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四川中路上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四川路南起爱多亚路,北至苏州路,长1270米。1855-1860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辟筑,租界中区的一条南北向干道。起初名为桥街,1865年名为四川路。1945年收回租界后改名为四川中路。沿路有众多洋行机构。主要历史建筑有:企业大楼,经租大楼,普益大楼,元芳洋行旧址,卜内门大楼,三井洋行,德国书信馆大楼,汇丰大楼,四行储蓄会大楼,大清银行上海分行旧址,东亚大楼,安利洋行,南海大楼,中央商场,青年会中学旧址,华德大楼,海青大楼,公和大楼,礼和大楼等。

四川中路33号创业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46-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102 企业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企业大楼;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创业大楼

地址:四川中路33号

层数:9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20年;保护类别:三类

四川中路33号创业大楼

四川中路33号,原为中国企业银行(实业家刘鸿生创办)。哈沙德洋行设计,昌升营造厂承建。装饰艺术派风格。以竖向线条划分立面,窗间墙饰黄褐色釉面砖。底部两层设上下成一体的大尺度平缓拱窗。窗裙、入口处女儿墙有细致的装饰。

八楼是刘鸿生的办公室和居住寓所。刘鸿生的大中华火柴公司的业务经营活动都在这幢大楼内进行。大楼用作洋行、工商企事业的办公写字楼。建国后为市轻工业局,现是星程创业酒店、安信证券公司等。

刘鸿生

刘鸿生(1888-1956),祖籍浙江定海,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曾被誉为中国的“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毛纺大王”、“水泥大王”、“企业大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原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上海分会原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原副会长兼上海分会副会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原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委员。

四川中路49号经租大楼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90000402 经租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地址:四川中路49号

1936年建造。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用电气公司曾设在此。原回力橡胶联营总公司,现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于此。

四川中路106-110号普益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04-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121 普益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普益大楼/普益地产公司;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地址:四川中路106-110号

层数:8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21-1922年;保护类别:二类

四川中路106-110号普益大楼

原为普益大楼(普益地产公司)。德和洋行[英]设计。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分段、对称,檐口有细部装饰,底部饰塔司干式柱。中间和两侧入口为高两层的拱券门洞。

大楼用作洋行、工商企事业的办公写字楼。现为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及上海市机电工会等单位所使用。

四川中路125弄20号仓库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80000396 四川中路125弄20号仓库清 外滩街道

地址:四川中路125弄20号

原为元芳洋行和仓库,后为乐华烟草公司。1914年建造,爱尔德洋行设计。4层。

四川中路126弄(元芳弄)5-21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11-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90000380 元芳洋行旧址 民国 外滩街道,310102945180000117 元芳弄公寓 清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沪宁铁路局、安顺洋行等;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元芳弄住宅

地址:四川中路126弄(元芳弄)5-21号

层数:3层;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建造年代:1911年;保护类别:四类

四川中路126弄(元芳弄)5-21号

四川中路126弄(元芳弄)5-21号

四川中路126弄(元芳弄)5-21号

四川中路126弄(元芳弄)5-21号

原为沪宁铁路局(通和洋行设计)、安顺洋行。元芳洋行建造。立面为券柱廊式,门窗洞口有细腻的英国安妮女王时期的装饰;墙面上细致的线脚用清水红砖砌筑、雕刻,檐部设三角形山墙,东南转角处设塔楼。弄内21号在1930年曾为招商局员工宿舍。现为民居。

四川中路133号卜内门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47-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089 卜内门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卜内门大楼;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上海市新华书店、上海市仓储行业协会、新华传媒等

地址:四川中路133号

层数:7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22年;保护类别:二类

四川中路133号卜内门大楼

原为卜内门洋行[英]。思九生洋行布朗和温格罗夫[英]设计。新古典主义风格,有巴洛克装饰。立面线条比较粗壮,正中3-5层用复合柱式壁角柱装饰门廊,柱下原有男性阿特兰特雕像,柱上三角形山花两肩原有一对雕狮。

