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陆贽家世辨

2023-05-06 21:55:15

​▲陆贽像

编者按:

道光年总校编审《宋左丞相陆公全书》的盐城人,诗文陶镶式型先生,在“陆氏谱系辨”中说到,“细检机云诸谱,其间实有自相倒置者”,“机云诸谱”指陆氏宗谱,无庸讳言,旧谱固然珍贵,但因历史的原因,世系错谬的情况也在所难免,这里选登长期研究陆氏世系并有丰硕成果的陆才森先生的《陆贽世辨》等,以期引起关注宗谱研究的人士重视!

陆贽家世辨
陆才森


陆贽是陆氏历史上丰碑似的人物,无论是他的政治地位还是文学成就,都取得了令后世敬仰的成就,他的政治思想和文学艺术,后世历代都有人学习和研究。


陆贽的生平事迹,新旧唐书都有记载,他的家族世系很少有人研究,史书中关于陆贽世系的介绍也多有矛盾之处,而陆氏自己的家谱也互相矛盾,让陆贽的世系变得扑朔迷离。


关于陆贽的世系在不同的史料中有不同的记载。《旧唐书——陆贽传》记载,陆贽父亲是陆侃,溧阳令。《新唐书——陆贽传》没有陆贽父亲的记载,但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陆贽父亲是陆灞,祖父是陆齐望。与陆贽几乎是同一时代的姓氏专著《元和姓篡》记载,陆贽父亲陆侃如,溧水令,祖父陆齐政,富平令,且陆齐政是陆齐望的族弟。各地陆氏家谱对陆贽世系的记载出入更大。仰贤堂谱记载是:陆宣猛—陆浔—陆敖—陆知命—陆庆—陆士季—陆谋道—陆元感—陆齐望—陆灞—陆偘—陆贽;江山谱记载是:陆宣猛—陆浔—陆傑—陆絪—陆齐望— 陆灞—陆贽;海昌谱记载是:陆宣猛—陆浔—陆翰—陆踑—陆邦本—陆玄太—陆文焕—陆齐望—陆灞(后改名陆偘)—陆贽。湖南宝庆新化县安雅堂记载是:陆慧远—陆敞之—陆悛—陆子才—陆絪—陆齐望—陆渭—陆贽。无论是史料还是家谱,记载完全不同。

​▲《旧唐书》

《旧唐书》记载陆贽少孤,《新唐书》没有这样的记载,但是新旧唐书都记载了同样的故事:陆贽罢郑县蔚后,回家探母,路过寿州,刺史张镒时有名,陆贽登门拜访。张镒初时并不在意,与陆贽谈了三天后,对陆贽大加赞赏,结为忘年之交。临走时,张镒饷钱百万,并说:“请为母夫人一日费。” 《旧唐书》记载是:“请为太夫人一日之膳。”张镒由于赏识陆贽,屈尊与他结为忘年之交,并赠钱给陆贽的母亲以示尊重。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没有提到陆贽的父亲, 张镒既然已经与陆贽结交,问候他的父母是正常的礼仪,可是他却只问候了陆贽的母亲而未提他的父亲,答案很可能就是旧唐书所说的“早孤”。


陆贽出生于 754 年,如果是少孤的话,父亲大约在 764 年之前就去世了。 《全唐文》卷五百三十“顾况《祭陆端公文》”记载,陆端公即陆渭于 772 年去世, 陆灞去世的时间则更晚。《全唐文》卷六百九十,符载《江陵陆侍御宅宴集观张员外画松石图》记载:“荆州从事、监察御史陆灃,有弟灞、润(涧)、淮”。在 符载的文章中,明确指出陆灞是陆灃的弟弟,他们兄弟邀请多达二十四位朋友一起聚会,共同欣赏张员外作画。符载在贞元中为四川节度使韦皋的掌书记,韦皋卒后,刘辟据蜀作乱,符载亦在刘辟幕中,元和元年刘辟兵败被杀,符载因曾劝刘辟行仁义得以幸免,后为荆南节度使赵宗儒的记室。符载这篇文章是在江陵的时候所作,在此期间符载还写了一篇《荆州城东天皇寺道悟禅师碑》,文章末注明了写作日期是元和二年四月,那么他的前一篇文章也应在作于元和二年前后, 地点是陆灃在江陵的家中。因此可以知道,无论是陆渭还是陆灞,时间上都与陆贽少孤不相符。


正常父子之间的年龄差一般在 20—50 岁之间,特殊情况下也有超出这个范围的。陆渭的出生年龄可以根据顾况的《祭陆端公文》推算出大致的时间,顾况在文章中称陆渭为兄,他自己出生于 725 年,所以陆渭出生不晚于 725 年,这个时间与陆贽的出生时间,在正常的父子年龄差的范围以内。陆灞的出生时间没有资料记载,但是可以从他哥哥陆灃的朋友中推算出大概的时间范围。《全唐文》 卷六百九十一,符载《尚书比部郎中萧府君墓志铭》记载,贞元十六年(800年)萧存去世,萧存(739-800)与宰相齐杭(740-804)、河南尹张式、给事许孟容(743-818)、郢州刺史郑正则、兵部郎中杨凭(?-799)、杨凭弟弟杨凝(?-802)、 府阙卢景亮(?-806)、殿中侍御史陆灃是莫逆之交,这帮朋友大约都出生在 740 年以后。所以陆灃出生应在 740 年以后,作为弟弟的陆灞出生时间应该更晚。据 《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一,权德舆《送陆校书赴秘省序》记载,子容诸父“深源 (陆灃)方源(陆灞),我族所出,有早岁游处之旧。”权德舆出生于 759 年,他与陆灃陆灞兄弟小时候就有交流,出生时间应该不会相差十岁,所以陆灞应该出生于 759 年前后,时间误差不会超过五年,太远的话,他的哥哥陆灃就很难和权德舆“早岁游处”了。陆灞的年龄大致与陆贽相当,甚至还有可能比陆贽小,当然就不可能是陆贽的父亲甚至祖父了。


