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易学杂谈之卅九:用科学来证明玄学

2023-05-06 21:54:03

上文提到了气候变迁与国运相关的问题。

那么,有没有科学数据来证明这个玄学命题呢?

中国近代有一个叫竺可桢的大学者,他用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从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搜集与气候有关的记载,以此为依据,将过去5000年的气温变化绘成图表,并大致划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如果温暖期和寒冷期和中国历史对照来看,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治世,大都出现在温暖期,乱世,大都出现在寒冷期。换句话说,气候的周期变化,大致对应着中国历史上的所谓一治一乱。

这种周期性的变化是不是“卦气说”所揭示的气候与国运相对应的规律呢?

《邵氏闻见录》记录了宋代易学大师邵雍的一个故事:

治平间,与客散步天津桥上,闻杜鹃声,惨然不乐。客问其故,则曰:“洛阳旧无杜鹃,今始至,有所主。”客曰:“何也?”康节先公曰:“不二年,上用南士为相,多引南人,专务变更,天下自此多事矣。”客曰:“闻杜鹃何以知此?”康节先公曰:“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今南方地气至矣。禽鸟飞类,得气之先者也。”邵雍听到杜鹃叫就预测出天下将乱,令人称奇。所谓“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将气候变化和国家治乱联系在一起,其中所体现的思想,和西汉孟喜、京房所提倡的“卦气说”一脉相承。不过,如果我们用邵雍的“地气南北说”来解释气候和国运的关系,恐怕又要落入“玄学”的非议,我们还需要用数据来说话。

如果我们把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变化放到地质学中以万年为单位的大尺度中去考察,就会发现,这不过是地球气候规律性变化在局部的一个体现。将一万年以来挪威雪线高度变化图表与竺可桢的图表相对照,可见两者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尽管当下“地球变暖”的话题被炒得火热,但其实地球现在正处在第四纪大冰期,俗称冰河时代。

第四纪大冰期已经258万年,当然,处于大冰期并不是说整个地球都和南北极一样似的,永远被冰层覆盖,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小冰期,每个小冰期的周期是10万年左右,而两个冰期之间,会有1—3万年的中断时间,叫做间冰期。我们生活的年代,便是上一个小冰期结束,下一个小冰期尚未开始的间冰期,正是在这个“间冰期”中,地球由于温度上升,变得适宜人类生存,也催生了人类文的产生。

当然,间冰期期间气温也存在着波动,大约也就是1—3℃左右,温度下降的时期叫做冰段。当然,只是相对较冷而已,比毁灭大量动植物生命的小冰期还是要暖和的多。

不过,只是平均2、3℃的气温下降,就足以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进而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

比如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冰段期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顶峰。在这个时期,北欧一带饥荒肆虐,有一半的人口丧生。在中国则造成了末北方的连年干旱,农作物颗粒无收,饥荒遍地,流寇蜂起,进而引发了清人入关,明朝灭亡。

当然,气温变化导致农作物减产,产生饥荒,引发社会动乱,这是气温变化和社会动乱之间的直接逻辑关系,也是全球历史上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不过,单凭这一个理由,就做出气候变化可以决定国运的结论,似乎难以服众,那么,具体到中国而言,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古人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气候的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天文”,也就是天体运动的结果。而具体到某个地区,某个国家气候如何,还需要考察这个区域的地理环境。
从渔猎到农耕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农耕的兴起和发展需要几个条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充沛的水源、适宜农耕的土地。纬度是决定温度的主要因素,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在北纬30度线附近,这是因为这个纬度的温度适宜农作物的耕种。当然,要同时满足上面的条件,沿着北纬30°找一圈,也就是有限的这么四个区域了。当然,只满足这些条件还不够,这种文明能不能延绵不绝地传承下去,还是需要一些独到之处的。
我们打开地形图,就会发现中国的地理位置十分奇特,甚至说是全球独一份。从玄学的角度而言,中国内陆地区是典型的山环水抱的格局,是地球上最好的一块风水宝地,具体解说可以参阅阿伟哥之前的文章《中华民族的龙脉》。难以逾越的青藏高原,挡住了西方异族的觊觎,而东面的大海,则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因此,历朝历代中原政权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而北方的苦寒之地,不适宜农耕,养育大量人口,也不可能产生先进的文化。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再加上具有超维打击能力的文化优势,这是中华文明延绵五千年而不绝的主要原因。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上,气候变化和国运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温度每升高1℃,中国各地的气候带相当于向北推移了200-300公里;如果降水每减少100毫米,中国北方的农业区将向南退缩100公里,在山西和河北则退缩500公里。

