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陕西称“三秦”,山西称“三晋”,湖南称“三湘”,由来是什么?

齐楚燕韩赵魏秦,似乎都能挂个三字。三齐是齐、胶东、济北,三楚是西楚、东楚、南楚,三燕是前燕、后燕、北燕,三韩是马韩、辰韩、弁韩,三赵不明,三魏是广平、阳平、魏,三秦雍、翟、塞!

一、城阙辅三秦,三秦哪三秦?

最早熟识三秦,得益于交趾县令王福畤(zhì)的王勃。王福畤有七个儿子,最有名的就是老三王勃!王勃名列“初唐四杰”之首!他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不仅让我记下了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让我知道了城阙辅三秦是哪三秦!

三秦就雍(西秦)、翟(北秦)、塞(南秦),这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为了遏制刘邦和拉拢秦国降将而实施的分割关中计划!根据楚怀王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当时有三个人都想成为关中王,他们分别是项羽、刘邦、赵高!

项羽被楚怀王派去救赵了,刘邦攻打后方空虚的秦国,赵高则是想和刘邦勾结,最终三人都没有成为关中王。按照约定,刘邦应该封为关中王(或者说秦王),但项羽倚强凌弱,把刘邦封到巴蜀,刘邦后来又争取了汉中。

为了关中实现监视刘邦,并让关中地区相互制衡,项羽就将秦国的关中一分为三,分别是雍、翟、塞!雍就是古代的雍州,封实力最强,能力最大的章邯在此为王,王都为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南)。

翟就是先秦时期的翟国,为赤狄人所建,是翟姓的祖先,封都尉董翳为翟王,下辖上郡、九原郡,驻地高奴(即今天的陕西延安北部)。

雍在古代是雍州,翟在古代是翟国,可古代没有塞州,也没有塞国,但项羽依然册封秦国长史司马欣为塞王,治所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该地地处秦岭要塞,非常重要故而封其塞王。

公元350年,苻洪自称三秦王,这是最早称三秦王的人。苻洪本叫蒲洪,先后跟着刘曜、石虎混,后来又投降了东晋,东晋封他为王。他根据谶文“草付应称王”加上孙子蒲坚后背“草付”,就决定该蒲为苻,并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蒲坚就是后来与东晋淝水之战大败的苻坚!

二、胡公起三晋,三晋哪三晋?

自古就有秦晋之好,提到秦就不能不提晋。晋非常有趣,三国统于晋,战国三分晋。胡公起三晋,出自宋朝王灼《送胡康老》。对于《送胡康老》这首诗,你不太熟悉,但对于三家分晋,几乎是妇孺皆知的!

晋国最初被称为唐国,因为迁都而将唐国改为晋国。后来李渊、李世民父子发迹于太原,他们最终舍弃了晋的国号而选择了唐的国号。

曲沃代翼之后,晋文公再也不信更不用自己人,而用外人。就设立了三军六卿制度——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六卿在不断的竞争中,逐渐被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赵氏家族所掌控。

唐有晋水,叔虞子燮为晋侯,是燮以晋水改为晋侯。——《汉书·地理志》

这六家形成各自势力范围,是为六晋,形成了小的诸侯国,不停地争权夺利,范氏、中行氏、智氏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公元前438年,除了绛和曲沃,其他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于是这三家被称为三晋。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册封韩赵魏,标志着进入了战国时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从前403年开始记载的。

韩赵魏瓜分了晋,那么三韩、三赵、三魏就很难再分了。篇头说的三韩是半岛的,三魏也只是行政区划,三赵什么都没有。三赵没有,三楚有。不仅如此,作为古代楚国主要的组成部分的湖南还有三湘之分。

三、归鸿渡三湘,三湘哪三湘?

大唐诗仙李白在其《禅房怀友人岑伦》一诗就提到了三湘——“归鸿渡三湘,游子在百粤”。 关于三湘的说法,要比三秦、三晋的说法多,而且还跟国名、朝代名没什么关系?但湘也是做过国号的,如同塞王一样,湘王只有一代,但比塞王时间长了很多。明太祖在1378年册封其十二子朱柏为湘王,1399年在明惠宗粗暴削藩中被逼全家自焚。那么三湘是哪三湘呢?