虽然《新唐书》和海昌谱、江山谱记载陆灞是陆贽的父亲,但是他的年龄没有可能,家谱和史书在此存疑。陆渭的年龄足够做陆贽的父亲,但是史书中未见记载,只有安雅堂家谱的孤证记录。与陆贽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姓氏专家林宝, 在元和壬辰年即元和七年写了一本姓氏专著《元和姓篡》,在这本姓氏专著中, 陆贽的父亲是陆侃如,祖父是陆齐政,且陆齐政是陆渭、陆灞父亲陆齐望的族弟。 据《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二——林宝《元和姓篡序》记载:“凡二十旬,汇成十卷”, 后世有学者据此认为《元和姓篡》成书仓促,很多记载存疑。但是这些学者可能没有注意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记载:“大历以后,专学者历算则董和,天文则徐泽,姓氏则林宝”,林宝从大历年间就是研究姓氏的名家,苦心研究近三十年后,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汇聚成册,成果一定是权威性的。且林宝与陆贽生活在同一年代,从陆贽入仕到陆贽去世,林宝一直都在研究姓氏、谱牒,对宰相陆贽的家世的了解一定比后世更多。

​▲《元和姓纂》

如果说林宝只是与陆贽生活在同一年代,元和时期也不过是从七品的太常博士,与位居宰相的陆贽可能没有直接接触,记载遗漏或者错误或许也有可能,那么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的文学家、宰相权德舆的记载就应该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权德舆与陆灞从小时候开始就是好朋友,在《送陆校书赴秘省序》一文中, 权德舆在病中对登门拜访陆灃、陆灞的侄儿陆子容予以接待,并作文鼓励,两家的关系应该很近。陆灃、陆灞是权氏所出,他们的辈分不会比权德舆高,从文章的称呼可以看出,大约是平辈,即使不是表兄弟也不会太远。 他们自小就是朋友,长大成年以后也经常交流,权德舆似乎与陆灞关系最密切,《全唐文》卷四 百八十三有权德舆所作《洞庭春溜满赋》,题注是“送陆灞赴荆州”。陆灞赴荆州大约在元和元年前,权德舆年将五十,他们的友谊终生相伴,所以文章中只有姻亲、朋友之间的情谊,没有对长辈的敬畏。权德舆对陆贽则充满了敬仰与尊重。 元和时期,诏令礼部尚书权德舆收录陆贽的奏议、制诰等一共一百七十三篇文章, 汇编成《陆宣公翰苑集》,权德舆亲自为文集写序。在《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三 《唐赠兵部尚书宣公陆贽翰苑集序》中,权德舆认为“君不及贞观、开元者,盖时不幸也,岂公不幸哉!”敬仰之心、不平之气溢于言表。在序言中,权德舆始终称陆贽为“公”,表达了下级、后进对上级、长者的尊重。同时在序言中,记载了陆贽丁母忧的事迹,只介绍了陆贽的父亲是陆偘,溧阳令,其后通篇都没有关于陆贽父亲的讲述,与《旧唐书》记载陆贽早孤吻合,或者说《旧唐书》引用了权德舆的记载。 在封建时代,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子之间同朝为官时,父亲比儿子职位低是不可想象的。北魏时期陆丽因拥立之功,高宗欲赐其王爵,他再三推辞,因为他的父亲陆俟没有王爵,最后高宗只好赐其父子二人王爵;周世宗柴荣是以郭威嗣子身份登基的,其时他的父亲柴守礼尚在,他只能以老国舅之礼相待,登基后终其一生未与父亲见面;宋代宋庠、宋祁兄弟二人同榜进士,本来是宋祁第一、宋庠第三,但是章献皇后觉得弟弟排在哥哥前面,于礼不符,于是改宋庠为状元、宋祁则成了第十名。陆灞与陆贽在同一时期为官,陆贽职位远高于陆灞,如果二人是父子关系,应该早就有人指出礼制上的问题。

​▲《陆宣公翰苑集》

《新唐书》的主编是欧阳修和宋祁,但是欧阳修、欧阳棐父子编篡的《集古录目》中,有着和《新唐书》完全不同的记载。《集古录目》卷八《唐秘书监陆齐望夫人贺兰氏墓志》记载,贺兰夫人是河南人,侄曾孙陆贽书,碑在常州。岑仲勉校注《元和姓篡》认为,“曾”字应该是衍文,姓篡的记载是可信的。但是姓篡记载陆贽的父亲是陆侃如,权德舆记载的是陆偘,偘与侃是同一个字,应该是传抄的问题,“如”字恐怕是衍文。


总之,陆渭是陆贽父亲的说法只有孤证,与其他资料均不相符,应该是传抄过程中的失误,不足为信。陆灞是陆贽父亲甚至祖父的说法有多处记载,然而这种说法在时间、礼制上矛盾很多,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和《集古录目》 本身也互相矛盾,更与同时代的林宝、权德舆记载不同,应该是一种错误。《元和姓篡》与权德舆的记载基本一致,综合二者的内容,可以推定陆贽的世系是:

​陆齐政——陆偘——陆贽


上一篇:庄子日课046丨乱世中如何自保和生存
下一篇:宗谱文献研究的经验和教训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