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道,取于仁义。仁义思想是儒家道德体系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华传统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人常将“道德”与“仁义”连称,称为“道德仁义”,或“仁义道德”,体现了“仁义”与“道德”之间的密切关联,“仁义”足以成为“道德”的代名词和替代语。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总结先秦诸子学术时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明确指出儒家学派以“六经”为基本内容,以“仁义”为指导思想,帮助国君,顺应自然,宣明教化,促进社会和谐友爱,天下大同。
先秦典籍《礼记·乐记》云:“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仁”体现着“仁者爱人”的人性道德情愫,“义”体现着明是非、知褒贬、寓善恶的理性道德判断,并付诸于道德实践。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仁义思想的主要出处,关帝践行的仁义精神是历代儒家士子、仁人志士争相效仿的人格标杆。
东汉末年,年仅十九岁的关公眼见朝廷腐败,外戚和宦官相继专权,荼毒百姓,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关公毅然诀别贤良淑德的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孩子,对父母说:“儿已有后,足祀祖祢;今汉室将尽,宵小盈庭,谁为扶红日,照人心者?”从此走上志兴汉室,报效国家的人生之路。
关公谒见解州郡守,上陈时事未果,回程途中,夜宿旅店,听到韩守义之女遭郡豪吕熊荼毒,关公仗义行侠,为民除害,斩杀吕熊及其党羽,救出韩守义之女,从此逃难江湖。在涿郡与刘备、张飞相遇,三人桃园结义誓词:“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包括此后数十年的戎马生涯,处处都体现关公的仁义,是心怀天下苍生的大仁大义,是保国安民、福泽百姓的大仁大义。
心怀天下、志兴汉室之“仁”,是关帝的初心,忠肝义胆、矢志报国之“义”,是关帝的践行。关帝在《救劫真经》中自言道:“吾是汉关公。名扬宇宙中。桃园曾结义。能有几人同。单刀扶汉末。印拜不甘从。精忠兼义勇。盖世帝英雄。浩气凌山岳。凛凛独威风。春秋藏五内。语孟守胸中。剿吴兼伐魏。位得列三公。奸雄难计害。独过五关中。心怀报大义。放过走华容。尽表平生志。重镌救劫中。……劝尔忠为本。孝义亦相从。不怀廉节外。不涉盗邪中。不藏奸狡计。不炽妖淫风。神明常鉴察。斗秤要平公。勿轻出重入。勿长浇漓风。人浇天不宥。公道必兴隆……”
在文圣孔子的思想指导下,在武圣关帝的精神指引下,“仁义”思想成为历代儒家士子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成为历代仁人志士视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终归属。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在《告子上》中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为了崇高的“仁义”事业,历代仁人志士不惜牺牲生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报国捐躯,用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力,守护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被外敌侵犯,以崇高的节操和对正义光明的向往,推动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璀璨辉煌。
北宋宰相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魏纪》中说:“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心中有了仁义,便有了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守。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面对元军的入侵,散尽家财,作为军资,入卫临安,组织力量进行抵抗,失败被捕后,面对百般诱降,他毫不动摇,就义时,在衣带中留下这几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仁义思想贯通着中华文化的道德主轴,成为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准,流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血液中。数千年,无数仁人志士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牺牲奉献精神,贯彻和践行着仁义思想的基本准则,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奠定了基石。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