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从一幅古画说起,这幅古画与枫桥陈家与楼家两大家族有关。黄涌泉先生在《陈洪绶年谱》中提到:“1953年冬,作者(黄涌泉)在枫桥陈洪绶故乡调查时,见陈良庵像(摹本)一幅,原迹为陈洪绶所画,陈良庵夫人像一帧,真迹,系与山阴徐易合作。”今陈良庵摹本不知下落,陈良庵夫人像则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其画名或曰“徐易、陈洪绶合作陈良庵妻像(轴)”,或曰“楼月德像(轴)”。此画为绢本设色,纵120.4厘米,横47.4 厘米。款识:“徐易传写,洪绶画衣裳。”是两位名家的联手之作,由徐易画人物像,由陈洪绶画人物衣冠并布景。徐易,生卒不详,字象九,一字象先,绍兴府山阴人。《图绘宝鉴续纂》称其:“善山水花卉,笔墨古秀,敷色雅淡,至于传写大像,犹为艺冠,大雅不群也。”徐易是“波臣派”创始人曾鲸的弟子,陈洪绶是“武林派”创始人蓝瑛的弟子,虽然门派不一,但他们通过联手绘画的方式,相互影响,取长补短,成为朋友。陈洪绶与徐易的联手不止一次,除了《楼月德像》,传世的还有《刘文成授经图》。此画亦为绢本,纵89厘米,横48.5厘米,工笔淡彩,画面是刘基(伯温)向其子孙授经的情景,图右下款识:“徐易写像,陈洪绶画衣冠。”现藏于温州博物馆。《宝纶堂集》收有陈洪绶夸赞徐易的一首诗,题为《题象九徐郎画》,诗曰:“夫人欲作画,先发云林心。徐郎得此道,再世倪云林。”陈洪绶在诗中直夸徐象九是倪云林再世。倪云林,即倪瓒(1301—1374),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元末明初画家、诗人,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陈洪绶诗中的“夫人”所指不详,但揣摩诗意,我更倾向于将她理解为陈洪绶的妻子韩氏,徐易为陈洪绶妻子画好肖像后,陈洪绶便在画作上题写了这首诗,故曰“题象九徐郎画”。诗中“先发云林心”一句似难理解,实际上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倪云林为人所诟病的洁癖,当年倪云林跟枫桥杨维桢一起喝酒的时候,因为杨维桢喜欢“妓鞋行酒”(金莲杯),“元镇怒,翻案而起”。“夫人欲作画,先发云林心”的意思就是,夫人得知徐象九要为自己画像,就赶紧收拾打扮,将自己妆扮得干净体面。“徐郎得此道”的意思是,徐象九深谙传写人物之道。“再世倪云林”是溢美之词,倪云林以擅长山水著称,陈洪绶夸说他是倪云林再世,是就徐象九画人物的名气而言的。现在来解《楼月德像》中的其它未知的信息。人们知道画中的人物叫楼月德,是因为画作上的题款有详细交代。画作上方的诗堂,是后来再次装裱时添加上去的,由楼月德的内侄楼璇题写,实际相当于像赞。释文如下:懿德淑姿,令修景福。妇道允闲,母仪更肃。¨¨兮制锦,丸熊兮式谷。佢曰亢宗,展也范俗。璇叨籍犹子,侧闻芳馥。尝粝便荆,蓍祯家国。雅种德之有人,亦爰相之孔淑。生在于今,音徽寂寞。木恒乔而花繁,谷方实而干宿。景神采兮飘飘¨¨,仙驭乎遐服。顾容止兮油然星若,欣慰乎兰玉。内侄楼璇敬题。画作右上的题款,也是在楼月德去世后添加的,题款者是“介庵于来”(1606—?名于来,字子方,号介庵),是陈善学的次子,陈洪绶的九叔,陈洪绶也称其为“子方叔”,年龄却比陈洪绶小八岁。陈于来的文字相当于楼月德的传记,释文如下:孺人讳月德,字端清,同里邑庠生楼公¨¨长女。生长素封,比配闾阎。既孝且顺,克俭而勤。不苟言笑,不好游说,不事襦袴,一切男子杯盘¨¨¨¨¨术者,孺人皆不诋焉。先方伯之后,独良庵广¨先辈,其亦内助之力欤!子七女三,连年避兵,男女皆亡其一,痛悼成疾,时¨山阴朱氏之¨¨¨。