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难忘的记忆,那些年我们身边的公共水龙

水龙接水,茶炉打水,多么熟悉而又温馨的画面,它们曾是我们身边最接地气的一种市井生活情景。水龙,青岛人一般都叫水灵(ling)。不管是马路边、街道交叉口、胡同里的公共水龙。还是里院、四合院等大院里的共用水龙,都会让很多人瞬间回忆起曾经的过往,那时的邻里之间民风淳朴,友好和谐,令人难忘……

崂山大院,一位老人在坐等接水。(吴正中摄影)
随着自来水一户一表的普遍,有多少人还会记得,当年每天要按规定的时间到所属街巷的水龙去排队接水?那时候吃水只能在室外固定的公共水龙手提肩挑,而且水龙平时基本是锁着的。每天早晚按时打开,这时,有人就会开始吆喝:“接水了!接水了!”,于是,每家都会有人提着水桶或是挑着扁担出来,邻里间的呼喊传达声、走路的嘈杂声、各种接水桶具的碰撞声不绝于耳,很快,一个小小的水龙前就会排成一溜长队,来的晚点的只能耐心等待了。

拆迁前的北仲家洼水龙前,洗衣服和挑水的人们。


老青岛很多曾经熟悉的场景正在逐渐地消失,过去的十年间,我在老城区拍照时,留下了很多公共水龙头的照片,随着岛城城市发展建设,以及老城区保护更新的不断推进,这些存留了许多年的水龙也逐渐随之消失,选取了部分图片与大家一起分享,当再次走到原来的地方,发现这其中大多已经再也见不到了,成为城市记忆中的一段过往碎片。

滨县路上还保留着的公共水龙


夏津路路牌下的公共水龙也存在了好多年了,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当年计划用水的时候,吃水是一件大事,不管是整个一条胡同,还是各种里院、大杂院,大家都得指望着这一个水龙头。管理水龙也是件操心受累的事情,每天定时开关水龙,来晚了要坚决不领情面。冬天自来水很容易上冻,水龙外头都会垒起一个小厦子,我们叫“水龙(ling)池子”,虽然也会早早儿就给水管子包上草绳子,但是经过一夜地严寒,水龙头还是会被冻住。这会儿就要烧上几壶开水,浇上一阵儿,或是在水阀那里烧上把火烤一烤,才能放出水来。到了晚上,还要仔细锁好小门。


公共水龙的管理一般由街道安排的小组长承担,这些大娘大妈经年累月地热心街头巷尾的各种小事,虽然会因此得罪一些人,但都是街坊邻里称赞的热心肠。

随着老城区的规划改造,公共水龙头接水的景象越来越少了,现在只有很少一部分老城区的街道,或是待拆迁的城中村,或是还未进行改造的老里院一类的巷院里,能够看到这些感觉很温馨的老水龙了。


长山路大院里的水龙,上周去看的时候,封闭闲置多年的大院里,水龙已经消失了。

济宁路

高密路

辽宁路那时候,不同年龄的人使用不同方式的接水工具。小的时候,父母上班,早晚还要忙活我的姥爷和我们三个孩子的饭,所以接水一般都是我和哥哥的事。最初会拉着杠铃车,两桶水还没到家就咣荡出一少半了,其实使用小票接水用小桶是不合算的。没上小学,我自己已经能提一麦大罗晃晃悠悠的回家了。上了学,有时自己提,有时会和哥哥用扁担挑水,一般都是挑一担。等上了初中,就是一手一个大铁水筲、一次一担地往家提了。那时我家离着胡同口的水龙有点远,所以每次都会多接一些,把院子里的大水缸接满为止。

李村路上海路
南阳大院
那时的大院里几十户人家全靠这一个水龙用水
公共水龙头一般都安装在临街的交叉口或是胡同头,几乎家家要准备一到两口大缸,用水桶接回来,存在大水缸里。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把水缸清底,刷洗干净后再存水。
大院里一般是按人头平均收费,马路边有专门看管的公共水龙,是按桶收费的。那时候人们的觉悟确实高,如果暂时没人看着,水龙旁边会放个小盒,不管是一担水一个票,还是没有票往里放个“小银子”,全凭自觉,没听说过有谁家或是哪个人捣过鬼。到了冬天如果遇到了冻管子,不管是小组长还是邻舍百家,都会抢着想办法,烧热水浇管子的、点草绳子加热的,寒冬里,忙碌嘈杂中却是一片暖意融融的和谐画面。黄岛路
即墨路

广兴里


博山路


济宁路


四方路


山西路

聊城路

时常会记起当年公共水龙接水时的热闹场景,几家人同住一个院子,数十家同住一条胡同或是一个大院,大家共用一个水龙头,早晚排队接水,各家各户纷纷拎着水桶跑到水龙头前自觉排起长队,人挨着人,桶碰着桶,叮叮当当好似交响乐,温馨的情景一下子会浮现在眼前。
眼前也时常会浮现出那个画面,仲家洼那条长长的胡同里,大茅房旁边的水龙前,一排长长的各式各样的水桶,等待接水的邻里街坊在旁边拉呱闲聊,就是一幅老青岛市井风貌与人情冷暖的真实写意。
留意身边的人或事,建筑或物件,尽可能的记录下这座城市变迁的点点滴滴,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敬请扫码关注我们

上一篇:水调歌头中秋答苏轼“明月几时有”(中华通韵)
下一篇:《五胡乱华》之三十五:张祚篡位乱前凉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