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寨 村
村志是我国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北寨村的历史既是建村几百年来诸代村民历尽沧桑、勤劳创业的结晶,又是用以激励人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动力。编写村史的目的,在于积累和保存我村近代史料,使它成为当今和后人们的阅鉴资料,并发扬和光大前辈仁人志士的光荣传统及优良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本村史共包括本村建国以来至今,经历的各代史实,包括本村的地理位置,地形环境概况,姓氏家族的组成,文化卫生、经济、人口发展变化,以及各个时期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沿革等,所有资料全部经反复调查、搜集整理,并附有大量图片、表据综合而成的纪实性资料。在编写中做了细致详尽的询查取证而编写成稿。但是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不足和错误在所难免。诚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加以修改完善。
故乡是一条曲曲折折、深深浅浅的泥土路,路的那头洒满儿时的欢笑,路的这头布满回望的眼眸。走进北寨,进入眼帘是曾经熟悉的村庄,青青少年到五十知天命间,我的容颜在变,故乡的模样也在变,但无论是消失的,还是存在的,也或是即将告别的,这些一碰就会落泪的瞬间,总会跃上在我温润的眼眶,让人感慨万千......
五月间两次进北寨拍了这组镜头组成了北寨村志这篇图文,愿能和朋友们一起走进质朴的故乡深处,拾起曾经或现在拥有的美好记忆......
1:地理方位
北寨村也叫簸萁掌子庄,位于青州市原郑母镇政府驻地以东三公里处,北距胶王公路三百米。南临解家村、南寨村、东与裴坡村接壤,聚落东西长400米,南北500米,地势东高西低。
2:村庄由来
据《肖氏族谱》称肖姓明万历初年间自昌乐县五图街道办事处南萧村迁入来此定居。程氏家谱记载程姓明万历末年定居郑母村后一分支于清乾隆末年迁入北寨。村中解姓为两股,其中一股解姓上世纪自解家村迁入,孙姓上世纪自车旺村迁入在此落户,张姓家族从临朐县上林镇大桃花村迁入因没有家谱记载(年代不详),村中一曹姓上世纪全部迁往东北定居,李姓第一代在北寨是入赘住丈人家,上世纪自本镇南辛庄子迁入,村中高姓住北寨是明万历初年从本镇高家庄迁入。至2017年底现有农户150户,居民540人,耕地面积830亩,其中水浇田百分之六十,旱田百分之四十,是典型农业村庄。现有肖、程、解、李、张、高、孙七大姓氏,全部为汉族居民,部分村民信仰道教和佛教。现各姓氏彼此相邻友好和睦相处,为多姓氏村落。本村建土窑烧砖的历史悠久,村西有土窑遗址数座。土窑烧砖可以追朔到( 朝),因当地附近村里的老房子和解放后扒坟有出土砖块称簸箕掌子砖。砖长30厘米砖宽15厘米左右,底部有柳编簸箕花纹(附图1)称簸箕掌子砖,故村取名簸箕掌子庄,解放后更名北寨村。
3:村庄沿革
该村民国时期属益都县第九区赵家乡,1948年解放后属益临县山前乡,1952年归益都县十七区,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后归属郑母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划归为赵坡乡,1992年合并乡镇,归属郑母镇管辖。二00七年郑母镇与谭坊镇合并,至今属谭坊镇,该村1940年建立党支部,1948年建立村政权,1953年建立团支部,现有党员30人。现任村支部书记程建军,村主任肖秉楠。
