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藏本《红楼梦》之终极解释
整子2022.10.15
郑藏本,又叫脂郑本。系因郑振铎藏书而得名。据传这个本子他是从旧书店里收藏的。仅残存第二十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与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两回,凡三十一页,装订为一册。乌丝竖栏,版十六行,每半叶八行,行二十四字,无增减。。版框为双边高二十一点四厘米,宽十二点七厘米。第二十三回十二页二十四面,第二十四回十九页三十八面。全本无任何批语。郑藏本今存版框界栏为木版印就。郑本这两回的回目两句联语并列书写而不是上下排列,与列藏本相同,列藏本多为行二十四字。由此认为郑藏本同列藏本有一定的渊源相似关系。封皮深蓝色,似后加,无题签。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分馆。一九九一年二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
书口书题“红楼梦”,回首题《石头记》 。该本异文颇多,如贾芸作“贾义”,秋纹作“秋雯”。花匠方椿,写作“方春”。《春夜即事》中“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多本的“隔巷”,郑藏本作“隔岸”。舒序本。它的下句前四字为“蛩蟇更深”,这一句作“蛩蟇更深听未真”。各本的“霞绡”,郑藏本作“露绡” 庚、戚、梦、列本的“蟇更”,在程甲本为“蛙声”。 “蟇”与“蟆”,为异体字。“任”字,列藏本似为“住”字。郑藏本则为“鼍更”等等。两回结尾与各本异。二十三回末缺黛玉听《牡丹亭》曲一段,自“只听墙内”至“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二百余字(271)脱去。二十四回末无小红家世情况介绍一段,梦见贾芸的描写也大为简略,少二百多字。 郑本工楷精抄,平稳清秀。但细审抄手却为两人。有人据比如开头和结尾以及书口的“回”字,第二十三回抄者作“附图(連結)”,第二十四回抄者作“回”;话说之“说”,前者写作“附图(連結)”,后者写作“說”;正文中亦如是。同时,每回页数之书写,自成起讫,由此可以推出郑本是由多人抄写而成。 这大概不会错。基本符合三个特征:
第一,同列藏本的关系。列藏本的特征就是一种周绍良所说的“蒸锅铺本”,因此水平不高。
第二,多人抄写现象,也符合“蒸锅铺本”的基本特征。
第三,多处异文,错字和改写现象,说明符合低水平抄写现象。
郑振铎(1898-1958年),祖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五四时期与瞿秋白合编《新社会》旬刊,1921年又与沈雁冰、叶圣陶、王统照等组织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三十年代后任教于燕京、清华、复旦等,致力于学术研究。1949年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同年8月被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兼文物局局长及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58年10月17日在出访阿富汗等国途中因飞机失事而遇难。著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及《郑振铎文集》等书。 喜收藏,尤爱雕塑艺术作品。1953年,将陶俑等文物一批计502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1957年又将所藏雕塑等类文物捐献给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郑藏本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残存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四回的特征:这二回正是继第二十二回之后,而曹雪芹在庚辰本中正是增删到此回去世。因此,这二回原本就有可能准备接续改写的荒唐想法。显然水平远远不够,不自量力,最终弃罢。因此,只能确定是一个“好事者”的抄写工所为。
第二,书口书题“红楼梦”,回首题《石头记》的特征:据此可推断,此本首先来自于蒙府本,然后根据当时通行的《红楼梦》书名再重新题写上去,由此确定,该抄本有初步核对蒙府本和庚辰本的内容进行改写,抄本时间应该在戚序本1770年之后发生的事情。这符合列藏本所产生的时间在1770年到1790年之间的特征。
第三,异文应该是先存改写底本而来,非郑藏本抄写者所为。这说明原二回底本有二种可能,1,抄改者的大胆妄为,疑似出自上了一定年纪的人之手,眼力不太好使。2,该底本所誊抄的来源内容本身所持有者有一定的文字残缺的可能。第一种可能基于底本的可能性大,第二种可能基于郑藏本的抄本可能性大。因此,对于郑藏本的底本而言,可选择第一种可能的确定认识。作为以求利为目的的抄写“蒸锅铺本”,是不会因为内容相异而去做这些处心积虑的事情,但工整抄写显然能更容易被认可并提高卖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