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作者:吴岩 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2-1
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角度而言,新时期以降的中国科幻文学处于不断走向成熟、丰富和繁荣的进程当中,与之相伴,本土的科幻理论研究也经历了八、九十年代生发、萌蘖到新世纪初具规模的历史过程,逐步成为当下的学术热点之一。然而,在中国科幻的文学史写作方面,学界却极为缺少相关实绩。就目前所见,本土仅有董仁威《中国百年科幻史话》、王泉根《现代中国科幻文学主潮》等少数著作对中国科幻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大致形态进行过梳理,但这些著作大都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和史论性。另有日本学者武田雅哉、林久之合著的《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该作虽颇为完备,但由于主要面向海外读者,因此内容多偏向介绍性质,学理性并不充分。在中国学界,科幻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类,或许存在这样一种犹疑:20世纪的科幻小说能否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著史脉络?在这之外,“科幻文学如何写史”,这对本土学人来说也是一个缺乏经验的任务。步入新世纪第三个十年,面对上述充满挑战的课题,吴岩主编的《20世纪科幻小说史》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无疑在本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典范作用。
一、科幻“中国性”的历史化建构
中国科幻作家、学者王瑶(夏笳)曾经提到,在2012年夏天芝加哥召开的世界科幻大会上,一位美国科幻研究者,向前来参会的中国科幻作家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何谓中国科幻的'中国性’?”(What makes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Chinese?)[1]对于这一问题,王瑶指出,所谓“中国性”是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与其他外来文化对话、互动、融合的产物,也是“中国科幻”区别于“西方科幻”的关键特质。[2]于文学史写作而言,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关乎中国科幻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当中位置的确定:在通行的诸多版本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如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当中,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与走向始终是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科话语的核心线索,而科幻文学则是一种与“现代性”密切相关的文类,因此从中国科幻“中国性”这一角度进行把握,无疑提供了一种中国科幻文学介入主流文学史的理想路径。
在《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当中,吴岩正是在与既有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叙述进行积极互动的基础上,从中国科幻的“中国性”出发,对中国科幻小说史进行书写和阐释的。在主流的文学史叙述当中,“类型文学”长期被予以边缘化处理,而科幻文学更是由于其文类在整个二十世纪的各阶段不断受到征用、改造、质疑和否定,几经沉浮,始终处于被文学史忽视的尴尬处境。吴岩该著则通过详实的文本考证和丰富的史料解读,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在现代性的展开轨迹当中书写中国科幻文学“从无到有”的过程,并对各阶段科幻文学的状况作出叙述,从而挖掘了其“中国性”的存在,为20世纪历经变化的中国科幻小说串联起了十分清晰的文学史脉络。在这种呈现之下,我们可以注意到,20世纪各时期一些在既往文学史叙述的现代性框架当中被遮蔽或难以纳入的诸多现象、要素,能够通过对科幻小说史的搭建进行补充。吴岩书中,除却涵盖由王德威等人提出的晚清科幻小说之现代性问题以外,还囊括有很多颇为独到的内容,例如第三章《共和国早期科幻的发展》考察了这一时期科幻小说在新中国的现代化想象当中承担的叙事任务,提供一种阐释当代文学史“十七年文学”现代性价值问题的新颖维度。因此,这本《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与既往的现当代文学史在历史阐释的层面上构成了一种拼图式的关系,诸如中国现当代文学乌托邦叙事的脉络等一些长期被主流学界忽视的线索也由此浮现出来。可以说,吴岩通过对中国科幻小说“中国性”进行历史化叙述这种有益的尝试,不仅实现了本土学界在中国科幻文学史方面从无到有的开拓,还提供一种以网状探索而非线性纳入的方式去理解现当代中国文学的视野,从而更接近20世纪中国文学场域的本真面貌。
托马斯·麦克劳克林指出,对于一种文化类型而言,作为其享受者和实践者的“土著”(native)研究者,对该文化的前提和意识形态显然比学院派的主流研究者具有更加贴实、深刻的洞察力,并且能在学术研究中提供独特的“局内人知识”(insider knowledge)[3]。从这一角度出发,《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的主编吴岩以及其他编写者在“中国科幻”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土著”身份,而这二重身份带来的独特经验使得其能够捕捉中国科幻与现有文学史话语之间的微妙关系,由此便于形成对中国科幻“中国性”这个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敏锐把握了科幻文学著史的脉络,使得这部史论著作的问世成为可能。
二、20世纪视野与中国科幻小说史书写
基于中国语境当中文学史叙述的特殊性,20世纪的中国文学常被研究者进行“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分期处理,形成一种学术惯例。而吴岩在《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当中则没有采用这一研究范式,取消了先验的既有文学史观念,在20世纪中国历史、政治、文化的整体性视野下对科幻小说的发展演变作出书写,这种治史方法也与八十年代陈平原等人“重写文学史”讨论中主张建立“20世纪中国文学”的观念形成某种呼应。
