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期之,欲得愈分。二十二、飘逸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
高人惠中,令色氤氲。御风蓬叶,泛彼无垠。
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期之,欲得愈分。
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某些长时间思考的问题,在某个轻松自在根本没有去刻意思考什么的时候,感悟突如其来,一时如泉水汩汩而出,但刹那间又似欲逝去,此时若想集中精神去抓住它,便会发现越用力反而会离的越远,因为精神的本性是超脱自由的(飘逸不粘滞、点到为止的特点实由此而来),对于实用性和功利性是排斥的,其可以道和之,而不可像工具一样执之。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出飘逸目的性的特点,因为对于复杂艰深的问题,或者说对于事物深层次的本质和真相,没有长时间的有意识地去深入思索,是很难靠偶然的灵感一下梳理清楚的。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接近真相的过程,但事物又往往是不断变化的,人们透过不断变化的事物最终认识到的是其背后的道,但准确来说这只是道的一个片段或侧面,我们一般将之称为相对真理,虽然它是道又不是道,但却有助于我们接近闻见真正的道,此即为“如不可执,如将有闻”。
然而“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道的本体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道会以种种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如声音、形象等,但即使是有着高度抽象和概括能力的人的思维语言也无法将道完全说清楚,此即“道可道,非常道。”这是道隐而难见的一面。另一方面,道又无时无刻不展现在世间万物之中,并体现在人们的思维意识乃至灵魂之中,所以道是至显而至隐的。
故若想在艺术中更好的表现道便不能粘滞于名相(包括种种形象和意象),只有不着名相才能使种种名相为我所用,才能出神入化,隐而之显,显而之隐,处处不着名相又处处不离名相才能得道的本来面目,才算飘逸。
有识者通晓其理,或将以为飘逸可预置心中,期于必得,然心念有所前识便有所定,有所定便难免自设牢笼、粘滞不化,甚至变成按图索骥,以不变求变难免愈求愈远,只有心无定法,与时而化,不得而得,若与道合,才能得真飘逸。此即为“识者期之,欲得愈分。”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飘逸」翻飞入于化境才成其为真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