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国军军官被周恩来冷眼相对,其爱人不解,多年后才知:丈夫代号81

“恩来,你是中共最有理智、也最有人情味的同志……”

这是1937年,蒋介石亲口对周恩来说的话。

要知道,蒋介石脾气不是一般的大。后来他的日记曝光后,人们发现他几乎骂遍了所有人,就连朝夕相对的宋美龄也不曾例外。

但,那本日记里,却唯有一人例外,那就是周恩来。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即便是你死我活的对手,都挑不出他任何问题。

一直以来,周总理给所有和他相处过的人,留下的就是这样谦谦君子的印象。始终文质彬彬,待人以诚、待人以礼。

然而,在1938年10月国共合作时期,见到一位国军军官的时候,周总理却罕见地冷眼相对,无视了对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周恩来

那天,周恩来来到郭沫若家中拜访。正巧,郭老也邀请了一些文化界的友人到家中做客。

当周恩来走进客厅的时候,大家正在纷纷拍手交好。原来,就在周恩来进门前,刚好有一位国军军官,在大家的围观下,写了这么一幅字: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真理不能离。

然而,面对这样的场景,周恩来却没有什么表示,只是微笑着和客厅里的其他人一一握手。唯独走到那位国军军官身前的时候,周恩来原本微笑的脸一下子变得很冰冷,无视了对方,径直往郭沫若先生的内室走去。

恰好,这个被周恩来冷眼相对的国军军官的爱人,也在现场。当她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颇为不解,不知道周恩来为什么会这般区别对待自己的爱人。难道就因为国军军官的身份?但是此时国共已经开始合作抗日了啊。

直到多年以后,这个国军军官已经成为女子的丈夫。在丈夫的身份解密之后,她才知:丈夫竟然是代号“八一”的红色特工。

那么,这位红色特工到底是谁?周总理见到他的时候为什么要冷眼以对呢?难道周总理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一:深入虎穴

这位红色特工名叫谢和赓。

1912年,谢和赓出生于广西桂林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他的父亲谢顺慈是前清秀才,也是广西大学堂的高材生,凭借一手好字在文化界卓有名声,当年孙中山先生临时总统府的巨匾和横额,就是出自谢顺慈之手。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谢和赓的文化素养自不必多说。而他成长的年代,正是这个国家蒙难,无数有志之士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年代,谢和赓的思想自然也渴望进步,想要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恰好,当时谢和赓的二哥谢铁民,是我党早期的党员。在二哥的影响下,谢和赓早早地就接触到了马列主义学说,并从心底里认同这种学说,并开始积极参与我党组织的一些外围活动。

谢铁民

但是,就在革命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竟公然背叛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将屠刀伸向了我党成员和革命志士,谢和赓的二哥也牺牲在了这场白色恐怖之下。

可以说,这一时期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革命陷入了低潮。但二哥和其他革命志士的牺牲,并没有让谢和赓有丝毫的退却之心,相反,他的革命决心更加坚定,他要背负着二哥和那些牺牲战友们的希望,在革命道路上走到底。

1933年,谢和赓大学毕业。此时的他,表面身份是一名刚刚毕业的高材生,但暗地里,他已经于1930年秘密加入我党,成为了一名地下党员。

在组织的安排下,毕业后的谢和赓来到察哈尔冯玉祥部,担任抗日同盟军吉鸿昌军长的上尉秘书。

吉鸿昌是爱国将领,跟在他的身边,谢和赓学到了很多。吉鸿昌将军的家国大义和抗日决心,都深深地影响着谢和赓。

但遗憾的是,由于日军和反动势力的夹击,抗日同盟军失败了。这下子,谢和赓在抗日同盟军的工作,也被迫结束。

和很多红色特工一样,谢和赓其实内心更向往到中央苏区工作,和敌人在正面战场交锋。于是,他便将自己的想法上报给了组织。

不过组织在考虑后,却给了安排了另外一个任务:利用广西同乡的关系,打入桂系军阀做统战工作。

其实组织上有这样安排,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谢和赓刚刚毕业不久,既是高材生又有清白的背景,很有机会打入桂系军阀内部;另一方面,谢和赓本身就是广西桂林人,为人很是机灵,懂得应酬各种事务,这个任务很适合他。

谢和赓

就这样,谢和赓带着冯玉祥亲笔书写的介绍信,千里迢迢赶回了广西南宁。

到了南宁后,谢和赓直奔桂系司令部,说自己要晋见白崇禧。

如果是一般人,直接张口就要见白崇禧,显然是不可能的。好在谢和赓手里有“敲门砖”:冯玉祥的亲笔介绍信。

于是,谢和赓如愿见到了白崇禧。

早前,其实李济深就曾给白崇禧写书信推荐过谢和赓,只是白崇禧对谢和赓本人到底如何并不是了解。

这次见面,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仪表堂堂、谈吐不凡,一时间也是极为欣赏,满口答应会予以安置,不过具体安排什么工作,还需要他和李宗仁商量后再做决定。

这下,谢和赓心里也算是有底了,打入桂系军阀内部的第一步算是踏了出去。

由于先前精力都放在了组织安排的任务上,谢和赓回到广西后还没有回家看望父亲和姐姐。所以,在得到白崇禧予以安置的答复后,谢和赓便连忙赶回家中,看望父亲和姐姐,顺势等着白崇禧的“安置”。

然而,谢和赓在家里左等右等,硬是没有等到白崇禧的“安置”。这时候,谢和赓也开始认真思考起这件事:如果白崇禧所谓的“安置”只是托词该怎么办?如果白崇禧“安置”的是边缘工作,没有办法接触到核心情报又该怎么办?

