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一千多亿的古董捐给国家,生病要住特护病房,医生回答:级别不够

原创2020-06-02 18:18·平南

如果人仅仅为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智者,卓越的诗人,但是他永远也不能成为真正完善和真正伟大的人。——马克思

站在财富和利益面前,人往往都会存有一己私欲,更何况是自身历经一生所努力得来的宝贵财富。

有些人将这些身外之物看得过于重要,穷其一生都在努力追寻着金钱与地位,而有些人对金钱的概念则是两袖清风般洒脱自如,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回馈于祖国这个大家,这种以国家大义为先的觉悟,就绝非一般人所能有的。

良好的幼年家境为收藏之路埋下了伏笔。

收藏家张伯驹出生于1898年,自幼生活在富足的家庭环境中,7岁进入私塾学习,9岁便会作诗,在当时被人称为"神童",充分的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天赋。张伯驹生性寡淡,不拘泥于一切表面功夫的交际应酬,这让他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诗词字画的研究中,并造就了张伯驹之后在文学方面的多重造诣。

张伯驹对诗词字画的沉迷逐步发展到收藏的地步,尤以古代诗词字画居多,要知道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那些珍贵的古玩字画价格高的惊人,但这些都不足以阻挡张伯驹的收藏之路,他发展到依靠变卖家产换取字画的地步,这也造成了张伯驹晚年生活拮据的凄凉场景。

张伯驹曾担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他非常重视文物精品,对故宫博物馆的藏品曾建议:"余主张宁收一件精品,不收若干普通之品",这充分体现了他对文物的尊重之情。

张伯驹致力于故宫博物馆的事业发展,曾将自己珍藏的22件书画作品无偿捐赠给了博物馆,同时还谢绝了国家对他的嘉奖勉励,这终于达成了张伯驹"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的收藏初衷。

随着岁月不断的变更,张伯驹一直秉承着以国之大家为重的信念,投身于祖国文物收藏事业之中。在张伯驹调任吉林省博物馆任副馆长时,他眼见博物馆内藏品寥寥无几,更是慷慨的捐赠了自己的几十件藏品,为当地博物馆的收藏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如果说痴迷分等级,那么最高等级就是让人无畏生死。

要说在面对生死的时候,其他一切都应该视若蝼蚁,可是我国这位收藏大家却是不顾自身的安危也要保全那些字画藏品。

1941年,上海发生了一场相当震撼的绑架案,受害者正是张伯驹。张伯驹在去上海开会的时候被沿途出现的特务组织掳走,对方向张伯驹的夫人潘素索要300万(伪币),家人想尽快救他出来,于是动了变卖收藏品的心思,但张伯驹却发话"这是我的命,我死了不要紧,这些字画要留下来",历时8个月的僵持绑匪终于妥协将赎金降到了40万,才在潘素的东拼西凑下筹足了赎金救出了张伯驹。

张伯驹幼年家境富裕,可在成年后他将家产都变卖换成了字画,所以家里一直都没什么钱财。张伯驹本人虽有无数字画珍宝,可是在生活上却一直是维持着朴素的作风,长年就是一身素衫,对于食物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可以填饱肚子即可,而在文物收藏方面,张伯驹却有着一掷千金的豪迈作风。

过人的文学天赋铸就了惊人的文学造诣。

对于文物字画的痴迷似乎打通了张伯驹文学方面的脉搏,他一生在书法和京剧方面展现了相当惊人的文学造诣。

张伯驹幼年在私塾里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对于百家书的研究也相当全面,深厚的文学功底令他创作了许多广为流传的诗词歌赋,在书法方面张伯驹曾亲自编著了《中国书法》一书,将自己毕生对书法研究的精髓都融入了这部作品中。

对于京剧的热爱,让张伯驹在钻研中一丝不苟,对基本功的练习更是对自身严格要求。

在四十岁生日那天,张伯驹一出《失空斩》的演出取得了不同凡响的好评,许多戏迷专门从外地赶过来就为了一睹他的风采,可以说张伯驹最初对古玩字画的痴迷造就了他一生中无数个文学奇迹,更是为祖国的文化事业耗尽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晚景凄凉,并不阻挡那颗爱国之心的跳动。

张伯驹晚年耗尽一生财富收藏的珍贵文物,最后都一一无偿捐赠给了祖国,价值一千多亿,张伯驹认为这些珍贵的文物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他不忍心看着这些宝贵的文化财产流落海外,这是张伯驹走上收藏道路的初衷,在一生中能够保持初心不断付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大家精神。

在面对财富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动摇那颗坚定的心,但正是张伯驹这样无私的人,永远是把国家排在第一位,将自己排在最后,才使得我国收回了许多流失民间的珍贵文物。

晚年,随着张伯驹身体的渐渐虚弱,而进了医院。潘素本想选择条件好一些的病房,让张伯驹可以住的舒服一些,却被医院生硬的拒绝,声称张伯驹的级别不够,没资格入住。

潘素一气之下找到了张伯驹曾工作过的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帮助下才得以住进了高级病房,这无疑对张伯驹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他耗尽一生财富为国家贡献了无数珍品,却被一间高级房的入住资格难住,难怪张伯驹会愤愤不平道:"现在的人,都掉到钱眼里去了"。

正是这种"千金散去"的豪迈之情铸就了张伯驹收藏大的称号,他不图回报的为祖国贡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这种高尚的品格将会伴随着张伯驹传奇的生不断的延续下去,去感染每个炎黄子孙。

文/平南


上一篇:你为何一直遇不到“正缘”?
下一篇:陈独秀一生的是非对错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