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世界军事战争史-179》克里木战争

2023-05-06 21:55:15

克里木战争

克里木战争是19世纪中叶(1853—1856年),沙皇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王国之间,为争夺奥斯曼帝国的"遗产"——巴尔干半岛及近东各国势力范围而展开的军事冲突。由于这次战争的主战场在克里木半岛,故称克里木战争。又由于欧洲把这一地区称作"东方"或"近东",所以也称东方战争。这场战争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之后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

从根源上看,克里战争纯粹是欧洲列强的一次争霸行径,双方都是非正义的。沙皇俄国在维也纳会议以后,成为欧洲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它以"欧洲宪兵"的身份到处侵略扩张,推行南下政策,并把主要目标放在中近东地区,决定利用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夺取黑海海峡,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势力。

但英国和法国同样也想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加强对中近东的控制。因此,俄国同英、法的关系日趋紧张,受英、法怂恿的土耳其政府对沙俄的威胁也不甘示弱,企图借助它们的力量同俄国争夺克里半岛和南高加索地区。

双方爆发战争的导火一是1852年在"巴勒斯坦圣地"的归属权问题上东正教与天主教之间发生的争执。"巴勒斯坦圣地"位于奥斯曼帝国境内,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会互相争夺"圣地"的管理权。法皇拿破仑三世利用这个事件以天主教徒保护人的身份,要求土耳其苏丹尊重天主教徒的权利。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利用这个事件,以东正教徒保护人的身份,要求土耳其苏丹尊重东正教徒的权利。土耳其苏丹指望得到英法的支持,把"圣地"的管理权交给天主教会。随即它们之间展开了一场外交战。法国舰队开进爱琴海示威,俄国陆军则陈兵士耳其边境。1853年初,尼古拉一世再次企图拉拢英国共同瓜分土耳其,以为这样做就可以孤立法国。但这一建议不仅未奏效,反而促使英、法更加接近,土耳其更加强硬。1853年1月,尼古拉一世派出高级使团,责令土耳其政府恢复东正教徒的权利,而且要以特别协定的形式作出庄严保证。土政府迫于形势,部分地满足了俄国的要求,但拒绝签订协定。7月初,尼古拉一世派戈尔恰科夫率领17万俄军,再次侵占多瑙河两公国,事态发展到俄土断交。

欧洲列强的全权代表聚集到维也纳,商讨解决"东方危机"的办法。土耳其在英、法支持下态度强硬,10月9日限令俄军在18天内撤出多瑙河两公国,遭到俄方断然拒绝。10月5日,土耳其对俄宣战。5天后,沙俄也发表了对土耳其开战的声明。这样,克里木战争就爆发了。

战争初期,土俄两军同时在多瑙河、高加索和黑海地区展开激战。在多瑙河战场上,越过普鲁特河的8万俄军与14万土军对阵。10月23日,溯多瑙河而上的一支俄军小舰队与土军在伊萨克恰要塞发生了第一次炮战。11月4日,奥美尔帕沙统率的3000多名土军同戈尔恰科夫指挥的8000多名俄军又在奥尔泰尼察进行了一次会战,结果俄军在伤亡800多人后退却。1854年1月6至10日,土、俄两军在切塔特又展开了一次会战,俄军以阵亡1000人、伤4000人而告失败。在高加索战场上,阿布迪帕沙指挥的士军,于1853年10月27日夜间发动对圣尼古拉的进攻,企图打通与高加索山区抗俄人民的联系。11月间发生3次战斗,土军受挫。12月1日,1.3万俄军在别布托夫指挥下,在巴什-卡德克-拉尔地区,打败3.7万人的土军主力。此后几个月内,双方都无力发动新的攻势。

