓氏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狭义也称自立堂号,在同一姓氏之间,除了广义郡望之外,往往以先祖之德望、功业、科第、文字或一些祥瑞故事,或自立堂号,其形式多种多样,不胜枚举。
天水堂、会稽堂、东海堂等都是以郡望立堂。天水堂,是庄氏的总堂号。据《中国百家姓》记载:庄姓堂号出自汉朝天水郡,即现在甘肃省通渭县。会稽堂,中原迁浙江会稽和江苏庄氏族人以地为号遂曰“会稽堂”;迁往山东、东海的裔孙则以“东海堂”为堂号。
唐末(约公元885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庄森,字文盛,随王潮王审知入闽,择居泉州(桐城)永春桃源里蓬莱山之麓,为入闽始祖。森公娶林氏为妻,传生子四人,长韦、次章、三中、四申。派系天水,开宗桃源。永春胡洋庄氏家庙遂“蓬莱堂”为号,谓之: 天水家声远,桃源世泽长。第九世庄夏,居官有德政,南宋甯宗皇帝赐其建第于泉州府城,将其故乡鬼笑山御笔赐名为“锦绣山”。这是庄氏堂号“锦绣”的由来。
江阴庄姓愿贤堂,是以祖训立堂。其祖训“不求金玉贵,但愿子孙贤”。
武强堂:汉朝庄不识(《汉书》作庄不职,兹从《史记》),封武强侯。
怀恩堂:是厦门海沧祥露村的祖祠家庙,堂号由来有一段传奇故事。宣德戊申年(1428年),勤励公兄长永吉公遭人诬陷入狱,勤励公变卖家产赴京伸冤,得到藩府彭公、臬司王公、邑侯朱公等人相助,永吉公得以出狱,勤励公遂作怀恩记藏椟于祠堂左祀之。经此劫难庄氏后裔为感念诸公恩典,海沧祥露家庙故号“怀恩堂”。
还有位于江苏武进马池沟思敬堂,位于福建德化锦山村的锦湖堂、汕头和平的载德堂、光垂堂、赣榆的守耕堂、四川蓬溪的玉皇堂、碧山堂、河北的永德堂、浙江奉化的安详堂等等。
南华堂、漆园堂、秋水堂,源自历史人物。战国庄周,著《庄子》一书,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一书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曾做过漆园吏,与老子同为道家之祖,世称“老庄”。南华、漆园用为堂号,是尊先贤庄子之傲骨,实为文化精神之象征。许多堂号取意高雅,且多为推崇,极具象征。不必矫推为非,亦不必力证为是。《秋水篇》是《庄子》一书中名篇,后人以篇名为堂号,都是出于历史人物对庄子的推崇。秋水堂庄氏居于徐州铜山一带。南华堂庄氏多居于闽浙和江苏睢宁邳州一带。
桃源庄氏奉漆园为堂号,亦尊先贤庄子多才傲骨,族人多居于淮海地区,以泗阳为中心向四周播迁,遍及泗阳、沭阳、新沂、泗洪、盱眙、淮安、淮阴、涟水、阜宁、灌南、滨海、东海、宿城、宝应、扬州市区等地,亦有部分散居江南各市区县或省外,人口较多,达六万余,约占国内庄姓总人口的3.7%,是江苏省内人口较多的一支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