思前想后,谢和赓觉得不能“守株待兔”,必须要主动出击,让白崇禧看到自己的能力,这样他才能在桂系谋得一个对我党有用的职位。

于是,不久后,谢和赓又一次拜访了白崇禧。这一次,他是做足了准备,专门带了自己撰写的两篇论文:《论美国倾销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谈广西对外贸易》。

谢和赓是有真才实学的,白崇禧能够成为桂系首领之一,而且还被人称为“小诸葛”,显然也不是酒囊饭袋之辈。所以,看过谢和赓的论文后白崇禧对谢和赓是越加欣赏,觉得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个可造之才。

白崇禧

很快,桂系对谢和赓的任命就下来了。由于颇得白崇禧赏识,谢和赓直接被任命为广西工商局研究员和建设厅工商科一等科员。

而且,他还获得了一张“特别通行证”,可以随意出入李宗仁、白崇禧的住处。从中,不难看出白崇禧对谢和赓的赏识。

至此,谢和赓算是深入虎穴,在桂系站稳了脚跟。此后,桂系的情报源源不断地通过谢和赓,传回到我党手中。

直到1937年,谢和赓已经完全取得了白崇禧的信任,成为了对方身边的机要秘书。

二:周恩来亲自指导

要知道,当年周总理是直接领导过中央特科的,我党隐蔽战线上的工作也一直是他和李克农一同负责。像谢和赓这样,打入桂系高层的王牌特工,周总理难道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周总理不仅知道谢和赓的真实身份,而且还亲自指导过他。

1937年年末,此时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拉开帷幕。周恩来作为我党派驻国统区的代表,负责着我党在国统区的全面工作。

也是在这一时期,周恩来和谢和赓有了第一次见面。

其实在见面之前,周恩来早就从广西地下党组织处,了解了谢和赓的经历。所以一见面,周恩来很热情地就握起谢和赓的手。

此次见面,周恩来和谢和赓聊了很多,既详细询问了谢和赓在白崇禧身边工作的情况,又细细叮嘱了谢和赓一些隐蔽战线上的注意事项,让谢和赓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后来第二次见面,周恩来更是拉上了董必武和叶剑英,一起来听取谢和赓的汇报。同时,这一次周恩来也明确的谢和赓的工作性质:必须严格保密,只能和他的上线宣侠父单线联系,绝不能和广西地下党组织发生关系,也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这,既是周恩来对谢和赓的工作要求,也是他对谢和赓这位红色特工的谆谆指导。

当然,周恩来对谢和赓的指导远远不止这些,他和谢和赓之间还有一段堪称传奇的改文佳话。

周恩来

1938年3月初的时候,白崇禧作为国军军训部部长,要向国军师长以上的集训团发表重要演讲,演讲题目是《军队政工与群众政工之关系》。

像这种准备演讲稿的事情,作为军训部部长的白崇禧自然不可能亲自上阵。于是,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在了白崇禧身边的“笔杆子”头上,而谢和赓正是其中之一。

谢和赓本就是高材生,这些年跟在白崇禧身边,撰写文章的事情也没少做。所以回去后,他就连夜赶工,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14000多字的演讲稿。

对于自己的文笔,谢和赓还是颇为自信的。但是当他将这份演讲稿给身边的一位同志看过后,那位同志却说:“太长了,应当删短。”

处理过文字的朋友应该知道,有时候修改文章比撰写文章还困难,尤其是删减,毕竟对于写作者来说,文中的内容都是有存在意义的。

就在谢和赓一筹莫展之际,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周恩来。周恩来当年在黄埔军校和北伐军做过政治部主任,现在又是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修改这篇演讲稿对他来说自然是手到擒来。

于是,谢和赓便将这篇演讲稿交给了李克农,让他代为转交周恩来。

当时周恩来工作很繁忙,但是拿到谢和赓的演讲稿后,他没有丝毫耽搁,连夜就帮着谢和赓完成了修改工作。因为周恩来知道,这份演讲稿对谢和赓在白崇禧那里加深信任至关重要,他愿意给这些奋战在隐蔽战线上的战友最大的支持。

第二天,当演讲稿再次交到谢和赓手中时,他发现稿子通篇都是红墨水写写划划的痕迹,周恩来硬是逐字逐句删去了2000多字。

这些删去的内容,正是谢和赓指责国军政治工作的文字。至于为什么删除,也是周恩来为了保护谢和赓。因为白崇禧是以军训部部长的身份去讲话,这些指责国军政治工作的文字如果出现在讲话中,无异于白崇禧自扇耳光。而且,白崇禧看到这些文字,也会怀疑谢和赓的立场问题。