三湘:沅湘、潇湘、资湘

湖南历来被称为三湘四水,四水是湘江、资江、沅江、澧水,三湘是什么?最早提及三湘不是李白而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据学者王彩琴考证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江州祭酒陶渊明就在其《赠长沙公并序》明确提到三湘。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远,行李时通——《赠长沙公并序》

根据陶潜(陶渊明)的后人,清代陶澍的注解,这三湘就是沅湘、潇湘、资湘。不仅如此,陶澍还对这三湘做了进一步说明。

湘水发源会潇水,谓之潇湘 ;及至洞庭陵子口 ,会资江谓之资湘 ;又北与沅水 会於湖中,谓之沅湘。

三湘:沅湘、蒸湘、潇湘

明代湖广布政使司人陈士元《江汉丛谈》卷二载:“然湘水又有三湘之名。盖湘水发源广西兴安县界,流至永州与潇水合,曰潇湘;至衡阳与蒸水合,曰蒸湘。至沅州与沅水合,曰沅湘。

三湘:蒸湘(潇湘)、资湘、沅湘

清朝伟大诗人龚自珍的回答也很有道理,一是他有文化,二是他本身就是湖南人资湘附近的人嘛!龚自珍在其《三湘棹歌》诗作里,将三湘分为资湘、蒸湘和沅湘。在诗作做序,序曰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资湘亦名潇湘,《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

可根据今天的地图来看,资湘是潇湘貌似不对,要说资湘是蒸湘说得过去。如果成立的话,第二、第三种说法就和第一说法完全一样了。

三湘:漓湘、 潇湘、蒸湘

这是郦道元的《水经注》的说法,不过漓江太小,不足以包括代表湖南南。

三湘:湘源、湘西(湘潭)、湘乡

宋太宗时期的乐史在其《太平寰宇记》中记载,所谓三湘就是 “湘源、湘潭(西)、湘乡”。从文献记载的堪称最早最可靠,它记载的是晋宋时期的湘州,其上中下游分别为湘源、湘西、湘乡,故而三湘。

就我个人看法,我更认同沅湘、潇湘、资湘的说法,对此你怎么看呢?

齐楚燕韩赵魏秦,似乎都能挂个三字。三齐是齐、胶东、济北,三楚是西楚、东楚、南楚,三燕是前燕、后燕、北燕,三韩是马韩、辰韩、弁韩,三赵不明,三魏是广平、阳平、魏,三秦雍、翟、塞!

一、城阙辅三秦,三秦哪三秦?

最早熟识三秦,得益于交趾县令王福畤(zhì)的王勃。王福畤有七个儿子,最有名的就是老三王勃!王勃名列“初唐四杰”之首!他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不仅让我记下了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让我知道了城阙辅三秦是哪三秦!

三秦就雍(西秦)、翟(北秦)、塞(南秦),这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为了遏制刘邦和拉拢秦国降将而实施的分割关中计划!根据楚怀王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当时有三个人都想成为关中王,他们分别是项羽、刘邦、赵高!

项羽被楚怀王派去救赵了,刘邦攻打后方空虚的秦国,赵高则是想和刘邦勾结,最终三人都没有成为关中王。按照约定,刘邦应该封为关中王(或者说秦王),但项羽倚强凌弱,把刘邦封到巴蜀,刘邦后来又争取了汉中。

为了关中实现监视刘邦,并让关中地区相互制衡,项羽就将秦国的关中一分为三,分别是雍、翟、塞!雍就是古代的雍州,封实力最强,能力最大的章邯在此为王,王都为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南)。

翟就是先秦时期的翟国,为赤狄人所建,是翟姓的祖先,封都尉董翳为翟王,下辖上郡、九原郡,驻地高奴(即今天的陕西延安北部)。

雍在古代是雍州,翟在古代是翟国,可古代没有塞州,也没有塞国,但项羽依然册封秦国长史司马欣为塞王,治所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该地地处秦岭要塞,非常重要故而封其塞王。

公元350年,苻洪自称三秦王,这是最早称三秦王的人。苻洪本叫蒲洪,先后跟着刘曜、石虎混,后来又投降了东晋,东晋封他为王。他根据谶文“草付应称王”加上孙子蒲坚后背“草付”,就决定该蒲为苻,并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蒲坚就是后来与东晋淝水之战大败的苻坚!

