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8月10日,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的毛泽东雕塑终于竣工了!
这座凝聚了工作人员心血和汗水的雕塑,从大稿到设计,从样稿到雕塑工作,从运输到归位,历时近一年。
却没想到,有专家提出拆除。
这个时候,毛主席纪念堂雕刻创作主任韩福裕表示反对。
那么,为什么专家要提出拆除?韩福裕的反对意见有用吗?最后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这都是因为这座毛泽东雕塑设计的是毛泽东双腿交叉坐着的姿态,而这座雕塑背后,则是大山大河的背景,专家认为,这样的姿态无法显示出毛泽东的威严,和背景也并不和谐,提出拆除重建的想法。
专家组认为,可以把毛泽东雕塑设计成双腿并坐的造型,既可以显示出毛主席的威严,又和背景相得益彰。
韩福裕表示反对,则是基于这三点原因。
一是毛泽东雕塑费时费力,从设计到雕塑归位,历时近一年。这个过程中,有无数工作人员的心血,是众多雕塑家的奉献。不少设计员、学者、雕塑家加班加点的工作,甚至24小时吃住在办公室,有些人甚至生病也坚守在岗位。
二是这座毛泽东雕塑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爱。1976年决定建造毛泽东雕像的时候,设计人员花了无数样稿,却怎么也画不出满意的稿件。最终,专家组向全国各地的雕塑从业人员征集创意,希望从人民群众中取得灵感。稿件还经过了专家组、学生、雕塑家的评价,才选出了这个全国人民都满意的稿件。
三是这座毛泽东雕塑已经在纪念堂矗立一阵子了,有很多劳动人民都来瞻仰过。现在拆除,恐怕会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猜忌,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韩福裕和无数劳动人民一样,对毛泽东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这座凝聚着人民群众感情的雕塑,他实在无法狠下心来拆。
争执不下中,突然,韩福裕灵光一闪。
他想起了毛泽东的诗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为什么不在毛泽东雕塑腿部下面,摆上鲜花呢?这样既可以让来人民纪念堂的群众把目光凝聚在毛泽东的上半身,也和背后大山大河的背景相得益彰,突出了毛泽东的亲和、接地气。
韩福裕这个想法取得了大家伙的一致认同,最终,这尊重达七吨,高达3.5米的雕像没有被拆除,而是摆上了许多盆鲜花。
无数人民群众前来瞻仰毛泽东主席,这座雕像,代表了人民群众对主席的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