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孙中山临终前,指着夫人宋庆龄留下遗言: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去世的前一天,北京协和医院向孙中山妻子宋庆龄下达病危通知。

此时,躺在病床上的孙中山似乎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看不到全国统一,革命胜利的那天了。

悲伤之余,孙中山看着簇拥在病床前的宋庆龄、宋子文、孔祥熙等人,觉得是时候应该交代自己的身后事了,如此方能安心离开。

“廖仲恺夫人……”此时因病痛的折磨已变得很是虚弱的孙中山艰难地朝着廖仲恺夫人何香凝所在方向呼喊着,听到孙中山呼喊的何香凝赶紧擦拭着脸上的泪水,小跑到病床前。

看着被病痛折磨得无比憔悴的孙中山,刚才勉强忍住哭泣的何香凝,她的眼泪再次不由自主地眼中夺眶而出,小声地抽泣着,然后带着哭声断断续续地说道:“孙先生……我在这……”

看到何香凝来到自己床前,孙中山强撑精神,虚弱地说道:“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

孙中山先生反复念叨着这10个字。

10个字的意思很简单,却饱含着孙中山对夫人宋庆龄的深情。

孙中山不惧死亡,除了遗憾不能亲眼看到国家统一、革命胜利的那一天,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夫人宋庆龄,他害怕自己死后,宋庆龄会因为没有自己的子嗣而被轻视,被慢待。

所以,孙中山这才叫来何香凝,跟她交代跟宋庆龄有关的遗言。

孙中山为什么要找何香凝?

其一、何香凝和宋庆龄是惺惺相惜、同心同德的好朋友,她们的友情被称作“菊石之谊”。

宋庆龄与她的感情要比跟自己大姐宋霭龄的感情还要深厚,因为何香凝要比宋庆龄大15岁的关系,何香凝一直把宋庆龄当作自己亲妹妹看待。

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她都给予宋庆龄无微不至的照顾,陪着她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带着她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因此把宋庆龄托付给她,无疑最合适。

其二、何香凝的丈夫廖仲恺是**元老,也是孙中山指定的党务负责人。

在孙中山看来,即使他离开人世了,廖仲恺未来在**内的地位也绝对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宋庆龄。

孙中山让何香凝帮忙照顾宋庆龄,实际上也是在变相地告诉廖仲恺,希望他能在自己死后照拂宋庆龄一二。

当然,孙中山告诉何香凝“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实际上也是在告诉簇拥在他身边的宋子文、孔祥熙等人,希望他们在自己死后,不要因宋庆龄没有子嗣就轻视、慢待她。

听到孙中山的嘱托,何香凝泪流满面,她明白孙中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宋庆龄,为免孙中山担心,她赶紧说道:

“先生,我跟在您身边二十多年,同受甘苦,万一先生病不能痊,我们当尽力保护夫人。”

接着,何香凝又坚定地说道:

“我虽然知识、能力都很薄弱,但总算能够亲受先生三民主义的教训,我有一份力量,必定尽力宣传。”

得到何香凝的保证,孙中山眼含热泪,强撑病躯,抬起颤巍巍的手,握住何香凝的手,动容地说道:

“那么,我感谢你。”

之后,孙中山又转头跟宋子文、孔祥熙等人交代了一些身后事……

“精诚笃爱,风雨十年”,孙中山和宋庆龄的感情,亲密无间的革命友谊,是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风雨同舟的患难之情。

他们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的真挚,那么的牢固,那么的让人羡慕。

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一次见面是在1894年,这一年孙中山28岁,宋庆龄1岁。

宋庆龄会与宋庆龄见面,全因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

宋嘉树,近代有名的实业家,他原不姓宋,姓韩,后因家境贫困,随宋姓堂舅赴美洲古巴谋生,遂改姓宋。1886年,宋嘉树回国,靠着为教会印刷圣经赚取人生第一桶金,发家致富。

有了第一桶金后,宋嘉树开始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印刷厂,大量印刷《圣经》赚钱,有了足够的资本后,他又开始兼做进口机械的代理商,成为中国上海最早的一批买办商人之一。

