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孟子有一得意门生叫咸丘蒙,是鲁国人,非常善于思考,经常来请教孟子。
据《孟子·万章上》记载,一天,咸丘蒙去请教孟子问道:“俗话说:'道德高尚的人,君王不能将他当作臣子,父亲不能把他当作儿子。’舜做了天子,尧率领诸侯面北向他朝拜,舜的父亲瞽瞍(gǔ sǒu)也跟着朝拜。舜看见瞽瞍,神色局促不安。对于这件事,孔子评论说:“于斯是也,天下殆哉,岌岌乎!(意思是:在这个时候,天下真的非常危险了!)”不知道孔子这话是否确实存在呢?
成语“岌岌可危”就是从“天下殆哉,岌岌乎”这句话提炼而来的,意思是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孟子回复道:“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意思是:不,这不是君子说的话,是齐国东部乡下人说的话。)”
成语“齐东野语”是从孟子所说的“齐东野人之语也”提炼而来,其中“齐东”是指齐国的东部,“野语”指的是乡下人的话。成语意思是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孟子接着说:“尧只是在年老的时候,舜才摄政罢了。《尧典》上说:'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cú)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è)密八音。(意思是:舜摄政二十八年后,尧才去世,百姓就像死了自己的父母一样,服丧三年,老百姓也停止了各种音乐活动。)’孔子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意思是: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人间也没有两个君王。)’如果舜在尧死以前做了天子,同时又率天下诸侯为尧服丧三年,这便是同时有两个天子了。”
成语“如丧考妣”、“遏密八音”、“天无二日,民无二王”都来源于上面这段话。“如丧考妣”(考妣:在先秦时期是对父母的别称,无论生死均可用)意思是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
“遏密八音”(遏:阻止;密:寂静)意思是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意思是天上不能同时有两个太阳,老百姓不能同时有两个君王。比喻事物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常比喻一国不能有两个国君。”
咸丘蒙说:“舜没有把尧当作臣子,我明白您的解释了。《诗经》上说:'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舜已经做了天子,瞽瞍却不是他的臣民,这又怎么解释呢?”
孟子说:“《诗经·北山》这首诗,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而是作诗的人因公事忙碌不能奉养父母。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意思是: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能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能拘于修辞词句而误解诗人的本意,要通过自己读诗的切身体会去揣测诗人的本意,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诗。)”
成语“以文害辞”、“以意逆志”来源于上面孟子所说的话。“以文害辞”意思是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以意逆志(逆:揣测。)”意思是指用自己的心思去揣度别人的意图。
孟子又说:“作为孝子的极致,莫过于使父母尊贵;而使父母尊贵的极致,莫过于以天下来奉养父母。做了天子的父亲,这是尊贵到了极致;用天下奉养双亲,这是奉养到了极致。《尚书》上说:'舜恭敬小心去见父亲瞽瞍(gǔ sǒu),态度谨慎而畏惧的样子,瞽瞍也真诚的顺理而行了。这难道是'父亲不能以他为儿子吗?”
咸丘蒙毕恭毕敬地对孟子施礼说:“您对诗的理解及对问题的认识是真深刻啊,我接受您的教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