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70年代的六大“铁饭碗”:当初趋之若鹜,如今风光不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到农村、从社会到生产,经济、教育、科技、医疗、军事等各行各业进步飞速,已经实现了建党100年的奋斗目标。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了改革开放政策。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一批与时代主题不相符,与时代发展需求不匹配的行业也开始进行调整。

这其中就有众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过去被大众誉为“铁饭碗”的职业,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6个70年代趋之若鹜,如今光不再的职业。

第一个是售货员。这里说的是广义上的售货员,其中包括了供销社、粮食店也包括后来兴起的百货大楼的销售人员。当初,这些都是大家眼中非常吃香的岗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国内的物资总体上还是比较匮乏的,特别是食品和日常用品。

为了尽快还清苏联的债务,我们决定要勒紧裤腰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老百姓日常的食品、药品和生活用品都是凭票购买的,是限量的。

所以,如果那个年代,有谁家的孩子能够做售货员,那真是太让人羡慕了。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那些销售人员完全可以将品相好的货物预先给自己的熟人留一些,方便大家购买,而那些特别紧俏的商品,比如电视机、冰箱、缝纫机等,数量有限,即便是有钱、有票也不一定能够第一时间拿到。

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有自己的亲戚、朋友甚至是家人在这个岗位工作,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货到的时候通知自己,让自己有所准备,从而能够顺利地购买到心仪的商品。

当然,初次之外,更加直接的好处就是如果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的配偶在这个岗位工作的,特别是在副食品行业工作的,可以优先购买到一些边角料,在那个年代,他们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购买到,并带回家中,可以跟家人一起品尝。

如今,不仅各种大型超市、24小时便利店遍地开花,而且网络购物已经十分兴盛,加之人们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这些特殊年代的岗位的价值已经远不及从前了。

第二个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售票员。

说到售票员,我相信很多70后、80后小时候都会梦想自己成为一名售票员,在晃晃悠悠的单节或者双节公交车上,悠然地买个票。

小孩愿意做这份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看上了售票员手里的那个布袋子。这个棕色的布袋子看上去特别“高级”,特别是那个卖票、给票的动作,特别的帅。而且,这份工作看上去十分清闲。

当然,我们现在明白,这份工作并不清闲,当时售票的叔叔阿姨虽然在公交车上有固定的座位,但是,一方面,车上并没有空调,可以说是“冬凉夏暖”,另一方面,很多时候还需要售票员在车厢里走来走去去售票。

如果遇到人流高峰期,售票员还必须要一直在人流中挤来挤去,逐一收钱,并且把票第一时间快速地给到买票的乘客手中,不然到下一站,会有更多的人上车,那个时候就更难办了。

小时候,我们最佩服的就是售票员的脑子,无论车上有多少人,多么嘈杂,他们总能够第一时间记得谁买了票谁没有买票。而且,在给票和找钱的过程中,几乎从不会犯错。

当然,大人们愿意干这份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它相对稳定。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很多家庭每个月的开支和收入都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如果一旦失业,家里就会入不敷出。

而公交售票员的工作虽然有苦有乐,但是,毕竟还是一份非常稳定的收入。在那个公共交通不是很发达的年代,人们的出行,除了依靠自行车之外,就是要乘坐公交车了,打车都是十分罕见的。所以,这份工作很稳定。

如今,地铁、城际列车、私家车等都十分普遍了,随着这些交通工具不断发展、线路不断优化、丰富,虽然还有人乘坐公交车,但是人数的比例远不如从前了。

而且现在的公交车基本上都是刷卡上下车了,不需要售票员了。

说到售票员,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要为大家介绍的第三个职业——司机。

从现在人们的眼中,似乎司机,也就是驾驶员算不上一份很好的职业了。我们不但可以通过各种打车软件随时叫到车,而且很多人都有了私家车。

有了私家车,就意味着有很多人自己都会开车,随着驾驶技能的不断普及,很多人已经不把开车当作一份特殊技能来看了。

然而,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份工作还是十分让人羡慕的。

也许大家并不知道,那是时候的驾驶员,尤其是公交车司机,是享有国家公务人员编制的,很多公交集团的司机一干就是一辈子,从这个岗位上退休。即便是自己开出租车,也特别受人尊敬。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这些工作岗位的人挣钱较多,另一方面,不论是谁家,都会遇到特别着急的事情,这个时候,想要第一时间用车,就需要认识这样的司机,因此,平时,大家也特别重视和这些人之间搞好关系。

第四个职业就是电影放映员。

我们现在看电影,不但在手机上就可以买票,而且还能选择自己心仪的场次。而且大到首都省会,小到县城都有电影院。

但是,在那个物质生活本就不富裕的年代,精神生活必然更加匮乏。

想要看一场电影,除了在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少得可怜的电影院中有机会之外,更多的还是田间地头的露天电影场。

这些地方不能称之为影院,因为是露天的,依靠的都是电影放映员。

电影放映人员会根据场次安排和具体的放映地点情况,自己选择放映方式。

一般情况下,会提前通知当地的百姓,几点几分在什么地点放映什么影片。而作为放映员,自然可以免费看电影,还能够挣钱,所以这份职业非常让人羡慕。

第五个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邮递员。现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快递,快递公司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为大家列举了。

但是,即便民营公司再多,国家邮政业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特别是针对那些需要本人签收的重要证件、票据,以及那些偏远山区的人们来说,国家邮政系统依然是最值得信赖的。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邮递员可以说是吃公粮的。

他们不仅挣得多,工作稳定,而且日常的工作内容也十分固定,就是每天到固定的地方投放报纸,送达信件,当然,还有一些邮政快递点还负责给居民配送每日的牛奶等。所以,快递员的工作特别让人羡慕。

最后一个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播音员。播音员分为几个工作场景,例如在电视台工作的播音员,电台工作的播音员,还有田间地头、厂区学校工作的所谓的“大喇叭”的播音员。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只有极少数的家庭有能力购买到电视机,而且还是黑白电视,即便这样,能够看到的台也特别的少,无外乎就是中央台和一两个地方台而已。

所以,大家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方式就是听收音机。现在我们很多耳熟能详的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在那个年代,都是依靠收音机中传来的声音,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从实践中获得精进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播音员就十分重要了。他们每天都会准时准点为大家播放新闻、重要消息、天气以及负责播放其他娱乐节目。他们在办公室、广播站中工作,挨不着吹雨淋,可以说十分惬意。

很多老一辈的真正的明星,都是通过电台的历练出来的。当然,更贴近生活的广播还要看“大喇叭”,在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大喇叭”在普及知识、讲解政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丰富,可以通过手机端和网络电视获得第一手信息,也可以通过传统电视、书籍报刊等获得知识。

因此,播音员的工作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让人羡慕了。但那些兢兢业业工作的播音员,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无论是售票员、售货员,还是播音员、电影放映员等,虽然这些职位让人羡慕的程度越来越弱了,但是他们依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崛起,我们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也不应该忘记传统,我们应该时不时回过头,回顾一下我们走过来的艰难岁月。


上一篇:潘长宏收集民间俗语【46-55】
下一篇:爱一个人,想去见你,却又不能去打扰你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