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2023-05-06 21:54:03

”在现存文学作品中最早提到苜蓿(Medicago sativa)的是亚理斯多芬所著的《骑士》,他说:“马食科林斯之山查子以代苜蓿”。mēdikē这个字是从国名米地亚(Media)而来的。斯特拉波(Strabo Ⅺ.xiii,7)描写米地亚的时候,说这植物是马类的主要食料,希腊人称之为mēdikē,因为在米地亚盛产此草。他又说siphion亦米地亚产物,从中可提取medic汁。普林尼(Pliny xiii,43)说medica(米底的)原非希腊产,而是在大流士一世时期历次波斯战争而从米地亚传入希腊的。迪欧斯柯利兹(Dioscorides ii,176)叙述过这植物,但没提到地区。他又说饲牛的人常用它当饲料。公元前第二世纪中叶到公元后第一世纪中叶一段时期此植物在意大利传播——与在中国传播约在同时。中国引进苜蓿是在汉武帝时期。《史记·大宛列传》:“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蒲陶、苜蓿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按司马迁的记载,大宛左右的邻国有“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扜罙、于窴。”《汉书·西域传》:“乌孙国……东与匈奴、西北与康居、西与大宛、南与城郭诸国相接,本塞地也。”乌孙是大宛的邻国,大宛左右“俗嗜酒,马嗜苜蓿”当包括乌孙。张骞凿空西域,出使西域的“汉使”中以博望侯张骞最为有名,然《史记·大宛列传》中的“汉使”和“张骞”并不完全等同,如 “而汉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中的汉使显然就不是张骞。据第六世纪初任昉所著的《述异记》所说,“张骞苜蓿园在今洛阳中,苜蓿本胡中菜,骞始于西国得之。”他将《史记·大宛列传》“汉使取其实来”的“汉使”理解为张骞,张骞于是成为了苜蓿的引进者。张骞第一次出使是为了联络月氏夹击匈奴,去回都曾被匈奴扣押、历经十三年,出发时的百余人唯张骞和堂邑父得还。张骞不可能在第一次出使时从大宛带回苜蓿种子。苜蓿被引进中国与汉武帝好天马是密不可分的。好马需配好鞍,好马需要好饲料;好饲料苜蓿是和好马乌孙马一起被引进的。“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乌孙马是张骞出使乌孙国后,乌孙所赠送的。张骞抵达乌孙后“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扜罙及诸旁国。乌孙发导译送搴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苜蓿就在此时随同乌孙良种马抵达长安的。葡萄也就是蒲陶/蒲桃的名称,亦表明出自乌孙。蒲桃就是蒲类之桃,而蒲类就是乌孙。《后汉书》未记乌孙,却有蒲类。《后汉书》称:“蒲类国居天山西疏榆谷,东南去长史所居千二百九十里,……国出好马。”、“蒲类本大国也”。曾是大国的蒲类当即《史记》中的乌孙。苜蓿和蒲桃皆出自蒲类乌孙。汉语将新引入的马粮(马草)称之为目蓿。目蓿即牧粟也就是牧粮。劳费尔注称:“在《汉书》里这两个字的确不带草字头。郭璞所写的'牧宿’muk-suk和《尔雅翼》的作者罗願的'木粟’muk-swok(他们只想把这两个字写成含有意义)在语音上是一样的。安南语里是muk-tuk。”在越南语里,木为mộc,目、苜、牧为mục;木、目、牧同为明母屋韵,竺律炎以木、支谦以目对译梵语muk,支谶以目对译muc、maud(g)(P.mog),木、目、苜、牧的读音是muk。[艹宿]sù息逐切(心屋;越南语宿、粟同为túc)在汉语中没有任何意义,似乎是纯粹的译音字;蒲陶之陶和汉语的陶字毫无关联,似乎也是译音字;但蒲陶之陶实即蒲桃之桃,而桃是中国的特产,不可能是译音字;蒲桃是个地道的中国称谓。粟sù相玉切(心烛),越南语túc;古以粟为黍shǔ(审语;越南语thử)、稷、梁、秫的总称后成为粮食的通称;宿、蓿、粟,越南语皆是túc。