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论语十讲》(第十讲 比较.7)

2023-05-06 21:54:03

《论语》十讲

为原书每一段话备注标引,给每一个标引词群集类分;

按照一定规则将大类排序,于是有了全新的《论语》。

第十讲比较

此篇取名“比较”,而不是“比对”或者“比照”,因为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对象可“对”、可“照”。

我学《论语》已经有几年了,笔记是纯手工逐字录入。参考对象有纸质的整本的书,也有网络上对某一段的解释。

今年参考的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简体字本),200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2016年重印。

杨伯峻先生的《论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读本之一,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

我拿我的笔记和该书进行比较、推敲,很受启发,有很多收获,进行了多处修改、调整,但同时也还存有很多疑惑。

我一直坚持,对《论语》的注解没有标准答案。我不想迷从杨先生,也不想让疑惑一直是疑惑,所以将我在今年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拿不准的地方列于此篇,希望能和读者们一起讨论、共求进步。

【自评】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zhi,4声,是记住的意思。默而识之,是默默地记在心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厌、不倦都是“有恒”的意思。学习是自娱自乐,教书是助人为乐,只要能从中找到乐趣,坚持下去是不成问题的。

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呢?这些我都能做到,小意思。

这句话是孔子的自得之语,并不能说明他不谦虚。如果翻译成“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就不是我们心目中自信的孔子了。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评外人事物】【人】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为,是帮助的意思。

冉有问:“老师肯帮助(辅佐)卫国的君主吗?”子贡说:“好吧,我去问问老师。”冉有不好意思直接问老师,子贡也没有直接拿问题问老师,而是用了伯夷、叔齐的故事套老师的意思。

程子曰:“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况其君乎?故子贡不斥卫君,而以夷、齐为问。”

子贡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回答说:“古时候的贤人(相互谦让君位)。”子贡问:“他们(二人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有怨言吗?”孔子说:“他们是求仁而得仁,又有什么怨言?”

子贡听了,也就知道老师已萌去意。留在卫国,帮助卫君,有位子,有俸禄,但是介入君权之争,有违仁德。留下左右为难,且不仁,答案就很明白了。

离去是谓舍,有舍必有得。一走了之,无怨无悔。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为卫君”译为“赞成卫君”。}

【共勉】【有恒者】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恒:恒心。

约:穷困。

泰:宽裕。

圣人少,见不着。圣人是指那些有德有能,有权有位,兼济天下的人。尧、舜、周公者,是也。君子也不多,但还是有的。

善人,是指好人还是指完美的人?如果是指好人,那么这个“好”是什么标准?好得都见不着,世之不存,可见标准也不低。比不了圣人,也低不到哪儿去。

圣人和善人是理想目标,只存在于传说中。君子和有恒者是现实目标,但一般人也很难做到。孔子的时代,人们本来没有(“亡”读“无”)却以为有,本来空虚却当作充实,把贫困的生活过得很奢侈,自欺欺人,打肿脸充胖子,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恒的。

张敬夫曰:“圣人、君子以学言,善人、有恒者以质言。”

张子曰:“有恒者,不贰其心。善人者,志于仁而无恶。”

孔子的时代是这样,哪个时代又没有这样的人呢?

但我更愿意理解成:从无到有,从空虚到充盈,从穷困到富足,要靠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来不得半点偷懒。没有日久年深的功夫,没有持之以恒的习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相反,任何看似简单的事情,乘以时间,便不简单。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有恒者”译为“有一定操守的人”;将“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译为“本来没有,却装做有;本来空虚,却装做充足;本来穷困,却要奢华,这样的人便难于保持一定操守了”。}

【评外人事物】【人】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乡名。

难与言,难说话,杠头。

有一个,互乡的,难说话的少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门人不解。孔子说:“来者是客,我们应该欢迎。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肯定他积极的方面,不苟同他消极的方面,也就是了,为人行事为什么要那么苛刻呢?人家洗心革面,修身求进,我们应该支持他这一点,而不要死盯着人家的过去。”

与,是赞同的意思。

保,是死守之义。

孔子是有教无类,愿来求学的都可教,可化,可度。

佛度有缘人,来相见即为有缘。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上岸。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互乡难与言”译为“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于交谈”;将“人洁己以进”译为“别人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而来”。}

【行】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疾”“病”连用是重病。

古人生病,如果医药针石无效,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靠祈祷,求助于神灵。

何止是古人呀,现代人不也有?说是心诚则灵,还不如说是死马当活马医,万一有效呢?

孔子得了重病,子路很着急,要给老师祈祷。孔子问:“真的有神灵吗?”子路说:“有啊。《诔》书上都讲了:'把您的事迹向天神和地祇做一番祷告’。”孔子说:“我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但病还是不见轻,可见没用)。”

诔,通“讄”,lěi。“诔”是累举死者生前的事迹,以定其谥号。“讄”,是为活人累叙功德,求福免灾。

祇,qí,古代称地神。

朱子曰:“祷者,悔过迁善,以祈神之佑也。无其理则不必祷。既曰有之,则圣人未尝有过,无善可迁,其素行固已合于神明,故曰'丘之祷久矣’。”

虽然都说孔子不信鬼神,但人在重大疾病面前,在人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试一试就试一试嘛!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有诸”译为“有这回事吗?”}

【共勉】

7.36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逊,谦让,恭顺的意思。不逊,就是蹬鼻子上脸,得寸进尺,老天第一,老子第二。

固,就是短见(太务实、太功利)、小气。

奢失中,俭也失中,都不好。但是相比两方面不好,宁可小气,也不要猖狂。小气还能自守,猖狂就容易忘形,忘形就可能招灾惹祸。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奢侈豪华就显得骄傲,省俭朴素就显得寒伧。与其骄傲,宁可寒伧。”}

【共勉】【君子】【小人】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按道义做事,无不可对人言,因此襟怀坦荡。

小人好算计,好算计人的人总以为别人也都像他一样,所以整天既要算计别人又要防着被别人算计,不忧愁才怪。

程子曰:“君子坦荡荡,心广体胖。”又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上一篇:《论语十讲》(第十讲 比较.8)
下一篇:《论语十讲》(第十讲 比较.6)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