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贞观政要》:唐太宗屡有疑惑,魏征明辨是非,答疑解惑,得太平

2023-05-06 21:55:15

贞观政要

文:青源阳阳

翻看《贞观政要》,学习古人智慧,领略先人风采。

《贞观政要》是唐朝全盛时期的佳作代表之一,关于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事迹,在这本贞观政要之中,详细记载。

唐太宗于武德九年八月继位,改元为贞观,也就是这篇贞观政要的真正来源。

这本书汇集了诸多学问,将皇帝的日常决策,乃至于疑惑和决断,都一一清晰辨明。

从其中,我们能够知晓唐太宗能够容纳下别人的见解,特别是魏征给出的答复,往往是适合皇帝的,唐太宗都一一采纳,获得了大臣,乃至于百姓们的一致好评。

唐太宗

直言不讳,魏征谏诤故事。

在贞观二年的时候,隋朝留下来的一个官位为通事舍人的人,名字叫郑仁基,家里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儿,貌美如花,姿色出众,就在当时,已经是无人能及。

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文德皇后听说之后,就将这名女子寻求暗访出来,请求唐太宗将这个女儿纳为妃嫔,结果唐太宗,也没有打听,也没有探寻,就直接下聘将这个女子纳为充华。

当诏书写好的时候,使者还没有出发,此时,魏征出现了。

魏征

唐太宗看中此女,想要下聘书。

因为他听说这个女子虽然美貌出众,但是早已经许配给了其他人家。

于是这个魏征就急急忙忙地劝谏唐太宗,此时不可太急,毕竟,这个女子虽然是寻常女子人家,但是已经许配给陆家,由此可见,如果此时急急匆匆地就下诏书,那么我们有没有替人家女孩想过愿意不愿意,舍弃之前约定的夫君,做皇帝的妃子。

当然,魏征如果贸然解说的话,唐太宗说不定会不高兴。

唐太宗

毕竟,已经做出的决定,哪里有收回的道理。

再加上,诏书都已经写好了,所以魏征说这个话的时候,先是引用博古,再渐渐引向至今。

皇帝是老百姓的衣食父母,关爱老百姓,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担忧他们所担忧的,以他们的快乐视为自己的快乐。

有道德的仁君,都是将老百姓的心思视为自己的心思,将老百姓所思虑的事情,视为自己所要思虑的事情。

长孙皇后

魏征用三个排比句,表达自己的观念。

当皇帝住在玉宇琼楼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老百姓所住的地方,是不是有房屋可以安身。

当皇帝吃着膏粱鱼肉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老百姓所吃的东西,有没有填饱肚子,是不是还在忍受疾苦,寒冷。

当皇帝选择嫔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老百姓也有属于自己的娶妻生子的快乐,如果此时皇帝将这种快乐都剥夺的话,那么老百姓该如何思量。

唐太宗

魏征的一席话,其实是在替唐太宗着想。

毕竟,皇帝的生平都是要记录在史册的,所以,如果此番举动让老百姓寒心的话,那么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唐太宗意识到魏征的话,不无道理之后,决定不再下聘此女,可是诸多大臣都上前献计献策,说此女没有许配人家。

就连陆爽,就是先前有婚约的人家,也说,只是礼物往来,并无婚约在先。

唐太宗与魏征

于是唐太宗又疑惑了,魏征的出现,又恰巧解决了此问题。

其实,不难想象,陆爽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害怕日后,皇帝会计较这次的得失,将这份仇恨加在他的身上。

而那些大臣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希望皇帝能够达成所愿,不留有遗憾。

百姓

于是唐太宗才恍然大悟,原来,众人的心都是如此这般。

为了不做一个被老百姓所误解的人,唐太宗心意已决,将下聘的诏书作废。

还下诏说这一切的缘由源自于他没有仔细询查,才导致误会一场。

由此看来,这个皇帝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知错能改,将魏征的话听到了心里去。

百姓

唐太宗恍然大悟,做出善举。

纵然有此女貌美如花,但是和老百姓的心声相比较而言,孰轻孰重,确实值得惦念。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还有许多的故事,都是唐太宗的生平记载。


上一篇:青藏高原:中国历史上的神秘之地
下一篇:你家的大门有这样的问题吗 ?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