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读懂刘姥姥,就读懂了《红楼梦》

刘姥姥是个活得很透的人。

她能屈能伸,有主意有办法,知道怎么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刘姥姥是村老妪,但她并不愚昧,她见过世面,心思活泛,且深谙人情世故。

刘姥姥是个积年的老寡妇,丈夫去世早,她又只有一女,只得守着女儿一家过活。

但她并不是靠女儿养活,她是“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刘姥姥看得透。

在面对女儿一家冬事未办,女婿王狗儿不断地抱怨时,她看不过,就说了一番话。

刘姥姥说,咱们村庄人,哪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

这是在责怪女婿不老诚,花钱吃喝大手大脚,没有算计。

刘姥姥说,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呢!

这是在责怪女婿只知道在家抱怨,跟自己老婆生气,却不知道想法子。

刘姥姥说,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罢了。

这是在给女婿指路,出主意。毕竟抱怨没用,到头来还是要解决问题。

刘姥姥不仅懂得很多道理,也看得清现实,女儿一家过得并不好,但这与她女儿无关,而是姑爷年小时吃喝惯了,才导致了后手不接。

刘姥姥才不会抱怨,因为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她知道那城里遍地脂膏,只是一般人不知如何去挣。

女婿王狗儿是典型的败家子,有钱了挥霍,没钱了抱怨,跟家里人斗嘴置气,闲寻气恼。

刘姥姥是吃过苦的人,女儿家的这点难处,在她眼里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她是要给姑爷好好上一课,让他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生活,也让他知道天无绝人之路。

这段岳母与女婿之间的一番对话。女婿王狗儿一直在抱怨,而岳母刘姥姥一直在寻找出路。

一个是消极悲观地不知如何是好,一个是积极乐观地打定了主意。刘姥姥早已将生活看得很透。

她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

于是,刘姥姥这才说出了心中的主意,即利用王狗儿祖上和金陵王家偶然连宗的这点关系,去上门求助。

刘姥姥说这个,不是无中生有。因她曾去过王家一次,知道王家的二小-+姐,如今的荣国府二太太王夫人,会待人,不拿大。且上了年纪后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

刘姥姥说,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

刘姥姥这是打定了“宁敲金钟一下,不捶破鼓三千”的主意。毕竟是去求接济,那小门小户,纵然能借,毕竟也有限。而财大气粗的门第,指头缝里稍微露一点儿,就足够一家子过冬。

刘姥姥想得透。

上了年纪的人,往往比较受人尊重,但当填饱肚子成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时,刘姥姥放下了尊严。

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这个道理刘姥姥比任何人都懂。

对于大半生都生活在穷困中的刘姥姥来说,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重要的了。

她带着外孙板儿一进贾府,我们看到的不是令人生厌的逢迎和恭维,而是一个老人为了女儿一家活命的忍耻含辱。

她来到贾府门前,掸了掸衣服,蹭到角门前,陪笑着向那些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问路。

这是贾府看门的三等奴才,但在刘姥姥眼中,也是“太爷”。

掸了掸衣服是正衣冠,这是对人表示尊重,也自我尊重。蹭到角门前,是写欲去欲不去之态,写其忍耻之心。陪笑叫太爷,是写穷人之艰难,社会等级之分明。

俗语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些看门的三等豪奴,其社会地位与刘姥姥并无差别,但因背后是贾府,就又有了区别。

虽被刁难,好在总有好心人。

刘姥姥见到了周瑞家的,忙迎上来喊着“周嫂子”。这是一个七十岁的老太太喊一个比她年轻许多的贾府陪房。

刘姥姥笑着对周瑞家的说,你老是贵人多忘事,哪里还记得我们呢。又说是特意来瞧瞧嫂子,又说来请姑太太的安。

她给足了周瑞家的面子,把她抬的高高的,同时也非常委婉地表达了来意。周瑞家的也不是等闲之辈,焉能猜不出刘姥姥为何而来?