不仅如此,周恩来还托李克农带话,让谢和赓一定要将演讲稿中的政治训练内容和方法改一改。因为在谢和赓的演讲稿中,他列举的一系列政治训练内容和方法,和我党我军的太过相似。这也会增加谢和赓被暴露的风险。

可以说,周恩来对谢和赓的关心和指导,是全方面。

而最终,白崇禧在演讲中,也确实使用了谢和赓这一版的演讲稿。一个国军高级将领,在重要演讲时使用的文稿,竟被中共领袖人物亲笔改过。当这件事被谢和赓汇报给李克农后,李克农还打趣道:

“小鬼,你真幸运。有恩来同志做你的改文老师,这也算是国共合作中的一个绝密佳话了。”

李克农

三:为何对他冷眼以对?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周恩来知道谢和赓的真实身份,而且两人也见过多次。那么这一次在郭沫若家中,再次见到谢和赓时,周恩来为何要对他冷眼相对?

起初,谢和赓对此很不解,直到董必武秘密约见他,他才从董必武口中得知答案。

原来,周恩来之所以对谢和赓冷眼以对,其实是为了保护他。当时郭沫若作为文化界名人,拜访他的人很杂,这里面既有爱国人士,也有敌人的特务。

在这种情况下,谢和赓表面身份是国军军官,如果周恩来对他态度和煦,很可能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进而导致谢和赓身份暴露。另一方面,当时郭沫若是拥护我党的文化界人士,谢和赓作为白崇禧的机要秘书,却去拜访郭沫若,也难免会惹人怀疑。

当然,解释完原因以后,董必武还转述了周恩来的一番话:“如果今后再发现你去郭老家,便要考虑你的党籍问题了。”

可能有人看来这里,会觉得周恩来这番话说得太严厉了。但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谢和赓的身份可是红色特工,一旦身份暴露,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而且也会牵连到隐蔽战线上的其他同志。

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说出这样的话,不仅是对谢和赓的关心和爱护,更是对谢和赓生命安全的负责。

而且,周恩来的“严厉”也不仅仅是对谢和赓,便是被称为“特工之王”的李克农,也因为谢和赓被周恩来批评过。

那是1939年年初,抗日烽火燃遍全国。桂系为了扩大影响力,李宗仁和白崇禧一合计,决定让两位颇有名气的演员金山、王莹带着抗日演剧二队到南洋宣传演出。

这种抗日宣传,也是我党乐见其成的。所以李克农专门指示谢和赓,让他配合金山、王莹准备好演出计划。

其实金山和王莹也是我党人士,而且王莹正是谢和赓的恋人。但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彼此身份。

谢和赓、王莹

一天,谢和赓正准备去找金山、王莹,以白崇禧机要秘书的身份通知他们演出事宜。但就在途中,他遇到了李克农和金山、王莹走在一起。

谢和赓牢记着周恩来的指示: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你的身份。所以,见到三人走在一起,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躲开他们,再找机会单独去见金山、王莹。

但就在谢和赓想要转身之际,李克农看见了他。因为知道谢和赓的特工身份,也知道金山和王莹是自己人,所以李克农也没有避讳,直接就喊出了谢和赓的名字,同时还向他询问演出计划怎么样的。

这下子,谢和赓知道了金山和王莹的真实身份,而金山和王莹,也知道了谢和赓这位白崇禧的“心腹”竟然是自己人。

然而,回去之后,李克农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人多眼杂的大街上,和谢和赓、王莹、金山几人交谈,万一暴露怎么办?

于是,他一边通知金山、王莹,不要向任何人提起当天的事;另一边他又找到周恩来和董必武,将这件事做了汇报。

周恩来虽然一向待人温和,尤其是对于同志。但面对李克农这次犯的错误,他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谢和赓是党中央直接领导的秘密党员……他要出了什么问题,要由你李克农负责!

好在这次的见面很是隐秘,金山和王莹也是可靠的同志,所以这件事并没有引起什么后续麻烦。但对这件事,李克农却始终耿耿于怀,即便是建国后提起这件事,他也感到很是内疚。

所以,不管是对谢和赓的冷眼以对,还是对李克农的严厉批评。这看似不近人情的背后,其实恰恰正是周恩来对战友们的关心和爱护,他不想也不愿看到战友暴露、牺牲。

尾声:

当年的王莹,不解周恩来为何对爱人冷眼以对,在那次李克农的“失误”中,她知道了,原来爱人也是自己人。只是那时候她还不知道丈夫的级别有多高,直到谢和赓的经历彻底解密,她才知道自己的爱人:竟然是党中央直接领导的秘密特工,代号“八一”。

时光荏苒,如今公、李克农、谢和赓、王莹等这些并肩战斗过的先辈,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留下的传奇以及传承给我们的精神,却将永垂不朽!


上一篇:哲思 | 有一种智慧,叫学会转弯
下一篇:雪花飘舞是冬天最美的印象,走进古代诗词书画,看人们如何过“小雪”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