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65年,李宗仁提出要当副委员长,毛主席拒绝,周总理给出三个理由

1969年1月17日,北京西郊解放军总医院的一间病房内,一位银发稀疏的老者躺在病床上,双目微闭。医生叫他,亲人唤他,他都没有反应,只是一个劲儿地大口喘气。

这个性命垂危的老人叫李宗仁,20年前是原国民政府的代理总统。

当然,现如今,当他身上所有光环全部消退,在大陆的李宗仁终究也只是一位有着“光辉事迹”的普通老人罢了。

李宗仁

话说回来,值得一提的是,在1965年回归大陆之后,李宗仁倒是曾向毛主席表示,希望可以担任人大副委员长。只不过,面对李宗仁的这一请求,毛主席却在深思熟虑后予以拒绝,还给出了三个理由。

众所周知,包括程潜、张治中等人在内的一众**“降将”,都曾担任过李宗仁提出的这个职务,而论及资历与影响力,李宗仁并不逊色于前者。

那么,毛主席为何拒绝李宗仁的请求?三个缘由又分别涉及了哪些方面呢?

李宗仁与毛主席

为何旅居美国?从针锋相对的斗争开始

对蒋介石来说,从1948年底到1949年初这段时间,可谓流年不利。

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见死不救、养寇自重”姑且不论,只说淮海战役的“圆满失败”,也让他失去了56个师,55.5万人。事实上,解放军若不顾及北方的傅作义集团,完全可以直接南下,威逼上海、南京。

1月14日,毛主席写下一份《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和平谈判八项条件。而蒋介石在阅读到这份信件后,认为这是要敦促他无条件投降的“劝降书”,一时间大有末日将临之感。

就这样,在一连串政治、军事上的失败后,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被迫宣告“隐退”,时年58岁的李宗仁正式上台,成为国民政府的“代总统”。

一朝“梦想”成真,纵然**败局已定,李宗仁在欣喜之余却也不甘束手就擒。面对解放军的“步步紧逼”,此人一方面高喊和谈,暗地里却拉拢、扩充力量,企图暂以长江为分界线,继而在江南积攒力量,并东山再起。

李宗仁

于是乎,就在李宗仁就任“代总统”的当天,他便发文称:从今以后,国民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将集中在争取和平上,中共方面所提的八项条件,政府愿意即刻派人前往洽谈。

与此同时,他又广泛联络李济深、章伯钧、章士钊、宋庆龄等**资历元老,在后来李宗仁的回忆录中,他如此写道:

“这些人对我还算友好,似乎不怀恶感,我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定能造成第三种力量,以制造和平谈判之舆论,为稳固长江江防争取时间。”

李宗仁

当然,对于李宗仁心里那点儿噼里啪啦的小算盘,中共中央早有预料。1月25日,周总理发表谈话称,对于**的伪善面貌,人民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

随后,党中央又电示上海等地的地下党组织,要求他们迅速扩散**又一次“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并与宋庆龄等人交换意见,以免他们上当。

诡计被人戳穿,无奈的李宗仁只好派张治中等人前往北京进行“和平谈判”,然而正所谓“能战方可和”,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同样得不到。

张治中

4月20日深夜,李宗仁与何应钦复电张治中,明确拒绝了中共中央提出的修正案。待到次日,毛主席便下达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正所谓: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4月24日,渡江战役圆满胜利,南京解放,失了方寸的李宗仁只得逃往广州。

在广州,李宗仁遇到了他的老朋友刘斐,刘斐劝他看清楚形势,将功赎罪,为和平解放西南做出贡献,还说,若真的能促成大西南的和平解放,中共方面一定会对李宗仁既往不咎,热烈欢迎。

听得此言,李宗仁得内心一时振奋,毕竟“投共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于是,当夜李宗仁便召来了桂系的“**杆子”白崇禧,问他:“你觉得刘斐的办法怎么样?'**杆子’在你手里哩。”

刘斐

结果,白崇禧听了只是阴沉着脸,沉默不语,许久之后才昂首以对,言辞激烈:“我不甘心!实在没办法了,跟着老蒋去台湾怎么样?”

李宗仁闻言,却是勃然变色:“王八蛋才去台湾,那里是才是死路一条!”