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宋嘉树赚到了巨额财富,积累起了五六十万两白银,要知道当时几百两白银就能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可见其财富之巨。

成为大富商后,宋嘉树并没有把财富用在个人享受上,穷苦出身的他,十分清楚中国劳苦大众现在过着怎样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穷苦生活。

几十年与外国人打交道,也让他深刻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与无能,及帝国主义的丑陋嘴脸。

他渴望有一个人能站出来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带领中国劳苦大众摆脱封建统治,驱逐帝国主义,然后走向繁荣昌盛。

也就是在这时,他认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

1894年夏,孙中山北上,途经上海,与宋嘉树相识,志同道合的两人一见如故,宋被孙的义举折服,也被其革命主张深深吸引,从此他便追随孙中山,成为坚定的反清革命志士。

宋嘉树把自己大部分资金都用来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并积极协助孙中山筹建中国同盟会,为国民革命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也就是在孙中山与宋嘉树结识的这一年,孙中山见到了才刚刚1岁的宋庆龄。

因为宋嘉树对孙中山的钦佩,且宋嘉树也是中国同盟会会员,所以宋庆龄从小就知道孙中山,知道他是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对他很是崇拜。

也因为崇拜的关系,再加上父亲的言传身教,及对革命的耳濡目染,宋庆龄自幼心向革命,梦想着能追随孙中山,成为一名英勇的革命战士。

1913年,宋庆龄在美国大学毕业,后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踏上了回国之路,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中,为中国,为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这一年她20岁。

新西兰作家艾黎曾经这样赞美宋庆龄:

“在她那秀丽文雅的外表下,包容着一颗钢铁般坚强的心。”

当时,以宋家的财富,宋庆龄完全可以在很是安全的美国过着无比舒适的生活,但是她没有,她的心中始终坚定着一个目标:

追随孙中山先生一起革命,一起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奋斗终生。

归国途中她经过日本,拜会了早已崇敬许久的孙中山先生,后她代替大姐宋霭龄成为孙中山的英文秘书。

之后,两人就在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直至后来成为相伴一生的革命伴侣。

晚年的宋庆龄,她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曾这样回答她与孙中山的相恋过程:

“我当时并不是爱上孙博士,是出于少女罗曼蒂克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所以我很想陪在他身边帮助他。”

由相识、相知,到相恋,这段路程对孙中山和宋庆龄来说并不漫长,也并不艰难,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陷入困境和危险之中:

一方面,袁世凯上台后,明目张胆地投靠帝国主义,加紧谋划复辟帝制,不遗余力打击革命力量,并派遣大量刺客,谋害革命党人。

另一方面,在袁世凯的血腥打击下,许多革命党人或意志消沉,或投降分裂,致使孙中山组织领导的反袁活动,几乎陷入绝境。

双重打击下,孙中山一筹莫展,极度苦闷,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中国革命又将走向何方。

就在孙中山处于危险的时刻,宋庆龄勇敢地站了出来,坚定地陪在孙中山的身边,与他一起面对所有的艰难险阻。

担任孙中山英文秘书期间,她积极地帮助孙中山工作,每天很早她便起来工作,不是整理文件,处理东西方各国爱国侨胞和祖国各地发来的函电,就是在为孙中山提供急需的资料。

那段时间,宋庆龄从早忙到黑,从日出忙到日落,很少有时间能休息。

在宋庆龄的帮助下,孙中山得以更有信心,更从容地面对各种难题。

孙中山得到了宋庆龄的很多帮助,而宋庆龄也从孙中山的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对祖国和人民炽热的爱,对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抱负,以及冷静的头脑和聪明的智慧。

随着时间的逝去,孙中山和宋庆龄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最终,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和宋庆龄这对从艰苦的革命斗争中走来的恋人,在日本东京结为相依一生的革命伴侣,这一刻他们无疑是最幸福的。

