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兴化古街上的往事(四)中华道统与中世纪专制主义之别

2023-05-06 21:54:03

走过兴化历史文化街,看到的是千年中国史;徘徊于林扬祖府邸前,思及者是当代中国大变革的前夜。以文化形态史学观论史,这种“看到”和“思考”是对中华道统的认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其潺潺流者是中华道统。兴化历史文化街就是这样一条大江,顾后而前瞻。

何谓中华道统?

中华道统的核心理念即传统文化中的“人性善”。因善为性,中国思想史代有演绎:

其一、孔子曰仁,孟子曰义;

其二、韩愈曰道,程朱曰理;

其三、毛泽东曰“为人民服务”。

“人性善”是与“人性恶”相对立的观念,是中华文明与罗马(西方)文明在最基础理念上的不同,由此发生教育立国与宗教立国的区别;由此发生“有德者得天下”的“公天下”与中世纪僧侣与贵族专制的差异;于是在历史上演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路径;由此描绘出不同的兴衰曲线。

何谓中世纪天主教?

中世纪天主教文化的核心就是“政教合一”的神权体制的思想。僧侣和贵族控制了宗教权威和国家权力,对社会形成牢固的双重奴役。

中世纪是“上帝”统治人类的时代,名曰“圣统制”,这一特性我们完全能够在太平天国机制中得到证实。中世纪始于公元393年,时间跨度将近一千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而在政治上即是“垄断的天堂,特权的天堂,家长式统治的天堂。”这就是罗马专制政体,是西方史学中的封建时代,也就是洪秀全企图在中国创建的时代,这个时代完全不同于“公天下”的中国的“封建时代”。

何谓西方封建?何谓中国封建?

史学家强调西方意义上的封建体制:

“一个世纪以前,几乎人人都在为中世纪忧伤扼腕。公元500年至1500年,被看成是人类进步征途中一个漫长而毫无目标的迂回时代——穷困、迷信、黯淡的一千年,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新黄金时代分隔开来。”

我们当然明白,时间相当的一千年,西方与中国的经历是完全不同的。

与林扬祖生存于相当年代的俄国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群魔》书中描述了中世纪天主教时代的记忆,这个记忆是以群魔之一的希加廖夫理论来解说的:

“科学和有才能的人的高水平,只有有很高才干的人才能达到,我们不需要这些有很高才干的人!有很高才干的人永远会攫取权力并且成为暴君。有很高才干的人也不可能不成为暴君,他们从来只会使人心败坏,而且其劣迹远胜于他们带来的好处;他们不是应该被放逐就是应该被处以极刑。西塞罗要被割掉舌头,哥白尼要被挖去眼睛,莎士比亚应该被人用石头砸死——这就是希加廖夫理论!奴隶应当人人平等:没有专制就不会有自由和平等,但是在畜生中却必须有平等,这就是希加廖夫理论!”

反科学、反民主,这就是中世纪天主教时代的特色。这个理论在太平天国时期也时髦一时,在现代中国也没有绝迹。“西塞罗要被割掉舌头,哥白尼要被挖去眼睛,莎士比亚应该被人用石头砸死。。。”这个“科学和有才能的人”的序列还应该加上联想的柳承志和诺贝尔奖中国得主莫言,这是当代希加廖夫之徒孙司马南加上的。现代中国的中世纪天主教传人包括愚昧无知的阴沟思想家李某志、赵本山和当下还在活跃的司马南之流。我们甄别此类思想并非没有现实意义。

关于中世纪及其残余的评述:

普京在10月27日在莫斯科瓦尔代俱乐部的演讲中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中的这一节:

“西塞罗的舌头被剪掉了,哥白尼的眼睛被挖了出来,莎士比亚被石头砸死了……”

普京以此证明当代以西方价值观主裁的西方政客的中世纪特质--实现“政教合一”的“圣统制”。普京认为:“这就是我们的西方对手正在达到的目的。”

应该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启发了普京,如同文艺复兴时代的启蒙者一样,普京大呼:

“现在,西方独霸世界事务的时代正在结束,单极世界正成为过去。我们站在历史的门槛上,前面也许是二战结束后最为可怕、最不可预测、同时也是重要的十年。西方无力单独管理人类,但他们正绝望地这样做,而世界大多数人民已经不想容忍这些了。”

普京并不只是俄乌战争的主导者,更是终结西方中世纪残余的斗士。

两种文化和政治的比较,以此证明中国式的柳宗元描述的封建与西方中世纪式的封建是完全不同的,是“公天下”与神权专制的不同。

何谓的历史五阶段论?

罗马帝国之前的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实指罗马帝国的城邦体制与奴隶体制混合的时代;

中世纪的封建社会;

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启的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设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

这就是东正教文化所理解的历史五阶段论。

把中国的始于秦至于清的“公天下”比拟于西方中世纪封建,是极其荒谬的。在我们讨论洪秀全上帝会思想与曾国藩、林扬祖所代表的中华道统的对立的时候,顺便揭示这个荒谬,又是一重重大意

壶公评论2022/11/10


上一篇:走不出黑夜的围栏【神州诗词文化传媒第381期】文/高玉芳 主播/美丽心情
下一篇:国学讲堂:《论语》开篇竟蕴含三层大义,你知道几层?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