犹如司马迁的蒲陶之陶当即桃一样,苜蓿之苜即郭璞所写之牧、蓿即罗願所写之粟,苜蓿即牧粟也。虽然苜蓿并不是粟类,但粟是粮食的通称,牧粟就是牧粮。苜蓿就是牧粟,不作牧粟是要使大名的、通用的“牧粟”成为小名的、专用的一作物名称。苜蓿是汉语“牧粟”的专名化。蒲桃写作蒲陶、“牧粟”写作苜蓿,是为了使之更象是个外国名称,同时也使通称的蒲桃(蒲类之桃)、“牧粟”变成了一植物专名。不久,这饲草由宫中迅速地蔓延到了民间,遍布华北。据颜师古(579-645)所说,在汉朝年间已经如此。长安一直是这一引进饲料的中心。陶宏景(公元451年-536年)说:“长安中乃有苜蓿园,北人甚重之,江南不甚食之,以无味故也。外国复有苜蓿草以疗目,非此类也。”公元第六世纪吴均所著《西京杂记》曰:“乐游苑中自生玫瑰树,下多苜蓿,一名怀风,时或谓光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公元547年或其后不久,杨衒之著《洛阳伽蓝记》记载京都洛阳的佛寺,曰:“宣武场在大夏门东北,今为光风园,苜蓿出焉。”苜蓿的别名“光风”,是因其出自光风园而得。汉使所带回的那植物名字“目宿”,今日中国各地仍然沿用,是由两个音素组成的,在古代读作muk-suk(日本语为moku-šuku),其后加上草字头成为“苜蓿”。苜蓿即“牧粟”也,这是个中国称谓;劳费尔试图将其还原成伊朗字的努力注定不会成功。劳费尔称:“最近我曾指出这个中国字的古西藏语译音bug-sug,这字似乎和我所要还原的伊朗字颇相似。伊朗语的原字为buksuk或buxsux,或作buxsuk。对这个词所下的解释,唯有汤玛薛克的为最近情理,可惜没有引起汉学家的注意。汤玛薛克把这个词和吉拉奇语(Gīlakī一种里海的方言)的būso(苜蓿)相比。倘若能证明这būso是由bux-sox或同类字演变而来的,那么这说法就可以令人满意。……东伊朗各种族,也就是伊朗本部的前卫,是中国人最早所接触到的,他们的语言向来没有记录,所以几乎失传。只有在偏僻的土话里或许还可能保存一些珍贵的语言材料。我们更应该感谢中国人,因为他们把已经绝迹了的方言保留下来几个字,把buksuk或buxsux作为古拔汗那语对苜宿的名称记录下来。这个词的第一个音素也许还存在于萨里郭勒语(Sariqolī,一种帕米尔语)的wux(草)中。另外一个帕米尔方言瓦赫(Waxī)语称苜宿为wujerk,称草为wüš。在瓦赫语里'马’是yaš,而在萨里郭勒语是vurj。”萨里郭勒Sariqolī可能和龟兹黄头回鹘有关。萨里Sariq在突厥语意为“黄”,qolī可能是龟兹黄头回鹘自称Gara的音转。萨里郭勒语vurj'马’显然源自凯尔特-日耳曼语的*marc/*mars:即m>v,a>u,c/s>j。瓦赫语yaš“马”与古伊朗语的aspa-和突厥语的αt相比,多出了个y-,这和汉语的零声母影母多出了个y相似。苜蓿的伊朗语名称aspasti或aspastu、波斯语beda是对劳费尔所称苜蓿“伊朗语的原字为buksuk或buxsux,或作buxsuk”的直接否定。亚述研究家说苜蓿的伊朗语名称aspasti或aspastu在大约纪元前七百年的一部巴比伦尼亚经书中曾提过。帕拉菲语称之为aspast或aspist,新波斯语称之为aspust,uspust,aspist,ispist或isfist(普什图语或阿富汗语为spastu,špēšta),可以追溯到阿维斯塔语或古伊朗语的aspō-asti。aspō-asti中的asp-义为“马”。达基-迈西亚语的“马”esp、asp借自古伊朗语aspa-'马’,该词甚至被色雷斯人所借用,形式为asp。aspa-中的-pa为阴性后缀,词根as与突厥语αt'马’相同,本意为乌氏,源自族名*maci也就是Magi(*maci是马的原始称呼,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在ma之后缀加了个-r)。asti由词根ad'吃’派生而来,aspō-asti本意为“马吃”,引申为“马的饲料”。这字也进入叙利亚古语中,作aspestā或pespestā(后者见于Geoponica)。萨珊(Sasanian)王朝的霍司鲁一世(公元531-578年)把苜宿也列入新兴的土地税内。苜宿税七倍于小麦及大麦,可见对这饲料估价之高。