4:经济构成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该村前街为第一生产队,后街东头为第二生产队,后街西头为第三生产队,2017年底全村公有土地( 860 )亩,大部属黏壤土和壤质土土质,其中丘陵地、旱田约占全村土地面积百分之四十,其余为水浇田,农村改革开放之前因为村中水力资源缺乏,土地东高西低水利条件较差,农民保守传统种植模式,农作物一般一年两季,即春季和秋季,春季收获的主要是少量的小麦,秋季收获的主要是地瓜、玉米、高粱、大豆、以及绿豆、豇豆、红小豆等小杂粮。也有少量的棉花种植。该村自民国初期开始种植黄烟,春天大部地块种植地瓜和黄烟,黄烟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七八十年代黄烟种植面积扩大,给农民创造了不少财富,好多家庭靠种黄烟盖了新房子娶了新媳妇。购置了家电、摩托车三轮车等,记的当时最好的烟叶是中一,可能是3元左右一斤,很少;能打上中二就很不错了,2元多一斤,也比较少;大多是中三,1.08元;还有中四、中五,末级就是黑色的,没点黄颜色,也就卖个三毛两毛的,那就不值钱了。时过境迁,传统的种植黄烟年代已经过去,劈烟、系烟、挂炉、卸炉、挑色绑烟、卖烟难的时代也已成为历史。地瓜是当时的主食,自明朝万历年间,红薯从菲律宾传到我国,中国从那时起开始种植,解放前村中农户就有零星种植。解放后各生产队大面积种植地瓜。在改革开放以前更久的时代,红薯是全村人的主粮。农历四月份(芒种)是麦收季节,各生产队都有小麦种植,队队有场院,麦收到各队的场院后,麦穗晒上一两天后,便开始打场,主要方式是采用杠杆原理,把牛当支点,在牛的脊背上绑上一根长长的杆子,一头拴上碌碡,另一头由一人向前推着,碌碡以牛为圆心,咕噜咕噜地转圈,随着牛的移动,碌碡的路径也不断在变化着。经碌碡碾压过几遍后,麦粒就出来了。牛不够用时,就人拉碌碡。将一根绳子一头连在碌碡裹子上,另一头系上袢,把袢套在肩膀上,拉着碌碡在场园里一圈一圈地转,直到把麦粒碾出来,麦粒在场院晒干后。随后是送公粮,美其名曰交“爱国粮”,这要占一大半,社员们都非常理解,因为城里的工人老大哥及其家属们要吃饭,领导干部、保家卫国的解放军叔叔要吃饭,他们吃的主要是用小麦磨成的面粉。国家还要进行储备,用毛主席的话说,“备战备荒为人民”。因此,人们把麦粒用麻袋包盛好后,用大车、小车、地排车送到公社粮管所,相应得到一部分很低的售粮款。送完公粮后,队里要留足种子粮,最后再分给社员。分配的原则是“人七劳三”。就是将百分之七十的小麦按生产队的人口平均分配,另外的百分之三十则按工分分配。这一直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分配原则,秋季作物也是如此。这样,那些家里老人、孩子多而劳力少的按人口分得多,甚至那些只有人口没有劳力一分没挣的也能分到大部分口粮,这方面体现的是平均主义、大锅饭。而那些劳动力多的,则因工分多而多分到一些,从这方面体现了按劳分配。在那大集体挣工分的年代,敲钟上坡一窝蜂,地里干活磨洋工,集体经济、粮食收入较低,村中房屋破烂不堪,到处断壁残垣,村民们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一日三餐地瓜干煎饼,野菜窝窝头加咸菜。
当地有个习俗,每年的麦收以后农历六月初六之前,把闺女,包括出嫁多年的闺女,由娘家人接回娘家来,称“叫夏麦”。头一年出嫁的姑娘必须在麦子收割之前叫回来,新婚少妇回娘家“住夏麦”,住到麦收后,好像就是新麦子收下来全家团聚在一起包新麦子面粉水饺,蒸新麦子馍馍,傍晚上坟祭祖,俗称“上夏麦坟”或 “上新麦子坟”。六月六之前家家上“夏麦供”意思是用新丰收的小麦面粉包饺子,送给家里已故亲人品尝,一是汇报丰收,二是表示思念。上坟时间大都在阴历的五月份之六月初,不超过六月六就可以了。未结婚已订婚的男方把未婚女子接到男方家,好好的伺候一顿,还送女方一布料,有的不给布料给点钞票,让女方自己截布料,俗称送“夏麦褂子”。(年轻时也送过夏麦褂子,呵呵!觉得很好玩。)还有的就是家家户户用新麦子炒熟磨成粉,用糖水拌合食之,谓之“吃炒面”。还有晒书、晒家谱、晾衣之俗。