在黑海沿岸战场上,土、俄两军的战斗更加激烈,其中最大的一次会战是锡诺普海战。锡诺普是位于土耳其北海岸中部的一个海军要塞。1853年11月初,土耳其和埃及的主力舰队开进黑海,准备与俄国舰队作战,可是,一连呆了十几天,连俄国舰队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土耳其舰队司令认为俄国舰队不敢出来应战,于是就命令主力舰队撤回博斯普鲁斯海峡,留下的另外一支分舰队由奥斯曼帕沙率领,准备向黑海东岸高加索战场的巴统地区开去。这支舰队没走多远,就与俄军3艘战列舰相遇。这3艘战列舰是由纳希莫夫率领的海上侦察舰,此时并没有能力同土军舰队作战。但奥斯曼帕沙以为俄军主力舰就在附近,慌忙命令分舰队退回了锡诺普湾,并把7艘巡航舰和3艘轻巡航舰排成一列,紧贴着弧形的锡诺普海岸,抛锚停泊在3座海岸炮台之间的水面上。另外2艘汽轮巡航舰和4艘运输船,则分别插在这10艘巡航舰之间,以取得舰炮和海岸炮火的双重保护。11月23日,纳希莫夫得到了从塞瓦斯托波尔开来的5艘军舰(其中2艘巡洋舰,3艘战列舰)的增援,便决定向锡诺普发动攻击。11月30日早晨,纳希莫夫指挥舰船乘着大雾驶向锡诺普湾,计划以两路纵队迅速冲入锡诺普湾,在停泊场按预定的舰位抛锚,然后进行近距离炮击,一举消灭土军舰队。为麻痹对方,他命令各舰都升起英国国旗。这天,土军舰队仍像以往一样,贴岸抛锚停泊着。将近中午,值班军官发现一支舰队正从锡诺普湾驶来,便将情况报告奥斯曼帕沙。这位指挥官通过望远镜看到舰船上飘着英国国旗,以为是援军,急忙命令信号兵联系。可驶来的般队没有理睬,加速顺风冲入锡诺普湾,在大炮射程内迅速转头,组成一个与土军舰队平行的月牙阵。当奥斯曼帕沙弄清面临之敌后,连撤退也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命令舰队首先开炮。但刚开始发射,就遭到俄军舰队反击。俄军战舰拥有720门大口径炮的压倒优势,又占有顺风和突袭的有利条件。在俄军强大火力的打击下,仅半个多小时,土军舰队就有好几艘舰船起火和受伤。这时,土军海岸炮兵急忙开火援助舰队。但俄军舰队一面射击,一面贴近岸边,进入炮台的射击死角。加上舰船爆炸的硝烟挡住了海岸炮兵视野,土军岸炮的威力难以发挥。俄军猛烈的炮火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被封锁在港湾内的土军舰队受到沉重打击后,一片混乱,奥斯曼帕沙也身负重伤被俄军俘虏。不到四个小时,锡诺普海战就结束了。在这次会战中,土军舰队损失军舰15艘,死伤3000余人,另有200人被俘,其中包括海军元帅奥斯曼帕沙和3名舰长。俄军舰队战死的只有37人,伤235人,战舰虽有多艘受伤,但总算挣扎着都回到了塞瓦斯托波尔。

土耳其在锡诺普海战失败后,英、法两国极为震惊,因为这意味着俄国海军将完全掌握黑海制海权,而土耳其陆军失去海上交通补给将无力继续战斗。1854年3月,英、法政府命令舰队立即开进黑海,直接对俄宣战。稍后,撒丁亦加入联军。4月10日,英法联合舰队在黑海北岸炮轰敖德萨,同年夏天占领了奥兰岛,并开始对北海的索洛维茨克寺、堪察加的彼得罗巴夫洛夫斯克进行炮击。与此同时,英法两国舰队还派出舰艇在黑海侦察俄国的海岸,准备伺机登陆,在克里木半岛同俄军决战。实现这一战略计划的关键是夺取塞瓦斯托彼尔,因为塞瓦斯托波尔是俄海军重要基地,是俄国在黑海的屏障。

9月2日,英法舰队在塞瓦斯托波尔北部的耶夫帕托里亚附近登陆,准备从北面攻取塞瓦斯托波尔。俄军既没有在沿海地带建立防御工事,也没有在耶夫帕托里亚派兵驻防。这样,英、法、土联军共6.2万人,携带134门火炮,由89艘战舰和300艘运输船载运,未遇任何抵抗便一举登陆成功,继而沿黑海海岸向塞瓦斯托波尔挺进。9月8日,联军在阿尔马河畔受到阻击,便立即组织反攻。在炮火掩护下,联军以正面兵力牵制俄军,同时对俄军左翼实施突击并一举成功,从而打通了向塞瓦斯托波尔进军的陆路。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位于克里木半岛西南沿海的凸出部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联军在向塞瓦斯托波尔进军时,错误地采取了放弃从要塞北面正面进攻,而从侧翼迂回由南面突击的战略,这就使俄军有了加强守备的充分时间。为抗击联军,俄军日夜赶修工事,同时还将部分超龄舰艇沉没,以封锁要塞北部港湾。