此草也用于处方配药,阿布·满速儿在他的药书里曾经讨论此草。苜宿籽至今仍作医药上之用。阿拉伯人从波斯语中得来isfist这字,把它阿拉伯化,成为fisfisa(更象是出自叙利亚语的pespestā)。它的阿拉伯原名是ratba和qatt,前者指鲜苜蓿,后者指干苜宿。马的最初驯养者为玛果伊人Magi,该族名为世界大多数语言“马”的来源,同时也是拉丁语magister'老师,首领,领袖’的词根。他们在汉语中被称为貊*Mak。马匹和马所喜食的粮草随着他们而传播。当马匹随着貊人传播到中国的时候,马所喜食的粮草之名也一并带到了中国。秣是貊人带入汉语的。汉语的秣与帕拉菲语aspast/aspist同源,都是“马 ad(吃)”(吃jí居乙切,见迄,越南语ngật;喫chī苦击切,溪昔;原始姬语的喫可拟为*cāt、*cād。喫字的声母c-在印欧语中脱落而成为ad/at。汉语“马吃”的反切拼音*mād、māt即秣也。汉语的喫*cāt、*cād也可能是由原始印欧语的ad/at缀加词头c-而来。《大唐西域记》中的曷劳落迦城,回鹘文作araurak,为古代于阗文raurata之梵文化形式*rauraka,-ka为梵文语尾,意为楼(rau)王(raka);此即Krova、Kroraina(楼兰)、粟特语文书Krwr'n;其中的k-显然就是词头,该词头相当于古汉语的有-、于越之于-。楼兰Kroraina 讹为托勒密《地理志》之Khauranai。在突厥语中at意为“肉”、aš意为“粮食,食物”。突厥人打仗时以马肉为主食,于是突厥语的at'马’便有了'肉’义)。秣mò莫拨切(明末)'饲料’,越南语mạt;秣马,喂饱马匹。《康熙字典》“秣”:“《唐韵》莫拨切,音末。《说文》:食马穀也。本作[食末]今借作秣。《诗·周南》:'言秣其马’传:'秣,养也’《周礼·天官·大宰》:'芻秣之式’注:'芻秣,养牛马禾穀也’……又《集韵》莫佩切,音昧,饲也。《诗·小雅》:'乘马在厩,摧之秣之。’”《说文解字》:“[食末],食马穀也,从食末声。”康僧会译梵语mal、支谶译mahā为“末”,上古汉语的秣为*mat或*mād。[食末]字和希腊Mēdikē无论在读音和意义上都相当贴近,但[食末]字在《诗经》中就已出现,当时中国和米地亚不可能有交往,[食末]字显然不可能出自米地亚。[食末]从食从末,与马食相关联。事实上[食末]字即秣*mād=马ma 吃ad。正因如此,秣的本意是马吃=食马穀也,也就是马食粮草也。由马食粮草进而引申出饲(养)、马食、饲料。[食末]在英语中抽象为“食物”,最终演变成meal'膳食’。food'食物,养料’、fodder'粮秣;饲料’也与此字有关。当然meal与古英语mil'millet小米’<拉丁milium'millet’、milk的密切程度更高些,它们和汉语的“麦”都出自貊、苏美尔Sumer之mer。古英语后缀-ig演变成现代英语的形容词构形后缀-y;中古波斯语的iḳ亦是形容词后缀,如Čēn'中国’、čeniḳ'中国的’(亚美尼亚语)。如果希腊语的-ikē和古英语的-ig相同, 也是形容词构形后缀的话,由于印欧语的ā在伊奥尼亚语中变作ē,所谓的“米地克草”Μηδικη ποα(mēdikē poa)亦可解释为mād-ikē poa“马吃的草”。阿拉伯原名ratba'鲜苜宿’换位后*barat同样可以视为是马吃*mar-ad之音转。*barat和波斯语的beda亦是很接近的。波斯语的beda'苜蓿’既可视为出自米地亚Media(m>b音转),也可视为出自蒲类*buri/*bura,还可视为是马吃*mād之音转。在第一种情况下,波斯语beda和希腊语mēdikē同源;在第二种情况下,波斯语beda犹如中亚地名后缀巴德bād一样,出自蒲类乌孙;在最后一种情况下,波斯语beda 和汉语“秣”同源。古西藏语bug-sug'苜蓿’是汉语苜蓿的译音,西藏的拉达克称苜蓿为ol。若尔盖藏族自称为ó/bó,拉达克的ol'苜蓿’当是bol之音转,它与蒲类*bura/*buri/*bur和藏族自称Bod相当。吉拉奇语(Gīlakī姬落)的būso'苜蓿’和蒲类*buri/*bura亦接近,只是用后缀-so替换了后缀-ri(类)。瓦赫语wujerk'苜蓿’则是*budark、*busark或*bugark之音转,其词根bu仍出自“蒲”。