改革开放后村民们改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加快农业转型,打造品牌农业,建起塑料高温大棚,党员干部带领村民与时俱进,实行科学种田,致富发家。春天种植大棚西瓜、樱桃等。秋天种植黄瓜、辣椒、芸豆、茄子、豆角、菜花等蔬菜。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1976 年大队购置拖拉机1台,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改革开放后,土地实行包产到户,村民致富的积极性迅速提高,主要农业机械和农用车不断增加。部分村民购置了三轮车、拖拉机、旋耕机。这些年来除了他们自己的勤劳外,党的惠农政策起了作用,政府为农民免除了所有税赋,种田还有补贴,农民真正翻了身。春季种植的大棚西瓜品质好,皮薄味甜,商品性好,吸引了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古、东北三省及本省青岛、烟台、淄博、滨州、东营等地的客商前来抢购。新型种植模式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村民逐渐富裕起来,现在的北寨村高楼林立,街道干净整齐,家家电灯电话、人人有智能手机,有线电视,局域网宽带基本普及,交通工具由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电动车,家家户户买上了柴油农用三轮车作为生产运输工具。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农户都已购置了高中档面包、轿车,已达到了小康水平。
村西北部有地块称“涝洼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雨水多,这地方地势矮,常年泛涝,曾有块地名叫蛤蟆塘,因地势低洼,每逢雨季四面高处的水汇聚到这里,芦荻漫生,蛤蟆欢唱,形成白茫茫水洼一片,不长庄稼,让人望而兴叹。这片地在北寨村庄以西,当时都称这里为西洼,在这片地南边的解家村叫这里为北洼,北边的山前张村称这里为南洼,郑母一带的人称这里为东洼。一九六七年之前,现在的胶王公路(07028)原来是省级国防路,称济青路,还没从此经过,(济青公路六八年动工兴建)知道这里的人并不多,当时的郑母人民公社在这里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挂的大型标语写的是:“向北埠岭、蛤蟆汪进军”(所谓的北埠岭就是东起现在的成人教育学校后边至山前王村东南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一条土岭,当地老百姓称这条岭为闫家岭)是年秋天全公社各村出动劳力进驻“涝洼子”兴修水渠整平土地。一夜之间“涝洼子”在郑母人民公社范围内家喻户晓,所以现在都叫“涝洼”了。一九七二年开始至一九七五年,“涝洼子”这片地被当时的郑母人民公社的拖拉机站,农场,磷肥厂、面粉厂、水利站、农电站等还有当时很红火的供销社所属的煤点、冷藏厂、化肥组、粮管所等单位征收占用,在这里兴建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工业园。北寨村被占用土地几百市亩(约 133200 平方面积),记的就200人口的生产二小队就被占用三十大亩,折合市亩近百亩。并且分文补偿也没给,(粮管所和供销社办了廉价的征地手续)只给当时免去了本村的上交公粮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时过境迁,沐浴着春风的“涝洼子”更是生机勃勃,这里大树参天、高楼林立,花草簇拥,环境优美。325(胶王路)省道从这里穿过,街面上车来人往熙熙攘攘,周围是一望无边的塑料大棚,公路两边门头房排列有序,布局整洁,分布着鳞次栉比的工厂和店面。今天的“涝洼子”已今非昔比,往日蛤蟆欢唱的乐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焕发着勃勃生机的青州市谭坊镇新型工业园区。青州市供电局在这里建起了辖区内第一座室内变电站,谭坊镇程辛社区为农服务中心、海军面粉厂、六丰饲料厂、温利加油站、金华百货超市、颐禾康农化有限公司、昌盛五金水泵超市,中晨电磁线有限公司、涝洼瓜菜购销服务中心、国涛瓜菜市场等各据其位,一派繁荣的景象。“涝洼子”也在地图上留下了自己闪光的名字。
5:主要产业
到2017年底全村共建起阳棚 850 个,高温大棚 9 个。耕地面积几乎全覆盖,养殖业是北寨村的又一大产业,现有养猪场 2 个,年出栏生猪300 头,养鸭场 1个,年出栏肉鸭 260 只。,另外,还有家庭零星饲养场 20 余个,年出栏 600 只。饲养猪羊等家畜和鸡鸭等家禽。实行科学养殖,经济效益高,收入大增。