二、胡公起三晋,三晋哪三晋?

自古就有秦晋之好,提到秦就不能不提晋。晋非常有趣,三国统于晋,战国三分晋。胡公起三晋,出自宋朝王灼《送胡康老》。对于《送胡康老》这首诗,你不太熟悉,但对于三家分晋,几乎是妇孺皆知的!

晋国最初被称为唐国,因为迁都而将唐国改为晋国。后来李渊、李世民父子发迹于太原,他们最终舍弃了晋的国号而选择了唐的国号。

曲沃代翼之后,晋文公再也不信更不用自己人,而用外人。就设立了三军六卿制度——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六卿在不断的竞争中,逐渐被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赵氏家族所掌控。

唐有晋水,叔虞子燮为晋侯,是燮以晋水改为晋侯。——《汉书·地理志》

这六家形成各自势力范围,是为六晋,形成了小的诸侯国,不停地争权夺利,范氏、中行氏、智氏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公元前438年,除了绛和曲沃,其他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于是这三家被称为三晋。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册封韩赵魏,标志着进入了战国时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从前403年开始记载的。

韩赵魏瓜分了晋,那么三韩、三赵、三魏就很难再分了。篇头说的三韩是半岛的,三魏也只是行政区划,三赵什么都没有。三赵没有,三楚有。不仅如此,作为古代楚国主要的组成部分的湖南还有三湘之分。

三、归鸿渡三湘,三湘哪三湘?

大唐诗仙李白在其《禅房怀友人岑伦》一诗就提到了三湘——“归鸿渡三湘,游子在百粤”。 关于三湘的说法,要比三秦、三晋的说法多,而且还跟国名、朝代名没什么关系?但湘也是做过国号的,如同塞王一样,湘王只有一代,但比塞王时间长了很多。明太祖在1378年册封其十二子朱柏为湘王,1399年在明惠宗粗暴削藩中被逼全家自焚。那么三湘是哪三湘呢?

三湘:沅湘、潇湘、资湘

湖南历来被称为三湘四水,四水是湘江、资江、沅江、澧水,三湘是什么?最早提及三湘不是李白而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据学者王彩琴考证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江州祭酒陶渊明就在其《赠长沙公并序》明确提到三湘。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川阻远,行李时通——《赠长沙公并序》

根据陶潜(陶渊明)的后人,清代陶澍的注解,这三湘就是沅湘、潇湘、资湘。不仅如此,陶澍还对这三湘做了进一步说明。

湘水发源会潇水,谓之潇湘 ;及至洞庭陵子口 ,会资江谓之资湘 ;又北与沅水 会於湖中,谓之沅湘。

三湘:沅湘、蒸湘、潇湘

明代湖广布政使司人陈士元《江汉丛谈》卷二载:“然湘水又有三湘之名。盖湘水发源广西兴安县界,流至永州与潇水合,曰潇湘;至衡阳与蒸水合,曰蒸湘。至沅州与沅水合,曰沅湘。

三湘:蒸湘(潇湘)、资湘、沅湘

清朝伟大诗人龚自珍的回答也很有道理,一是他有文化,二是他本身就是湖南人资湘附近的人嘛!龚自珍在其《三湘棹歌》诗作里,将三湘分为资湘、蒸湘和沅湘。在诗作做序,序曰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资湘亦名潇湘,《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

可根据今天的地图来看,资湘是潇湘貌似不对,要说资湘是蒸湘说得过去。如果成立的话,第二、第三种说法就和第一说法完全一样了。

三湘:漓湘、 潇湘、蒸湘

这是郦道元的《水经注》的说法,不过漓江太小,不足以包括代表湖南南。

三湘:湘源、湘西(湘潭)、湘乡

宋太宗时期的乐史在其《太平寰宇记》中记载,所谓三湘就是 “湘源、湘潭(西)、湘乡”。从文献记载的堪称最早最可靠,它记载的是晋宋时期的湘州,其上中下游分别为湘源、湘西、湘乡,故而三湘。

就我个人看法,我更认同沅湘、潇湘、资湘的说法,对此你怎么看呢?


上一篇:石猴的命[七绝]
下一篇:史海钩沉:民国才女林徽因在东北的那些事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