俄语medunka'苜蓿’来自希腊语。俄语burkún、burundúk指野苜蓿(亦称yúmorki),burunčik指天兰;其共同词根bur-显然出自蒲类*bura/*buri/*bur。“有一个真正突厥名字确在察合台语中存在,那就是jonuška(读作yonučka)在奥斯曼利语为yondza(再加上哈萨克吉尔吉思语Kasak-Kirgiz的yonurčka),它的意思只是'青秣’、'马草’而已。然而上述种种方言都代表突厥语的近代形式。”突厥语jonuška/yonučka、yondza、yonurčka的更古形式为*bonucka。*bonucka中的-ka为后缀,-nuc与葛逻禄Karluk之-luk相当(*bonuc即俄语的burkún:蒲类昆/浑),其词根*bo亦出自蒲类*buri。burčak在突厥奥斯曼利语中义为'豆’。burčak中的bur和英语的bean、pea同源。汉字皀可能有“豆”义。皀jī居列切(见缉)、彼及切(帮缉)、许良切(晓阳)'谷香’,bī彼侧切(帮职)'粒’。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吾在益州,与数人同坐,初晴日明,见地上小光,问左右此是何物?有一蜀豎就视,答云:'是豆逼耳。’相顾愕然,不知所谓。命取将来,乃小豆也。穷访蜀土,呼粒为逼,时莫之解。吾云:'《三苍》、《说文》,此字白下为匕,皆训粒。《通俗文》音方力反。’众皆欢悟。”皀之粒义可能源自印欧语言的“豆”。波斯语的beda'苜蓿’和英语的bean、pea是很接近的。劳费尔注称:“我按美国农业部的习惯采用alfalfa这个字(而不用lucerne);美国人也认识此字而且通常用之。此字出自阿拉伯语,为西班牙人所采用,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纪时把这植物和它的名字一同输入墨西哥与南美洲。在1854年由智利带到旧金山。”alfalfa既出自阿拉伯语,词首al当即阿拉伯语定冠词Al,falfa相当于*palpa;其中pal为族名即波斯Pārsa、帕提亚Parthia、帕尔尼Parni的词根Par,也就是*barat(ratba)中的*bar;-pa即梵语的阴性后缀-“婆”。阿拉伯语的苜蓿(alfalfa)是因Par人也就是蒲类*Puri而得名的。苜蓿中的品种falcata在劳费尔写作时,“美国正在试验种植和传播这种苜宿”。falcata之名称和al-fal-fa中的fal显然相关。阿拉伯语的qatt和alfalfa似乎都源自于falcata。《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西罗波利斯Cyropolis和西瑞斯卡塔Cyreschata皆是指居鲁士(Cyrus)城,索格地亚那当地语言的-卡塔chata当即希腊的波利斯polis'城市’,此chata演变成粟特语的-kat'城市’。-cata若即-chata也就是city的话,那么falcata的原意就是fal城。falcata即拔汉那Fergana。费尔干纳Farghana,《史记》、《汉书》、《晋书》称大宛国。大宛*Daman意为“大人”。《魏书》作破洛那,《新唐书》作拔汗那。破pò普过切(滂过),越南语phá;拔bá蒲八切(并黠)、蒲拨切(并末)越南语bạt;支谦以颰(并末)对译梵语bat,支谶以颰(并末)对译bhad、支谦则以拔对译之,支谶以钵(帮末)对译梵语bar,帮母末韵之钵还可对译梵语pakṣ(康僧会)、(v)pat(安世高)、pad(支谦)、pal(支谶)、pāt(支谦)、pra(安世高)、prapt(支谶)。破洛那可复原为*Parana,拔汗那可复原为*Barcana。falcata和拔汗那*Barcana相对应。“费尔都西常提到中国的锦缎,说它在波斯成为非常卓越的装饰品。他还讲起一种很细致有采饰的中国绸缎,名叫parniyān,相当于中古波斯语parnīkān。”帕尔尼Parni人和Pārsa是同一族群,波斯和帕提亚Parthia都是因这一族群而获名的,斯奇提亚的王族帕辣拉泰伊Paralatae族亦出自这一族群(梵语的-ala为'…之地’,-tae为'氏’,Paralatae 意为'Par地氏族’)。