早在18世纪末叶,比利时工程师索尔韦研制成功氨碱,后来便来中国生产这种化工原料,称之为纯碱,民间称为“洋碱”。这是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当它投向中国市场时,对中国传统的洗涤便起了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中国传统洗衣物,用的是天然之物,如皂荚、稻草灰等,反映出古代农业经济特点。到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随着门户“开放”,源源流入中国,迫使中国从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时代。这其中“洋碱”业在上海的兴起,就是在洗涤上的一次“革命”。早年的制皂剂“洋碱”是从国外进口的,后来外国人看中上海这个市场,便在上世纪初以销售“洋碱”为主,在上海开设卜内门公司。

取名卜内门是取经营者英国人卜内和门二人的名字。卜内门公司早在1873年就成立于伦敦,1900年在上海设分公司,还请字林洋行董事、《字林西报》主笔李德立任总经理。李德立早年在中国有许多活动,他也曾为辛亥革命出过力。

卜内门上海分公司成立后,可谓独占鳌头,生意兴隆,同时又兼营其他业务,如化肥等产品。从上世纪初直到30年代,二十几年里业绩不断上升,名气越来越响,一直到40年代初太平洋战争爆发,公司被日军接管。战后虽然又复业,但生意已没有30年代那样辉煌了。

我国有一位了不起的化学家侯德榜(1890~1974),是制碱专家,他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即“侯氏制碱法”。侯德榜原来在美国,后来天津永利制碱厂(1918年创办)范旭东将他聘请回国,任永利厂厂长兼总工程师,创造发明了独特的制碱法,从而打破了卜内门公司的“洋碱”业的垄断地位。这段历史,是中国人的骄傲。

四川中路175号三中洋行旧址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55-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80000083 三中洋行旧址 清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三井洋行;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上海迈佳人才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尚通企业等

地址:四川中路175号

层数:4层;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建造年代:1937年;保护类别:四类

原为三井物产公司上海支店[日]。平野勇造设计。意大利文艺复兴府邸式。清水红砖墙,东立面有两组垂直的希腊式三角形山墙花与三联窗、双联窗的组合。檐下及门窗等部位有精细的雕饰。

日商三井洋行(上海三井洋行全名为: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上海支店)。总行设在东京,在日本大阪、横滨、神户都设有分行。国外分行有:美国纽约、法国里昂、英国伦敦、印度孟买、意大利、瑞士等。在中国则有上海、广州、天津、汉口等地分支机构。生丝部仅为三井洋行其中的一个部门。其总体经营范围非常广泛,经济实力也相当雄厚。日本专卖商品、传统商品及工业品都在经营之列。生丝部1912~1916年由日本人井田为大班,其后由大场接任,在大场经营业务时期,发展较快。1930年,大场奉调回国由中野接任。三井经营的生丝为江、浙、沪生产的厂丝,南浔生产的各类土丝土经等,主要销往美国,次为英、法。1937年上海成为孤岛时,具有爱国精神的丝号、丝栈通事皆拒绝与其经营业务。

四川中路200号,福州路70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38-V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森联木业(市木材总公司)

地址:四川中路200号,福州路70号

四川中路200号,福州路70号

原德国书信馆大楼。倍高洋行设计,1905年竣工,砖混结构。巴洛克风格特征。立面原有格局保存,但细部和材质尤其是转角处被明显改动。建筑平面呈L形,临近街道转角处用圆柱形体连接西、南立面,其上有巨柱式壁柱贯通二、三层。1940年代火灾损坏严重,修缮后,外观有所简化。曾先后更名为中国电报局(1924)、华中电报公司(1930s)、上海电报局以及民国交通部电报局总营业厅(1940s)。

四川中路220号汇丰大楼

优秀历史筑编号:HP-J-048-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095 汇丰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汇丰大楼;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地址:四川中路220号