这一年,孙中山先生49岁,宋庆龄22岁。

婚礼前,孙中山和宋庆龄在东京街头的一家照相馆拍摄一张结婚照。

照片中,孙中山和宋庆龄肩并肩地站在一起,直视着前方,两人的眼神都很是坚定。

婚礼照片中的两人的身上,除了可以看到正常情侣之间的那种甜蜜与恩爱,更是可以看到只有在革命伴侣身上才能看到的那种果敢、坚毅。

1916年3月,孙中山和宋庆龄自日本返回中国上海。

自此以后将近10年中,孙中山继续领导革命,期间数度蛰居上海,著书立说,或开赴广州,主持政务。

而在此过程中,成为孙夫人的宋庆龄,除了以夫人的身份继续担任秘书工作,协助孙中山开展革命工作,还承担起了照顾孙中山日常生活的责任。

“她辉煌的头脑,充实了她丈夫的头脑,完全了他更伟大的人格。”宋庆龄对孙中山而言,除了是生活上的贤惠妻子,更是他工作中的得力帮手。

回到中国组织领导革命的孙中山,10余年间曾几度受挫,甚至是被逼辞职,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宋庆龄从未离开孙中山的身边。

她一直陪伴在孙中山左右,照顾着他,开导着他,鼓励着他,陪着他跨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可以这么说,孙中山能在一次又一次挫折中重新站起来,宋庆龄居功至伟。

第一次护法战争失败后,看清南方军阀和政客的无耻嘴脸后,孙中山愤然辞去大元帅职务,蛰居上海。

孙中山虽然认清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并愤然辞职,但他心中对革命从未放弃,仍然十分坚定,然而眼见革命连连受挫,孙中山一时间也是悲愤交加,陷入绝望,不知该何去何从。

此时,宋庆龄一直不离孙中山左右,全力以赴地支持他,在生活上悉心照顾他,在精神上时刻鼓励他,给予了失意的他莫大的慰藉。

历史证明,孙中山和宋庆龄两人携手并进时,是“能够成就他们分居时所不能成就的事业。”

1920年11月25日,宋庆龄随同孙中山离开上海重返广州,恢复军政府工作。

次年4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正式政府,总统府设在广州越秀山。5月5日,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0月2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计划北伐。

此时,宋庆龄则在后方积极配合孙中山的北伐行动,发动妇女组织“出征军人慰劳会”,慰问北伐将士,同时动员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购买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等支援前线北伐。

然而,正当北伐军顺利进军的时候,孙中山亲自提拔起来的陈炯明却在后方密谋反叛。

1922年5月18日,陈炯明命其部下率重兵乘虚潜入广州,并包围总统府,意欲控制整个广州,自立门户。

孙中山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愤怒,为免大本营广州被夺,他连夜带着宋庆龄赶回广州。

这时,由于国民革命军的主力都在前线作战,无法直接动用武力镇压陈炯明叛乱,所以孙中山采取了安抚的策略,希望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陈炯明主动命令部队撤出广州城。

6月12日,孙中山在广州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表示自己已经知晓陈炯明的所作所为,但是本着为革命大局考虑,不希望自己人打自己人,所以希望陈炯明部能退回东江原防。

然而,孙中山的好言相劝没有让陈炯明幡然悔悟。

早已被权力蒙蔽双眼的陈炯明根本就不听孙中山,叛乱迹象越来越明显且行事越来越猖獗,数名支持孙中山的广州政府要员,及华侨被杀,一时间广州人心惶惶。

15日晚,陈炯明最终按捺不住内心蠢蠢欲动的野心,正式举兵反叛,率部包围广州总统府。孙中山得知陈炯明叛变的确切消息后,十分伤心,“悲愤得欲以身殉职。”

次日凌晨两点,孙中山得到秘密报告,得知陈即将率部向总统府发起进攻,

危急情况下,孙中山决定和宋庆龄先暂时撤离总统府,待到安全的地方再计划平叛之时。

然而,此时的宋庆龄却并不同意跟着孙中山撤离总统府,当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仅仅只是因为宋庆龄顾全大局,她认为若同孙中山一同行动,很容易被陈炯明叛军发现。

因此,她坚决表示要留下来掩护孙中山先行撤退,因为只要她留在总统府,叛军就不会认为孙中山撤退,这样他们只会加紧进攻总统府而忽视外围的控制,如此孙中山就能顺利撤出。

对于宋庆龄留守总统府的决定,起初孙中山是坚决不同意的,他不想自己深爱的妻子身犯险,但是宋庆龄却坚决要留在总统府,她要十分坚定的语气说道:

“中国可没有我,但绝对不可没有你!”