因此,在气候温暖时期:

农耕区北移,种植面积扩大,粮食总产量提高;游牧区北移,在农业区与游牧区之间形成一条宽阔的缓冲带;游牧民族没有南下的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城以南的的中原帝国,农业发达,带动整个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国力的鼎盛,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从而形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昌明、四夷宾服的所谓治世。

反之,在气候寒冷时期:

农耕区南移,种植面积缩小,粮食总产量下降;气候变冷变旱,自然灾害加剧,对社会生产力构成极大破坏;游牧区土壤沙化,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条件丧失,于是,胡骑南下,逐鹿中原。

在此背景下,往往是农业萧条,国力不振,内部矛盾趋于尖锐,游牧民族趁机南下,入主中原,或者杀伐破坏,或者建立割据政权,于是进入所谓乱世。

具体而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温暖期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1100年,长达2000年以上,这是传说中的尧舜禹和夏商的时期。当时中原地区就像今天云南一样温暖湿润,大象、犀牛到处都是。正是在这个温暖期里,诞生了华夏文明。殷商末期气温突然急剧下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寒冷期。当然,这个寒冷是相对而言的,比明清时期的“小冰河期”还暖和一些。《国语·周语》记载“河竭而商亡”。说的是黄河枯竭而商朝灭亡,究其原因,是因为进入寒冷期,气候干燥寒冷导致黄河枯竭。历史只把商的灭亡归因于纣王的暴虐,而忽视了其中气候变化的因素。这个寒冷期大约持续250年。第二个温暖期涵盖了春秋、战国、秦和西汉,至公元初结束,持续700多年,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盛时期,华夏文明日趋成熟。这个时期,秦军一统六国和汉军马踏匈奴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也正是因为气候温暖湿润,中原地区粮食产出丰富,经济繁荣,人口大量增长,才能支撑当时华夏大地大规模的对内对外的征战。第二个寒冷期大约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公元6世纪结束,持续600年。三国分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均发生在这个时代。由于气候变冷,粮食歉收,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游牧民族也由于牲畜大量死亡,不得不南下劫掠以求生,于是混战不断,群雄割据。长江以北地区全部为胡人成立的政权所统治,晋室和南朝四国偏安江南,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南北“画江而治”的政治格局。中原政权的南移,给江南带去了大量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从此也改变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格局,使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开始赶超北方。隋唐是中国的第三个温暖期,持续400多年,到九世纪末结束。唐朝至今被中国人所缅怀,正是当年的强盛,四方来朝,人民生活富足。从敦煌壁画中复原的唐制汉服,可以看出比后世的明清两朝女子衣服清凉许多,也从侧面反映出唐朝的气温确实比后世高。第三个寒冷时期大致从安史之乱的时候开始。唐帝国崩溃以后,进入了五代十国,这是一个比南北朝还要混乱的时期。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宋朝只是完成了局部的统一,直到南宋灭亡,都没有收复幽云十六州。北宋灭亡的时间也差不多就是这个寒冷期的最低点。南宋建立后,气温开始恢复并出现了一个小高峰。南宋有了一次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机会,那就是岳飞北伐。可惜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京。第四个温暖期发生在明朝时期。时间十分短暂,而且回暖程度不及前三个时期。不过朱元璋还是以最低微的起点,恢复了中华,重建了一个帝国。第四个寒冷时期是明末的小冰河时期。这次气候变化之剧烈,绝对是500年来所仅见。最冷的时候,连海南岛都下雪了,气候的极端寒冷,粮食的歉收,农民吃不饱饭,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清朝趁虚而入,夺取了江山。清朝前期气温有所回升,同时,清政府进行了有效的税制改革,并且引进高产粮食作物。所以,人口急剧增长,迎来了康雍乾盛世。但是清朝中期以后,随着气温又一次变冷,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后来便有了太平天国运动等清末农民大起义。1911年,清朝灭亡,进入民国,气温又开始回升。1949年,气温回升突破比较基准线,持续缓慢上升,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并且迈向伟大的复兴……。

近二十年来,西北地区气候逐渐变得潮湿,黄土高原换上了绿装。

雨水增多,8月的莫高窟附近戈壁沙漠泛起绿意。

2021年,5月,17头野生亚洲象北上迁徙。

喜欢,就到我的公众号看看

阿伟哥只把真正的干货给你


上一篇:上官婉儿,一代才女,为何落得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下一篇:记录潼湖湿地的一座“语录桥”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