由于parniyān/parnīkān是指“一种很细致有采饰的中国绸缎”,并不是指“波斯锦”或“波斯绸缎”,parniyān/parnīkān当是中国绸缎集散地的名字。巴米扬Bāmīyān是从梵语形式梵衍那*Bāmiyana,中世纪波斯语Bāmīkān演变而来。其中的kān/yān可释为城、国或可汗。parniyān/parnīkān当是指破洛那*Parana。“贝烈史奈德只说苜蓿不是中国名字,或许是外国名字,但是没有去深究来源。瓦特尔斯讨论汉语中的外来词时,避谈此字。金斯米勒的臆说是:苜蓿和斯特拉波的Μηδικη βοτανη有关。翟理士的汉语辞典采录了这句话。这个希腊名字断然没有传到大宛,伊朗的大宛人也未曾用希腊字作为本国产的植物名称;而且我们也看不出muk-suk或buk-suk和mēdikē之间语音上有什么关系。”苜蓿从外表看似乎是一个外来的译音字,实际却是地道的中国称谓。苜蓿是“牧粟”的谐音,它是由通名“牧粟”转换而来的植物专名。苜蓿和mēdikē在语音上的联系至少是不显著的,与mēdikē关系密切的是汉语的秣*mād。“苜蓿”一词在世界上的许多语言中是由秣(马吃>马食)演变而来。“在亚洲中部,苜蓿通称为bidā或bēdä,察合台语为bidä,它的意思是'秣,马草,粮草’。据汤玛薛克说,这个字来自伊朗语(波斯语为beda)。萨里郭勒语(一种帕米尔语)里也有这字。”英语fodder'饲料,粮秣’出自同一个源头(即汉语的秣、波斯语之beda)。日本人称苜蓿为uma-goyaši'马料’,松村任三列举四种:M.sativa:紫苜蓿;M.denticulata:苜蓿;M. lupulina:米粒苜宿;M.minima:小苜蓿。满州语的morxo同样地由morin'马’和orxo'草’构成的。贝烈史奈德说在喀不勒语(Kabul)里Trifolium giganteum叫做sibarga,苜蓿叫做riška。sibarga的意义是三叶植物;si者,“三”也,barga即波斯语之barak、varak,“叶”也;这是伊朗文,而不是梵文。相等的梵文是tripatra或triparṇa。阿富汗文的riška'苜蓿’可能和欧洲的lucerne或阿拉伯语的ratba是同一字。lucerne一词或源自日耳曼人中的鲁给夷Lugii,阿拉伯语ratba或与楼烦*rupan有关(支谶译梵语ro、lo,支谦译rū、rā(pu )为来侯之楼;支谦译la为来侯、来虞之娄)。俄国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种植苜蓿的,是由司卡慈史科夫从中国引进的苜蓿种籽并大力加以推广的。“1864年巴黎出版一篇十六页的短文,是由《东方评论》转载的,标题是《中国紫花苜蓿杂记》,司卡慈史科夫著,此文乃继另一篇波提尔译自汉语关于此草的论述之后所写的。司卡慈史科夫居住北京七年,其后在准噶尔地区任俄国领事。他供给了关于那地区种植苜蓿的可贵的材料。据说这草籽是1840年初次由中国运到俄国,他本人在俄国、里窝尼亚、爱沙尼亚及芬兰各地曾积极传播此草达六年之久。这事情原无可怀疑。但若说俄国在1840年以前未听说此草,我实在不能相信。我们不但在俄语里发现medunka(来自希腊语)与欧洲的l'utserna等苜蓿的名称,而且也发现krasni(红) burkun,lečuxa,lugovoi v'azel(草原之Coronilla)等字;burkún,burundúk指野苜蓿(亦称yúmorki);burunčik指天兰。如果说这些名词都在1840年以后突然发现,而俄国人未曾从欧洲人、伊朗人或土耳其人听到这个有用的植物,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听说苜蓿和种植苜蓿是两码子事。可以确认,俄国在1840年以前并未种植苜蓿。 苜宿,古大宛语buksuk的音译,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国带回紫花苜宿种子。古代所称苜宿专指紫花苜宿。《史记·大宛列传》:“[大宛]俗嗜酒,马嗜苜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宿、蒲陶(即葡萄)肥饶地。”