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入主题,在21世纪的今天,重庆人,可以被称为四川人,或者重庆直辖之前的原四川省人。但不宜称为四川省人。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重庆和四川,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地理上的重庆主城区位于四川盆地,重庆和四川在历史上分分合合,合合分分。
重庆,美不胜收,解放碑、洪崖洞、长江三峡、大足石刻让人流连忘返。
近代,重庆,曾为四川省省会,大军阀成都人刘湘的四川省政府就曾坐落重庆,在世界上久负盛名的重庆大学就是刘湘的杰作。
重庆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英雄之城”、“不屈之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时首都”的重庆,是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舞台,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
近现代,重庆,三次成为直辖市,两次降为省辖市,一次成为陪都。重庆的近现代史,是一部三起三落的历史。
1929重庆正式建市,成为国民政府二级乙等四川省辖市。
1935年,以刘湘为省主席的四川省政府在重庆短暂的驻留。我们在上面已经提到,刘湘在重庆建设了重庆大学。
1939年,重庆升格为甲等中央院辖市,成为继南京、上海、天津、青岛、北平后的第六个中央院辖市。这是重庆第一次成为直辖市。
1940年,重庆定为为中华民国陪都。**匪首蒋介石就长期在此办公。当然,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我们应该予以肯定,但是这不能抵消他长期倒行逆施实行白色恐怖反动统治的本质。
1949年,刘邓大军进驻重庆,重庆解放,重庆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为西南大区代管的中央直辖市。重庆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手中。这是重庆第二次成为直辖市。
1954年,重庆直辖市被撤销,并入四川省,成为四川省辖市。
1983年,重庆成为中国第一个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
1997年,重庆从四川分出,成立重庆直辖市成立,这是重庆市第三次成为直辖市。
那么,历史上的重庆呢?历史上重庆和四川的关系呢?
四川的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呢?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广义的四川是一个地理概念,包含如今的四川省、重庆市及周边部分地区。狭义的四川是区划概念,即如今的四川省。介于广义和狭义之间的四川,就是划分出直辖市之前的四川省,这也是区划概念。
古汉语中“川”是河流、水道,传说四川以境内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渡河四条河流而得名。不过,这仅仅是传说,不能当真。
四川名字的由来,应是宋朝的川陕四路。重庆府亦是在宋朝设立,由此重庆亦是得名。
北宋年间,北宋朝廷在巴蜀地区设置了益州(后改称成都府路)、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为“川峡四路”。
益州路包括成都、雅安等地;夔州路包括四川达州、重庆直辖市、湖北省恩施州、贵州省东部等地;梓州路包括绵阳东部、遂宁、南充、广安、内江、自贡、资阳、宜宾、泸州等地;利州路包括广元、巴中、南充北部以及陕西省的汉中。
宋朝大部分时期,重庆属于夔州路,不过也曾划入益州路和梓州路包管辖。
元朝年间,汉中被划入陕西,四川的四川划出半川,四川只剩下三个半川。
简单的说,成都可称为西川,重庆可称为东川。
自从重庆市直辖,三个半川再次划出一个川,四川只剩下两个半川。
当然,如今四川省的版图增加了甘孜、阿坝、凉山等地。
四川这一称呼,不应该由如今的四川省独享。重庆作为四川中的一个川,即东川,也应该享有四川这一称呼。
综上所述,在21世纪的今天,在全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领导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重庆人,可以被称为四川人,或者重庆直辖之前的原四川省人,但不宜称为四川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