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子午流注纳甲开穴法

2023-05-06 21:55:15

午流注纳甲法传说早在南北朝即已产生。金时何若愚《午流注针经》为现存最早之子午流注专著,提出了按时日循经取穴之原则:'十二经络各至本时,皆有虚实邪正之气,注于所括之穴。所谓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合,气开当补泻,气闭忌针剌。”该书列出《针经井荥歌诀》等,对纳甲取穴有详细说明。

明代徐凤著《针灸大全》,对何若愚氏之说明有所归纳与发展,徐氏《论子午流注之法》云:'夫子午流注者,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阁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他说明子午流注之原理为:'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以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源于十干。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代之。”对流注取穴指出:'人每日一身周流六十六穴,每时周流五穴。相生相合者为开,则剌之。相克者为阎,则不剌。阳生阴死,阴生阳死,凡值生我、我生乃相合者,乃气血生旺之时,故可辨虚实刺之。克我、我克乃阇闭之时,气血正值衰绝,非气行未至,则气行已过,误剌妄引邪气,其害非小。”

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补者随其去,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刺其来迎而夺之,刺其去随而济之,按照这个原则取穴,以取其更好的疗效,这就叫子午流注法。

开穴原则是: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就是在气血流注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最盛,实证取子穴用泻法,可以祛其邪气而不伤正;虚则补其母,就是在气血始流过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最虚,取母穴用补法,可以扶正补虚而气血不致郁滞。 纳干法又称纳甲法,是依据“年周期”,随每日值日经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开穴。

先按日时天干开“值日经”的井穴;按阳日阳时阳经开穴、阴日阴时阴经开穴;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经生经”,井、荥、输、经、合的“穴生穴”规律开穴;逢输过原,又称返本还原,即开“值日经”本经之原穴,阴经原穴以输穴代之;日干重见时纳穴,阳经气纳三焦按他生我的规律开穴,阴经血归包络按我生他的规律开穴。

具体方法是:

①取穴原则。阳日(日天干属阳),阳时(日天干属阳)取阳经穴;阴日(日天干属阴),阴时(日天干属阴)取阴经穴。

②合日互用。甲与己、乙与庚、丙与辛、丁与壬、戊与癸互为合日,在合日间可以互相应用相应时辰的开穴。

“纳甲法”治病理论是根据阴阳对立统一规律建立的。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及五腧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


上一篇:《干 支 体 象》地 支
下一篇:张良还是不主张硬碰硬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