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排《回棹》读记
(小河西)
回棹
宿昔世安命,自私犹畏天。劳生系一物,为客费多年。
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疠偏。散才婴薄俗,有迹负前贤。
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火云滋垢腻,冻雨裛沉绵。
强饭莼添滑,端居茗续煎。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
顺浪翻堪倚,回帆又省牵。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
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
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篙师烦尔送,朱夏及寒泉。
这首诗作于大历五年(770),杜甫避臧玠之乱逃难衡州,之后欲投郴州舅氏崔伟,在耒阳县方田驿遇水阻而回衡州。或臧玠之乱平定后,杜甫在衡州无可依托之人,遂决定“回棹”。
宿昔世安命,自私犹畏天。劳生系一物,为客费多年。
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疠偏。散才婴薄俗,有迹负前贤。
宿昔:旦夕。《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魏-曹丕):“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
安命:安于命运。《庄子-德充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园葵赋》(南朝宋-鲍照):“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畏天:知天命识时务。《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后汉书-冯异传》:“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時垂业于万世也。”
一物:《管子-白心》:“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郑玄注:“物犹事也。”
蒸池:《元和郡县图志》(卷29):“(衡州)衡阳县,紧。郭下。…县城东傍湘江,北背蒸水。…蒸水,自临蒸县北东洲于湘,谓之蒸口。…蒸阳故城,在县西一百七十里。”
疫疠:瘟疫。《论衡-命义》(汉-王充):“饥馑之岁,饿者满道,瘟气疫疠,千户灭门。”
散才:散材。散木。《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
大意:世界旦夕变化俺安于天命,自私自利且知命畏天。辛苦奔忙只为一事,四处漂泊已多年。衡岳大地江湖阔,蒸水瘟疫还地偏。庸才又遭遇轻薄的世俗,俺有的行迹负于前贤。
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火云滋垢腻,冻雨裛沉绵。
强饭莼添滑,端居茗续煎。
巾拂:巾和拂。巾,指擦拭用的布帛。拂,指拂子,用以掸拭尘埃之具。《舞鹤赋》(南朝宋-鲍照):“巾拂两停,丸剑双止。”刘良注:“巾、拂,舞人所执者。”《七绎》(南朝宋-颜延之):“杂纷披于巾拂。”《隋书-音乐志下》:“《巾》、《拂》,古之遗风。”
瓶罍(léi):泛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新唐书-阳惠元传》:“惠元军瓶罍不发。”《通惠泉》(宋-张嵲):“不用瓶罍贮,累累似酒酤。”
垢腻:污垢。《净住子善友劝奖门》(齐-萧子良):“又有尺布不全,垢腻臭杂。”《北征》(唐-杜甫):“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冻雨:寒雨;暴雨。《玄圃纳凉》(梁-简文帝):“飞流如冻雨,夜月似秋霜。”《淮南子-览冥训》:“降扶风,杂冻雨。”高诱注:“冻雨,暴雨也。”《锦带书》(梁-萧统):“冻雨洗梅树之中,火云烧桂林之上。”《枯柟》(唐-杜甫):“冻雨落流胶,冲风夺佳气。”
沉绵:疾病缠绵。《侍筵西堂落日望乡》(南北朝-谢朓):“沉病已绵绪,负官别乡忧。”《送高司直寻封阆州》(唐-杜甫):“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
莼滑:《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唐-杜甫):“羹煮秋莼滑,杯迎露菊新。”《想东游》(唐-白居易):“鲙缕鲜仍细,莼丝滑且柔。”
端居:平居、安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夔府书怀》(唐-杜甫):“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时。”
大意:巾帛拂子俺不关心,酒瓶酒缸堆满船。炎夏滋生浑身污垢,大雨沾湿病身缠绵。勉强进食莼菜润滑,平常闲居接续冲茶。
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顺浪翻堪倚,回帆又省牵。
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
水上:水边。《行路难》(梁-吴均):“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岘山:山名。又名岘首山。东临汉水,为襄阳南要塞。西晋羊祜镇襄阳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晋书-羊祜传》(卷34):“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九日怀襄阳》(唐-孟浩然):“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
吾家碑:杜预碑。《晋书-杜预传》(卷34):“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
王氏井:王粲井。《襄沔记》(唐-吴从政):“繁钦宅、王粲宅并在襄阳,井台犹存。”此井后人称“仲宣井”或“王粲井”。《一室》(唐-杜甫):“应同王粲宅,留井岘山前。”
短椽:《追古亭》(宋-郭印):“结茅覆短椽,仁风追太古。”
大意:想起清静的汉水边,忆起凉爽的岘山巅。顺水反而靠得住,回舟又不用纤夫牵。俺祖宗的刻碑不会湮灭,王粲用过的井仍旧依然。拄着几杖带着衰老的身躯,余生寄托在简陋的草舍间。
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
篙师烦尔送,朱夏及寒泉。
灌园:从事田园劳动;退隐家居。《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辞蒋太尉辟命奏记》(魏-阮籍):“仲子守志,楚王不夺其灌园。”《感遇》(唐-陈子昂):“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
取适:寻求适意。《山居赋》(南朝宋-谢灵运):“夏凉寒燠,随时取适。”《渔父》(唐-岑参):“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终焉:《晋书-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梁书-处士传-刘慧斐》(列传45):“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过处士张孝秀,相得甚欢,遂有终焉之志。因不仕,居于东林寺。”
遂性:顺应本性。《答客》(南朝宋-鲍照):“专求遂性乐,不计缉名期。”《陈书-后主纪论》:“仁义利物而道远,嗜欲遂性而便身。”《过司空曙村居》(唐-卢纶):“遂性在耕稼,所交唯贱贫。”
渔父:《渔父》(屈原):“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鲁连:指鲁仲连。战国齐国人。隐士、侠客兼政客。《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诣建平王上书》(梁-江淹):“夫鲁连之智,辞禄而不返。”《古风》(唐-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朱夏:夏天。《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槐赋》(魏-曹植):“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营屋》(唐-杜甫):“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
大意:曾在田园生活中寻求适意,游历寺庙可度晚年。顺应本性如同屈原遇到的渔父,成名也不同于既是隐士又兼功名的仲连。船老大啊烦你送俺北归,炎热的夏天里到达寒泉。
这首诗14联。前7联写“回棹”理由。首二联从自身写起。世界旦夕变化,俺自私知命畏天。辛苦奔忙只为全家糊口,四处漂泊已多年。“衡岳”以下写回棹理由。一、江湖虽阔,但有瘟疫且地偏。因地偏,俺遭遇轻薄的世俗。俺在衡州的行迹有负前贤。二是客居艰苦。没有桌几连拂子巾帛都不关心,常借酒浇愁船上塞满酒瓶酒罐。三是暑热多雨。因暑热满身垢腻;因雨湿疾病缠绵。四是闲居无聊。喝粥饮茶。后7联写欲到襄阳。“清思”一联写襄阳清凉。“顺浪”一联写回船顺水。“吾家”一联写襄阳古迹。有吾家碑有王粲井。“几杖”三句设想襄阳生活。拄着几杖带着衰躯,余生寄托陋舍间。在田园生活中寻求适意,游历寺庙安度晚年。顺应本性如渔父,成名不学鲁仲连。末联写结论。麻烦船夫相送,俺要告别衡州朱夏去襄阳“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