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皇帝曾于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四十九年(1784)六次巡幸江南,他去了江宁府(今南京市)、苏州府、杭州府、扬州府和浙江海宁等地,沿途浏览了众多名胜古迹,修建六四十余处行宫。他拜谒孔庙、蠲赋恩赏、巡视河工、观民察吏、加恩士绅、培植士族、阅兵祭陵。咱们以乾隆三十年南巡为主线,沿着乾隆皇帝的脚步,从直隶省卢沟桥出发,直至浙江绍兴兰亭,看看他都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
乾隆六下江南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
三十八、常州府、舣舟亭、政成桥大营
乾隆南巡第三十八天程途(《钦定南巡盛典》插图)自三义阁大营起,七里青阳铺;二十二里吕城镇;六里三板桥,系常州府武进县界;二十三里奔牛镇;五里叶家村;十一里西埠汛;六里毘陵驿;三里洪涛庵,係常州府阳湖县界;四里舣舟亭;二里政成桥大营,计程八十九里。圣驾幸常州府城,自西埠汛马头登岸,入朝京西门,出通吴东门至舣舟亭登舟,计程十里。十六年、二十二年,又于叶家村恭设大营驻跸。——摘自《南巡盛典》
南巡第三十八天 驻跸政成桥大营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高宗南巡第38天, 二月二十三日清高宗弘历离开三义阁大营,经青阳铺、吕城镇、三板桥,进入常州府武进县界;又过奔牛镇、叶家村,在西埠汛码头弃舟登岸,入常州府城西门朝京门,略事休息后,出东门通吴门在舣舟亭登舟继续前行,御舟在政成桥大营驻跸。
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二月十八日,从三义阁大营出发,在叶家村大营驻跸。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 二月十五日,从三义阁大营出发,在叶家村大营驻跸。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 二月十九日,从三义阁大营出发,在政成桥大营驻跸。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二月二十一日,从三义阁大营出发,在政成桥大营驻跸。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三月初四,从三义阁大营出发,在政成桥大营驻跸。
常州府城(《南巡盛典》插图节选)常州府的城府(今常州市天宁区、钟楼区)范围北起关河,南至京杭运河,西抵大观楼,东达舣舟亭,常州府城由以城廓、城垣为标志的内子城、外子城、罗城、新城历经各朝代不断演变而来,内有造型严谨的城门、箭楼、瓮城、鼓楼、钟楼;常州府有六座城门,西为“朝京门”;东为“通吴门”;北为“青山门”、“政和门”;南为“广化门”、“德安门”。另外还有不同形制的石拱桥、条石桥、石板桥、三孔桥、木板桥;有各种民居天井、进式;有常州府署、常州府第、寺庙、庵堂;有舟船、码头、水关、园林;还有半山亭、龙城书院、常州府学、大成殿、三吴第一大观楼、崇法寺、落心亭、忠义祠。常州府历史上被称为“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三吴重镇”等,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舣舟亭(《南巡盛典》插图) 舣舟亭在常州府东门外,宋苏轼常击舟于此,后人因以名。亭地多古木,土阜蜿蜒,杂植花竹,为御舟经行之地。绅士恭构数椽以备 临御。亭右冈嵐洞壑起伏绵亘,下有蘓轼洗砚池,形如半圭,水槛风廊渌波半畆,亦觉天光云影共徘徊也。 乾隆丁丑(二十二年1757)御书额曰“玉局风流”。 ——摘自《南巡盛典》 舣舟亭在常州府城东南,宋苏轼常击舟于此,后人因以名。亭地多古木,土阜蜿蜒,杂植花竹,为御舟经行之地。绅士恭构数椽以备临御。舣舟亭在常州市延陵东路南侧京杭大运河畔,东坡公园内。舣舟亭始建于南宋,为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常州时泊舟登岸处,东坡终老后,后人建亭纪念。
舣舟亭三面环水,临运河而筑,小巧玲珑,布局得体,东有厅堂、西有土山凉亭、南有假山和乾隆碑廊、北有盆景园,中间还有造型奇特的龙亭,亭榭结合,浑然一体。经过碑廊则有“洗砚池”静卧假山湖石之间,舣舟亭飞檐翘角,气势恢宏,临运河而立。
亭子历经沧桑,几度重修,亭子,四角双檐飞甍九脊,饰有精美砖雕和木雕,亭顶有二龙戏珠,还有苍松仙鹤,神龙游鱼等图案,古雅精致,煞是好看。还新增抱月堂、御码头、半月岛等,曲廊流水,林木蔚秀,发展成常州著名的游览胜地——舣舟亭公园。现为常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政成桥始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横跨京杭大运河。在通吴门外。因桥南为明兵部侍郎白昂子孙聚居地,又因桥靠近白家祠堂,又改称白家桥。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清乾隆元年(1736年)两次重建;清道光四年(1824年)及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民国五年,该桥已近危殆,塌落在即。天宁寺冶开僧捐资重建,桥址东移40余丈,民国6年1月30日筑坝开工,5月竣工。1984年结合大运河整治,该桥拆除,原址新建立交桥。乾隆驻跸的政成桥大营就在白家桥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