在该著的梳理当中可见,20世纪不同时代的科幻文学作品曾经被予以“理想小说”“社会小说”“科学小品”“科学小说”“科学文艺”“科幻小说”等诸多名目,文类名称的反复变化这一典型角度正能折射出不同时期对科幻文类认知和需要的动态起伏,也体现了20世纪科幻文学发展进程突出的繁复特质。正如吴岩本人在序言中所说,“面对如此众多现象,怎么从中进行抽取和表征”[4]成为一个问题。在构筑文学史框架的实践中,《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作出了大胆的安排:全书以20世纪中国历史为轴划分出五章,每章均被分为“创作背景”、“基本面貌”、“代表性作家作品”三节,从宏观的社会历史背景切入,层层展开对创作潮流及其走向的分析,在这一基础上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触碰,以严谨的治史逻辑给出一种可信的中国科幻小说史写作方案,体现出著者对中国科幻小说史起承转合的深刻理解与洞察。在这一基础上,该著还具有充分的可读性,很好地兼顾了学术的理论质地和史著的直观要求。
在具体内容的层面上,该著各章都通过对前人研究、近年成果的整理和进一步挖掘,在20世纪的整体视野当中尝试对中国科幻小说各阶段的发展作出有力的阐释。作为开篇第一章,《晚清科幻的发展》担负着确定中国科幻小说史起点的任务,著者指出,“'科学幻想’的本质是现代科学对想象力的激发与引导,这一过程在中国的发生起源于近代'科学救国’的思潮。”[5]沿着这一线索,该章节提纲挈领式地对中国科幻小说在晚清的诞生轨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叙述,并与学界在这一方向上现有的研究产生积极的联系。第二章《民国时期科幻的发展》是极具挑战性的选题,由于20世纪上半叶诸多紧迫的现实危机,“写实性”始终是这一历史时期文学的主线,幻想文类在民国时期受到冷遇,相应研究在学界至今十分匮乏。这一章以详实的文献考证为基础,梳理出民国科幻的发展面貌和作家作品的流派划分,为这一几近空白的研究领域作出有效的史料性补充,与此同时还完善了20世纪科幻小说发展进程当中诸如“科普-科幻”之争等问题的历史脉络。与第二章相似,第三章《共和国早期科幻的发展》亦是学界少有涉猎的研究方向,已有的少数研究也基本倾向于将其归入儿童文学的框架展开探讨。在这一章的书写当中,著者对这一时期科幻小说与儿童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努力呈现“儿童文学”属性遮蔽之下科幻小说自身的文体意识。这一章还引入了苏联、东欧科幻的比较之维,拓展了新中国科幻与世界科幻对话关系的研究范畴。第四章《粉碎“四人帮”之后及新时期科幻的发展》是全书最为精彩的一章,面对情况复杂的八十年代中国科幻场域,这一章选择通过出版、译介、政策、作家等多角度进行呈现,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细致的分期,以此准确地透视和把握这一阶段中国科幻文学与科普体制、文学体制等因素之间多元的互动关系。该著的第五章《世纪之交科幻的发展》选取了“世纪之交”这一角度为全书作了出色的收尾,这一章以20世纪末绵延至今的全球化浪潮为导入,不仅勾勒出九十年代“新生代”科幻作家作品与当代世界文化政治的联系,还能够以开放的历时性研究视野,提供一种衔接新世纪科幻文学史的预案。
吴岩是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历程的参与者、亲历者,出于这一代科幻作家和学者的责任感,吴岩对史料有着高度严格的要求。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贾立元、任冬梅、肖汉、姜振宇、王瑶几位编写者贯彻了“让史料来说话”的原则,使《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对以往相关研究当中不清晰的内容——如武田雅哉、林久之《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当中大量缺乏的作家生平信息——进行了考据和补充完善,体现着严谨的治史精神。
三、余论:深化、拓展和超越的空间
作为一部文学史,也作为诸多高校建设中的科幻文学学科教材,《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堪称极为优秀之作。不仅如此,该著还指出了许多值得展开进一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具体问题,并且对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各发展阶段的矛盾、困境有所涉笔,为学界在中国科幻研究领域提供了丰富的思辨向度,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但或许是限于篇幅以及“教材性”的定位,这些内容在书中往往仅在各章、各节的总结性陈述当中被简单提及,而不作过多展开,因此留下了亟待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从文学史形态的层面来说,《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在历时性的研究路径当中,通过对创作潮流、文类演进的梳理,描绘出一条具体连贯的轨迹,从无到有地为中国科幻小说建构起整体性的文学史框架。不过,由于“20世纪”这一时间范畴的规定,当代中国科幻领域影响力最甚的“新生代”作家作品无法被完整纳入该著的内容当中,以“四大天王”为例,书中着重对其九十年代主要创作进行具体呈现,略写各自的新世纪基本创作情况,而刘慈欣《三体》、王晋康《水星播种》、韩松《医院》、何夕《六道众生》等创作于新世纪的作品被认为最能代表“新生代”的创作风貌,在书中却未能进行相关介绍和讨论,也因此在作家创作论层面上产生了断裂,成为一种遗憾。
吴岩在《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的结束语中表示,“中国科幻小说漫长的20世纪征程……甚至只是某种'史前史’”[6]。对于走向腾飞的中国科幻来说,中国科幻小说史的书写也触及到具体作家作品“经典化”的问题,而诸多引起“轰动效应”的科幻文本以及当下无法忽视的网络小说科幻创作实绩,都必须在新世纪的文学场域当中进行展开讨论。因此,随着这部扎实的“史前史”的问世,一部中国科幻“当代史”的到来或许已经值得拭目以待。
本文原刊于《科幻研究通讯》2022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2] 王瑶:《火星上没有琉璃瓦吗——当代中国科幻与"民族化"议题》,《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9期,第119页,第123页。
[3]Thomas McLaughlin,Street smart and critical theory - listening to the Vernacular,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6,p.24.
[4][5][6] 吴岩:《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2页,第3页,第235页。
作者简介
高玮明,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世纪中国科幻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