现亦作苜宿属(Medicago)紫花苜宿、南苜宿等的统称。《汉书·西域传》作“目宿”。又称木粟、牧宿、怀风、光风草、连枝草。为马牛等饲料及绿肥作物,也可入药,其嫩茎叶可当蔬菜。苕tiáo定萧,越南语điêu、điều,汉语普通话今读sháo。支谶译dev为调(定萧、定啸、知尤)。《辞源》“㈠草名。1.又名陵苕、凌霄、紫葳。《诗·小雅·苕之华》:'苕之华,芸其黄矣。’2.又名翘饶、柱夫、摇车、紫云英。蔬用,作绿肥及饲料。《诗·陈风·防有鹊巢》:'防有鹊巢,邛有旨苕。’疏:'苕,苕饶也。幽州人谓翘饶,蔓生,茎如劳豆而细,叶似蒺藜而青,其茎叶绿色可生食,如小豆藿也。’㈡芦苇的花。本作'芀’。人取之为帚,曰苕帚。”《说文解字·艸部》:“芀,苇华也。从艸刀声。”刀dāo端豪,越南语đao。牟融译dā为大(定箇、定泰)、支谶译为头(定侯)、康孟祥、竺大力译为达(定曷、透曷、透霁)。《汉书·西域传》译Kabul为“高附”、高(见豪)对译Ka,仿此,大宛之大可译为芀(定萧)。《辞海》“①苇花,可作苕帚。②草名,也叫凌霄、紫葳。《尔雅·释草》:'苕,凌苕,黄华蔈,白华茇’”《说文解字·艸部》:“苕,艸也。从艸召声。”《说文解字·艸部》未收录苜字。苕子(Vicia spp.),豆科,一二年草本。中国有近30种,多为野生。用作绿肥和饲草栽培的主要有3种:⑴毛叶苕子(V.villosa)。又名'长柔毛野豌豆’。茎四棱形,密被长柔毛。总状花序,花蓝紫色。耐寒、耐旱,不耐热。原产欧洲;主要在长江以北及西北各省栽培。⑵光叶苕子。与毛叶苕子同种,半冬性。茎被疏毛。花紫红色。抗寒性差。多在长江以北各省种植。⑶蓝花苕子(V.cracca)。又名'广布野豌豆’。蔓生,无毛。花蓝紫色。荚果光滑。耐旱、耐瘠,不耐寒。原产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分布于西南及长江以南。豆dòu定候,豆类植物,古称菽,自汉以后称豆。越南语đậu。菽shū审屋'豆类的总称’,越南语thúc。《本草》苜宿一名牧宿,谓其宿根自生可饲牧牛马也。英语苜宿lucerne;alfalfa。安世高译(v)pat、pal和pad为钵(帮末)、译(v)pat为越(于月、匣末)、译bhad为跋(并末),支谶译bar和prapt为钵(帮末)、译var为越和拔(帮末)、译vara、vart、rāt和(v)vat为越(于月、匣末)、译(v)pat为拔(帮末)、译bhad为軷(并末、泰)和颰(bá并末、帮月)、译mat为跋(并末)、译mahā为末(明末),康僧会译mal为末(明末)、译(v)pāt为越(于月、匣末)、译pakṣ[tʂ']为钵(帮末),支谦译hul为越(于月、匣末)、译pāt为钵(帮末)、译bat为颰(bá并末、帮月)、译bhad和(v)vat为拔(帮末)、译mat为末(明末),昙果译(v)pāt为拔(帮末),康孟祥、竺大力译vas为越(于月、匣末)秣mò明末'㈠饲料。㈡喂养’《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毛传:“秣,养也。”“①牲口的饲料。②以粟米喂马。”秣陵在今江苏江宁县,楚威王以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号曰金陵;秦始皇改为秣陵。马(阳性名词),古英语mearh'’,古弗里斯兰语mar,古高德语marh、marah,古北欧语marr;母马,古英语mere、变体miere、mȳre,古弗里斯兰语merie,古撒克逊语meria,古高德语meriha,古北欧语merr。原始凯尔特语,马*markos、母马*markā;马,早期爱尔兰语和盖尔语marc,古威尔士语march,康瓦尔语margh、march,不列颠语marh。支谦译hul为越(于月、匣末)、译pāt、pad为钵(帮末)、译bat为颰(bá并末、帮月)、译bhad和(v)vat为拔(帮末)、译mat为末(明末) 【这是张戈19631203(本人)2014年8月4日修改百度百科词条“秣”所用的底稿】


上一篇:诗词丨惟愿一切皆尽意,闲看流云淡看花
下一篇:形容早春的古诗句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