层数:8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年代:1928年;保护类别:三类

原为新汇丰大楼(汇丰银行职员宿舍),简约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对称立面,以通贯的壁柱和对齐的钢窗突出横竖分段。两端开间略前出。底部花岗岩墙面,大尺度高两层的平拱窗。解放后曾为上海市档案馆。后为市政府参事室。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公司等曾设于此。

四川中路261号四行储蓄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49-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337 四行储蓄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四行储蓄会大楼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化轻公司、广东发展银行

地址:四川中路261号

层数:9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26年;保护类别:二类

原为四行储蓄会大楼(大陆、中南、金城、盐业是当时上海著名的“四行”,联合组建四行储蓄会)。邬达克设计,英国乔治式折衷主义风格。底层大厅汉白玉石柜台上有铜制矮栏栅和古典门洞式样小窗口。

四行储蓄会是由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家银行联合起来的一个金融组织,1923年由吴达铨发起成立。他们在四川路(今四川中路261号)自建大楼,称联合大楼。后来在派克路(今黄河路)建造当时国内第一高楼国际饭店(Park Hotel),又在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海宁路口建造虹口公寓,上面为公寓出租,底层则为四行储蓄会自己的业务用房。1931年在古拔路(今富民路)建造古柏公寓,以后又在西藏路苏州河边建造仓库,即四行仓库。业务搞得轰轰烈烈。

四川中路268-270号,汉口路50号大清银行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18-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80000317 大清银行上海分行旧址 清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大清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上海骅骏商贸有限公司、市残疾人联合会

地址:四川中路268-270号,汉口路50号

层数:4层;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建造年代:1908年;保护类别:三类

四川中路268-270号,汉口路50号大清银行

通和洋行设计建造,典型的西式古典建筑,建筑立面构图严谨,纵向三段式划分明确,装饰集中于入口和转角部位,转角及南立面塔楼具有明显的场所标志作用,建筑物尽显欧洲古典主义的雅致和浓重。

曾为大清银行上海分行用房。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此宣告成立。又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产物保险公司使用。解放后一部分房屋归市民政局所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底层建筑为上海市盲人聋哑人协会、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场所;一部分由红光中学(后黄浦区教育学院)使用;一部分是民居。

大清银行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原名为清政府的户部银行,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的户部改名为度支部,户部银行因而改名为大清银行。1912年1月3日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由吴鼎昌、叶揆初、宋汉章等发起成立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请求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获准后,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即在上海汉口路3号大清银行旧址开始营业,大清银行历史结束。成立目的主要是为了整理币制而设,铸造发行货币、代理国库等特殊业务,是第一家中国的中央银行,也是第二家现代化银行。

四川中路299号东亚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18-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126 东亚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东亚大楼;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东亚银行

地址:四川中路299号

层数:7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26年;保护类别:三类

四川中路299号东亚大楼

东亚大楼(香港东亚银行)。鸿达洋行[匈]设计,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简洁,转角处设塔司干式双柱主入口,顶端设柱廊塔楼。底层大厅墙面为线条图案装饰。

1918年,简东浦、李冠春、李子方、周寿臣和冯平山等华商在香港注册成立东亚银行,一年后总行于香港皇后大道中2号落成。1920年开设上海分行,在四川中路299号购置地基、建楼置业。

四川中路320号,九江路80号安利洋行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17-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80000278 安利洋行旧址 清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安利洋行;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安利大楼/上海晶通化学品有限公司等

地址:四川中路320号,九江路80号

层数:7层;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建造年代:1907年;保护类别:三类

四川中路320号,九江路80号安利洋行

原为安利洋行。简化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外观为清水红砖外墙饰白色水平腰线,构图简洁。

大楼用作洋行、工商企事业的办公写字楼。1959年4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曾由上海市水产供销公司、上海市水产包装公司等单位使用。现为上海晶通化学品有限公司等。

四川中路330号南海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39-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80000333 南海大楼 清 外滩街道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北京同仁堂

