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说:人生如一场修行,得意时一日瞧尽长安花,困难时潦倒新亭浊酒杯,但生命跋涉不能回头。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要会当凌尽顶,哪怕无人会登临意,也要猛志固常在,历练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然。我一直认为梁晓声《人世间》郑光明是来人世间历劫的,他因为生下来就是盲人,从小被遗弃,连亲生父母是谁都不知道,好在遇到了一个“观音菩萨的化身”郑母。郑母生活非常贫困,靠的是卖糖葫芦和冰棍为生,在已经捡了郑娟以后,又捡了这个“小瞎子”。那时,正常的孩子都很难养活,别说这样一个“小瞎子”。可想而知,如果不是遇到郑母,那他肯定活不下来。也不知道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运的捉弄?“小瞎子”竟然还起了个“光明”这样一个名字,而且每天他还坐在门前用厚瓶底看太阳,也许正因为他的世界是黑暗的,
一生都在寻找光明。光明长大后,为了生存,就在国营澡堂跟着春燕学习盲人推拿。因为他的勤奋好学,技术突飞猛进,很快他变得小有名气。慕名来找他推拿的人越来越多,附近的北普陀寺方丈也经常来找他。天道无常,人间沧桑,不久国营澡堂倒闭改制。为了生计,光明万般无奈在方丈的引见下出了家。出了家的光明改法号萤心,这是因为方丈认为他的名字气象太大,这不是他能担当得起的,而荧心这一名字既诗意又低调得多。从此,郑光明从寻找外界的光明,开始照亮自己也照亮众生内心。他不但用推拿帮助别人祛除肉体疾病的痛苦,还为众生解除内心精神上的痛苦。他也成为远近出名的得道高僧,蔡晓光就曾多次去上山问过道。那么,他的修行境界到底怎样呢?书中举了一例,因为楠楠的死,郑娟变得精神失常。蔡晓光就给秉昆出主意,让她去光明那住一段时间。光明亲自来接郑娟,多年未见加上光明的特殊身份,秉昆显得很激动更不知所措。他问能不能叫他“光明”,叫“荧心”他不习惯。光明回答:
佛心人心,二心相近相亲,是为心心相印。出家人虽戒七情六欲,但父母养育之恩、手足牵挂之情、朋友互助之谊,也是不敢轻慢的,
佛解此伦、认此理,怎么叫都行。意思是说,出家人也是看重亲情与友情的,两者并不矛盾,而且还能相互促进。对于秉昆抱怨光子片是“穷人窝”一直没有改变,光明特别平静地说:古往今来,人间福祉,总是最后才轮到苍生。天道不变,佛亦无奈。佛法无边,并不是指佛能力转天道。既然佛不能力转天道,那么我们为何还要信佛呢?光明在春节发给亲人短信说:“一时善,一时佛;一事善,一事佛;一日善,一日佛;日日善,人皆佛;善善相报,佛光普照。”佛指的是觉悟,这段话意思是说,人一时行善,那一时他就是佛;同样,他做一件善事,他就是那件事的佛。如果他一天行善,他就成了一天的佛;如果天天行善,那么他就成佛了;如果行善能引来善的回报,那就是佛的智慧光芒无处不在了。终于,郑光明从开始渴望光明、追求光明到带给别人光明,在经历尘世苦难的修行后终成正果,成为是与佛相
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