更何况,她丈夫昔日为争买田地一事,刘姥姥女婿狗儿在其中出了不少力,这个人情总还是要还的。

到此处,我不得不佩服刘姥姥。

贾府这样的豪门,岂是她这样的村老妪说进就进的,但想必此前她早已想好了门路。

她只要找到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这事儿就成了一半了。从两人对话可知,周瑞家的此前是见过刘姥姥的,所以只要不出意外,刘姥姥这次不会空手而回。

虽然没有见到真佛王夫人,但见到了管事的王熙凤,这就尽够了。对刘姥姥来说,不一定非要见到王夫人,见谁不重要,能借到钱就好。

刘姥姥没有直接见到王熙凤,先是见了平儿,刘姥姥见她遍身绫罗,插金戴银,花容月貌,说着就要称呼姑奶奶,见周瑞家的称她平姑娘,才没有说出口。

曹公一番描写,道出了刘姥姥察言观色的能力,若不是深谙人情世故,也许已经闹了笑话。

毕竟是借钱,且是向豪门大户借钱,见到了王熙凤的刘姥姥,一时总难以启齿。

周瑞家的递眼色给刘姥姥,刘姥姥未语先飞的脸红,不知如何是好。这是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放下尊严之前的正常反应。

想必曹公也是此中经过的人,不然,怎能将刘姥姥借钱写的如此真实,令天下穷苦人感同身受。

最终刘姥姥并没有开口讲明,精明的王熙凤早已猜到她的来意。一句“不必说了,我知道了。”算是给这位老人留了最后一点尊严和体面。

刘姥姥有忍耻之心,敢于带着外孙,去敲开贾府的大门,最终得到了她想要的东西——二十两银子。

这在刘姥姥的眼里,不是银子那么简单,而是一家人的命。

对穷苦人来说,很多时候,命比尊严重要。

刘姥姥活得透。

二进荣国府是刘姥姥人生的高光时刻,但这一切,是她用自己的高情商换来的。

刘姥姥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对于贾府之人来说,得知上次打抽丰的刘姥姥又来了,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刘姥姥花光了钱,又乞讨来了。

但那些生活在高门大户之内的男男女女,哪里会想到,这世上还有有情有义之人。

当一个被接济的穷苦人翻了身之后,但凡有些良知的,他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报恩。在刘姥姥的心中,贾府就是她和女儿一家的救命恩人。

因为多收了三五斗,刘姥姥带着瓜果菜蔬的尖儿来孝敬贾府,感谢昔日活命之恩。

这还不够,当刘姥姥得知凤姐鸳鸯的重要任务是要哄逗贾母开心后,很乐意地配合他们,上演一出又一出令人捧腹的“单口相声”。

刘姥姥心甘情愿地扮丑自嘲,她比上次要游刃有余的多。因为她此次不再是为求接济。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当人没有了欲望,也就不再会受制于人。

黄土埋到脖子的刘姥姥,早就活透了。人这一辈子,不就是笑笑别人,然后再被别人笑笑吗?

更何况,贾府对她和女儿一家有的雪中送炭之恩。不就是演一场滑稽的戏吗?又不会掉块肉,说不定还能换来更多肉。

刘姥姥的生存哲学告诉她,与人为善,知恩图报,会有福报的。

很多人初读刘姥姥为了让贾府这一帮太太奶奶公子小-+姐发笑,使出了浑身解数,好像滑稽又丑陋。

当我们也像刘姥姥一样,经历生活的锤炼或打击之后,你再去读,其实是笑不出来的。因为刘姥姥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刘姥姥和贾母,两个老太太,却是不同的人生。一个儿孙绕膝,整日山珍海味,想尽了法子玩乐。一个时时有挨冻受饿之忧,挣扎在温饱线上下,还要为了生活到处奔波。

刘姥姥出尽洋相,却也道尽了生活真相。

人的一生,谁也不敢说会一直衣食无忧,永远不用求人办事。保不齐哪天你落魄了,能帮你的恰恰是那个你昔日最瞧不上眼的人。

刘姥姥就是这样的人。

也许凤姐从未想过有一天,刘姥姥能帮她。甚至第一次,她都没拿正眼看刘姥姥。但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却救出了落难的巧姐。

人生中的某些偶然,当初只道是寻常,事后再看,原来一切早已埋下伏笔。

一个人得活到多通透的份上,才能像刘姥姥这样,既能为了儿女弯下腰,忍耻含辱朝扣富儿门,看尽他人脸色。又能在翻身后知恩图报,靠着自己的一身本领,成为豪门贵族的座上客。

那些忍耻含辱的曾经,那些豪门宴席的说笑,对刘姥姥来说,都没有活命重要,也都会在岁月的冲洗下,变得云淡风轻。

其实,细想来。人生,不过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上一篇:诸葛亮如何解开刘备与关羽的心结
下一篇:刘振儒无论是兵,还是英雄?值得永久缅怀(郭谦文)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