6:村庄规划及基础建设
1976年后,在原大队支部书记程秀平的领导下,组成规划小组,对村庄整体规划,出台了村庄规划图,街巷、宅基地统一标准,村里成立了建筑队进行建设。1981年春到1983年末,新上任书记解法生带领下在村东建窑厂脱坯烧红砖,壮大了集体经济方便了村民建房。自此后家家盖起了砖木结构的草房。1980年后村中农户陆续通了电,从此告别了煤油灯时代。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建起了村委办公室和高标准的社区卫生室以及群众文化活动室和党群服务站。村内及通往外村的土路全部硬化,1988年秋天,在当时支部书记的倡议下,号召全体村民集资找水源,打机井。村民们一呼百应,集资十几万元在村的东南西北共打了 (6 )眼机井,加上村民自发打了十几眼大口井,家家户户安上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问题和责任田灌溉问题。村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2015年,在北寨村村两委的带领下,号召全体村民捐款50多万元,并争取上级的资助,硬化街道1500多米,生产路3000多米,路灯一条街,在村各街道、路口安装了高清摄像头,为村民的安全提供了保障。2017年,村两委号召全体村民进行了旱厕改造50多座。配备街道保洁员3名,负责街道的的清洁工作,配备垃圾箱20个,所有垃圾每天都有垃圾车清理。使村内干净整洁,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水平。还配备有党员活动室,党建培训中心,党群服务站,切切实实改变了北寨村的落后面貌。伴随着政策的开放,基础建设、经济建设、村容村貌变化日新月异,一片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北寨村的村民热情好客、礼貌文明、诚实守信、开朗大方、质朴憨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到北寨来,让人切身体会到一种自然、纯真和宁静。新时期的北寨村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全体村民和睦相处,干群团结再拼搏,谱写了一曲更加壮美的和谐奋进曲。在新一届村两委领导下,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文化建设和基础建设,以孝治村,带领村民依据本村交通便利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养殖、加工、餐饮、经营等多种形式搞经济,从一个落后村一举成为全镇的先进村、富裕村、带头村、青州市文明村。
7:学校教学
1965年前本村与解家庄联办小学,本村一之五年级学生在解家学校上学。1965年秋,在前街程秀华的西屋里创建了北寨村小学开始招收一年级学生。所使用的桌凳是用砖和泥砌成,所教学生是村中7—10岁的孩子,郭培生老师一人教一年级的语文,数学,音乐等课程。白天教学生,晚上教识字班,上识字班的是村里没上过学的十五六岁的大姑娘,小伙子。学校只郭培生一人担任校长、教师多职,以后又聘任程美湘为代课老师,1964年秋程美湘应征入伍,由程秀玉接替任教。1969年春成立北寨小学,在北寨村后新盖教室十间。新调入益都师范毕业生张全胜以及公办老师高文怀、程玉艳。分别教一至四年级四个班,张全胜担任校长并教五年级课程。后来又陆续聘任董玉祥董玉才、程美湘、程美娟、肖卫东、肖爱琴、周凤香。肖淑红、赵寿山等为民办教师。1995年,北寨村、山前张村、程辛村、解家村集资联合兴建郑母镇第三联合小学(后更名为北寨小学)。招收四个村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2005年适龄儿童人数急剧下降,招收学生不足百人,学校被合并到郑母小学至今。
8:医疗卫生
