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 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原文学习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有版本有此几句)恶乎然?然于然 。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 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 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 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 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xù zhù曰:“朝 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 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 谓两行。
导读
人最爱者莫若自己,最难自知者也是自己。由自己角度去认识世界,必然会用自己所知所见所感去度量他人。出于生物天然的自我保护心理,与自己感知冲突者必然判断为非。对于活在物质世界人人皆为生存而战的一员,自是非他本不为错。但是作为高级生物,作为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只有能认识到自己认知局限,生命局限才会更上一层楼。也只有认识到自己的各种局限,才能避免人类社会不必要的各种纷争。南华老仙于《齐物论》苦口婆心,再三阐释的就是人之纷争因何而起,又该如何避免,从而才能逍遥于世间。
以经解经
《道德经》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gòu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齐物论之问1.“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能颠倒顺序吗?2.何谓“天钧”?3.何谓“劳神明为一”?
4.从“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提出目标“一,”到“ 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 知通为一,”再到“劳神明为一 而不知其同也,”南华老仙已经是第五次提到“一”了。
此五处“一”之异同是什么?
5.秦人逄氏有子,少而惠,及壮而有迷罔之疾。闻歌以为哭;视白以为黑;飨香以为朽;尝甘以为苦;行非以为是;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错者焉。杨氏告其父曰:“鲁之君子多术艺,将能已乎,汝奚不访焉?”其父之鲁,过陈,遇老,因告其子之证。
老聃曰:“汝庸知汝子之迷乎?今天下之人皆惑于是非,昏于利害。同疾者多,固莫有觉者。且一身之迷不足倾一家,一家之迷不足倾一乡,一乡之迷不足倾一国,一国之迷不足倾天下。天下尽迷,孰倾之哉?向使天下之人其心尽如汝子,汝则反迷矣。哀乐、声色、臭味、是非,孰能正之?且吾之言未必非迷,而况鲁之君子,迷之邮者,焉能解人之迷哉?荣汝之粮,不若遄归也。”
雅兰读经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 。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 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从“可乎可,不可乎不可”到恢诡谲怪,道通为一”这一大节算是对“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的再次阐释。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这几句是庄子的微言大义,是《齐物论》的点睛之笔,是古今哲人圣贤言人事、天道及其关系的天花板!读懂可悟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至少可以过上道家神仙列子所谓“坐杀”的神仙日子。
列子说:至言去言,至为无为。浅知者所争者末矣。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
言世态人心常偏执自是。
简单说就是,合乎我们心意的就认为对,不合乎我们心意的就认为不对。老话说,心是不可也能可,心非可也不为可。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这个“道”,即“道可道非常道”那个道。
“道”这个“名”呢,就是老聃当年专门为描述那“非常”“超验”之事而“谓之”的。它和“天、命、玄”一样,为我们打开的是宇宙生命之“众妙之门”。描绘的都是些“窈然无际,漠然无分,自运自会”之事。和佛家的“心”一样,只能去实践、体会、感悟,若用文字语言一说,又感觉哪里不对。
庄子把“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放于“可乎可,不可乎不可”之后,这是庄子的微言大义,是《齐物论》的点睛之笔,是古今哲人圣贤言人事、天道及其关系的天花板!读懂可悟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笨一点的至少可以过上道家“坐杀”的神仙日子。
世间事,不乏可之而成者,更有可之而毁,不可而成及不知所以成而成者。道之好恶,孰知其故?
自己认可或不认可的能否被他人、社会所可,也就是自是能否被社会所是,在自己又不在自己。所谓“在自己又不在自己”指的是,自是的,最后能否“成”,还要看此“自是”是否合乎道、合乎大势所趋。因为,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此时此地为此人所可,他时他地,此人又或不可。可与不可,无定是非。
若是此“自是”合乎道,又能投隙抵时,应事无方。那么尽人事待天命效仿愚公移山就好。若是不合乎道,还要强行,就是老聃说的“为奇者”了,最后能否“成”,能否保全性命,就看“天网”是否专门为你露个大窟窿了。
所谓自是非是,自非非非。反之亦然。
“物谓之而然”,“谓之”的意思,祥见本号《庄子·内篇·齐物论》第十次学习(2021修改版)
人类认识世界是需要给万物一个“称谓”、一个“定义或名分”来“指定”某物是“某物”的。也就是说,是需要对世界客观之物“谓之”加以区分的。“谓之”的过程也就是人之所“自是”的过程。
“物谓之而然”,置于“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之后,庄子就是在明示我们,可与不可,成毁是否,皆出于人之自是。谁若能真的信解受持此理,小则是游弋于是非而无心于是非的达人,大则成为超凡脱俗不世出的圣人仙佛!齐物论余下篇章将变得婆婆妈妈啰嗦不堪……
大道周流六虚变动不居,它上下无常,其行于万物,无不成就亦无不毁灭。人心变幻莫测,其对万物可与不可,成毁分合的定义命名,无不出于其对一事一时一地的自是指定。
文句大意
人心变幻莫测,合乎我们心意的就认为对,不合乎我们心意的就认为不对。大道周流六虚变动不居,其行于万物,无不成就亦无不毁灭。对万物可与不可,成毁分合的定义命名,无不出于人之指定。
泰戈尔: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我藏在你心里呢,花呀。
“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这几句让我想起了《列子·黄帝篇》中的一个故事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爱?”
