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流浪月球:中国人不配拯救地球么?

刚刚在视频平台看完《流浪球》,为什么现在才看?主要是因为大家都理解的客观原因,而即使前一阵视频网站上可以观看了,也因为很多人评价让我觉得不值得付费提前观看,所以……今天才看。

不过看完之后我觉得挺惊喜的,因为它让我完完整整的从头看到了尾,甚至差一点错过了下楼做核酸的时间。我不禁产生疑惑,为什么当初在它刚上映的时候,很多人吐槽后半段不太好呢?

有一说一,前半段的灰谐幽默和后半段的主题升华结合的挺不错,假设全程都是那种搞笑风格,其实反而会让人觉得寡淡无味,因为刚开始的搞笑起点已经很高了,最后即使在加戏烘托也很难超越,所以后半段如果继续搞笑很容易让人产生疲劳,但恰恰时候电影后半段的主题升华让很多人吐槽。

曾几何时,在80后和90后的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影视剧中,欧美好莱坞就是好片儿的代名词,奥斯卡金像奖更是经典影片的金字招牌,如果其中某部影片看的感觉枯燥乏味,我们首先怀疑的一定不是影片质量,而是自己的审美水平还不够,没有欣赏出奥斯卡金像奖认定的这部经典影片中的那份美。

在这些影片中,孤单英雄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主题升华更是快被好莱坞电影玩烂了,但我们却很少对这种陈旧的套路产生过质疑,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种套路设定。

文化洗脑真的是太可怕了……

即使你是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很难时时刻刻去控制自己的潜意识,从小时候街头巷尾影碟店中的电影海报,到商场歌厅充斥的电影音乐,再到各大新闻周刊的主题报道。这些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海量文化碎片,即使没有被我们主观意识接受,也会从我们的毛孔中透入骨髓,潜移默化中就让我们接受了某些观念。

谁也逃不掉……

因此当我们接受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文化觉醒时,反倒会觉得不自然,内心中的潜意识会不自觉的产生质疑:

拯救人类的为什么是个黄种人?

不应该是一个退伍的美国大兵吗?

不应该是一个前一刻还嘻哈搞笑的白人或黑人平民么?

一个黄种人,一个中国人,一个我们传统印象中的谐星,让他去拯救人类,拯救地球,怎么总感觉怪怪的?或者说得更露骨一点:

你配吗?

这就是文化通过烙印进人脑海中,进而牢牢占据第一印象的可怕之处,它在不知不觉间就影响了一个人的审美观感和态度。

那些吐槽流浪球后半段不和谐的人是否究竟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看了之后会感觉不和谐,不协调,不舒服?究竟是电影本身的问题,还是因为和自己潜意识中的固有观念产生了冲突,进而感觉到了不舒服。

这就好比很多出国移民或留学的人,只会说外国的空气是香的以及如何如何好,却绝口不谈外国不好的一面,因为这些人付出的成本太高,加持下的固有观念不允许价值观的崩塌,因此无法接受这种现实反差造成的冲击,因为接受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这些人过往付出的否定。

国外的华人如此,其实国内的老百姓又何尝不是如此,或许我们没有像他们一样张口闭口国外的空气是香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因为过去几十年文化的洗脑,不知不觉间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留下了很多固有观念。

这就是为何我们宁可去日本旅游买回中国制造的马桶盖儿,或者在国内某商业街去吃几千元的高档日料,以及为何很多年轻女孩看到黑人,首先想到的是:

迈克尔·乔丹

科比·布莱恩特

老虎·伍兹

丹泽尔·华盛顿……

而不是第三世界三妻四妾的衣不蔽体。

恋爱中的浪漫和情调恰恰不受主观意识控制,而是由潜意识支配,所以网上很多直男吐槽女孩找外国男朋友,绝对不仅仅是拜金或者某些不可言说的需求,更多的其实是过往几十年文化洗脑所造成的结果。

一个民族年轻女性的求偶倾向,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国家文化倾向的参考指标。

而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真的想要重拾自信,甚至让华夏文化再次崛起,真的是任重道远。

2022.11.1


上一篇:别了,轩逸[七绝]
下一篇:写作 第1问: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办?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