地址:四川中路330号

四川中路355号中央商场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28-V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中央商场

地址:四川中路355号

四川中路355-363号,南京东路119-137号,原中央商场。新康洋行投资建造,公和洋行设计,1930年竣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立面整体具有三段式特征,四层顶部有挑檐,檐下作方形椽头装饰。该商场是较早使用连拱廊形式的商场建筑。

这里原为屈臣氏公司、八巴利洋行等拥有的房地产,后来被新康洋行和中央银行所购得。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始建商业建筑并出租,形成诸多小型商店,成了上海当时很有特色的销售商品及综合修配的商场。以小型商品、小修小配、项目众多、价格低廉为特征。

这座建筑外形并不明显,几乎都被别的店铺所包,高度仅2-4层,只有马路转角的入口处才能辨认。转角处的建筑形式,似为仿古埃及建筑形式。商场内有两条“十”字交叉的小马路,还有一条弄堂(旧称中央弄)。在这里沿路设摊,很有特色。以新康路(今沙市二路)分界为北弄和南弄。1945年抗战胜利后,许多商贩在这里推销美国的“剩余物资”,用各种手段到“善后救济总署”去搞来如奶粉、炼乳、罐头食品、饼干、丝袜、唇膏、针织衣裤等,种类很多。

从建筑来说,中央弄成了半室内空间,系由两座商业大楼内部辟出的一条长达97米、宽不到5米的街弄。在南京东路四川中路和九江路四川中路口转角处,各设骑楼式出入口。此弄堂的建筑形式,沿用当时欧洲常用的“长廊”式室内购物街。街弄上空架设钢架玻璃顶棚,楼层有回廊,以行人天桥跨越街弄相互联系,形成了一条具有一定规模的室内购物街,于中央北弄出入口处,设有圆形玻璃顶盖小型内庭大厅,有旋转楼梯上下,楼层以回马廊围绕大厅。当时沿街弄两侧设有德大饭店、美星咖啡馆等,设以落地玻璃隔断,使街店内外空间连成一片。街弄内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货摊,琳琅满目。楼层除了德大饭店、餐厅、房外,西部多作为公司、洋行写字间,南弄底层与北弄沿弄也设摊,楼层多为住房。

中央商场北部,南京东路沿街面底层设有马尔斯咖啡馆、老德记西药房、乐达尔西服店等,南部沿四川中路开设西菜德大饭店等。中部沿沙市二路北侧设有波赛饭店。旧时还设有一家地下咖啡馆,友人相聚,甚有情趣。南侧设有新康百货商场。沙市一路近九江路处,沿路原设有旧货店、小吃摊,后来渐渐形成一条有各式点心小吃的“食街”。由于从早到晚连续营业,点心花式品种甚多,经济实惠,很受顾客欢迎,所以久盛不衰,至今还很热闹。

四川中路410~412号惠罗公司

四川中路410~412号惠罗公司

四川中路410~412号惠罗公司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80000377 四川中路410~412号大楼清 外滩街道

地址:四川中路410~412号

四川中路410-412号,也是南京东路100号(惠罗公司)。

惠罗公司是近代上海外商开办的最大环球百货公司,1882年创立,总部设在英国伦敦,1904年来上海设立分公司。委托英商马理逊洋行斯克特建筑师设计,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1906年年底竣工。成为近代上海著名的百货公司。太平洋战争发生后,被日军侵占,至战后才恢复营业,但营业不断滑坡,1954年申请歇业。1958年12月起,大楼由市房管部门接管。大楼商场经改造装修后作为上海市手工局产品陈列厅,手工业局撤销后,改名为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产品陈列厅,北部写字楼作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华东产品管理处办公楼。1986年9月18日大楼发生严重火灾,二至五层均遭严重焚毁。后来,经全面修缮后,这幢老楼仍在继续使用。现又恢复惠罗公司的老招牌。

四川中路420号,滇池路119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03-V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上海工业银行大楼