同属桂系的两位大员就这样不欢而散。

11月上旬,从东北打到西南的四野,同陈赓兵团一部挺进桂北,李宗仁政治生命赖以生存的20万桂军被歼灭。20日,李宗仁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坐上飞机飞往香港,随后转道前往美国,开始了旅居生活。

白崇禧

归国与否?李宗仁的最终抉择

几番较量,几度春秋,转眼就到了1955年。

在这一年的4月18日,周总理在印尼参加亚非万隆会议。会上,总理明确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秉持的立场,并号召海外华侨华裔,为和平解放台湾做出贡献。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

接下来,当这则消息飞过千山万水,来到留居美国的李宗仁这里,来自祖国的强烈呼唤让他心神震动。自己要不要回去呢?这个问题顿时成为李宗仁内心最大的纠结。

诚然,在李宗仁定居美国这些年生活条件并不艰苦,但是,作为一个自幼便被家父家母灌输了“落叶归根”思想的中华儿女,时年已经60有余的李宗仁,终究还是希望自己能够葬在故乡的山水中,

于是乎,在1955年5月,李宗仁毅然决然得发表了《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提出了国共再度和谈、共同解决台湾问题的爱国主张。

李宗仁

除此之外他还深刻反思了自己在1949年未能弃暗投明,未能为西南和平解放出力的错误。他说: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该为祖国做点什么?我再不能错过时机了,必须勇敢地站出来……

就这样,李宗仁开始在美国华侨中展开游说,积极动员爱国人士竭诚拥护一个中国的主张。而后,为了“投石问路”,李宗仁又安排好友程思远前往北京面见周总理,提出自己有意向中国捐献一批文物的想法。

李宗仁

获悉了李宗仁的消息,毛主席周总理一眼就看出此人这等行为的背后含义。主席还哈哈大笑着说:

“恩来,李宗仁这不就是'投石问路’么?我们不妨大气一些,让他看看我们**人的气度,也表示表示我们的诚意嘛!”

因为李宗仁说自己这批货起码价值11万美元,主席就批了12万给李宗仁。结果,李宗仁在收到12万美元后自然是非常高兴,也感受到了毛主席的真诚,至此,他也总算将回归祖国的计划提上日程。

李宗仁

辗转归国,世事变化出人意料

当然,计划提上日程也并不代表着李宗仁马上就要回国。事实上,由于某些原因,特别是蒋介石对他的暗中监视,李宗仁在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旧旅居在美。

只不过,这时的李宗仁已经坚定了自己归国的信念,以至于他针对台湾、西藏等问题的口径,都与大陆一致。

1962年11月,对印自卫反击爆发。李宗仁为回击在美的反华势力,撰文狠批了美国朝野。此后,在接受意大利米兰《欧洲周报》时,此人亦是义正词严,再次言明西藏仍是中国的一个地区,而非一个“特殊的国家”。

孰料,李宗仁的这些言论在美国惹恼了反华的顽固分子,以及在台湾的蒋介石。其中,甚至有人声称,要李宗仁小心他的脑袋。

当这样的风声传来,一直关注着李宗仁的行动和安全的周总理,也再度向他发出回国的邀请,并且特地向他表明了“四可原则”,即:

周总理

可以回来在祖国定居;

可以回来,也再去美国;

可以到欧洲赞助一个时期,再定行程;

回来以后可以再出去,如果还愿意回来,可以再回来,总之来去自由,不加拘束。

话说到这个地步,李宗仁犹豫良久,却也再无滞留美国之理。

在周总理的精心安排下,1965年7月17日,李宗仁夫妇登上一架飞机,踏上了他们辗转归国的道路。

李宗仁

7月18日上午7时,一架从卡拉奇起飞的飞机,在广州白云机场徐徐降落。

透过飞机的窗子,李宗仁激动而沉默地看着这块熟悉又陌生的大地,自从他在1949年底自广州逃离,他离开这块祖地已经足足16年之久。心潮澎湃之下,他向身旁的妻子说道:

“16年前,我飞离广州的时候,万想不到会再回来,可世事变化出人意料,我听从了祖国的呼唤,今天我又回来了!”

李宗仁与妻子

在白云机场,李宗仁在广东省负责人陶铸等人的陪同下用了早餐,继而再度登机,向着上海一路飞去。

11时,飞机抵达上海虹桥机场,待到舱门打开,李宗仁与夫人方才迈出,便看到了站在舷梯下方的周总理,以及彭真、贺龙、陈毅、罗瑞卿,乃至于张治中、李济深、郭沫若等人。

诚然,李宗仁内心的情绪已经积蓄多年,但真的到了这一天,他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快步走下舷梯紧紧握住了周总理伸出的手。

周总理与,李宗仁夫妇

20日上午,李宗仁夫妇终于抵达北京,而有意思的是,在这一次的欢迎会上,除了前面在上海迎接他的周总理之外,李宗仁还见到了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人,那就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溥仪说:“欢迎你回到我们伟大祖国的怀抱里来!”