“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
“恶乎然”?
恶乎,疑问代词,意为“何所。”
为何这样认为呢?或者为何认为它是正确的呢?
“然于然”
我心里认为它对(是),它就对(是)了,
“恶乎不然?”
为何认为他不是呢?或为何认为不对呢?
“不然于不然。”
我认为它不对(是),就是不对(是)。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这说的是万物天生需要有与其相宜的生存环境。
“鸲鹆(qú yù)不踰济,橘渡淮为枳”,算是从生物物理角度解释为何“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物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
对于人来说,站在自己角度,自己的立场,都会有自己所见、所知、所是、所非。
文句大意
为何这样认为呢?心里认为他是,他就是。为何认为他不是呢?认为他不是就不是。
万物自有其必然而然之然,自有其必可而可之可。所以,没有一物不然其所然,没有一物不可其所可。
万物为何有这样的特性呢?
为了进一步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下面,老神仙又给我们举了几个例子——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莛,茅草杆。
楹,屋柱。
莛与楹
南华老仙用细小的茅草杆和高大的屋柱比喻大小、作用不同的两个极端。
厉与西施
“厉,”脸上长恶疮的丑八怪;“西施,”战国时代,吴国第一美人。厉与西施比喻外表美丑的两个极端。
南华老仙在这里用“莛与楹,厉与西施”四样事物来说明万物外在的大小长短高下美丑等外在差异。
“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这是对人四种心理情状的描绘。
“恢”,心性豁达。
“诡,wéi”,心胸狭小。
“谲,jú”,矫诈之心。
“怪”,妖异之物。
当或豁达或狭小,或矫诈或妖异之心,与这些大小长短美恶形貌差异之物“与接为构,日以心斗”后,又会发生什么呢?——“可乎可,不可乎不可。”
也就是说,万物大小长短美恶等形貌差异,成了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根源。
万物形貌及内在情状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的自是自得之性情却为一。这就是“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的道理。
文句大意
为了更好的说明白万物自有其必然而然之然,自有其必可而可之可。没有一物不然其所然,没有一物不可其所可的道理,不妨看看细小的草茎和高大的屋柱,丑陋的癞头和美丽的西施,心胸或豁达或狭小,心性或矫诈或妖异等八种物态世情变状。它们形貌及内在情状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的自是自得之性情却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庄子说:“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其”,指的是“道通为一”之“一”。
读这几句,如果还记得“方生”之说,就会发现,庄周讲起道理来,那真是一而再,再而三,比婴孩还婆婆妈妈()。
为了帮助各位更好的理解这句,我们来看一首泰戈尔的小诗——在死的时候,众多合而为一;在生的时候,一化为众多。
分,別也。 ——《说文解字》
造字本义:用刀将物体切成两部分或几部分。
成,就也。从戊,——《说文解字》
造字本义:武力征服,称霸一方。本义只见于古文。
关于成与毁,举个例子
地球人至今发现的最大天然宝石级钻石库里南,重达3106.75克拉(621.35克),这颗巨大钻石的价值和功用只有被切割加工成100多个小钻石后才体现出来。最终所有的库里南钻石都成为了英国皇家财产,其中包括英王皇冠上最闪亮的那颗。
库里南钻石被切割成100份,在库里南角度为“分,”站在一颗颗小库里南角度,比如英王皇冠上那颗则是“成;”所以“分割”原矿库里南就是“成就”小库里南;一颗颗造型不同的小库里南钻石被切割出来了,库里南这颗原矿钻石也就化整为零被“毁”掉了——此为其成也,毁也。站在钻石功用的角度,原矿库里南只有被分割成一颗颗小钻石,才能真的体现钻石的装饰作用。这就是“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的道理。
一个东西站在这个角度是成就,站在对立角度有可能就是毁灭。可见成与毀,和是非产生的原因一样,也是出于只见此而不见彼。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成与毁也同此。
文句大意
此物被分解的过程,也就是彼物形成的过程;彼物形成的过程,也就是此物原有状态被毁掉的过程。若是不站在“此与彼”的角度,而是于用的角度,物之形成与毁掉又能往复通达为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
庄子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读这几句请读者君自动脑补本号第九次学习内容“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老聃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可不可,然不然,达者委而不用,而即寓用于不用之中,故通为一。达者,因而不作,是得道之人。
只有得道之人知道万物本通为一,所以不执己见为必是。不执己见、己是就能不用己是。不用己是才能舍己以物为法,就是前面说的“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也就做到了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寓,寄也。
“庸也者,用也......”