地址:四川中路420号,滇池路119号

四川中路420号,滇池路119号

四川中路420-440号(双号);滇池路119号,办公楼。爱尔德洋行设计,协盛营造厂承建。1906年建,砖木结构。带有安妮女王复兴风格特征。大楼平面呈“回”字形,中央狭长天井,四面双坡屋顶。清水红砖外墙。

大楼最初是洋行办公所在,目前以居住为主。

四川中路528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10-V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广协公局大楼

地址:四川中路528号

建于1920年代,砖混结构,西式建筑风格。建筑整体为白色,线脚、窗套及细部装饰为浅灰色,顶部檐口较为平整,二层窗下有几何纹样的装饰。

现在大楼部分为居民用房,一楼大多为商铺。创始于1918年的茶叶老字号品牌黄隆泰茶叶也在此开设门店,二楼还设有茶馆。百年老店开在百年建筑里,倒是相得益彰。

四川中路595-607号浦光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01-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80000164 青年会中学旧址 清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现名称/现使用单位:浦光大楼/浦光中学

地址:四川中路595-607号

层数:7层(原为4层,后加建3层);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建造年代:1905-1907年;保护类别:四类

四川中路595-607号浦光大楼

四川中路595-607号浦光大楼

原为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爱尔德洋行[英]设计,外观具有古典主义特征。立面清水红砖墙为主,主入口处一至三层立面做重点处理,采用白色三角形断山花,并饰以精致的壁柱。

起初,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南京路保安司徒庙附近,开办一所学校,专修商业英语,首任校长是青年会总干事曹雪赓。一九零三年迁至北京路垦业银行大楼,白天上课,设置国文、英文簿记、英文打字等科目。一九零七年,四川路青年会第三所落成,学校迁来,又规定国文为必修科目。一九一二年,按教育部规定设置课程,侧重英文、商科。青年会在会所开辟少年活动场所,设置童子部。学校创立童子军,为全上海市中、小学成立童子军之首。

一九一四年,美国人马特出资,在青年会第三所后面盖五层砖木结构大楼,大楼的底层和二层为青年会少年部的活动场所,三层以上为学校校舍,增设《圣经》课,由美籍教师任教。一九一五年,曹雪赓辞去校长职务,由朱树翘接任校长,教师多数来自圣约翰大学毕业生,如《孽海花》作者曾孟朴之子曾虚白(新闻界著名人士),著名出版家,编辑家邹韬奋都是英文教师,著名戏剧家洪深也在校任教。

一九八六年春始,学校先后将东楼底层街面房屋辟为商场,开展以商聚财兴学活动。

四川中路620号华德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08-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90000288 华达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310102805190000384 华德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华德大楼

地址:四川中路620号

四川中路620号华德大楼

四川中路610-620号(双号),原沃德大楼。1926年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平面呈矩形,沿街主立面对称,有带山花装饰的底层入口,阳台形式丰富。

1955年2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改称华达大楼。现名华德大楼。大楼最初是洋行办公所在,目前以居住为主。

四川中路630号海青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07-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90000409 海青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海青大楼

地址:四川中路630号

四川中路630-640号(双号),海青大楼,曾经是美国陆海军基督教青年会大楼。1920年代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带有文艺复兴风格特征。建筑平面近似L形,屋檐出挑,清水红砖外墙。

四川中路650号公和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05-V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公和大楼

地址:四川中路650号

四川中路670号礼和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06-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80000410 资源大楼 清 外滩街道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礼和大楼

地址:四川中路670号

四川中路670号,南苏州路193-215号(单号),新礼和大楼。商业办公楼。建于1899年,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平面近似矩形。沿街西、北立面清水红砖外墙,底层商铺。有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上下三段式构图,圆弧形转角整体连接,线条流畅形式简洁。


上一篇:苗氏宗亲字辈选录(一)
下一篇:四川大爷翻修老宅发现千年古墓,专家大喜过望,挖出了千年宝剑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