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考(一)
易律夫撰
“王”字很特别。王,在人们眼里,自然是很尊贵威严的。尤其是在封建世袭帝制社会,“王”就是天子、皇帝、帝王、君王的代名词,黎民百姓臣仆属官对王权的崇拜是无以复加的。自从3700年前,夏启褫除亘古传承的原始禅让选举开明政治以后,首先称“王”,实行王制。其世袭帝制家天下、王权集权与民众隔若天河,天壤之别。而夏开始的城邑屯民奴隶行为、国家层级管理密如铁网,致使广大老百姓就象王权的瓮中之鳖,任人宰割。而3700年的王朝世袭帝制统治,天子独尊、一句等于一万句、臣民惟有山呼“万岁”,活灵灵地演绎着一部羞耻的王权史。那种个人自主独立、创新发展则被视为异类,依赖等待逆来顺受成为民族惯性。直到中国世袭帝制在清王朝的彻底倒台,人们才具有了一定的自由思想自由实践的广阔空间。而任何王权世袭帝制行为,在现代人类社会已没有它作威作福的余地。尤其是在今天国际社会网络高科技时代,人们的权力保护意识自由民主思想已大大提高。可以说,王朝皇帝的家天下世袭帝制,其独裁专制,横征暴敛,对内残酷镇压、对外疯狂掠夺等,已为全体中国人民所抛弃,也为国际社会所不容。
考究历代帝王、皇帝、天子、君王等的本质,王是其主干。而战国诸子赋予“王”以“王道”,尤其是汉儒董仲舒辈“天人合一”思想,则是王朝世袭帝制的理论基础。其实,就古“王”字根源说,其初并非皇帝、帝王。而是“玉”,金玉之类的物品,古“玉”字就是今天的“王”字;或是“大一”,也就是“太一”、“太极”,仅是古人的一种自然观、世界观。
王,古文字为“亼”“A?”。而今天的“王”字,和古“玉”字完全相同。其具体历史变化如下图:
图附后:古“王”字变化图览(中国百度网)
从上图看,甲骨文“王”字初为“大一”,其存在一点差异,仅是书写契刻者的习惯问题。而大一,意思很清楚。战国《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汉辑《礼记·礼运》谈“大一”,“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唐孔颖达《疏》:“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清孙希旦《集解》:“大者,极至之名;一者,不贰之意。大一者,上天之载,纯一不贰,而为礼之至极者也。”这里的“大一”,显然是“太一”。 《庄子.天下篇》认为是“太一”,说“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吕氏春秋.大乐》也认为是“太一”,云“太一出二仪,二仪出阴阳”,并说“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说“天神贵者太一。”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注说“太一”即“泰一”,“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唐刘伯庄《史记》《注》云“泰一,天神最尊贵者也。”《太平御览》引《五经通义》“天皇大帝亦曰太一。”按:太一,泰壹,即东皇太一或古泰壹氏。而《列子.天瑞》更认为是“大一”“太极”就是“太易”,云“太易者,未见气也。”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第一》也认为是“太易”,云“天地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气形之始,谓之太始。形质有变,谓之太素。”还有认为是“混沌”“盘古”。“混沌”即“浑沌”,《庄子.应帝王》云“中央之帝曰浑沌。”“盘古”即“盘古开天地”,宋《路史·前纪一》罗苹注:“昔二气未分,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南梁任昉《述异记》云:“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阴阳之始也。”古《易经》则从研究自然天象规律出发,认为世界万物的根本是“太极”。“太极”一词,最初出处是《庄子 .大宗师》“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但作为宇宙根本的意义,则是《易传.系辞》里出现的。《易传.系辞》云“易有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直接贯穿了从自然界到人伦社会的繁荣发展。”按照《易传·系辞》的句意,是作者对整个宇宙规律生成的解说。其义相当于上面的“太一”“大一”“泰一”“太易”“太初”以及“混沌”(浑沌)“盘古”等,都是对不可理解的自然界整体的文辞解释。但“太极”的解释要具体些,影响要大些。尤其是在“易学”领域,欲从哲学理论上理解《易经》道理,离不开对“太极”一词原义的剖析。而汉虞翻《易注》也认为“太极,太一也。”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更进一步认为“大一”“太极”与“太一”“太易”“太初”等,其表现意义是等同的,他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合为一,即太初、太一也。”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易经》将“太极”书写成“大恒”,亦似与《礼记》之“大一”同一系列。