生于明万历己亥(1599)八月十九日亥时,卒于清顺治辛卯(1651)十月初九日酉时,享年五十有三,葬于五十八都峰甲山庚向亭子峰。介庵于来谨识。画作左上是清代绍兴著名画家鲁集的题款。鲁集,字仲集,号瞿庵,清代会稽人。《明画录·越画见闻》称其“善画山水,出入宋元。秀润合格,善作雨景,由其胸有书卷,故气厚而深。”末署“丙辰嘉平之月”,即1676年12月。释文如下:令仪令声,柔嘉惟则。有子七人,如圭如璧。种放之母,伯鸾之室。琴瑟兮谐声,雅佩兮靡饰。裁秋月兮团扇,琢雪竹兮古钗。兰香入梦,芝草满阶。世守秦媖之教,何羡乎怀清之台也哉。丙辰嘉平之月,瞿庵鲁集题,时年七十有二。楼月德是枫桥楼家人,生长在富裕人家,嫁给陈家的陈良庵后,持家严肃,孝顺贤慧,克勤克俭。那么她的丈夫陈良庵呢?他就是陈洪绶诗文中出现的“五弟”或“良庵五弟”,他叫陈洪诰,是陈洪绶二伯陈于墀的第三子,年龄比陈洪绶小一岁。陈洪绶父辈十八堂兄弟,生子39人,陈洪诰排行第五,故陈洪绶称其“五弟”。《宅埠陈氏宗谱》载:“灏八十五,讳洪诰,字季良,号良庵,钶七十七公三子。县学生。生万历己亥(1599)五月初八日。配楼氏,子七:棆二十九,棆三十九,棆四十四,棆七十一,棆百三十三,棆百四十八,棆百八十七,长子出继二兄弟灏五十公为嗣;女三,长适庠生楼玑,次适太学生楼,幼适增广生方逢吉,公卒顺治戊戌(1658)正月二十八日,葬琪树坪,氏葬干岭亭子山。”陈洪诰生七子,人丁特别兴旺,故现在陈家长道地许多陈氏后裔都是他的后代。陈洪绶与陈洪诰年龄相仿,旨趣相同,故自幼至老,两人亦兄亦友。《宝纶堂集》中有四首诗,是陈洪绶写给五弟陈洪诰的。《五弟邀饮溪上,即席口占》(二首)其一:“春雨不萧索,移尊花下歌。可人真不少,酒客岂须多。文杏鸣山鸟,车前歇水蛾。笑看新节意,谁敢便蹉跎。”其二“可爱有花日,雨中游亦佳。人情皆发发,鸟语特喈喈。终夜眠溪屋,何时坐竹斋。酒诗缘未了,自得好情怀。”这是陈洪绶生活在枫桥期间,与五弟陈洪诰饮酒赋诗的生活写照。时在春天,春雨绵绵,鸟语花香,溪水淙淙,生机勃发。如此良辰美景岂能虚度,于是,陈洪诰邀陈洪绶饮酒,在枫溪边,在花丛下。他们时而畅饮,时而高歌,豪情满怀,笑谈人生。陈洪绶兴致所至,即席吟了以上两首诗。这是陈洪绶“溪上颇有酒,溪上颇有闲”的形象再现。《送良庵五弟归里》(二首)其一:“羡子扫松楸,吾先作梦游。归期从二竖,未必不三秋。盗贼萌初见,舟车或少留。非因不忍别,曾与老人谋。”其二:“五弟避兵日,病夫乞食时。归欣同里住,实望告还迟。乱世唯兄弟,沉疴必赠诗。自知犹未死,濒泪不需垂。”这两首诗作于“国破家亡”之后,即陈洪绶隐居秦望山下薄坞期间。陈洪诰去秦望山扫墓(秦望山下裘园,有陈氏祖坟),顺便看望了生活在此地的兄长陈洪绶。在离别之际,陈洪绶作诗以赠。他在诗中说,真羡慕你有祖墓可以祭扫,我却背井离乡,只能在梦里祭祖了。你问我何时重返故里,那得看我的病情如何,或许要三年以后吧。现在山里出现了盗贼,你真应该在我这里多待几天。不是我不忍心与你分别,而是你我曾有共同隐居的谋划。接着,陈洪绶又回忆清兵占领绍兴后的遭遇,你外出避乱的时候,我也过着乞丐般的日子。我期盼着重回故里与你团聚,可现在我真的无法回去(陈洪绶有诗曰“记明年,俭约须真,赎归薄产”,但一直未赎回)。患难之时见真情,我重病期间你常寄诗相慰。想到自己还能保全性命,我现在也无需再痛哭流泪了。陈洪绶的前后两组诗,形成强烈反差。时代变了,心境变了,豪情云散,悲情袭来,但手足之情、患难之情却与日俱增。陈洪绶与陈洪诰的交往,除了上述四首诗,还有陈洪绶替陈洪诰画像,还有陈洪绶与徐易为陈洪诰妻子画像。现在,当我们欣赏这副《楼月德像》时,除了赞叹两位画家的高超画艺,还当理解这幅古画背后深藏的浓浓兄弟之情,以及陈、楼两大家族珍藏这件墨宝所做的“锦上添花”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