从这里开始,南华老仙给“庸”字做了彻底解读。《中庸》之“庸”和此处“庸”义同。庸不是“庸庸碌碌,”更不是“和稀泥,”“差不多,”“难得糊涂,”而是说一个人得道后——“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唯达者,”“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才具备的高度智慧状态。
南华老仙在这里说,庸就是“用,”就是“通,”就是“达,”就是“得”道了。
只有通了道圣人,达人,通人,才得以摸到这个庸之门。摸到庸之门也就进入《中庸》之门了。
读完《庄子》内七篇,就会知道,我们的道家二号人物庄周,并非近代所理解的“消极避世和主张无用。”而是在延续老子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的乾坤之精神。
“适得而几矣”。
几,近也。——《尔雅》
何谓“适得”?
不强求谓之适。也就是无思无为,绝学绝待之得。这里指人自然而然得道。
做到“适得,”也就是做到了前面所讲“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这就差不多近于道了。
《齐物论》学到这里,各位读者君也应该有几位能“适得而几”了。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到这里,是南华老仙第二次提出“因是”这个概念了。此处“因是已”和“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句同。这里“因是”是依从道,是真是。
老聃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已而,连词,起承前接后作用。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就是不知所以因而自因。这就是道。
做到了前面说的四种“一”做到了“为是不用而寓诸用,”就做到了不知所以因而自因,也就是到了因是非而无是非,循彼我而无彼我,无思无为,绝学绝待的道之境界了。
南华老仙如此反复陈述,到此处才说出这个“道”字。不像我们天天道啊道的,其实一道也不到()。
自古圣人、神仙之道不过是“因事已,已而不知其然”之道,如此而已。合乎道,自然归于一,若是劳心费神勉强要“一”则是自是自见,无异于执着于朝三还是暮四之狙也。
本节文句大意
只有因是非而无是非,循彼我而无彼我的通达得道之人才通晓万物本通为一的道理,所以他们能不用己是,不用己是就能舍己用以物为法。舍己用以物为法就是庸,通,达,得”一体。这样就差不多到了无思无为,绝学绝待不知所以因而自因的境界,这就是道了。
接下来,南华老仙开始讲故事“骂”人了——可以对号入座()
劳神明为一 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xù zhù曰:“朝 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 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 谓两行。
“朝三暮四”这个故事,可谓人尽皆知。《齐物论》就是这个故事的出处。我们一起读——
“劳神明为一 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从“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提出目标“一,”到“ 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 知通为一,”再到这句的“劳神明为一 而不知其同也,”南华老仙已经是第五次提到“一”了。诸位读者君若能品出这五处“一”之异同,就算进入南华老仙妙道之门了。
通达得道之人于一,适得而几。非由心智谋略而得。若功夫、时机不到自然之地,勉强要一齐是非,就是“劳神明为一”这些人不知,道本来就是相同的,这就是朝三。
文句大意
"竭尽心力去求"一,"却不知,道本来就是相同的,这就是"朝三。”
何谓“朝三”?
文句大意
什么是朝三之说?
