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古城北京,留有很多历史的痕迹,利用节假日细细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然后记录和分享,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非常重要和有意思的部分,自得其乐。
中法大学旧址
中法大学旧址
中法大学旧址位于北京东城区东皇城根北街甲 20 号,由一座灰色西式三层楼房、一座两层礼堂和一组中式建筑组成,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经过一年多的文物修缮和布展,中法大学旧址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在教学楼和礼堂分别开办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两个专题展览。
中法大学前身是民国初期李石曾、蔡元培等发起组织的留法勤工俭学会创办的法文预备学校,1920 年改称中法大学西山学院,原校址在西山碧云寺。1925 年,文科迁至此处,改称中法大学福尔德学院。中法大学是中国**早期活动地之一。
中国向法国派遣留学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的1752年,而大批的中国学生到法学习则要推迟到20世纪初。1901年,一批一批的中国学生开始到法国留学,他们中的很多人受到当时盛行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成为民主的信徒和孙中山民主开明政策的积极倡导者,李石曾就是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15年,李石曾、蔡元培在法组织勤工俭学会,提倡 "勤于做工、俭于求学",旨在让更多的普通中国人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达到留学的目的。1916年 "华法教育会" 成立,在其组织下,1919年至1920年间,先后有20批1700多人到法国留学,形成了勤工俭学的高潮。其中一些热血青年,如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投身政治活动,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领袖。院子北面的校部是清末理藩部旧址。理藩部的前身是理藩院,原在紫禁城外东南角,1903年后旧址被北京饭店占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官制,理藩院改为理藩部,在此地建造了新衙门,民国后撤销。这里改作大学后,大门、配殿、主殿及个别附属平房仍保存原状。大门为带八字墙的单层中式建筑,面阔三间。正对大门的礼堂为二层南北向楼房,清水砖墙,硬山屋顶。西山墙为主入口,前接面阔十一间连房,正中三间加抱厦。此座建筑是在原衙门大堂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
大门:
中法大学旧址院内拍摄:
中法大学旧址院内的老物件:
院南为教学主楼,楼房沿街布置,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屋顶为上人平顶屋面,平面呈对称布局,沿街有单独大门出入。主要大门位于西立面中央,进入大门厅后有平行双分式楼梯,在中间走廊的两侧布置教学和办公用房。走廊南北尽端有次要出入口可通往院内。该楼的立面造型是西方古典主义之后流行的公共建筑处理手法,即立面横向展开,纵向分为五段,而上下则为三段式。由于紧邻大街,入口大门同两侧凸出体之间,接以围墙,在楼前形成两侧约四米宽的地下室屋面。门头与两端顶部都采用中式影壁墙的形式,整座建筑中西合璧。
中法大学旧址楼内拍摄:
图片拍摄于2021年11月21日
交道口教堂
交道口教堂也叫安定门内教堂,是美北长老会差会在北京的中心教堂。美北长老会也叫美国长老会,是美国的一个归正宗教派,在美国革命时期的1789年成立,到1958年与北美联合长老会合并成立联合美国长老会。美北长老会差会是美北长老会的海外传教机构。1887年,长老会在安内头条建立教堂,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1902年在安内二条重建。教堂为单层灰砖建筑,东西长10米,南北长8米,外形为中西混合式,在教堂旁还建有医院。目前教堂已经成为了一家纺织品公司的门市部,教堂踪影全无,而紧邻教堂的道济医院保存完好,为一栋二层中西混合式小楼,早就改为民居,后院牧师住所在1976年后拆除,院内无老建筑。道济医院旧址上有安定医院牌匾,此安定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没有任何关系,现在的安定医院是精神病医院,创建于1914年,而安内教堂的安定医院创建于1901年,安定取自安定门的意思。1917年,安定医院和创建于1885年的妇婴医院合并更名为道济医院。
图片拍摄于2021年1月23日
兆惠墓石刻
兆惠(1708~1764年),字和甫,姓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是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族孙。作为乾隆朝的著名战将,他屡次征伐,为捍卫西北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建树功勋,被称为“中国反疆独第一人”。兆惠墓位于洼里,现在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院内西南角,墓丘早已不在,只剩墓地前面的华表、墓碑。一对汉白玉的华表看上去十分别扭,原来是顶部在蹲兽冲天吼不见了,冲天吼下面的望柱上横插着云板,祥云图案依然清晰。按常规,华表前面应有石狮,1968年时就已不见。墓碑十分高大,有“加赠太保、原任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一等武毅谋勇公兆惠”的字样。1986年,朝阳区人民政府将"兆惠墓石刻"公布为北京市朝阳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拍摄于2022年4月17日
【本号第405篇文章】
收藏北京记忆(1-20)索引收藏北京记忆(21)收藏北京记忆(22)收藏北京记忆(23)收藏北京记忆(24)
收藏北京记忆(25)
收藏北京记忆(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