1968年,由本村赤脚医生董玉堂创办北寨大队卫生室,1982年实行合作医疗,在原来村卫生所旧址重新新建高标准卫生室三间,医生有董玉堂、程文秀,解风海、 吴芳梅等。2016年,因老医生到达退休年龄,只得离开了工作多年工作岗位。现北寨卫生室只剩下吴芳梅。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中医医师资格。现在的卫生室干净整洁,卫生条件医疗条件再加上吴芳梅的热情周到服务态度每年都被上级卫生部门评为先进文明乡村卫生室。
9:红色文化
村人程玉俊、程玉良、程秀卿等人在当地党组织何子健的发展带领下一九二八年参加革命,三零加入中国**。程玉俊并且参加了三二年由郑母小学校长十区区委书记冀虎臣任东乡指挥发动的益都暴动。三二年八月十八日凌晨,郑母、崇家庄、吉林、山前李、宫家庄等十几个村的近百名党员和群众参加了暴动队伍。吉林村党支部书记赵文光率3 名党员直奔郑母区的民团三分队,与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陈华亭里应外合,解除民团的武装,收缴11 支钢**,1 支手**,随即带领暴动群众赶赴区公所。
与此同时,冀虎臣带领农民武装进入区公所,与区长助理贾希尧商谈解除**武装问题。不料贾希尧突然变卦反悔,不愿配合暴动。冀虎臣当机立断,开**打死贾希尧和民团分队长张官云,同院内团丁30 余人展开搏斗。
但是,暴动的农民武装**支很少,只有大刀长矛,加之缺乏军事素养,最终寡不敌众,暴动失败。冀虎臣率众向老鸦窝集结,但遭到民团地主武装围攻。当晚,暴动队伍在吉林村南太平山集合散众30余人,西渡弥河,打算去和一区暴动队伍会合。但由于城区防卫加严,一区无法按计划举事。次日晨,冀虎臣又率众返回太平山,宣布队伍疏散。程玉俊等人为了逃避**益都县武装的追杀,逃往山西。因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的限制未能与党组织联系上,最后病死异乡,呜呼哀哉程玉俊!
10:重要人物
肖学盛:中共党员1960年北京钢铁学院毕业,毕业后分配到甘肃镍都金昌市,任冶金部第八冶金研究所井巷公司高级工程师。
肖希昌,中共党员。现任青州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程乐群,中共党员。现任山东省法院执行局局长。
程新东,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处处长。
程 勇,中共党员。现任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
解许东,中共党员。现任教青岛建筑大学,高级工程师。
程美孝,省农业厅高级农技师。
程建兴,中共党员,现任滨州市公安局法制大队长。
11: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
北寨村村东原有两座庙宇,一座三官庙和一座关帝庙,呈东西走向,据考证三官庙建于雍正十三年(1735)分为东大殿、西大殿。三官庙也叫三元庙,三官庙大殿内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庙中奉祀民间信仰的三元大帝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天官赐福:
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关帝庙内供奉着关羽、关平、周仓塑像,起初,殿内群神端坐,明目慈眉,香火极盛。在当地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神奇的传说:这座古庙,以它精美的建筑风格,灵验的神奇故事而在当地颇有名气。每逢大小传统祭祀节日,香火不断,木鱼声声,经韵琅琅,烟雾缭绕,十分火暴。解放后,破四旧破除迷信,三官庙关公庙等庙宇年久失修,大殿内塑像有的已经歪斜用木棍撑顶,一九五五年有村内孩童进庙玩耍,被用木棍撑顶的周仓泥塑像砸死,村民心痛儿童的夭折,愤然拆庙。如今,这座古庙已毫无踪迹,不留半点残留遗物。
这是由解法生保存完好的北寨三官庙上的“神头”有人说是个塔尖,准备以后盖塔用