狙公赋芧曰:“朝 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狙,猴子。狙公,就是耍猴的老头。
芧,音xù、zhù。栎树果实。成玄英:“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
读zhù时,为草名,亦名三棱,荆三棱,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沼泽旁边,茎三角形,高三四尺,外表光泽,中有白穰,柔如藤,可织物,花色浓褐 。
赋,分发。
狙公赋芧曰:“朝 三而暮四。
文句大意
有一天耍猴子的这个老头给猴子分发橡子时说:“明天开始,早晨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
“众狙皆怒。”
文句大意
猴子们一听就不干了,一个个全炸了毛(),就和这老头吵了起来。
猴子们为何一个个炸毛生气了?——因为养猴子老头对猴子们的喂养习惯已成,也就是说猴子们已经适应了老头的喂养习惯,猴子们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猴见猴知()。”
按照习惯,它们认为早上就该吃四升,晚上吃三升。现在早上忽然由四变为三,猴子们就认为老头克扣它们粮草了。喜好被违逆真令猴子们不爽啊。雅兰叹曰:岂止猴,人又何尝不是?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文句大意
老头受不了猴子吵闹,就说:“别吵了,别闹了,还是照旧早晨给四升,晚上给三升。”猴子们都开心了。
从朝三暮四换为朝四暮三,虽然一天喂养的总数七没变,但由于耍猴老头恢复了以前的喂养秩序。也就是说符合了“猴见猴知”——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于是开心了,满意了。
故事说完,下面就是南华老仙的总结了。
“名实 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 谓两行。”
《列子·汤问》:吴楚之国有大木焉,其名为櫾,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愤厥之疾。齐州珍之,渡淮而北而化为枳焉。鸲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矣。地气然也。虽然,形气异也,性钧已,无相易已。生皆全已,分皆足已。吾何以识其巨细?何以识其修短?何以识其同异哉?"
“名实 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对于耍猴老头来说,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他一天要支出的橡子总数并没有变。对于猴子来说,由朝三暮四换为朝四暮三,它既没有少吃,也没多吃。不仅三、四之名没变 ,一天总量草之数七也无损。导致猴子得四而喜,得三而怒,引发是非的原因不过是三与四顺序的变化违逆了猴子的习惯。但是猴子们不会去算这些,而是执于以往的习惯,以早上得四为喜为必是。
在这里我们还看出来,耍猴老头回应猴子喜怒的办法不过是顺应了猴子习惯——因猴子之是。于名于实并没有作任何改变。耍猴人改变喂养习惯也许出于无聊,也许出于其他想法。由于名实并没改变,所以这次改变只是做了一场无用功。还白白惹怒了猴子。
文句大意
虽然名义和实际都没有亏损,但若是以己之喜怒为是为用,此喜怒必然也会被他人所用。此为“名实 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要说的道理。
说一个“喜怒为用”的故事
周宣王之牧正有役人梁鸯者,能养野禽兽,委食于园庭之内,虽虎狼鵰鹗之类,无不柔驯者,雄雌在前,孳尾成群;异类杂居,不相搏噬也。王虑其术终于其身,令毛丘园传之。梁鸯曰:“鸯,贱役也,何术以告尔?惧王之谓隐于尔也,且一言我养虎之法。风顺之则喜,逆之则怒,此有血气者之性也。然喜怒岂妄发哉?皆逆之所犯也。夫食虎者,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碎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之,逆也。然则吾岂敢逆之使怒哉?亦不顺之使喜也。夫喜之复也必怒,怒之复也常喜,皆不中也。今吾心无逆顺者也,则鸟兽之视吾,犹其侪也。故游吾园者,不思高林旷泽;寝吾庭者,不愿深山幽谷,理使然也。——《列子·黄帝篇》
【附译文】
周宣王时负责饲养禽兽的官吏手下有个仆役梁鸯,能够饲养野禽野兽,在园庭中喂养它们,即使是猛虎饿狼、大雕鱼鹰之类,没有不被训养得柔顺的。雌雄禽兽交配繁殖,生育的禽兽成群结队;不同类的禽兽混杂居住在一起,也不互相打-*架伤害。周宣王担心他的技术没有传人,便命令毛丘园向他学习。梁鸯对毛丘园说:“我不过是一个低贱的仆役,有什么技术告诉你?但怕大王说我对你隐瞒,姑且和你谈谈畜养老虎的方法。大概顺着它就高兴,逆着它就发怒,这是有血气的动物的本性。但高兴与愤怒难道是随便发泄的吗?都是违背它的习俗才触犯起来的。喂养老虎,不能用活的动物喂它,怕它因杀死活物时要发怒;不能用整个动物喂它,怕它因撕碎动物时要发怒。要知道它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饱了,摸透它为什么会发怒。虎与人不是一类,虎讨好喂养它的人,是因为喂养的人顺着它的缘故;那么它伤害人,就是因为逆着它的缘故了。我哪里敢逆着它使它发怒呢?当然也不顺着它使它高兴。高兴以后必然是愤怒,愤怒以后常常是高兴,都不是适中的态度。现在我的心是既不违逆也不顺从,那么鸟兽对待我,就像对待它们的同类一样了。所以在我的园中游玩的禽兽,不思念高大的树林和空旷的水泽;在我的庭中睡觉的禽兽,不向往深山和幽谷,这是由事物的规律所决定的。
