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下经第一卦,叫做《咸》。能够排到第一的位置,绝对是非同小可的一卦。我们在周易说文解字系列中说过,“咸”者,感也。易传《彖》也说:“《咸》,感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有心之感,叫做感动;无心之感,叫做感应。下经第一卦命名为“咸”,其主题就在于无心的感应。《周易》天人感应之道的精华,正蕴藏在这短短的《咸》卦爻辞之中。一、无心之虚思孟学派的《大象》说,“《咸》,君子以虚受人”,明确地指出了《咸》卦的主题在于一个“虚”字。那么,《大象》所说的这个“以虚受人”,是谦虚待人的意思吗?不是的。这个虚,是无心的意思。“以虚受人”,实际上是以无心的心态来待人接物。庄子对于这种状态,有一个很妙的“虚舟”的比喻:“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庄子·山木》这个比喻是说,当我们坐的船,被另外一艘没人的小船撞到了,心里是不会生气的,但如果撞我们的船上是有人,那么我们就保不定要对这个船上的人有意见。同理,如果我们把那些冲撞到我们的人和事物都看成是一艘空无一人的“虚舟”,我们的心里就能够保持波澜不惊。当然,庄子认为,更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也变成一艘无人的虚舟。“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把自己变成虚舟的办法,就是“无心”。二、唯道集虚思孟学派的“以虚受人”之法,与庄子的“虚舟”心法如出一辙。巧的是,在《庄子》中,传授这个虚舟之道的人正是思孟学派的祖师爷:孔子。孔子把这个“虚”字称为“心斋”,是道之所集: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庄子·人间世》
荀子也认为,“虚”是人心知“道”的最佳途径: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作之,则将须道之,虚则人;将事道者之壹则尽,将思道者。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睾睾广广,孰知其德!涫涫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夫恶有蔽矣哉!《荀子.解蔽》《系辞》里则更是总结说,《周易》所传授的这种无心之感,可以使人“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三、“虚”与“气”掌握了《咸》卦的精义是“虚”,对于我们理解《咸》的卦爻辞很有帮助:因为《咸》卦的六句爻辞,由下至上描述了人体的六个部位,与人体感应真气运行的线路完全一致!(具体另撰文详述。)也就是说,《咸》卦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天人感应的具体心法,还有实现天人感应的具体做法:感应真气的运行!!作者是如何将“气”和“虚”的主题联系到一起的呢?《黄帝内经》中有一段话说得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上古天真论》简单来说就是:无心则虚,虚则能感,感应到真气,就能够与天地精神相感应。这和孔子所说的:“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是一致的。巧的是,《说卦》也说:“山泽通气”。《咸》的下卦艮为山,上卦兑为泽,正是“山泽通气”之象。《咸》卦之“气”如何能“通”?靠的就是无心之感,“感而遂通”!庄子也说:“通天下一气耳”。“人之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散则亡。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知北游》既然天地万物皆是“一气耳”,那么通过“无心”之感来感应这“一气”,便是《周易》的作者在《咸》卦中想要告诉我们的心法精要。本文为也说《周易参同契》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听上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