李宗仁则说:“我回来了,回来了好啊。”

一个末代皇帝,一个原大总统,就这样亲切地握起了手。

李宗仁

主席拒绝要求,周总理盖棺定论

7月26日,主席在中南海与李宗仁夫妇会面,双方多少算是故人兼敌人,所以说起话来倒是全然不必刻意去寻话题。

毛主席说:“当下白崇禧也在骂你,不过我看他骂你,一是没办法,二是表示遗憾,至于三嘛,我看他们是在让你给他们开一条路哦。”

李宗仁与白崇禧

李宗仁真诚地回答道:“在台湾、在海外的许多人士都怀念祖国,他们渴望回到祖国来,他们的心都是向着祖国的。”

毛主席点了点头,表示:“这些人,只要愿意回来,跟你一样,我们都表示热烈欢迎,以礼相待。”

李宗仁点了点头,继而把话锋一转,说道:“我们这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备受政府和群众的欢迎,我对主席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也为我们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十分高兴,也想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毛主席与李宗仁夫妇

话说到这儿,李宗仁就隐晦地表示,自己希望能够像张治中、程潜他们一样,担任人大副委员长……

听到李宗仁的要求,毛主席在沉默半晌之后还是拒绝了他。

李宗仁不解,却也没有多问,孰料后来周总竟然亲自上门去拜访他,给他解释了毛主席不愿意将他任命为人大副委员长的原因:

毛主席与李宗仁夫妇

其一:毛主席认为李宗仁不当这个**的官,要比当官更好,因为这样就可以释放一个信号,那些人回来之后,做官也可以,不做官也可以;

其二:李宗仁现在头上还挂着“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职务,这个身份更有利于做老部下的统战工作,当了**的官反而有些麻烦;

其三:李宗仁原来的地位太高了,当人大副委员长有些委屈,毕竟程潜和张治中和他相比,还是有一些地位上的差距。

就这样,李宗仁听了周总的解释,一下子豁然开朗,开始全心全意地为了“统战”而工作。

周总理与李宗仁夫妇

只不过,“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在归国后不久,李宗仁的夫人便因乳腺癌离世,李宗仁本人也患上肺气肿、心脏衰竭,乃至于直肠癌等疾病。等到1969年1月,他的病情已经严重到了不能讲话的地步。

1月17日,已经基本不能说话的李宗仁眼睛睁开,口中喃喃,双手亦无力地比画着什么。

见状,身旁一位陪护的年轻女人小心翼翼地扶起老人,又拿来纸笔。随后,只见他用不停颤抖的手捏起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我要见总理”几个字。

周总理与李宗仁夫妇

片刻之后,一位军人跑过来告诉老人,总理因外事活动不在北京,无法安排见面。闻言,老人瘫软在床上,床边的人偶尔能从他口中听闻“总理,总理”的低声呼唤。

这时,李宗仁已经明白自己时日无多,于是,他又唤人取来几瓶他收藏的白兰地、威士忌,随即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道:

“总理喜欢喝酒,这几瓶就送给他,他是好人,祝他长寿。”

李宗仁

就这样,当时间来到1月30日,李宗仁溘然长逝于北京西郊的解放军总医院。

临终之前,这位老人用他顽强的毅力为毛主、周总理,各自写了一封信。等到2月2日周总理从外面回来,匆匆赶到解放军总医院,接过李宗临终那封信,只见信中歪歪扭扭地写着:

“我在1965年依然从海外归国这条路是走对了的,我们祖国的潜力是举世无双的,我们祖国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周总理与李宗

“在我快要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我还深以留在台湾和海外的**人,以及其他一切爱国知识分子的前途为念,我希望他们能跟我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

周围的人听了,眼中无不泪花闪动。

最终,周总理亲自主持了宗仁先生的追悼会。总理说:

宗仁先生的爱国热情是应当赞扬的,他晚年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而操劳,激情越来越强烈,临终,他还在深深恋念着留在台湾和海外的**人。

他的精神,无疑将极大地鼓舞所有的炎黄子孙,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富强而不懈努力!”

李宗仁在台儿庄,正是他指挥了血战台儿庄


上一篇:68年中国官兵秘密进入巴基斯坦,却被提前备好了棺材,这是为何?
下一篇:1969年知青纪录片《广阔的天地》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