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七衡六间”讲的是什么?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怎么理解?

2023-05-06 21:54:03

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出自中国古籍《尚书·舜典》,由于记载简略,含意难以理解,从汉代起就产生两种不同看法:一主星象说,一主仪器说。

司马迁主张璇玑玉衡就是北斗七星,《史记·天官书》上说: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马融说:上天之体不可得知,测天之事见于经者,惟玑衡一事。玑衡者,即今之浑仪也。三国时王蕃说:浑仪羲和氏旧器,历代相传谓之玑衡。

我的理解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该是太阳运行的“七衡六间”历法。考纪日出、日入与节气、时节、物候而成的历法。

一年四季气候不同,是由于太阳由极南到极北,又从极北到极南,一年之间往返一周而形成。太阳走到极南时叫冬至,到极北时叫夏至,日出日落到正东、正西叫春分或秋分。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太阳所出之山六座,《大荒西经》记日入之山也是六座。这是观察太阳出入的地位,纪日积而成月,纪月积而成年,纪年分出季节。纪元应该是结绳纪事的遗风,也是日历确定季节最原始的历法,以便安排耕种日程。连山以纪日出,连山以纪日入,日出日入则天之日易,日入为藏,这种纪日历年的方式,会不会是失传的连山易归藏易呢?即使不是,也一定与之有莫大关系。因为这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周髀算经》中的“七衡六间图”,

该图主要用来描述太阳周年视运动规律和节气变化间的关系,同时揭示了天象与历法之间的渊源。“七衡六间图”上有7个间隔等分的同心圆,每一圆为一“衡”,衡与衡之间称为“间”,每一衡表示一年内太阳在不同季节的运行轨道。

七衡图上,半径最大的最外圈为外衡,此时太阳轨道离观测点最远,表示冬至,天较冷。半径最小的最内圈为内衡,此时太阳轨道离观测点最近,表示夏至,天较热。从冬至到夏至,中间的5衡分别代表以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这5个节气作为纪元而经纪时的太阳轨道圆。而从夏至到冬至,中间的5衡则分别代表大暑、小暑、秋分、霜降、小雪的太阳轨道圆。从外衡到内衡,再从内衡回到外衡,两个阶段各12等分,加在一起就是二十四节气。二至与物候,气候,阴差阳错。气温最高,最低的时节并不在二至。

七衡六间理论是基于盖天说。古人在构建宇宙观时,并不知道昼夜更迭和四季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他们假想了一个与地球同心同轴、半径无限大的天球。日月星辰全部位于球面上,以北天极为中心自东向西旋转,如古文所言:“极星不移而众星拱之”。

《尚书.天文志》云:“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聩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其天地之间的距离八万里,天穹的中央是北极,日月星辰就围绕这个极旋转不息。

后世盖天说认为:天圆为张盖,地方为棋局,天旁转为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

为了说明太阳的运动规律,盖天说用“七衡六间图”理论加以解释。“七衡六间图”有七个同心圆,每一个圆为一衡,衡与衡之间为一间,衡间相去一万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一百步,每一衡表示太阳在不同季节的运行轨道。每年冬至,太阳沿最外一个圆(外衡)运行,太阳出于东南而没于西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低;夏至,太阳沿最内一圆(内衡)运行,太阳出于西南而没于西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高;春分、秋分时太阳沿正中一个圆(中衡)运行,太阳出于正东而没于正西,日中时距地平高度适中。各个不同节气太阳都沿着不同的衡运动;其七个同心圆恰好对应12分节气点。(见上七衡六间图)。

七衡即是太阳运行的轨道,内衡和外衡之间这一环带涂上黄色,即所谓黄道。太阳只在黄道内运行。夏至日,太阳在内衡道上运行。从夏至日到大暑日,太阳在第一衡和第二衡的中间,即第一间运行。大暑日,太阳在第二衡上。处暑日太阳在第三衡上。秋分日太阳在第四衡,即中衡上。霜降日太阳在第五衡。小雪日太阳在第六衡。冬至日太阳在第七衡,即外衡上。从冬至开始,太阳又往内衡方向运行,于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分别经过第六、五、四、三、二各衡,在夏至日,太阳又回到了内衡的轨道上。这即是太阳在七衡六间轨道上的运行情况以及与十二节气的关系。

有关专家研究,以出土的陶器为证,“七衡六间”理论,在大地湾、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时期是成熟的应用理论,应用于历法。

大地湾一期陶片上的“六芒星”。“六芒星”就是“七衡六间”中的“六间”,证明此时期“七衡六间”已经是应用理论,否则不会成图。

大地湾陶器。上半部是太阳六茫,太阳运行的六条黄道;下部之三黑线表示太阳南北回归线和赤道。三黑线之间的两条黄线就是黄道。三条黑线和两道黄线,构成“三衡二间”示意图。在大地湾时期,黄道的概念就已经是定论。

仰韶文化六芒星

马家窑文化彩陶。中间图案是“太阳六茫”。三条黑线是“南北回归线”和“赤道”。黄道被描画得很形象。

马家窑彩陶,瓶颈部就是“七衡六间”示意图。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盆。新石器时代 1973年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南北回归线与赤道(黄线),四节(四条黑线),七衡六间(舞蹈者两边的七条黑线和六条黄线),五人舞蹈代表数字“5”。

“七衡六间”理论基础是“二分二至”理论,“二分二至”理论存在,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了“太阳的回归运动”,认识了南北回归线和赤道。二分二至就是“三衡二间”。

二分二至历法说明图。太阳在南北回归线和赤道间做四节运动。这“衡间”解释就是“三衡两间”。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学领域的一大创造,几千年来对指示物候时令,指导农耕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测定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并将其编入《太初历》。他规定偶数项的节气如雨水、春分、谷雨一定要在当月出现,否则要定这个月为上月的闰月,这种置闰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对我们的祖先来说,自然界里跟他们关系最密切的存在,除了人自己,就是身边的植物,拿它们的果实吃,拿它们的根茎叶花果实治病。人类的早期发展时代,和其它动物相似,是基于生存的需要而发现、认识、了解和使用植物。人类使用植物的本能,代代相传的逐渐形成经验,并不断积累,发展成为对植物有意识的观察、认识、使用和研究。是古人格物的重点对象。

时令,历法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由物候、气候、天象与农事活动的时间、空间,周期性变化而引发的圜道观念,是农耕时代的思想观念特征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

中国古代人们对阴阳、五行的认识,是圣人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近取诸身,就是认识人体与自然的关系,远取诸物就是研究动物主要是牲畜、植物主要是农作物与自然的关系,目的是为了求生存、求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农业文明的结晶。通过不断探索农作物、人等万物与天地的关系,圣人告诉人们观察万物之作,观察太阳在七衡六间的玄之又玄,阴阳的消长,太极的变化,二十四节气接续周行,以茂对时,按时节播种,贵时、以时为宝,“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圣人对阴阳的认识解决了中国古人农作物什么时候种的问题。

“七衡六间”农业文明的代表,也是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阴符经,吕氏春秋,尚书,中庸,管子,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产生的基础。中医的阴阳开阖枢,五运六气,十二经气循行都是本于此。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生生,是尊道,善生,蓄德。易经讲“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老子讲“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上善治水”,“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黄帝内经讲“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符经讲“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中庸讲“率性之谓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讲“学而时习之”的时习之,本的都是一个,历法。

道贯天地万象主,德是人间富贵根。大道无形,因德而显;大道无名,因德而彰;大道空灵,因德致用。


上一篇:《天下长河》索额图和明珠历真实结局:一个饿死一个善终
下一篇:“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六甲指什么?百家指什么?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