原庙东庙南有池塘,当地村民叫庙湾,庙后一片松树林,西北角有豆松一棵,植于何年代无从考证,据村中老人传说,动土兴建庙宇时大树已高大耸立在此,关于庙后松树到底有多粗还有一个故事:因大松树高大参天枝叶茂盛,每到夏季,附近村民众多男男女女都到大树底乘凉,有好事青年三人围大树伸直双臂丈量未交合,恰巧有一妇女到此背靠大树站立,正好与丈量大树的其中二人的手掌相吻合,所以得出庙松树的粗细为三攎一媳妇,当然这是笑谈,庙松树到底有多粗没有详细数据。大松树历经沧桑,保留至七四年,为当地一大景观,后被郑母人民公社强行伐掉、千年的古树被毁于一旦,实令人痛惜!拆庙伐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纵然三官难以赐福现代臣民,可是,保护文物古迹、弘扬古代文化,我们一代代后人的责任和义务。
村中后街西部有两间北屋碾棚,碾棚东头有大碾,西间有小碾,中间有手摇鼓风机,前街有两间西屋碾棚,有大碾和小碾。石碾,是一种古老的粮食碾磨工具,体积很大,它可加工多种谷物,石滚的重量大,一个人推碾非常吃力,一般是两个人,家庭条件好点的用牲口拉,比如马,驴或者是骡子,用破布挡着它们的眼眼睛,让其围着转圈儿。它就乖乖的拉着转,但使牲口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是人推。石碾主要由;一圆形平面的大碾盘和一圆柱滚形的碾磙,还有碾架构成,碾盘是一块圆形青石打制的,在人们的眼里看来青石是最坚硬的了,在它的下面有泥巴粘结的许多石块支撑着,大约有一米左右高,碾盘中间有一个洞,里面插着一根木柱,但木桩不耐用,容易磨坏,也有的用粗轴。是整个石碾的中心轴。碾盘之上是一个圆柱形的大碾砣,也叫碾磙子,它是用非常坚硬的花刚岩石精心打制而成的,碾滚一头大一头小,外大内小,不是很明显,旋转的角度和滚动的方向不一致,碾滚子两侧有两凹槽,碾架的两轴架在碾滚的凹槽里,与碾滚连成一体,碾架两侧有穿透中空的两孔横插着一根木棍,以便推移转动,石滚的重量大,一个人推碾非常吃力,许多在石碾上碾压谷物时,用牲口代替人力,用笼套将驴或马套在横桩上,把牲口的眼用黑布罩上,牲口便会不停地围着碾道逆时针画圆碾压谷
不知谁家的一盘石磨被主人从家里请出来放在了路边。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传统机械。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可以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过罗筛去麸皮就得到面粉。石磨据说是鲁班发明的。
12:文体活动
:解放后由村民程玉华带头成立戏班和锣鼓队,村人集资购置了锣鼓等乐器,每逢农闲季节及春节前后在村中有演出。2010年新农村建设开始后,村内自发兴起广场舞蹈队,现在广场舞队三支参与舞蹈队员约60余人,并自行购置服装道具,经常在村文化广场及村中宽敞地带排练演出,并常与邻村舞蹈队交流,每年数次应邀到邻村举办的文化活动现场参加演出,多次代表本村到镇市参加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并多次受到嘉励。
在村内群众文化活动室举办象棋比赛
村民拔河比赛
村民在中心大街观看文艺演出
程秀德院中的辘轳—— 辘轳是很原始提取井水的起重装置,有三只脚,三点购成平面。它稳妥地立在井口,为方便操作,闪出了最大活动空间。辘轳有脚也有头,叫辘轳头,是一块圆硬木,中有轴孔。穿在轴上,上绕绳索,绳头系水斗,辘轳头上嵌一摇把,算是它的胳膊,一般用杨柳木制,把歪,成一定角度,摇转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如今它已光荣下了岗,被电动潜水泵所代替。
程氏家族里班次最高的族长程玉书老人已八十多岁高龄,但身体结实腰杆直立,就是耳朵有点背,(当地称听力不好为有点背)大集体时期他耕傋扶耧、扬场剥箔萁样样能干,所以人送绰号“好家伙”在他身上还出了一个歇后语呢:当年生产队种地,机械化程度低,耕地还得用牛拉步犁犁地,当时有叫程玉福的扶犁,手里拿着鞭子,好家伙牵头,犁到地头回头时,扶犁的当时因为嫌牛走得慢,用鞭子抽了一下牛腚,牛往前一窜,扶犁的程玉福没握稳犁把松了手,步犁歪倒,好家伙没犯防备,步犁犁尖铲到他的脚面子上,后来有村中歪才用此事编了个歇后语:好家伙牵的那头————可经(耕)着留!~~~~O(∩_∩)O~
