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启蒙时期 33】波义耳何以成为近代化学之父?

2023-05-06 21:55:15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每一个历史的转身

都在风中徘徊了很久、很久

这是【西方大通史】第354篇文章

启蒙时期】第 33篇文章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同时期一位伟大的化学家,他奠定了化学这门科学的基础,我们高中学过他的气体定律,即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

对,他就是罗伯特·波耳。波耳于1627年出生在一个英国爱尔兰的贵族家庭,家境的富裕为他日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他15岁那年,他和几个兄弟在家庭教师的陪伴下游览欧洲,在这期间他阅读了伽利略的《两大体系的对话》。当时正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波义耳的父亲是保皇派,于1644年战死沙场,这使得整个家庭都陷入了财政危机。回国后,波义耳移居伦敦,在哈特·利泊的鼓励下去学了医学。据说在波义耳小的时候,曾有一次因为吃了医生配的药而差点丧命,这导致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里都很恐惧医生。当时的医学还比较落后,化学与生物学都还没独立发展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利泊的劝说克服了波义耳内心的恐惧。在波义耳生活的那个时代,化学还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人们也没有一些基本的科学理念,绝大部分人依旧相信可从一些尿液或不值钱的物质中提炼出黄金。我们也不必将这些迷信的炼金术贬得太低,因为没有炼金术几千年的发展,现代化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发展不起来的。毋宁说,化学的前身就是炼金术。波义耳具有科学思维,自从弗朗西斯·培根之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实验引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再者,从古希腊就流传下来的理性也推动了当时科学的发展。在前,人们都不知道元素是一种什么东西,也没有人给出过清晰的定义,在波义耳之前,还有一个对化学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古老贵族,他叫约翰·巴普提斯特·范·海尔孟,于1579年出生于布鲁塞尔,于1644年12月30日去世。简而言之,海尔孟的最大发现在于他发明了气体(gas)这个名词,他是第一个清楚地认识到各种化学过程中气体的产生,他至少描述过两种气体――“野气”(二氧化碳)和“油气”(不纯的氢气或沼气),他还认为气体不能容纳在器皿中。据他自己说,他在65岁的时候差点被燃烧木炭的烟毒死,而他所描述的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海尔孟指出,气体是不能容纳于器皿中的。波义耳在海尔孟的基础上对气体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他可能是头一个收集气体的人,他还知道氢气是可燃的。除此之外,他是这样定义元素的:我说的元素的意思和那些讲得最明白的化学家们说他们的要素的意思相同,是指某种原始的、简单的、一点儿也没有掺杂的物体。元素不能用任何其他物体造成,也不能彼此相互造成。元素是接合成所谓完全混合物的成分,也是完全混合物最终分解成的要素。虽然这种描述依旧逃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他似乎仍然认为各种元素是由某种原始物质造成,各种元素的性质差别是由原始物质的粒子的形状和运动的不同所造成的。当时,四元素说占据主流,这是从柏拉图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观念。四元素是水、火、气、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这四种基本元素以不同的比例构成。波义耳对此深表怀疑,他认为,很明显,黄金就没有这些元素,虽然我们可以用黄金合成各种合金,也可将它扔进王水中,使它消失,但我们仍然有办法可以用一种方法将黄金分离出来。这就是波义耳所理解的元素,类似于原子论中的不可再分的、最小的单位,即原子。(海尔孟也不相信四元素说)波义耳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推动了化学的发展,这里也不一一列举他的成就了,因为化学使人头疼。1661年,波义耳出版了《怀疑派化学家》,这一年也被称为代化学的元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称:“是波义耳将化学变成了科学”,他也被后世誉为“代化学之父”。可能有些记性比较好的朋友疑惑了,不对啊,高中化学书上说化学之父是拉瓦锡,怎么是波义耳呢?波义耳是“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是“现代化学之父”。波义耳在书中一开篇就说道:“化学到目前为止,还是认为只在制造医药和工业品方面具有价值。但是,我们所学的化学,绝不是医学或药学的婢女,也不应甘当工艺和冶金的奴仆,化学本身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部分,是探索宇宙奥秘的一个方面。化学,必须是为真理而追求真理的化学。”他反复强调:“化学,为了完成其光荣而又庄严的使命,必须抛弃古代传统的思辨方法,而象物理学那样,立足于严密的实验基础之上。”自波义耳之后,近代化学才终于成为了一门科学的学科,而不再是像之前那般“形而上”的炼金术。有一段不知是否出于他自己的话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很能代表他的思想与观点:尽管我在逍遥派(指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哲学家的书中遇到精微的推理,在化学家的实验室中看到了美妙的实验,我的拙劣天性总觉得,如果两方都拿不出比通常拿出的更为有力的论据来证明他们的说法的真实性的话,那么,人们对于混合物中的物质成分,即一些人要我们叫元素,另一些人要我们叫要素的东西,保留一些怀疑,是完全合理的。波义耳在牛津研究期间,曾有一位助手,他叫胡克。1691年,波义耳去世,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化学,今天化学实验用的石蕊试纸,还有墨水,磷化氢,这些新物质都是他的伟大创造。不过,波义耳也相信很多歪理学说,比如将人的粪便变成干粉,吹到眼睛里就可以治疗白内障;把死囚犯的汗液收集起来,就可以治疗甲状腺肿等等。除此之外,当时有一个人,声称自己发明了可以治疗一切外伤的膏药,无论伤得多重都可以立即见效,最逗的是,这个膏药不是涂抹在伤口上,而是涂抹在造成伤害的凶器上,哪怕这件凶器距离伤者千里之外,都不是问题。可能是这人中了“特洛伊之战”的毒吧。在特洛伊之战中,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描写,如下贴出链接,大家有兴趣不妨回去重温一下【希腊神话】。希腊神话(全集目录)
其实很多科学家在其他领域都是很迷信的,比如伟大的物理学家泡利就非常相信弗洛伊德的学说,关于泡利的诸多趣事,以后都会讲到。借着这篇文章,我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任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学逐渐成为一门科学的同时期,还有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深深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了解了这点,我们才能明白科学的进步,不是喊几句口号,以及将前人的“迷信”全部推倒重来就可以解决的。这条路,任重而道远。新书已上线,欢迎大家抢购:

西方大通史系列

▲ 【希腊神话】

▲ 【文明之初】

▲ 【光荣希腊】

▲ 【伟大罗马】

▲ 【基督世界】

▲ 【征战十字】

▲ 【黎明曙光】

▲ 【文艺复兴】


上一篇:【十大奇王】宋闵公: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典型代表
下一篇:【启蒙时期 39】世界第一家中央银行是如何诞生的?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