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上京遗址
“上京,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金龊一箭,二百年之基,壮矣。”
---《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
辽上京遗址就在巴林左旗县城的林东镇上,这里曾是耶律家族的发祥地和世袭领地,为辽五京之首。去完此处,五京打卡成功。辽上京遗址为国1,包含遗址区、南塔、北塔等项目,不远处还有辽上京博物馆,可打包忽悠。
站在夯土墙上四望,城池保存的尚完整,方形,里面已禁止耕种,野草凄迷。城墙周长约有6公里多,开口处多为后人行道所开。墙体宽10几米,高3、4米不等,里面正在铺设木道,可能为旅游作准备。偏北方向正在考古,可以近处一观。
辽上京于神册三年(918年)开始兴建,《辽史》卷一《太祖上》记载:“癸亥,城皇都,以礼部尚书康默记充版筑使。”同时还诏建了孔庙、佛寺、道观等。工程挺快,“百日而讫事”。这位康师傅不仅主持营建了皇城,还建了阿保机同志的祖陵,打仗也挺硬核的,是辽初封建化的重要汉人之一。
会同元年(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下诏,“以皇都为上京,府曰临潢。升幽州为南京,南京为东京。”上京就是这么来的,南京即今北京,东京即今辽阳。
上京城北为皇城,当初建有开皇、安德、五鸾这三座大殿。南城为汉城,井肆当列,为汉、渤海、回鹘等族群居住的地方。大辽实行一国两制,“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
遗址区考古挖出许多探方,有基址、墩台、深壕等,圆形大坑大概是毡包遗址吧。大辽流行四时捺钵制,周而复始,《辽史》卷三十二《营卫志中》载:“天地之间,风气异宜,人生其间,各适其便……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毡房收拾铺盖卷方便,随时走马河山的,这与汉俗迥然不同。
北塔又叫宝积寺塔,其在城里的一个土坡上,完全像一个新建的塔,四周还铁栏围着,花花绿绿的还挂着经幡。塔为五层六角密檐式,高约6、7米,面南开有乳钉门,青砖叠涩出檐,檐下设仿木砖雕斗栱。也没什么多余看点,浅尝即止。
南塔即开悟寺塔,也叫南塔子沟塔,其在城东南约3公里的山坡上,山道平缓,一塔巍然独耸,只有几株草树相伴。塔高约25米左右,七层八角密檐式,典型的辽塔风格。
一层四面开有假门,其余四面为浮雕双塔及盲窗,上面镶嵌有立佛或坐佛,周围卷云、华盖及飞天等装饰,完好度每面不一,都有缺损。转角为圆形砖柱,阑额出头,檐下置仿木斗栱,层层叠叠如花,舒缓伸向天际。此塔无论高度还是美度都优于北塔,当年的寺院和都城的建构都化成了齑粉,残存的一定是坚强的。
四方城城址在碧流台镇四方城村边,在县城偏西北,距离上京遗址约60公里,这是从韩匡嗣家族墓地到富河沟门遗址中途捡漏的一个地方,看见有一碑,忙刹一脚,过去一看为市保碑,还是大辽的城址。城址在农田里,这一片寒凝萧瑟,远山涵秋,近处稻粱收,霜肥草瘦,阵雁长空飞衡州。
东城墙已没入村里的农家,西城墙还断断续续的坚强存在,宽约有5、6米,残高1、2米,还有一若有若无的马面。《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记载:“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它大概就是其中的一城吧。“四方”可能是为汉人的说法,辽史中没记载,此城址从辽金一直使用到元,之后废倾变成庄稼地了。■
更多内蒙古阅读
辽祖陵及祖州城、韩匡嗣家族墓地 【巴林左旗】
白音长汗遗址、饶州故城遗址 【林西】
汇宗寺、诺尔古建筑群、砧子山墓群 【多伦】
元上都遗址、四郎城遗址 【正蓝旗】
乌素图召 【呼和浩特】
万部华严经塔、和硕恪靖公主府 【呼和浩特】
金刚座舍利宝塔、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呼和浩特】
清真大寺、天主教堂 【呼和浩特】
荟福寺、庆州白塔 【巴林右旗】
巴林右旗博物馆 【巴林右旗】
土城子遗址 【和林格尔】
开鲁县佛塔 【开鲁】
应昌路故城、砧子山岩画、金界壕 【克什克腾旗】
罕苏木墓群、宝善寺、查干浩特【阿鲁科尔沁旗】
贝子庙 【锡林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