九十多岁的程秀彬老人,年轻时骑自行车去过山西,一手好木工活,现在耳朵也有点背,但是身体还结实硬朗,自己还经常骑自行车赶集呢!~
程秀臣老人年轻时是琴师供职于长春京剧院,现常驻北寨在家颐养天年,他悠扬的琴声有时还飘在四邻耳边
村民程秀德和夫人萧希梅(程秀德住北寨后街,村民也叫他后秀德,因为前街还有一个叫程秀德地)上边关于村东的庙宇为三官庙就是后秀德对我叙述的。论乡里我和秀德同辈,萧希梅是我七服的大姐,所以我喊后秀德大姐夫。大姐夫年轻时当过兵扛过**,在部队是汽车驾驶员,回地方后在生产大队从事维修农机,因为那个年代缺汽车驾驶员,七十年代末被调往当时的联合工厂开车,开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四轮12拖拉机-中国潍坊生产!~
村中张氏家族族长张孝贤老人属马的,据张氏家族后人介绍,张姓自临朐县上林镇桃花村迁至此地,什么时间定居北寨因年代久远无从考证。
程秀法家的小马车,主人已故,马车也被扔到一边。马车是马拉的车子,或载人,或运货。它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漫长,马车的历史极为久远。
小车不倒只管推__村人萧希亮
萧希亮手中推的是农村传统的运输工具——独轮小车,是木制胶轮的,前身应该是木轮的,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胶轮的,我也说不清楚.这种小车在上世纪60-80年代是我们农村的主要运输工具,这种小推车什么都可以推,粮食、土、粪、煤、柴草……甚至人,这种独轮手推车什么路都能走,只要人能走,车就可以推。那时每个生产队都有小车队,甚至家家都有手推车,在村里的大街小巷、在田间在路旁随处可见小推车。小车的载重量也很大,最多的可以推一千多斤,推的重量多还得用袢,袢中间套在脖子,两头挂在车把上,以减轻胳膊的负担,不用袢推小车叫干掐把。村里小车队的社员推着满满的玉米桔、鲜烟叶、只露着脑袋徐徐前行,至今在我的脑海里依稀可见。村里还有一段顺口溜:推小车,真受罪,上坡推,下坡坠,晚上老婆不愿陪着睡。有的小推车主人还为它安上了闸,也叫粘决,用绳子套在手上或者握在手中往后拉制动小车的轮子,推小车大部分是生产队里最棒的小伙,也叫整劳力,挣工分也最多,当时也是生产队里最累的活。
我在北寨居住生活了30多年,下学后我与小推车为伴的时候很多,印象中当时好像是十六岁那年,和本村程美春、张连增、肖希文、肖建国等步行二百多里去淄博的西河推碳(煤),自己捎着煎饼,晓行夜宿来回四五天,并且还去过两次,去张庄出伕挖水库、去谭家坊子火车站推烤烟煤、春天往地里推粪、秋后从坡里往家推庄稼、冬天还搞大寨田......拾搭起来都在五六百斤,记得有一年生产队推石头砌大口井,论称记工分,我还推了一千多斤呢!当时小推车可算是我最主要的劳动工具。时过境迁,现在的小推车已被农用机动三轮、四轮所代替,用小推车运输已成为历史,现在的农村已经很少见这种原始的工具了。
13:历任村干部
姓名
职务
任期时间
姓名
职务
任期时间
程秀卿
党支部书记
1940-1941
肖天民
党支部书记
1957-1962
肖万龄
党支部书记
1962-1966
肖天民
党支部书记
1969-1973
肖天生
党支部书记
1973-1975
程秀平
党支部书记
1975-1980
解法生
党支部书记
1980-1984
肖卫东
党支部书记
1984-1986
肖希国程建军
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
1987-2015
2015至今
-
14:北寨村大学生名录
15:主要荣誉
16:附图及其他
:
萧氏明万历年间从昌乐迁至北寨的第一代萧豹的墓碑,可惜立碑年代被七八十年代打墼磨平,(打墼,就是把黄土填到方形木头模子中,用石杵子砸实晒干,形成长方形土块儿,当地方言中叫打墼,墼就是农村盖房磊墙用的土坯。)右边的青州府益都县孝悌乡郑母社清晰可见,左边是立碑年代,据萧氏族人说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园头碑。立碑人是第二代萧宗礼、萧宗智兄弟二人及子女,此碑由萧希彦埋在柴禾垛底下保存至今已有好几十年。
青州府益都县孝悌乡和皇清处士萧公讳虽清晰,主人是谁 ?墓碑残缺实在难辨!
