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小儿女》,写意水粉画封面,寥寥几句作者简介,一张聚焦在晨光下很专注干活的作者照片,一切平和温馨。
喜欢这样暖暖的调调,就特别找了一个金桂飘香、阳光明媚的下午,在闹中取静的大树下,慢慢地翻看这本散文集。本以为散文随笔能带给我惬意时光,没想到一口气看到天黑,心情却有些沉重。
作者陈慧,有着不同于我的生长经历和生活阅历。她长年在菜市场摆摊,历尽艰辛,写出了我所不熟悉却又似乎熟悉的人物和故事。每个故事娓娓道来,主人公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的对话场景,还有作者漫不经心流露出来的感受,都好像在讲述我们身边的长辈、玩伴或朋友、邻居。每篇文章的画面感都很强烈,很容易脑补出那些苏中平原上不太富裕的农村环境,和熙熙攘攘的小镇市场边平常人家中的家长里短。
整本书看下来,我看到了生活中大多数人的隐忍、勤劳和付出,结局却并不美满。这些好人并没有得到好报,不是疯了,就是病死,不是无奈离婚,就是孤独终老。这让我心情沉重,也不由心生好奇,这位作者为什么不写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的篇章呢?
于是,在文澜读书岛的分享会上,我冒昧地道出了我的疑问。作者陈慧给我的回答却出乎意料,直接而干脆。她说,生活的底色本来就是悲凉的,但你就没有看到这些貌似凄惨的生活中那些温馨温暖的阳光吗?你怎么能断定他们也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呢?比如那位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老爷爷,旁若无人地在老伴坟头拉着二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是一种幸福吗?那位孤独终老的乔二奶奶,一生坚守自己的爱情,不是一种幸福吗?村里人也可以种万年青,但他们不种,用这种方式来帮助她,让她不感到寂寞,不是人间的温暖吗?
确实,我狭隘了。我只关注了所有故事中的灰色调,却没有细品出灰色调背后点点暖心的亮光。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更令我吃惊的是,自己不由自主地以自我的心态去定义别人,若不是陈慧犀利的回答,我还不自知我的自以为是和自作主张。
从陈慧在分享会现场与书友的互动中,特别能感受到她通透明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其名字,充满智慧。她直言不讳地说,出书是为了给读者带来价值,而不是为了取悦自己的虚荣心。自己还没活好,就一心想写文章出书来粉饰自己,那是不成熟的表现。陈慧不卑不亢的平常心令我很佩服。她既不看高自己目前的成就,“只是为了慰籍自己孤独的心而写写文章,有缘出出书,没什么了不起的”;也不看低自己的小贩身份,“我可以随时来读书岛分享,不像你们上班族只有双休日有空。我可以睡午觉到下午三点,而你们要上班。这样的自由我更喜欢。”
我以为,陈慧就是好好生活的一个楷模,给我的启示是要有一颗接纳的心。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说:“苦难本身并不可怕,由苦难而生的怨恨才是真正的痛苦。” 从陈慧身上,我看到的是接纳、务实、不幻想,不与自己对抗,这在《世间的小儿女》中处处有迹可寻。
这就是陈慧的生活信念,为自己好好生活。同时,在安顿好自己的生活和儿子的生活之后,陈慧还在“天天向上”。陈慧很谦虚低调,说写文章不过是给自己郁闷无聊的生活找一个出口,就如瑜伽、画画、搓麻一样。她不会这些,所以去尝试写作。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她的勤奋好学。“我手机上没有快手、抖音等视频软件”,“看视频3天脑子是空空的,不如看书3天来得充实”。“如果真正地去阅读,用心地去阅读,书里面是有理想国的”。“多阅读,从身边熟悉的东西开始写,写出感觉来了,再拓展视野。”“明天要等到今天结束了才会到来,你的任务是把今天完整地过好。”她在书中劝导别人,也在现实中踏实地过好每一天,进步每一天。她不是为了出书而写,是为了热爱而写。“我没有出书计划,我相信缘分”。“我们在灰色的生活中自己开花就好。”
两个小时时间,让我看到了一个菜场小贩的内心世界。不仅佩服她流淌在书中的淡而有味、平而不腻的文字表达能力,也佩服她在活动现场表现出的充满睿智、思路清晰的口才,更敬重她那与身份、地位无关的强大心灵。所谓强大,就是不和自己对抗,接纳现实世界中的种种身不由己,同时完全相信自己,找到心灵的支撑点。正如分享会结束后,她赠给我的8个字:“好好生活,天天向上”。
本文摄影:三叶草
文首题字:沈强民
文末篆刻:孙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