当然,从象形字看,王字“大一”即“大”字下一横,可以理解为“行动着的人”,人在地上。表现受地利制约,商王朝也重视“土地”,或继承了夏王朝“社”即郊祀的特点。商王朝中期,除“大”下一横外,“大”上又加了一横,表现受天时制约,或重视天时。到了商末殷王朝,王字变成了“斧钺”,变成了“干”字下一横,表现了“王”从天时地利转向对人的征服。也许是巧合,“王”字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天地人合一”变化。还也许是巧合,秦王朝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王”字变成了古“玉”字,一直到魏晋楷书裁定的今天形式“王”字。而古“玉”字的正式“王”字形式,被加了一点,退出“王”位。“玉”字或在战国诸子就存在了的,秦隶统一文字,将正儿八经的“一贯为三”的古“玉”字,在“王”字上加了一点,变成今天的“玉”字。古玉不存在了,变成一块破碎的玉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社会变得形势复杂、人心难测,古物权变成人权,民权变成王权,人人争夺权力,个个向往霸道强权。人类赖以生存复杂的物质生产却不受重视,掠夺战争频发,和谐罕觏,这或是战国的历史环境。而“玉”的出现,或表现古人从外在天地转向人自身。大概也说明逸史说的天皇地皇人皇,是根据人的认识史而来的,并非完全的空穴来风。而人皇的“人”字,说明行动的人是“大”,也是发展。“大”古音“太”,“太”同“泰”,故“大一”为“太一”,太一为泰壹。泰壹就是人皇、泰皇。传说泰壹氏“授书于黄帝、老子”,或是说泰壹是比仓颉还早的字祖。而不三不四的“泰”即“秦”字,或许就是秦始皇实行人治法治的人皇氏法则的依据吧?
根据史载,古文字的“皇帝”均与玉有关,也象今天的“王”字本是古“玉”字一样。只是今“王”字变成古“玉”字,完成“一贵三”的今“王”字华丽转身,有点勉强,是秦隶人为的。而中国古代赋予帝王绝对权威的是“皇”,而不是“王”,尽管古“王”字形式也不是现在的“王”。虽然王、皇音同,在楚方楚地甚至完全相同,其意义也大同小异,但皇早于王则是事实。据说最早的史(传说)是“三皇”,即燧皇、羲皇、女皇。接着是“五帝”,即黄帝、炎帝、尧帝、舜帝、禹帝。当然,这都是后人加上去的,我们不能以此为凭。但是按照皇、帝的顺序和我们平常的惯称,应该不会完全不实。而既然“皇”在先,“帝”在后,则“皇”重于帝。“皇”本为“大”“煌”“光”,是一种玉,确切说是一种白玉,古有“白璧为贵”的说法。《诗经》有《皇矣》篇。至于“帝”,则是“蒂”,一种结玉之带柄,与“皇”(玉之煌光)是相连用的。只是说明“黄帝”此时期的玉已是进过雕琢的,也很精贵。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比如“和氏璧”,就价值连城。故如果说“皇”尚是自然美的话,“帝”则发展到人格美。所以大史学家司马迁就将“黄帝”放在《史记》首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非贸然撰著。因为“黄帝”,本“璜蒂”,是一种偏黄色的玉戴钩。既有“璜”的玉器,又有“蒂”的结带装饰。而“蒂”还有柄的意思,既好自己把玩,又能出示,予人观瞻。而“玉”的本性就是宣传明耀,否则就怀才不遇,不为其艳。尤其是自己时刻把玩,金屋藏娇,方知其温润。如果深藏不露,那么瑕可掩瑜,玉不成器,皇不明,帝不宝,就不能万邦来仪,兆民向往。尤其是不能产生秦汉时期“天地人合一”的王权威权。
当然,由于古文字的传承性,“王”逐步包含了皇、帝字的某种意义。到了秦汉,由于不规则“王”字变成了古“玉”字的规则“王”字,皇、帝、王的意义已完全相符。而认真考量起来,“天人合一”的“王”字,在汉以来的御用文人精心打造下,还具有一整套完整的哲学说教。所以,王要兴旺发达,方显帝王威权;王要大胆实践,方有功勋铭世。而威权不到,功勋不达,则无“王”矣!
古“王”字历史叠变图(中国百度网)
易律夫撰于公元2022年10月18日农历壬寅季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