萧希亮和萧希彬兄弟二人把萧氏第八代墓碑埋在地下保存多年
本族老兄台萧希彦和夫人张会卿与保存完好的明朝墓碑
北寨程氏第一代程大志墓碑同治二年(癸亥 1863年)立,至今已一百四十七年
在庙湾东边路边存立宣统元年的程氏墓碑
程氏第二代墓碑同治二年(癸亥 1863年)立,至今已一百四十七年
村民程秀士家原有一幢二层小楼,小楼被毁的年代是六九年,盖了这栋砖熟皮房子就是用的楼上的砖,当时在村里算是最好,至今已四十多载,现在村里这样的老房子已不多见。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传统机械。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可以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过罗筛去麸皮就得到面粉。石磨据说是鲁班发明的。
位于北寨地段的谭坊镇成人教育学校
村民在看露天电影
这是一九六三年萧氏家族重续支谱序,是由本族大伯萧学尧书写,大伯的写的字远近闻名,从青州三中总务主任退休后在北寨定居,几年前已去世,可惜这里没有大伯的近照,实属遗憾!!
村中程氏老家谱的保存者程美贤和老伴,年轻时在生产队当会计多年,程氏家谱记载是明朝万历年间第十世迁于北寨傍萧而居。
本村传统种植西瓜,每年的农历四月份是西瓜上市季节。西瓜—又叫水瓜,寒瓜,夏瓜,因在汉代从西域引入,故称西瓜西瓜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的佳果,既能祛暑热烦渴,又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因此有天然的白虎汤之称.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是一种富有营养,纯净,食用安全的食品.
每年的五一后是西瓜上市季节,此时吸引了众多外地客户前来这里采购交易,村民也因种植西瓜得到了大把大把的钞票。
碌碡-石制的圆柱形两端各挖一个小坑,一端略大,一端略小,宜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在场园里碾压粮食,脱穗、脱壳,是一种农村生产的原始工具,又称“碌轴”(liùzhou) ;碌碡还有一种方式,把碌碡把拴上一条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住一条木棍,一人抱住木棍的末端,其他人推着木棍转,碌碡便绕着一个很大的半径飞速旋转,功率得以提高,可花费的人力也多。这种集体拉碌碡的方式很热闹,喜欢这活的人都是年轻好动的小伙子,他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碌碡却飞快地旋转,他们身上的汗水也不停地挥洒。也用畜力拉碌碡,这要给牲畜戴上“笼嘴”(竹篾子或者铁丝编制的半球形器物),蒙住眼睛,以防牲畜吃粮食,也防牲畜偷懒,因为被蒙住眼睛,牲畜就不知身后是否有人拿着鞭子催促着,只是一味地低头向前走。牲畜拉碌碡倒是很轻松,可是走得慢吞吞的,功率低下,实在是大材小用。人们担心和讨厌的是牲畜的屎尿弄脏了粮食,因此很少动用畜力拉碌碡。现在,碌碡孤独地盘踞村头墙边,一如被遗忘的图腾,想起时仍能唤起人们内心隐蔽的尊敬和爱戴。碌碡虽已落寞,但却验证了一段变迁的历史。回首往昔,感慨现在,我的心里突然激荡出一种深深的情愫……
爷爷萧天旺保存的土地证,土地证是土地所有者或者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法律依据,建国后益都县第一任县长李维笃签发,上图为村人萧天旺保存完好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村民肖建军保存的前辈的分家文书
爷爷买地的地契,地契作为见证我国土地权属变更的重要历史资料,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权属变更及对土地的管理制度,甚至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最为轻盈单薄的纸,承载了中国最为深刻厚重的历
后 记:
编修村志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是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传统,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文化建设工程。2018年5月,我村响应上级号召,适应时代要求,于2018年5月开始决定编修村志。村志初稿基本完成,主要图片已插入正文中。村志的编修,益在当代,惠及后世,是一件很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文化建设工程,由于本人水平和能力所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赐教指正,不胜感激。
主编:肖希华
2017年6月16号晚初稿(待添加图片并修改)