我们知道,耍猴老头调和猴子喜怒的方法不过是“因其喜怒为是,”也就是对是非之原因不作任何改变,只是随顺猴子喜怒玩了诈术。读了《列子·黄帝篇》故事我们知道,那不过是耍猴老头对猴子之愚使用的缓兵之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达人、圣人之所以为达人圣人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圣人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呢?——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休,息止也。——《说文解字》
天钧:钧,范也。天钧就是天之范式。就是“莫若以明、”就是“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就是“适得而几矣。”
老聃说: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富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圣人如何“和之于是非?”——南华说:“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两行”不是不辨是非曲直的“是”也行,“非”也行;更不是上来就各打五十棍的“和稀泥”和“平均主义,”而是圣人以天之范式和之于是非,这样才能息止是非产生的土壤,才能真的和是非。这就是“两行”要说的道理。
孔子在《论语》中说:“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前面有“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所以,《齐物论》行文到这里出现了“天钧”一词。南华老仙再次给我们见识了什么是先秦逻辑。
文句大意
因为喜怒为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是非问题,所以圣人以天之范式和之于是非,这样才能息止是非产生的土壤,才能真的和是非。这就是“两行”要说的道理。
参考译文
人心变幻莫测,合乎我们心意的就认为对,不合乎我们心意的就认为不对。大道周流六虚变动不居,其行于万物,无不成就亦无不毁灭。对万物可与不可,成毁分合的定义,无不出于人的指定。为何这样认为呢?心里认为他是,他就是。为何认为他不是呢?认为他不是就不是。万物自有其必然而然之然,自有其必可而可之可。所以,没有一物不然其所然,没有一物不可其所可。为了更好的说明白这个道理,不妨看看细小的草茎和高大的屋柱,丑陋的癞头和美丽的西施,心胸或豁达或狭小,心性或矫诈或妖异等八种物态的变状。它们形貌及内在情状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的自是自得之性情却为一。
所以可以列举细小的草茎和高大的屋柱,丑陋的癞头和美丽的西施,胸襟豁达的,胸襟狭小的,矫诈的,稀奇古怪的等各种事态来说明——莛楹之大小长短,厉与西施之美丑,恢桅橘怪之变状,皆是“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的根源。但是若能从形而上的角度,从“一”的角度看待这些,它们的道又能相通于一。
此物被分解的过程,也就是彼物形成的过程;彼物形成的过程,也就是此物原有状态被毁掉的过程。若是不站在此与彼的角度,而是于用的角度,物之形成与毁掉又能往复通达为一。只有因是非而无是非,循彼我而无彼我的通达得道之人才通晓万物本通为一的道理,所以他们能不用己是,不用己是就能舍己用以物为法。舍己用以物为法就是庸,通,达,得”一体。这样就差不多到了无思无为,绝学绝待不知所以因而自因的境界,这就是道了。功夫、时机不到自然之地,勉强要一齐是非,却不知,道本来就是相同的,这就是朝三。什么是朝三之说?有一天耍猴子的老头对猴子说:“明天开始,早晨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猴子们一听就不干了,就和这老头吵了起来。老头受不了猴子吵闹,就说:“别吵了,别闹了,还是照旧早晨给四升,晚上给三升。”猴子们都开心了。虽然名义和实际都没有亏损,但若是以己之喜怒为是为用,此喜怒必然也会被他人所用。此为“名实 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要说的道理。因为喜怒为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是非问题,所以圣人以天之范式和之于是非,这样才能息止是非产生的土壤,才能真的和是非。这就是“两行”要说的道理。——译文由婴孩亲自捉刀意译,仅供参考。
本次学习结束!下周见!
初稿:2016-05-10 9:53
第二次修改:2019-09-02 10:46
计8350字
启蒙 诗歌 镜头 先秦诸子学习 尽在雅兰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