9月中旬,联军到达要塞南面,发现围攻计划难以实施,只好决定暂停进攻,在此修筑工事,集结火力。

10月17日晨,联军发起首次炮击要塞。舰炮第一天发射约5万发炮弹,地面火炮发射约9,000发炮弹。俄军伤亡1,250人,防线总指挥科尔尼洛夫亦被击毙,其职由纳希莫夫继任。联军伤亡863人。炮火准备持续至10月25日,但预定的强攻始终未能进行。联军一面向要塞步步进逼,一面等待援军到达,预定于11月18日发起总攻。但俄军总司令缅希科夫决定在联军增援部队赶到之前,从塞瓦斯托波尔以东的因克尔曼高地方向发动一次进攻,借以打破联军的总攻计划。11月5日,俄军发起进攻,主攻指向英国阵地。但由于俄军两支主攻部队丧失协同,并使英军及时警觉,以猎兵**和炮火打击俄军,迫使俄军后撤。俄军进攻严重受挫,损失1万余人,包括5名将军;联军损失5千余人。

因克尔曼会战后,双方处于相持状态。这时已到严冬,联军既无冬衣,又缺少帐篷,霍乱等疾病流行。1855年1月,1.5万名撒丁军被派赴克里木战场,从事修筑工事和后勤等工作。在此期间,双方主要是加修工事,争夺前沿阵地。彼此在对方工事底下挖洞,施放炸药,破坏对方工事。

1855年4月9日,联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开始第二次炮击,持续达10昼夜。俄军在南部要塞有1000门火炮,其中466门可打击联军攻城炮兵阵地,但由于炮弹不足,因而火炮发射次数只有联军一半。在10昼夜中,俄军损失约6000人。联军损失不大,但预定的强攻再次被迫推迟。6月6至10日,联军第三次猛烈炮击塞瓦斯托波尔,持续5昼夜。联军企图夺取要塞以东之马拉霍夫岗,占领了左翼前沿之西堡。6月17日,联军第四次炮击塞瓦斯托波尔,持续两昼夜,重点打击船舶区。18日,联军向该方向发起强攻,再次企图占领马拉霍夫岗。守军顽强抵抗,打退了进攻,但损失达7000人。7月10日,纳希莫夫在马拉霍夫重伤毙命。

俄军接连失利,使俄皇尼古拉一世对俄军总司令缅希科夫甚为不满,便借口缅希科夫"有病"免去其职务,改由多瑙河战场败将戈尔恰科夫继任。8月16日,戈尔恰科夫获得增援后,决定在黑海会战,进攻法军阵地。拂晓前,俄军在浓雾掩护下出动。法军在炮声惊醒后迅速进入阵地迎战。当俄军接近时,法军已有了充分准备。亲临前线的戈尔恰科夫束手无策,进退两难。后来勉强发起攻击,但由于部队互不协同,进攻受挫,里德将军阵亡,部队陷入混乱。戈尔恰科夫被迫下令撤回黑海彼岸。此后,守卫塞瓦斯托波尔俄军再也得不到增援,防御设施破坏严重亦无力修复。联军则加紧了新的攻势。

8月17日,联军开始第五次炮击,动用800门炮,持续3天。9月5日,联军发动第六次也是最猛烈的一次炮击,动用了807门炮,火炮密度达到1公里正面150门,炮击持续3天。俄军两个炮台和马拉霍夫岗的防御设施被摧毁,南部要塞几乎成为一片废墟。9月8日中午,联军发起强攻,重点指向马拉霍夫岗,经激战后夺取了这个重要的制高点,控制了南部要塞。俄军被迫向北堡转移。9月11日,联军开进要塞。

长达11个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之战以俄军的失败而告结束。此战联军伤亡约7.3万人,俄军伤亡高达12.8万人。

塞瓦斯托波尔之战结束后,克里木地区再无大的战事。在高加索战场上,俄军于1855年春以4万兵力对土军守卫的卡尔斯城进行围困,并于11月28日攻占该城。俄军取得的这些局部胜利,未能挽回其整个败局。1856年3月,战争双方鉴订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交战双方交还各自占领的地区;俄国和土耳其均不得在黑海保留舰队和海军基地;俄国拆除黑海沿岸要塞,放弃对奥斯曼帝国境内东正教的"保护权",承认多瑙河通航自由,退出比萨拉比亚南部。


上一篇:光绪皇帝与114年去世于瀛台,他的后事如何
下一篇:《天道》不能只看丁元英,看懂了这四个人,才能算是高手!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