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散文苑】见字如面

2023-05-06 21:55:15

- JIAN ZI RU MIAN -

文/水青


前几日整理书橱,看到了以前的往来信函,方惊觉手写书信的时代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觉得自己就是“青蛙效应”里的一只青蛙,未知觉外部环境的缓变,即将失去生命精灵。

早些年,除了报社和杂志社寄来的样报样刊外,我已经许久没有收到过一封手书的信件了,开始是电话交流,尔后是手机短信,发展到网上聊天,用手写信成了稀罕之举,接收手写书信成为了一种奢侈。此时我手中捧着的是多年前留下的一叠书信,有父母的关爱及叮嘱、有同学朋友的鼓励和劝勉,有昔日恋人的甜蜜话语至牵挂,还有子女在外求学时向我和他们妈倾吐的心声。阅读这些信件,面对带有个性的字体,让我回想起寄信人,真的思绪万千、感触良多。慢慢翻阅,又见昔日的情谊瞬间跃然纸上,一股久违的亲切和温暖涌上心头,我随着那些一笔一划写下的文字渐渐穿过时光的隧道,回到了曾经写信读信的日子里。

小时候,父亲在离家很远的高仓中学工作,很少回家。那时候,农村没有电话,书信便成了维系我们全家情感的纽带。每逢星期六的下午,我和母亲总会翘首以待地在家等人叫门,因为父亲的信都由路过我家的学生捎过来的。母亲没有什么文化,每次父亲来信,都让我念给她听,常常听得眼眶湿润,静坐须臾,叮嘱我在回信时写上:“家里人都好,别记挂。”我的字虽歪歪扭扭却饱含母子的情感,翌日父亲看到信很是安慰,都在下一封来信中表达出来:“家里人都好我就放心了……”

中学时,社会上时兴交笔友。也许是当时学校的生活太单调,也或许是年轻的心渴望别人去理解和赏识,我也交了好几个笔友,与他们书信往来十分频繁。在信中我们相互倾诉着学习中的苦与乐。烦恼时,我们相互安慰;挫折时,我们相互鼓舞打气;开心时,我们一起分享快乐;痛苦时,我们一起分担忧愁。笔友虽然从未谋面,但我们熟识得就像是自己的影子。一封封的书信表达着一份份诚挚的心情,诉说着段段纯真的友谊。

情窦初开时,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我兴奋地从床上爬起来,擦火柴点燃眉子灯,伏在床边的桌案上,精心地给我心仪的女生写信。打算明天趁她不备时,悄悄地塞在她的书屉里,可是一觉醒来,第二天却没有勇气将信送出去,于是乎只好将它锁在了自己的抽屉里,带着无限的惆怅和萌动走过激动的青春期。恋爱时,我和女友不在同一个地域,于是我们便鸿雁传书。两个相爱的人总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尽的情,那一封封情意绵绵的书信,寄托了我们两地无尽的相思与眷恋。等信的日子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刻骨铭心的。读信是快乐的,甜蜜的,夜阑人静,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遍又一遍地品读所爱的人的心情。那精美的信封,特殊的折叠方式,带着淡淡馨香的素笺,娟秀的字迹,常常令我陶醉不已。每次读信我都能感到她那情深而灼热的目光,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深刻地烙在我的脑海里。

后来自己做了父亲,孩子慢慢长大,都考上了大学去外地读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他们的来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多么亲切温暖的声音呀!可是自从家里安装了电话,虽然孩子常有电话回来说说近况,报报平安问好,可再见不到“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亲昵的一行字了,虽没有声音,那可是他们心里流淌出来的情呀!看到他们的字,真的就像见到了他们本人,感觉亲切而温暖。

我的怀旧可能招来一些非议,说我太不与时俱进了,现在的高科技不是比过去的书信更快捷嘛!我并不这样认同,也不是说现在的高科技不好,因为手写书信里蕴有太多的情感内涵,是现代科技无法表达出来的。

“见字如晤面”是书信里常见的一句开头语,它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手写书信的一个独到之处。每个人写出的字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收信人见到信上的字,就像见到了写信人的面容。每当我们展开一封手写的书信,仿佛敞开心扉的写信人正在同你进行面对面的倾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进行情与情的沟通。真可谓:见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一封情真意切、字迹娟秀的书信,也是一件可贵的收藏品,特别是几经修改的原稿,那勾勾抹抹的痕迹记载着写信人一丝不苟的真情,更值得珍藏。如果写信时情不自禁地洒上几滴热泪,读信人看到后便会产生共鸣!

信笺的折叠也是有讲究的,给长辈、同事或情人的信,叠法各有不同。一个年轻人如果第一次收到一封特殊折叠的书信,心跳会怦然加速,脸上会骤然泛红。这种表达真情的方式和表达后所产生的效果,是任何其它通讯方式无法做到的,因为它们缺少感人的真情。

如今,笔被键盘替代,纸为word取代,笔友成了网友,日记成了博客,可是字迹的个性、书法的秀美,书信人及时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气韵等等,这些现代的通信工具恐怕都不能够替代,就好比一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你还能复制吗?

此时,我慢慢放下手中捧着的多年前留下的这一叠书信,望着它,缕缕情感被定格在回忆中,依然很温暖。

作者简介

水青(笔名),现年82岁。生于贵阳,长于长沙县,1978年起从事教育工作,1985年支教南粤。南粤工作时段,教学之余,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不少篇章分别被《中学化学》期刊(1995年第10期刊首)、《中华优秀科学论文选》(四川人民出版社)等刊物收编,也有些闲文跻身报端。

扫 码 关 注

凤视界


女性视角看世界

家国情怀待人生


上一篇:词话特刊热烈祝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下一篇:赵明杰:黑暗里的光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