最终,孙中山因阻挡不住宋庆龄的决心,只得同意她留守总统府,自己先行撤离。

撤退之时,还是担心宋庆龄安全的孙中山,不顾宋庆龄的反对,命令50名卫士留守总统府保护宋庆龄的安全。

之后,孙中山在卫士的保护下,两次避过叛军耳目,有惊无险到达黄埔永丰舰上,按事先约定,永丰舰鸣炮三响,向留守总统府的宋庆龄和卫士表明自己以安全抵达永丰舰。

得到孙中山安全撤离的消息后,留守总统府的宋庆龄也随即开始准备撤离。在此期间,不知孙中山已经撤离的陈炯明部为尽快攻克总统府,更加疯狂地朝着总统府进攻。

总统府的卫士凭借着地利优势,武器装备优势,再加上卫士个个英勇无畏,悍不畏死,所以任凭陈炯明部如何进攻,都不能越过防线半步。

之后,在得知孙中山已经安全撤离到永丰舰后,卫士就掩护着宋庆龄撤离。

最后,在卫士的护卫下,宋庆龄顺利撤出总统府,然而不幸的是,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宋庆龄肚中的孩子却没能保住,此后宋庆龄再未有孕。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真的失去了很多,孙中山积劳成疾,宋庆龄更是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去世前,孙中山除了嘱咐何香凝:“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还签署了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致苏俄遗书》在内的三个文件。

在《国事遗嘱》中,孙中山这样说道:“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并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悲痛万分,几度想要追随先生而去。

1927年,为了进一步探求革命道路,实现孙中山的遗愿,宋庆龄赴苏联访问。

在这期间,宋庆龄积极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反帝活动,并曾在1927年和1929年两次当选国际反帝同盟名誉主席,之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回到中国,为抗战奔走呼号,呼吁中国人团结起来,抵御外侮。

1932年12月,宋庆龄与蔡元培、鲁迅等人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以自己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崇高威望,通过广泛的社会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斗争,营救了一大批革命志士。

全面抗战爆发后,宋庆龄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向海外华侨和国际社会宣传抗战的真实情况,并向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募集了大量资金、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支援抗战。

与此同时,宋庆龄也利用自己的关系,将很多我党急需的药品等物资送往根据地。

她还组织国际医疗队到根据地工作,斯诺、白求恩、柯棣华、马海德、哈立逊等记者和医生都是经她的安排进入根据地的。

解放战争爆发后,宋庆龄虽身处**反动派统治腹地,却仍冒险生命危险,为我党募集大批医药物资,支援我党的解放事业,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特殊的功勋。

宋庆龄对我党的帮助,我党也从未忘记。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曾专程拜谢宋庆龄:

“我无法告诉您,这一切对我们的帮助有多大。”

周恩来也称她为“国之瑰宝”。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先后担任新中国副主席、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等职。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

宋庆龄去世后,党中央遵照她的遗,把她的骨灰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她父母陵墓的东侧,并为她立碑铭文以表纪念,高度盛赞宋庆龄是:

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

作为孙中学生、战友和妻子的宋庆龄,她终其一生,一直“志先生之志,行先生之行”。

即使是在孙中辞世之后,宋庆龄也始终矢志不渝地按照孙中山指引的方向前进。

她用无比坚定的脚步一步一步昂首阔步地践行着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口号,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宋庆龄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一定会铭记于心。


上一篇:林彪元帅麾下四虎,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谁才是真正的第一王牌?
下一篇:顾顺章邀请陈赓来自己家一趟,事后陈赓断言:他肯定会叛变革命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